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但是是刘婵不是刘禅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民生凋敝汉中地,屯田日久显神奇 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民生凋敝汉中地,屯田日久显神奇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侍卫兼骖乘满脸惊奇,还未等他将疑惑问出口,便听远处马蹄声匆匆而来。
  来者正是赵云。
  赵云骑马匆匆而来,他自是担忧刘婵的安全,毕竟自家圣上做出的出格之事,每件都让他感叹幸得神灵相佑。
  常说当朝圣上像先帝,可是先帝也没有这么勇猛无畏啊,也是十分听劝的!
  如今刘婵只带了一名骖乘来此荒地,又是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圣上……你来此荒原是为何意?”
  赵云慌张的奔到刘婵身边,想像抱小阿斗一样抱住她,不过被刘婵灵巧的躲开了。
  “赵叔,我已经弱冠了……”刘婵躲开赵云,大眼睛闪着光,嘴唇嗫喏的说道。
  “你就算加冠了也不能如此……不听话!”赵云脸颊抽动,想了半天才憋出这几个字来。
  他很懊恼,明明都这么大的女娃了,为什么还是这么叛逆?
  然而,赵云这话可把旁边的骖乘搞糊涂了。
  什么弱冠,加冠的,女人不都是及笄吗?就是往头发上插簪子,这又怎么会和冠冕联系上?
  赵云见硬的不行,便沉下心来耐心解释,说道:
  “圣上随我回营,此地非久留之处。”
  “当年贯高刺高祖,乃使人伏于厕壁,幸得高祖聪慧过人,才免于刺害……”
  赵云话还未尽,但见刘婵径直地走进荒地之中,不顾后面二人的震惊,用小手挖起一抔土地。
  “赵叔且听我言。”
  “我之意,将此地给予流民,使其屯田,此之谓民屯。”
  “汉中肥沃,用来作屯田之地,利军利民……”
  刘婵缓缓地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然而,赵云思索了一番,却是断然拒绝。
  “汉中离曹魏甚近,极易遭战火,当年先帝想要定都汉中,最终弃之。”
  “况且屯田日久,拿来练兵不好吗……”
  刘婵闻言有些无奈。
  她知道,赵云无非是担心所屯之田会被战争摧毁,却不知这些田地在未来会对北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也不怪赵云,毕竟这时候的季汉内忧外患,又怎么会想到北伐这件事呢?
  刘婵不想过多解释,只是说道:“赵将军,你只需奉命便可。”
  这时,费祎和董允带着大批流民而来。
  这些流民面黄肌瘦,老人脸上道道沟壑比那刀疤更加惊人,年轻人也是瘦骨嶙峋,形销骨立。
  与老人唯一不同的是,那些年轻人的脸上有种生的渴望。
  这正是刘婵需要的。
  他们为了留在故乡,不择手段得从曹操手中逃脱,然而,换来的却是地狱般的生活。
  刘婵对着赵云一拱手,说道:“赵叔,马匹借我一使。”
  话音未落,她就拉住缰绳,仿若飞一般,娇小的身体瞬间便跨到了马背上,然后稳住身形。
  她清了清嗓子,对着流民言道:“诸位安静。”
  众人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女童,都是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但见大家都看向她,她才一拱手,又道:“大家此行必有所需,也必有所求……”
  “那么,请静听某一言。”
  她微笑着看着燕雀无声的众人,在心中打好了腹稿。
  “你是何人?”突然,有一人指着刘婵大声责问道。
  刘婵自是皱眉地看着那个无事生非的家伙,但那人好像没在意一样,接着说道:
  “既然无有赈济发放,为何行幽王之故事,烽火戏诸侯?”
  这一席话,顷刻引发了流民的骚动。
  “对啊……要不是有赈济,我为何会来?”
  “这女娃娃快下来,马上危险……”
  “她是谁啊……莫不是富人家的娃子,吃饱了撑得……”
  “唉,你们说,会不会是要将我们处死啊……”
  “真的这样……我们就反抗……反正人比他们多……”
  流民逐渐骚动起来,而刚才指责刘婵的那人却是洋洋得意。
  但听刘婵继续说道:“官府将为大家发放赈济。”
  这一席话,顿时让流民平静了许多,年轻人皆是瞪大眼睛,用渴望的眼神紧盯马匹上的刘婵。
  此时,又是那人。
  他指着刘婵问道:“你个女娃娃,还敢装作官府?”
  “大家不要信……”
  “住嘴,此乃大汉皇帝陛下,怎敢如此无礼?”费祎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呵斥那人。
  刘婵伸手拦住了准备破口大骂的费祎,她的双眸紧紧的盯着那“搅事”的家伙,却是让那人表情大变。
  但听刘婵冷声道:“你若不信,现在就请离开。”
  “不缺你一个。”
  那人见状,只能硬着头皮“以身作则”离开。
  这一下,确实起到了些许作用,有一部分人跟着离开了,而剩下的人也是半信半疑。
  刘婵不管那些人,接着道:“官府亦会发放土地。”
  “离开的没有份。”
  而此时,但见几辆满载粮草的辎车,伴随着众人的欢呼声,缓缓从远处而来。
  “各自去辎车领取一年的粮草,此乃官府的佣金。”
  众人大喜,纷纷涌上前去,分发到手中的粮食,让老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让孩子有了对未来的精气神,让年轻人有了追求生活的底气。
  刘婵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
  按理说,流民的数量很少,自然民屯的作用远小于军屯,她只需要注重军队就好,根本就不必大费周章地在意流民的死活。
  但每次看到这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普通人,她的心中总会想到过去,总会泛起悲哀。
  而那些走掉的人瞬间后悔了,有的想回来,却只得在众人鄙夷的眼神中又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在不远处,那人使劲捏了捏拳头,然后悄然离开人堆。
  待众人领完粮食,刘婵又与他们约法三章。
  听到先免佃租一季,皆是欢欢喜喜,划分完了田垄,便开始在荒地上热火朝天的复耕起来。
  刘婵又给了赵云一份地图,言道:“此乃军屯之田所在,赵叔可带士卒前往屯田。”
  见赵云未动,刘婵又道:“赵叔不必担心,曹军过蜀道未有十天半个月,必然无法到达。”
  赵云闻言摇摇头,示意他并不担心曹军。
  他疑问道:“圣上把粮食分给民众,我不阻拦,但若是使得军中缺粮,又该如何?”
  刘婵见他为这点小事担忧,然是一笑,回复道:“成都有诸葛丞相坐镇,赵叔不必担忧。”
  “我即刻写手书,送往成都,让相父再带些粮食来……”
  赵云听后,终于打消了疑虑。
  ……
  接下来,便是士卒屯田一事。
  因为在汉中的都是训练良久的精锐兵卒,所以在听话方面自然是比流民要好上不少的。
  在刘婵的先苦后甜的奖励政策下,士卒们干的极为卖力。
  在军队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原本的荒地逐渐被耕田取代,似乎汉中又回到了当年战前的一片生机盎然。
  ……
  那人一路抄近道,拐进了一个破落的大院。
  门口的牌匾上写着“李氏”。
  院子后堂,有个老头正坐在落满灰尘的塌上,旁边几个已近中年的侍女为他洗着水果。
  那人一看到老头,当场跪下,哭诉道:“老爷,官府已经抢走我们家敛的田地了!”
  那老头缓缓张嘴,吐出几个果核,随后嘶哑地说道:“我们李家祖上二世三公,有国子博士,亦有司空司徒。”
  “那官府岂敢动我们的地?李二,你去再探。”
  但那李二并未起身,只是颤颤巍巍地说道:“那官府已经将我们的地给了……那些庶民……”
  那老头昏花的老眼瞬间瞪大,随后又是平淡的眯了回去。
  “竟然抢我们的地……我们为了新皇到来准备的土地。”
  “无妨……如今曹丕伐蜀……”
  “正巧拿回我们的地,顺便报仇雪恨。”
  ……
  人定之时,刘婵已然沐浴完毕。
  许是澡盆中腾腾热水的洗礼,刘婵此时并不瞌睡,她一边在胸口缠着麻布,一边思索着明天的事情。
  如今屯田刚开始,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事情。
  还有一件小事,那就是当年曹操搬迁遗留下来的世家大族。
  益州的大族有很多,其中不乏蛮族大姓与汉人世家,仅南郑县就有七个大姓,分为李、赵、郑、程、祝、张、杨,其中不乏祖上位列三公的名仕。
  然而,在汉中之战之后几乎所有大族都已经随着庶民被曹操迁到了邺城,三辅等地。
  但掌柜却说还有剩余。
  这让刘婵很惊奇也很意外,但大部分族人已经去了曹魏,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他们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刘婵不管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留在汉中的,但只要还在汉中,就必须服从于她。
  不然……
  有多少杀多少。
  刘婵想到此是冷笑一声,把她看成幼女可以,但不要真把她当成幼女。
  敢惹她的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随即她加大了手上的力道,想要把胸口裹得更紧一点。
  但听“撕拉”一声,裹胸的麻布被撑开了,纷纷扬扬的断布慢悠悠地落到了地上,只有少部分还耷拉在那娇柔的腰肢上。
  若是关凤二女在此,看到如此香艳一幕必然鼻血直流……
  而刘婵有些傻眼,她这麻布可是精挑细选过的,长度和韧性都刚刚好,怎么又被撑开了?
  这下好了,还要重新再来一遍。
  她把纷乱的思绪抛到一边,又是拿来一截备用的麻布,耐心的缠了起来。
  这段麻布虽说更长,但刘婵却是十分小心,生怕再“重蹈覆辙”。
  最终,感受着胸口鼓鼓囊囊地胀痛,刘婵分外无语。
  距离裹胸也有快两个月了,然而,最多只能起到遮掩的作用。
  “难道女孩子都这样吗,还是就只有我这样?”
  “真是的……为何不长身高?”
  刘婵喃喃自语道。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