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就是石油了,也是火之海子形成的源头,皮囊可以装一些回去,但要注意防火,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还难以大规模开采这种资源。”
帖木儿遗憾道。
开采石油以他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就别想了,露天的拿去纵火还有点可能。
“你是说,这些黑水就是天火的火种?火之海子之所以烈焰不灭,就是因为这些源源不断流淌的石油?”
铁木真深吸了一口气,咽了咽口水。
“帖木儿,你教我识字吧,我也想看看汉人的书中记载了什么东西。”
“识字?你找莫日根去好了,现在木华黎认字都比你多。”
帖木儿翻了翻白眼,虽然十四岁开始识字对于蒙古人来说并不算晚,但对他来说,铁木真年龄还是大了。
现在他的学生只有两个,一个叫做速不台,一个叫做木华黎,哲别和者勒蔑都过了识字的年龄,三观已经定型,率兵打仗没任何问题,但治理一方出将入相,还是得靠速不台和木华黎这两个小屁孩。
前往弘吉剌部的路上铁木真都没有怎么说话,直到远远地看到了弘吉剌的驻牧地,铁木真才小声地说道:“莫日根,你愿意教我识字么?”
虽然声音很小,但是莫日根还是听到了,错愕的眼神在帖木儿和铁木真身上不断徘徊,嘴巴咧的越来越大,就在铁木真羞怒交加准备说话的时候,莫日根咳嗽了一声。
“好啊,不过你要学的快一点,我平日里还要练兵呢。”
见识了蒙古部的怯薛军之后,莫日根总觉得弘吉剌的士兵们缺了一点东西,武器甲胄他们不缺,甚至比蒙古的怯薛们还要精良,但是如果两边打起来,如果以五千打五千,输的绝对是他们,怯薛的伤亡甚至不会超过两千。
弘吉剌部是天生的牧民,如果受到了侵犯,他们第一反应是送上牛羊,而不是血拼到底。
和汪古部先后投靠契丹,女真人一样,弘吉剌人的处世哲学就是与草原各部多多的联姻,交多多的朋友。
这一点,即便是将东部草原统一了都没有任何的变化。
铁木真还想再说什么,突然看到远方旋风一般冲来了一个人。
“木华黎,你在干什么!”
帖木儿瞪大了眼睛,才六岁的木华黎骑着一个骆驼,可这个骆驼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在后方远远的缀着一人,铁木真看得很清楚,速不台的马绝对是一匹好马,可依旧追不上木华黎骑着的那匹特号公骆驼。
铁木真下马拦住了骆驼,那骆驼见有人拦住不让走,便吼叫了起来,帖木儿看的很清楚,那骆驼眼睛发红,口吐白沫,对着铁木真要用嘴咬,见咬不着又要用屁股坐,弄的铁木真哭笑不得,对着骆驼脑袋就是一拳。
那骆驼只挨了一拳,便像断了腿一样塌软着向后倒退几步倒地而亡,木华黎喘着粗气下了地,低着头站在帖木儿面前。
“发生什么事了?”
帖木儿很好奇,速不台疾驰而来飞身下马,看向帖木儿的眼神充满了悲愤。
“师傅,木华黎在和我比赛,他说他有办法让骆驼跑的比马还快。”
速不台很生气,结果很明显,木华黎赢了。
但是无论是铁木真还是帖木儿,都想要知道木华黎是怎么做到的。
“我把盐巴塞进了骆驼屁眼里。”
木华黎挠着头尴尬笑着,帖木儿只是一想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骆驼屁眼被盐巴浸得奇痒无比,自然会拼了命一样的奔跑,停下来就会痒,所以只能不停地奔跑。
“好小子,若有一个驼队,控制好他们方向的话,怕是任何骑兵都不能阻止骆驼的冲锋了。”
铁木真大笑着摸着木华黎的脑袋,一旁的速不台恨恨说道:“牛尾巴点火也有一样的效果,牛角上绑好钢刀,比骆驼有用的多。”
“哈!速不台,你已经看到田单火牛计那里了么?看来这些日子你没有偷懒,很不错。”
帖木儿很开心,弘吉剌部从汉地商人那里弄来了不少书,其中就有记载田单火牛阵的书。
“我看过了,还有汉尼拔和王玄策的火牛阵,我都看过了。”
速不台骄傲地昂起了头,虽然不知道书中那些事情发生地的具体地形和政治经济军事因素,但是并不妨碍他将以往发生过的同类型战役归纳到一起。
“火牛阵?牛也能用来作战么?”
铁木真很好奇。
牛因为力量大、可控性好,所以在古代战争中,人们很早就役使牛作为战争的后勤运输工具,在草原上,牛更大的作用是用来吃肉,也是拉车的好帮手。
比起马车来说,牛车要更加的稳健,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速度太慢了。
“啧,这就是让你多读书的原因,知道了么?连七岁的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帖木儿叹了口气,解释道:“世界上各个国家一直都有动物用于战争的先例,在印度和东南亚,亚洲象被作为一种强大的突击力量来使用,在北非,迦太基人甚至把凶猛难以驯服的非洲象投入战争,汉尼拔和皮洛士进攻罗马的战争中都使用过大象,古埃及法老有着训练狮子用于作战的传统。
大概一千年前,北非迦太基统帅哈密尔卡·巴卡率军与西班牙人作战,西班牙人准备了许多用牛车,上面装满了木头,士兵手持武器跟在牛车后面,等待两军接近后,西班牙人突然点燃了牛车上的木头,牛车就变成了火牛车。
牛受惊后四处奔跑,冲进巴卡的军队,迦太基人抵挡不住,全军崩溃。西班牙人乘机冲杀,大获全胜,巴卡也死于乱军之中。”
“可惜了,若是我的敌人做这些奇怪的事情,我第一时间就会去想敌人是不是有什么诡计。”
铁木真咂了咂嘴,惋惜道。
“这还没完呢,就在十年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率军向意大利南部进军,打算到那里度过冬天。当他从中部意大利的坎帕尼亚转战阿普利亚时,被罗马独裁官费边堵截在法列尔努斯地区。罗马官兵控制了所有大小通道隘口,尽管汉尼拔发起多次突击,都无法突破罗马人的阵线。”
“地势险恶,大军孤军深入敌国,没有后方,没有后勤补给……这还怎么打?他们又不像我们不需要后勤,就算是士兵突围了,辎重被截下来,也是活不下去的。”
铁木真有些茫然,就算是他面对这种情况,也颇为头疼。
如果是草原上的骑兵,大可反向突击,将敌军境内搞的民不聊生,四处劫掠村庄。
可其他的军队就麻烦了,没有辎重,除非全部抛弃步兵和辎重部队,不然不可能全身而退。
“是啊,如果不能尽快突破费边的防线,到达预定过冬营地,就会全军覆没,形势可谓危如累卵。
然而汉尼拔却急中生智,暗令士卒四处收集干柴和葡萄藤,然后将其系在牛角上。那时,汉尼拔军中有近2000头牛,多是掳掠的战利品。
等到晚上,汉尼拔命令迦太基士兵把牛偷偷地赶到山脚下,然后点燃牛角上的干柴和葡萄藤,驱牛上山。刹那间,火光骤起,群牛狂奔。把守通道的罗马士兵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恐万状,生怕被围,在慌乱中,抛弃了把守的阵地。
安营在通道附近山岗上的费边,虽然听到了喧闹声,望见了火光,但他不愿夜战,恐遭伏击,便命令按兵不动。于是汉尼拔未伤兵一卒,就突破防线,将全军连同战利品带过了通道,顺利抵达自己的目的地阿普利亚。
这只是欧洲,而中原使用火牛阵的历史还要更早,为了突破敌人的围攻,给它们披上红色织物,上面画了五彩龙纹。并将尖刀系于牛角,芦苇束于牛尾,再灌上油脂。入夜,田单命令士卒将牛尾上的芦苇点燃,凿开城墙,放牛群出城;他还让五千壮士手执武器,随后冲杀。牛尾火起后,群牛受惊直冲燕军。只见火光闪耀,龙纹起舞。燕军以为天兵下凡,惊慌失措,被牛踩踏撞击,死伤无数。齐兵乘胜追击,而城中老弱在城墙上鼓噪助威,声音惊天动地,燕军闻风丧胆,仓皇败走。
唐朝时期,天可汗李世民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三十人出使西域。中印度纂位的新王阿罗那顺派两千人马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被俘,其余人全部被杀。后来王玄策逃脱,向尼泊尔借得七千骑兵,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一千二百精锐骑兵,他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战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随即灭掉中印度,并活捉将阿罗那顺将其押回长安,创下了一人灭一国的战争奇迹。”
“好男子当该一人灭一国,恨不与此人为伍。”
莫日根内心激动不已,连铁木真也看向了南方,仿佛能够穿过万里江山,百年时光,看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战事。
“可他回国之后,并没有得到太高的奖赏,而是被封了一个小官。”
在莫日根和铁木真不解的眼神当中,帖木儿耸了耸肩。
“没办法,唐初的人太厉害,灭一个小国确实不算什么大的成就。”
帖木儿也曾经以为王玄策没有得到太高的悬赏是因为吐蕃才是灭了中天竺的实际得利者,毕竟印度那地方是天然的产粮地,就算是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青藏高原那地方能比的。
当时,戒日王(尸罗逸多)已死,权臣阿罗那顺篡位,但是却无力统一。戒日王朝分裂,而且没有再统一的趋势。无论王玄策是否率军攻灭中印度,印度都无力牵制吐蕃。即使王玄策不出兵攻打中印度,当时以及之后的印度也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无力牵制吐蕃。
而且,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即使是统一的印度,也是无力上青藏高原牵制吐蕃的。何况,贞观年间,唐军很轻松的击败了吐蕃军,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吐蕃松赞干布谢罪、送厚礼、称臣于唐朝,此时吐蕃表现的很恭顺,没有违反到唐朝霸权,此时唐朝没必要牵制吐蕃。
北印度的重新分裂并回退到戒日王崛起之前的局势是因为戒日王之死,跟王玄策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损兵折将的大非川之战,已经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而且失败原因也有很多,最直接原因就是郭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