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看到朱越脖子上的龙行挂件时。
徐达震惊地两眼放光。
时间回溯到二十七年前。
他们几人在濠州城举事。
嫂子也在这时有了大哥的骨肉。
对于当时的他们,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况给孩子送个像样的礼物?
还是徐达出的主意。
几人找了几天才寻得一块材质上等的木头,将它雕琢成龙头的形状。
也包含了对朱越望子成龙的念想。
可惜还没等到孩子出生。
兄弟几人便要出城打仗去了。
留下身怀六甲的嫂子一人,在濠州城无依无靠,独自生下了朱越。
不久后,元兵打入了濠州城。
战争无情,孩子也在此时意外遗失。
这也成为了他们所有人心中的痛。
朱越不仅仅是大哥大嫂第一个孩子。
更承载了他们几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最终却因为兄弟几人忙着攻打天下导致孩子的丢失。
因此,二十七年来耿耿于怀的不只有朱元璋和马皇后。
汤和、徐达这帮兄弟也从未忘记,一直在寻找。
眼下,当年的木质挂件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徐达更是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他欣喜地看向朱越,又转头看了眼朱元璋,激动万分,恨不得马上跟朱元璋道出真相。
思来想去,徐达还是闭上了嘴。
他知道哥哥嫂嫂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很高兴。
但此刻的坤宁宫人多嘴杂。
如果现在说出来,影响不好。
徐达虽然表面粗犷豪放。
但是心思却比常人细腻许多,正所谓粗中有细吧。
当他猜测到朱越的身份时。
他便考虑到朱越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一定会引出不小的影响。
按照中原的规矩,朱越作为朱元璋的长子,大明的皇太子之位必然是属于他的。
可现在的太子是朱越的弟弟朱标啊。
从古至今,为了皇权而争的头破血流的,兄弟反目的不知有多少。
到时候,好不容易兄弟相认,反倒落得个针锋相对的下场怎么办?
就算朱标无心夺权,他身后的大臣又怎会善罢甘休?
其中涉及的利益关系过于重大。
只能等嫂子的身体康健,再单独与上位、嫂子从长计议。
徐达在心里默默打算,按耐住自己迫不及待的内心。
这时,朱越也站起来背上了他的药箱,朝着朱元璋行礼道。
“陛下,往日皇后娘娘只需按照草民所说,保证每日的膳食和汤药,相信不久娘娘就能痊愈了。”
说完,朱越也长舒了口气,紧张的情绪也得到舒缓。
还好,马皇后的身体已无大碍了……
朱越想着,突然注意到了自己的情绪波动……
他与马皇后非亲非故,为她治疗也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怎么现在竟然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她的情况来……
这是为何?
朱越在心里暗自疑惑。
“神医留步。”
“今日多亏有你,治好了皇后,咱想设宴一番,以示感谢。”
“还请神医不要推脱。”
“而皇榜上的赏赐和官位,更会是只增不减,咱马上令人去办。”
虽然朱元璋还没察觉到面前的人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但又或许血肉相连,他对朱越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切感。
而且朱越还医治好了马皇后,他自然感激涕零。
听到朱元璋向自己发起邀约,朱越想都没想便出声拒绝。
“多谢陛下的好意。”
“今日还有几户上门的病患,等着草民去瞧病呢。”
“相信陛下明白,这病人无论如何都是耽误不得的。”
“草民再次谢过陛下了。”
朱越推脱的极为痛快。
以他对历史的了解,
朱元璋到了晚年,脾性更为暴躁,疑心病也愈发严重。
在他手下做官自然不好混。
官场之事过于混乱,还是离远点好。
万一哪天朱元璋让他当了太医,一不小心就被拉去给人陪葬,那他这辈子可就玩完了。
所以,逃,赶紧逃!
当初如若不是系统的任务。
这赏赐就算是再诱人,朱越也不会揭榜入宫。
“不亏是神医,医者仁心,济世救人!”
“病人的确更为重要,不能因为这等小事误了人命。”
“那便等明日神医入宫复诊,留下吃个便饭可好?”
朱元璋本就草根出身,更是理解百姓的苦楚。
老百姓的命也是命,对于朱越的拒绝自然也表示理解。
同时,朱元璋在心里也对他另眼相待。
放在普通人身上,接到皇上的邀请,自然是马不停蹄的答应。
只怕会以为攀上了皇权富贵,得意忘形了。
这位神医,一心只有治病救人,甚至不把皇权和金钱放在眼里。
此等人才,实在是难得。
朱元璋也暗下决心,这顿饭是非吃不可的。
看来这顿饭是躲不过了……
但愿朱元璋只是单纯地请他吃饭吧……
朱越内心一万个拒绝,可却还要给足朱元璋面子。
“多谢陛下体恤。”
“那便这么说定,明日草民必向陛下讨口饭吃。”
朱元璋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是再拒绝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话音刚落,朱越便恭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个鞠躬礼,疾步离开。
一旁的徐达心生一计。
“二哥,你跟上他,找个机会看看他胸口。”
徐达拍了拍汤和的肩膀,低声说道。
虽然眼下证物充分。
但涉及皇室血脉,又是大明的嫡长子,当然要更加谨慎,不能出任何差错。
徐达依稀记得,大侄儿的胸口从出生便带着一块特殊的胎记。
信物可以造假,这胎记可难伪。
此刻的汤和还处在马皇后醒来的喜悦中。
被徐达说的一愣,撇了撇嘴道。
“明日复诊自有人带路,又不会走丢。”
徐达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我又不是叫你去带路!我让你找机会去看他的胸口!”
“你不觉得他与年轻时的嫂子有几分相似?你再想想他脖子上的物件?”
这件事没必要瞒着汤和,于是徐达就悄悄透露给了他。
临了还不忘提醒道:“这事兹事体大,万万不能声张。”
听完徐达的话。
汤和仿佛五雷轰顶。
怔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