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46杀良冒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糊弄领导得是用一点小小的成绩夸大了说,而不是什么成绩都没有,就敢硬说!
  于是何善保指着那群倭寇和穿着明朝服饰的朝鲜人道。
  “这不是还有三四百的俘虏吗?”
  说着,何善保把刀拿了下来,用刀刃修着指甲道。
  “实在不行,就宰几个,全当战功了!这万岁爷总不能还说不行了吧!”
  出身军武世家的何善保对杀良冒功最擅长了!
  当然,这些也不算什么良。
  这时候,始终不说话的老傲叔忍不住了。
  “胡闹!这才吃上饭,就忘了咱们是怎么到了这地步的吗?”
  说着,老傲叔还给了何善保一个大嘴巴。
  那样子看上去很是气愤。
  而说完话的何善保也发现不对了!
  他要是这么干,确实是不得眼前这群灾民哥们人心的。
  因为他们有今天,也都是全因被杀良冒功害得啊!
  他们是灾民,但灾民可不简简单单的因为点天灾就过不下去了!
  要知道在任何一个长治久安的稳定社会里,这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
  每有大灾过后必有大贪!
  这是当官的发财不二的法门。
  刮穷鬼的钱哪有放朝廷的血来的痛快啊!
  要知道,灾年请朝廷放粮赈灾,这是理所当然的,任何一个安稳的王朝也不会凑不出这个真在的钱粮来。
  但这个钱粮,可不一定能落在灾民的手里!
  或者说,肯定大部分落不到老百姓头上!
  因为在封建官僚王朝里,讲究的是个千里为官只为财,因此就没有什么买卖比赈灾更容易中饱私囊了。
  做的好了对上有功绩,对下有名声,实惠还能落在自己口袋里。
  即便做不好了,这实惠也跑不了。
  老百姓遇到灾情了那是诚惶诚恐;
  但是在当官的眼中,这一下子不就完成三代的累世簪缨了吗?
  要知道,朝廷可比穷鬼有钱多了。
  只要让这灾情不断,那赈灾的钱粮就不会断;赈灾不断,这国库往私库的钱就能洗不断。
  所以,当官的并不想好好的赈灾。
  因为灾情的坏处是朝廷的,但好处是自己的啊!
  谁希望自己的好事能快点结束呢?
  除非在强力的高压下,不然不得折腾你个三五年啊!
  要知道,赈灾力度不够,就会饿殍遍野,就会灾民聚集成盗;为了维稳,到时候就可以再次申请朝廷开仓放粮,又能捞一把。
  这盗贼横行,就急需扩大募乡勇,把能打敢拼的招进官府,给口饭吃,就间接的削弱了盗贼的力量,还能直接用刁民来打击灾民。
  而朝廷一看这办法不错,就会立即拨款。
  等军粮军饷到手,又是官老爷们的一项合法收入。
  至于临时工招多少,上报多少,就看当官儿的有多贪了。
  可临时增加的额外编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剿匪成功,这些临时工是要遣散回乡种地的,再想让朝廷拨粮发饷就不能了。
  更别说因剿匪重伤、阵亡的大笔抚恤金了。
  想多养几只猫,就要保证有足够的老鼠!
  因此,对盗匪灾民们要打击,但不能打死。
  要经常打,就要长期养着猫,就会常有因剿匪重伤、阵亡的好处。
  但却不能有真的大规模的重伤、阵亡。
  于是杀良冒功又成了不二的选择。
  因为刁民之所以被称之为刁民,是因为吃点亏他是真作真闹啊,这事没准就能捅到上面去。
  而良民之所以是良民,那就是他老实啊,不敢闹啊。
  于是,在这种政治生态之下,活不下去就只有老实巴交让干啥就干啥的良民了。
  因为刺头都已经被拉去当临时工了。
  而何善保等人就是胆小老实,被排挤的良民;
  本来灾情就让他们生活艰难了,再遇到恶人这么一闹,那就更没得活了。
  他们只能投奔他乡,寻找活下去的机会!
  这一船舱的人,曾经都是那灾情之下,差点要被杀的‘良’!
  是赈灾官员和闹灾的刁民们通力合作之下的受害者。
  何善保此刻要用别人的人头来充当自己功绩,难免让大家又想起那曾经不好的回忆;
  尤其是这群人里不少人的媳妇、爹娘就是死在这上面的。
  现在干这杀良冒功的事情,不就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了吗?
  曾经当官的那些人杀的就是他们这种随大流不敢闹的老实人;现在你何善保当官了,你也这么干。
  你这是忘记出身啊,是背叛革命啊!
  所以,当何善保说要杀良冒功的时候,老傲叔第一个忍不住了。
  这曾经别人用在他们身上,让他们痛恨的事;如今他们反过来又用到别人身上!
  这显然是老傲叔这个传统老人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何善保挨打也是活该。
  因此这一个嘴巴子,何善保没有说话。
  他知道自己说错了。
  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情绪。
  但说错了,不等于做错了。
  有些事,做的说不得。
  何况这番邦小民的生死与大家何干!
  他们不死了当功绩,大家拿什么给陛下交代?
  于是,那不合时宜的郭鹤舫,来能耐了,上来劝慰道。
  “老傲叔,你是真多事啊!那倭寇和前朝余孽也能算人!”
  说完这话,郭鹤舫觉得自己老聪明了,这不是替何善保解围了。
  他不得感激死我啊!
  何况郭鹤舫觉得自己说的很有理。
  那倭寇始终在骚扰我帝国沿海,最是刁民了。
  尤其是最近几年,听说倭寇还发达了;有和我大清王朝一较高下的意思。
  这时候杀杀没毛病啊!
  还有那朝鲜人!
  大明亡了二百多年了还保留着“崇祯”的年号,直到西历1644年。
  这不妥妥的前朝余孽吗。
  即便是后来不保留年号了,但是这衣冠依旧是明朝的衣冠。
  这是什么?
  这是冥顽不化啊!
  这是亡我大清之心不死啊!
  这是找死啊!
  宰了他们,我们就不用拼命了,为什么不啊!
  郭鹤舫觉得,还是杀良冒功这事来的划算。
  而老傲叔瞥了这郭鹤舫一眼,满眼的都是鄙视。
  就这货,当了官了他也脱离不了自己的小民思想。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