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荆州四大世家,同气连枝,互有姻亲。
这些事情,不出三五天,就可以传遍整个襄阳城。
刘修去了一趟隆中,找了诸葛亮,此后南下江夏却月城,不出几日时间,便让黄祖俯首称臣。
这番功绩,显然是让四大世家有些摸不清楚刘修的路数。
此外。
蔡夫人也意识到一点。
自从她离开一会儿,刘修便趁虚而入,与刘表相谈甚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便是霍峻入江夏,刘表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好了许多,甚至可以下地行走。
这般变化是蔡夫人没想到的!
一时间,这毒妇居然有种对刘修下手的心思!
襄阳城内外一些细微的变化,刘修也看在眼里。
一些穿着打扮贵气之人,会多看自己两眼。
气质儒雅,举止一板一眼的读书人,看到刘修也会投来关注的视线。
便是路边的犬,感觉都多吠了两声。
…
这日。
刘修正在府中撰写书册。
包括了兔子练兵法的具体操作示意,奖惩机制,以及江夏郡的防御,对江东地区的侦查等等。
这些事无巨细,刘修统统写下来。
“黄祖父子,皆是一郡之才,甘宁,苏飞有勇少谋,霍峻此子擅长防御,进取不足,事事还要我亲自出马。”
刘修这些日子里一直在连轴转。
一会儿指导黄祖操作卖盐之事,一会儿又要指点江夏郡防守事宜。
甘宁练兵也需要求教自己。
到了江夏的霍峻,事无巨细,每三日一报,忠诚之心如大日昭昭。
江夏郡已经进入正轨,但一些都是刘修一人之力驾驶这辆马车,一不小心就会偏移了方向。
“现在诸葛亮还不愿为我效力,庞统等人亦是心高气傲,在我没有夺得荆州部分权利前是不会投效。”
“徐庶被曹操骗走了,孟建,石韬,还有崔均倒是可以试试招揽!”
在诸葛亮的朋友圈里。
徐庶,庞统,肯定是最高级的人才。
孟建,石韬,还有崔均这三人虽然低了一个层次,但也都是一州之才,管理一郡之地绰绰有余。
刘修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决定书信一番,“这三人均是州郡之才,均有气节,得各个击破才是。”
孟建,和石韬,均是寒门出身。
他们渴望做官,却也不愿在一个风羽飘雨之地做官。
后来刘琮投降之后,孟建被封为凉州刺史,兼任征东将军,“孟建长期在荆州游学,思念家乡许久,可让人去汝南带一瓶家乡土回来。”
招揽孟建,刘修选择用感情牌。
如果可以的话,刘修也愿意帮忙将孟建的父母兄弟,以及朋友请到荆州,不信孟建不“感动”!
石韬亦是追寻了徐庶的脚步,北上曹营,在魏武那边当了个典农校尉,负责曹营的农业以及后勤。
刘修想了想,也没有提及招揽石韬,而是写下了几行字,“吾有一书,名为《齐民要术》,大致以‘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为核心,诚邀广元前来府中一观,交流学习。”
喜欢农业,擅长农业?
一本《齐民要术》,不得给石韬迷得鬼迷心窍。
另外,刘修接下来要对农业进行改革。
石韬是必可不少的一位人物。
至于刘修哪里来的《齐民要术》?自然是读的书,记在了脑子里。
虽然有些事情没记太清楚,但完全可以凭借这半吊子的内容将石韬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来。
这两人均是有当官之念,招揽起来相对容易。
至于崔均,太尉之子,心高气傲,得另寻出路。
刘修回忆了一下三国演义里的说法,“崔均在曹操拿下荆州之后,便消失不见,显然是对官场失意。”
“这种身怀韬略,且是上层人士出身的顶尖人才,突出的就是一个见惯了黑暗与腐朽,得给崔州平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州平州平。
取得应该是九州太平之念。
前太尉崔烈显然是有一颗报国之心,平天下之意。
如此的话,刘修便有了思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策论,旋即将这三份书信分别装进信件袋子里。
“汝南之土,与荆州之土,大有不同,前者相对较干,且颜色偏深一点的褐土,而荆襄之地则是黄褐色,且较为湿润。”
湖北和河南两地相差不远,前者是长江流域,后者是黄河流域,土质有不少的差别。
这点细节,刘修自然要把握清楚,第一时间让刘彬派遣心腹,亲自前往汝南一趟,取当地土壤回来。
刘修还特意嘱咐刘彬,“此事务必要派遣一位心腹之人,前往汝南的麦田之中取一捧黄土回来,如果可以的话,带一串麦穗。”
如今是秋日,北地自然是金黄一片。
虽然已经过了秋收之日,可剩余一些麦秆,麦穗还是会的。
细节做到位。
还怕孟建不投?
想到这里,刘修心中期待。
“这三人,想必是一同行动,要给的话一起给。”
刘修计算了一下快马加鞭,从襄阳到汝南再折返回来,大概需要十日时间,便不着急下手。
趁着这段时间,刘修觉得自己可以先把《齐民要术》的一些主要卷,以及记下的内容写下来。
到时候石韬来了,刘修也不至于被说成“骗子”。
三日时间。
一晃而过。
自从刘修在三日内收回江夏之后,荆州世家便没见到刘修出门,一直窝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一时间,刘修身上的注意力也小了不少。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黄祖的第一批江夏玉盐,已经在江淮一地与当地世家勾搭上。
在见识到江夏玉盐的品质,以及吹嘘的“延年益寿”的功效后,这些恨不得自己多活几年的世家大族,纷纷购入玉盐。
至于价格昂贵?
在一阵扯皮之后,自然是给了一番优惠的“人情价”。
一石一百缗!
一石相等于一百二十汉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公斤、六十市斤。
也就是六十斤十万钱!
这个价格已经非常离谱了。
可江淮那边的世家们却是趋之若鹜,丝毫没有觉得昂贵,甚至觉得他们还赚了,可以再倒卖!
这一批钱财,和之前说的一样,江夏留一半,送到襄阳一半。
第一趟,刘修就净赚五十万钱。
这相当于一万兵马一个月的俸禄!
就在刘修为得到这一波不小钱财之后,黄忠和魏延两人也从长沙紧赶慢赶,抵达了襄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