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龙骧 / 第八话 凶潮暗涌时 大树已倾倒

第八话 凶潮暗涌时 大树已倾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传出林羿重伤后,“龙骧明堂”无论是总堂还是六部,都似乎沉寂了下去,再没任何消息传出。而这种沉默反而让那些窥视在旁的人更加不敢妄动。转眼又是八年过去,就在某些势力开始按捺不住时,久没消息的“龙骧明堂”终于有消息传出。只是这个消息,却并不是由“通晓阁”这等专门从事传递信息的门派传出来的,而是来自民间的小道消息。
  仁宗承天年号三十年,时籍深秋,傍晚的风本应带着近冬的寒气。但对这位于大梁南方灵霄山脉百里外的一个名为顺德的县城内,徐徐晚风依然是带着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惬意。正值傍晚,夕阳已经快要沉没在天边,只剩最后一点余晖还挂于远处。但县城里一处酒楼内的大院却是已经挂满了灯火,偌大的院子座无虚席。但奇怪的是,完全没有推杯换盏,猜拳吆喝的喧闹。所有席上的人都在静静地喝着酒,就算偶有交谈,也是相互低声耳语。
  皆因院子正前台上一位老学究打扮的说书先生正在用其响亮清越的嗓音说着江湖中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百里外灵霄山云鬓峰上“红叶山庄”的传闻。无论是林天扬还是林羿,都在大梁国民间拥有极高的声望。自林羿重伤消息传出后,八年内都再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对于一般大梁百姓来说,一位救国忧民的仁侠,甚至比当朝国君更为重要。尤其那些经历过六十年前武林浩劫的老一辈来说,林天扬在他们心目中堪比神话中那些救苦济世的神仙。
  只听那说书先生带着其颇具感染力的语气悠悠地说道:“自八年前,林羿大侠屠尽那千余瀛倭狗贼后虽身受重伤,那偌大的西湖却是被那数百近千的瀛倭贼子鲜血染成血湖。听路过的商贾说道,时过数日,西湖之水还略带鲜红呢。想当日林羿大侠是何等的英雄,一人杀尽那千余“四煞”贼子。本来以林羿大侠之能,杀个数百千余贼子本就像是家常便饭,只可惜那“四煞”贼子是在可恶。在连用阴谋诡计之下,林羿大侠最终因为救其义兄而遭受贼子暗算而身为重伤。”
  说到这里,说书先生张开折扇轻摇了几下,仰天长叹了一声。台下那些听书的百姓纷纷恶声咒骂起“四煞”之人。让台下众人骂了一小会,说书先生手中折扇“啪”的合拢,看到台下众人马上安静下来,说书先生露出满意的笑容,继续悠悠地说道:“至于林羿大侠是如何屠尽那数千“四煞”贼子,老夫前些天已把详情说过,就不再累述了。至于今晚,老夫便说说红叶山庄的近况吧,各位听官想必是该感兴趣的。”说完,拿起台上茶杯优哉游哉地喝了口茶。还未待他放下茶杯,台下便传来催促声:“韩夫子,拜托您老就别买关子了行吗?大家都急着想知道林大侠的近况呢。”继而,众人的催促声也陆续响起。
  那说书先生摆出一副无奈的脸孔,说道:“莫急莫急!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事与之关联颇深,且听老夫细细道来。想必大家都知道,八年前林羿大侠前往西湖营救其义兄上官不凡时,上官不凡夫人便是在当晚诞下一女。但不知道各位是否还知道,也是在当晚,红叶山庄内林大侠的夫人曾女侠也为林羿大侠诞下一儿?话说到这里,不知各位又有没有谁记起,八年曾有一晚,突然天降异象!?”
  就在台下众人纷纷回想之际,说书先生再没买关子,露出神秘一笑后,道:“没错,那都正是同一晚。想必各位对那晚的异象都印象颇深吧!?但各位又知道不知道,那晚的异象代表什么?莫急,先听听老朽从我那在红叶山庄做厨子的侄儿听来的消息。”
  “那晚异象降临时,林羿大侠的夫人曾女侠刚到了即将分娩之时。而那晚的红叶山庄,自异象出现后,便一直被天上的一片祥云仙光所笼罩。直到林夫人诞下麟儿那一刻,红叶山庄之天上龙吟凤啸,仙乐飘渺。而刚巧的是,老夫从相熟的商贾那里听来,西湖上官府邸亦有同样异象。各位可知道那代表着什么吗?”
  顿了一顿,潇洒地将手中折扇“哗!”一声展开。继续说道:“正逢老朽对此略有研究,在翻阅无数古籍查证后终于得知,那晚的异象是神兽祥瑞,天降宏福于凡间。此乃仅次于紫薇星降世的武曲星降世,于此异象下出生之人,日后定必是天才横溢、正气浩然且仁侠无双之惊天奇才。果不其然,在八年之后的今天,红叶山庄内的那两位当晚出生的小孩,已如幼龙出渊惊涛现,雏凤展翅鸣九天那般,锋芒崭露才华初现了。”
  说书先生说到这里索性站起身来,走至台边处摇头晃脑地说道:“今晚在场想必定有不少武林英豪,众所周知,衡量一人武功高低,不是三言两语之事,即便高人大能之士亦不可妄言。有时候没经过真正比试鹿死谁手亦尚不可知,更何况老朽我这只在年轻时练过那几下出不了场面的寻常拳脚之人?不过嘛,内功心法层次之分却是人所皆知。正所谓古语有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以看一人在内功上的修炼进度以及层次高低,亦能勉强能看出一些端倪。”
  “依现今公论,内功层次有后天与先天之分。先天之境者世所罕见,先暂且不论。而后天者,简单而称可为初期,中期,大成。精而论之则初期者为感初息,聚丹田,行周天。中期者为顺气脉,力通达,开气窍。大成者为劲力生,诸脉通,锻纯元这九之数。然,古有训诫曰:修气者,乃行夺天地造化之行径,天道必降劫以考之。然则修气之初,能凝初息者十不足其半。世人皆知习武练气最佳之期乃垂髫之初始齔之前,即4岁到8岁之间。不论是锻体还是练气亦是如此,始齔之后,人之经脉骨骼已逐渐长成,倘若年龄已过,纵有大毅力者欲达顶峰亦是千难万难,此乃其一。其二者,还因年龄越大,杂念越多心念难静。孩童之年虽天性好动求知若渴,但亦因心思单纯,能循善导者而达。”
  “练气者必先气聚丹田,初息后需持之而恒,但只要是人总逃不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修炼哪种神功绝学,日间辛苦修来之真气在睡梦之际便会消散流失十之七、八,此为练气之初劫,唯达先天之境,方可解之。所以练气之初,除了上应天命而得有特殊体质之人外,常人需持数年苦功方得聚气丹田。天才如是,凡俗亦如是,此乃上应天道酬勤之理。得成聚气便需让真气行周天之循环而锻之,而行周天必先需丹田内真气充盈,否则行周天之时势必后继无力而有伤经断脉之险。这里面又是数年苦功方可成之,即便是心志坚定之大毅力者,亦需到束发之年方可望有成。”
  “当然了,武道一途历经至今,能人异士无数,老朽于武道只是个略懂皮毛者,也只是依书直说而已。但唯一肯定的是,但凡束发之龄前能达行周天者,后天大成必指日可待。即便是先天之境,亦有望达之。”
  说到这里,台下众人无论是否身怀武学之人,无不一一点头以示同意。毕竟,大梁国千年来一直武风盛行,就算是文人学士,亦多少有习武之癖好。这些基本道理,众人还是懂的。见众人反应热烈,说书先生便继续道:“那各位不妨猜上一猜,红叶山庄里那两位仅八岁才刚习武满三年的天才,如今是何层次?”
  台下众人纷纷出言猜测,而说书先生则回坐于台后,端起茶水看着台下众人,似乎对自己能精准地把控场上气氛而感到满足。不一会便有急躁之人叫道:“先生就别再买关子了。快开谜底吧!”此言一出,众人亦纷纷呼应。说书先生才慢悠悠地放下茶盏,说道:“据我侄儿亲眼所见,这两位天纵之才,已臻至后天中期完满,正式踏入后天大成初阶之‘锻纯元’。”
  “什么!?”台下惊呼声顿时连绵不绝,有惊叹,有羡慕,亦有不可置信的。说书先生看着众人道:“各位,可别道老朽胡言乱语,此等成就虽在我等眼中惊如天人,但古今往来多少惊才艳艳之士,都是在弱冠之龄便是一鸣惊人。当初武林第一人林天扬大侠年仅弱冠便能败尽天下高手,挽救梁国于将倾之际。而林羿大侠当年平定太行山之乱,斩太行七寇亦同是弱冠之龄,可见只是我等眼界不够而已。”
  “先生可知两位小天才有何绝艺!?”
  “林羿大侠之子承其父之风,一手家传‘四季剑法’已颇具火候。至于上官小姐于音律上天赋异禀,竟已初悟‘意境’,曾奏一曲引得百鸟和鸣。”
  “那先生可知林羿大侠的伤势恢复得如何了!?”
  “据老朽侄儿所见,林羿大侠经常在旁指导两人练武,想必伤势恢复进展顺利,完全康复也是指日可待。”
  众人争相着提着各种问题,说书先生亦慢条斯理地回答着。那看似浑浊的双眼,却在冷冷的注视着数拨人趁着热闹之际悄悄消失于人潮之内。
  类似的消息飞快地传遍整个武林,但这次“通晓阁”却迟迟并未露面证实消息的真伪。不止如此,“通晓阁”其后更言明为了防止类似西湖偷袭之事再发生,拒绝透露所有有关红叶山庄的消息。然而,比起林羿伤重难愈,大梁百姓更愿相信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一代大侠伤愈复出继续领导武林共抗外敌,维护武林安宁,而武林安宁则国家百姓安宁。并且英雄后继有人,再等个十年八载,又有新一代豪侠出世。且前代大侠还在健旺之年,到时候甚至有望能彻底清除像“四煞”这种毒瘤,还百姓一个青天朗日的天下。
  ……
  但只可惜事总与愿违,两年之后,承天三十二年春,年关刚过。一则噩耗则从“通晓阁”紧急传遍整个武林:红叶山庄于承天三十一年冬,遭四煞重兵偷袭,派守山庄的三百名‘龙骧六部’弟子在袭击中全部阵亡,林羿夫妇下落不明。其子林枫全身骨骼经脉尽断,兼走火入魔导致人智尽失。上官不凡夫妇虽被及时救援性命无碍,但亦因过于伤重武功尽废。只余其女上官可晴被因逢有事前往剑舞阁而与这场灾劫错开并未受波及。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