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楚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心里几乎是崩溃的。
重复率:69.4%!
特喵的,某度百科果然不靠谱,自己一番删删改改,结果一查重,还是这么高。
他叹了口气,把修改的文件保存好,把电脑关机,然后拿出手机一看,都夜里一点多了。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出外面已经漆黑一片,对面的宿舍楼也只有几点亮光。
宿舍内,暖气还没供应,还不是特别暖和,几个室友倒是鼾声正响,一波接着一波。
嗨!先休息吧,明天再搞。
虽然电脑亮度已经调低,并做好遮掩,并不影响室友休息,但白天还有几节课呢,还是早点休息吧。
周五的统计课得好好听,听说下周有期中测试,关系着学期总成绩呢。
陈楚轻手轻脚地回到床上,扯着被子一裹就要睡觉。
平躺、趴着、左侧卧、右侧卧……折腾了小半小时,陈楚还是没有困的感觉,满脑子都是老师布置的期中论文:
就自己家乡的文化写一篇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某网查重率20%以下,查重截图附在论文打印版后。
说实话,上过大学几个学期的课了,陈楚从没见过这样的老师,期中要求学生写一篇带查重的论文,还是在某网上查重,甚至不惜给学生开放两次查重权限。
不都是随便出点测试题凑合下吗?一个期中测试,它至于吗?
好吧,陈楚的难题是查重,字数从来不是问题,摘摘抄抄、删删减减搞成大杂烩,这太简单了。
百科什么的还是不要用了,估计大部分都是从文章里摘抄搬上去的,查重那关不好过。
毕竟还剩一次查重机会,要珍惜,当然,利用其他小程序测试查重也是要做的,一切要小心再小心!
换个论文题目吧,区域范围大的文化不好搞,重复率也高,那就只能换个小范围的了。
嗯……自己县城倒是范围够小的,历史还挺久远,都能扯到三黄五帝时期了,当然,真假咱不知道。
不过,县内挖出一个几千年前的古城址倒是真的,说是什么龙山文化遗址之一,距离自己老家只两三里地,还挺近,只是自己没进去过那个古城址的小博物馆,乡下人也不在乎这个。
西周初,县城所在曾是一个封国的都城,甚至在战国时期,还短暂地当过南方一个大国的都城,秦末汉初时也有出现在史书里,能和起义军扯上点关系,也算是历史悠久了。
至于陈楚为什么知道这些,还不是拜县里四处宣扬什么“xx故都”所赐,甚至连一些土特产的优点,他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没办法,经济不咋滴的小县城,再不搞搞其他的,可就真落寞了。
咦!
自己手机上好像还有本县县志的电子版!
想到这些,陈楚精神顿时抖擞起来,打开手机四处翻找文件。
几分钟后,陈楚终于在某软件的收藏里找到了它——某县志(1990年).pdf。
还真有啊!好像是某个热爱历史的高中同学发给自己的,大概是被自己伪历史爱好者的面孔骗到了!自己从收到文件就没打开看过一眼……也不对,好像就看过一眼。
正好自己睡不着,干脆就看看呗。
这是一本二十多年前编纂的地方县志,由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拍板决定编写的,各县直属单位配合,县志总编辑室负责具体编纂,历时几年才终于完成。
陈楚大致看了看简介和目录,发现县志分了二十多卷,一百多万字,涉及建置规划、环境、灾害、农业、工业、建设、文化艺术、风俗等诸多方面,还挺全面的,从古到今都有。
嘿嘿,这县志上的东西,再修修改改,你某网要是还能查重率那么高,我陈楚倒立吃……额,还是对自己好些吧,不立这么狠毒的flag了。
文化艺术、风俗、文物这些,自然是陈楚关注的重中之重,毕竟自己的论文还要靠这些记载呢!
其他的,也挺有意思。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民国和建国初期,县内粮食产量如此之低,亩均120斤以下,小麦平均下来还不到100斤,产量真的是太低了!
薯类的产量倒是高些,亩均二百来斤,玉米产量也就比小麦高些,稻谷呢?产量倒是较高些,只是县内水源不足,不适宜种植。
高粱、谷子亩均大概150斤上下,连大豆都要比小麦要高些!
上述粮食作物的产量,建国后缓慢增长,直到了80年代后亩均才稳定在300斤以上,之后粮食产量增收才开始加快。
大概是培育优质种子、化肥产量增加、水利设施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吧。
想想往年自己家的冬小麦产量,即使天旱、麦种不好的时候,一季亩均也要上八百斤吧!一般年份里,一季亩均破千斤没问题,好的年份甚至能靠拢1200斤!夏玉米产量大概也是这样。
我的乖乖,祖国也是太厉害了!几十年来,这粮食产量也上升得太猛烈了吧!
父亲小时候天天啃玉米窝头、伯伯小时候吃不饱去湖边挖芦根填腹,以当时的粮食作物产量来看,还真是这样的情况。
自己是不再忍饥挨饿的一代人。
陈楚越看越投入,遇到不太懂的情况,还会在百科、论坛里搜索查询……
这样的大部头县志,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嘛!
求知欲使他搜寻着一切感兴趣的知识!
哎,真香!某些内容还有图表!
原来县城还是当年花园口决堤导致的黄泛区之一,依图来看,县内地势较低的边缘乡域大半都是黄水泛区,只境内就有四五万人丧生,约二十万人流离失所,怎一个惨字了得……
直到困得眼皮打架,陈楚才把手机锁屏,脑子像是宕机般,刚挨着枕头就沉入了梦乡……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每找到空闲时间,陈楚就打开手机翻看电子版县志,并由此激发对祖国万里山河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便找资源来看,不拘形式。
单身狗的日子,当真是好打发!
得说一句,校园网就是给力!某网的论文大多都能看,咱就挑那些感兴趣的看!
……
时间过得飞快,期末考试已经结束,转眼又到了大学放冬假的时候。
和几个室友告别后,陈楚拉着行李箱出了宿舍楼,在校门口坐了几站公交车,在一个路口下了车。
鉴于往年放假坐大巴等待几小时的惨痛经历,陈楚选择坐某个平台的顺风车,顺风车从市里出发,顺路将乘客带回县城。
这个路口公交站,就是陈楚和顺风车司机电话里约好的地点。
他之前也坐过几次,挺方便,平台也挺大,较为安全,还会给乘客购买乘车意外安全险,虽然他觉得这没什么卵用,自己得多倒霉才……
不过上份险就上呗,反正是附带的。
二十来分钟后,顺风车司机也开车赶到了,陈楚便出示订单上了车。
顺风车上了高速公路后,速度就慢慢上来了,可惜正值各大学放假高峰期,不时会遇到堵塞情况,还有交通事故发生。
陈楚表示无所谓,掏出手机,捣腾了半天,网络信号还是很差。看着那0.1kb的网速,他放弃了上网的念头,干脆找到县志电子版来看,慢慢专注进去。
至于在旁边坐的同路乘客,则自动被他屏蔽了。
回家的旅途中,司机不时会埋怨省内人口多,路上拥挤巴拉巴拉的,陈楚也只当没听到,继续低头抠手机。
某一个时刻,陈楚突然觉得右侧车窗一黑,刚要抬头来看,就感觉身子似乎被万斤大锤猛地一击,顿时失去平衡感,架在鼻翼上的眼镜也瞬间甩落,眼前一片模糊。
剧烈的疼痛感瞬间席卷整个身体,颈部以一个诡异的角度卡在胸前,脆弱的身子像是被拧麻花一样扭曲着,而他却无力挣扎,眼前是血红的一片,意识渐渐模糊……
第二天,某省各大报纸登出一条新闻“昨日上午我省发生一起重大车祸,一辆轿车在某高速段行驶中,与一旁车道的货车发生挤碰,导致车辆失控,撞上中央分隔带,造成车内三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事故。现肇事货车司机已被拘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