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混迹红楼 / 第八十二章 消失的“暴民”

第八十二章 消失的“暴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等勇儿赶到宛平城的时候,卢沟桥已经禁止通行了。
  勇儿在附近的集市里打听了一圈,并没有贾蔷等人的消息,只听有军士从城里往外平乱去了,赶忙回去和贾蓉复命。
  等勇儿回到宁府的时候,绪祯帝已经回到皇宫,贾蓉也知道了大峪山暴乱的事。
  贾蓉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大夏立国百余年了,京冀地区还没发生过暴乱,结果头一回暴乱还让自己碰上了。贾蔷和贾芸这两个贾家最能做事的还在那边,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只能写封信给领军去平叛的副将白吉,请其帮忙寻找二人。
  ……
  驻守宛平的白吉看见北面起了大火一面派人去打探,一面让军士全都起来警戒。
  还没等前去打探的军士回来,绪祯帝平叛的命令就到了,白吉连忙点齐了三千甲士往大峪山赶去。
  出发前,白吉又收到了一封高中堂的信,信里的内容很简单,让自己将所有暴民全都杀掉。
  想到这暴乱是高中堂的矿区发生的,心里不禁有些幸灾乐祸。没有军功还想死后配享太庙,上天都看不下去。
  不过看了看信里夹着的一张地契,白吉不禁感慨高中堂就是大方,也不是什么过分的条件,就送了五百亩的上田。
  反正不过是几个暴民,送到圣上面前也是要死的,不如让这些人给自己赚些钱财,也不算浪费了这些暴民的生命。
  美滋滋的收起田契,白吉领着大军往大峪山行去。
  害怕那些暴民趁乱逃跑,白吉一路急行军,半日就赶到大峪山。
  然而越是靠近大峪山,白吉的心情越是沉重。
  赶到矿区前,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连人都进不去,里面的那些暴民恐怕早就趁乱逃跑了。
  炎热的天气加上炽烈的火焰,只让附近变得如烤炉一般。
  身披札甲的白吉有些受不了,先让大军到南边的百花山里歇息。
  看着前面的大火,白吉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自己一路赶来,没有看到昨晚派出去的两名军士。
  亲军待遇不错,又不是上前线去打仗,断然不会趁机逃跑,恐怕是碰上了暴民的队伍,不幸遇难了。
  虽然只有两人,但是精锐的骑兵,寻常暴民若是人少,恐怕反而不是这二人的对手,更不会连跑都跑不掉。
  想到这儿,白吉觉得怀里的田契有些烫人,这钱恐怕没自己想的那般好拿。
  犹豫了一阵,白吉决定还是先派人出去搜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暴民的踪迹。
  又让人去将东边矿区的人请来,未多时,东矿区的管事就来了。
  白吉只见那人身材十分健硕,左臂少了半只臂膀,脸上还有一道刀疤从左眼到右颚,看起来十分可怖。
  白吉没想到管事的人长成这样,一时有些惊诧。
  那人行了礼,道:“小人武小宇,在西藏虽王爷作战时留下了伤疤,样貌可怕,惊扰到了大人,还请大人见谅。”
  听闻这伤是在战场上留下来的,白吉赶忙回礼道:“义勇王爷在光显寺大败准格尔军的事迹满朝文武皆知,小将每每听闻,也恨不得亲自上阵厮杀,武先生这可不光是伤疤,更是荣耀。”
  武小宇有些苦涩的笑了笑,说的再好,自己不也是被赶出了军队,幸亏义勇王爷看自己作战勇猛,收留了自己,不然只怕早就不知道死在那个角落里了。
  大夏的军士作战受伤残疾后按照官职可以领一笔还算丰厚的抚恤金,哪怕普通士兵也能有三十两,退伍回家后还能领半俸。
  然而实际到手的抚恤金全看领军的将军和各级上司从中吃掉了多少,不过为了防止哗变,一般会让到手的金额有一半左右。
  至于回家后的半俸,除了亲军能领到,镇兵出身的武小宇自然是只听过但没见过了。
  而且镇军俸禄本身就低,平日里养活一家人便已颇为困难,哪怕真的给了半俸,养活自己都是问题。
  对大夏镇兵来说,若是在战场上受了伤,还不如死了,家里还能多拿些抚恤。
  所以对于武小宇来说,自己本事就是个死人了,是义勇王朱熙将自己救了下来,为此可以做任何事。至于高高在上的绪祯帝怎样,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白吉自然不知道武小宇的想法,让人给其赐了坐,便向其打听昨夜的情况。
  武小宇早有准备,回道:“两边矿区隔着山,平时又都用篱墙各自围起来,西矿区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
  只知道昨晚寅时起了火,小人就赶忙组织人手建造防火带,依稀看见有一队人往西去了。如今火势迅猛,小人只怕手里的人手不够,还希望大人能让军丁也帮忙灭火。”
  西面十几里就是横岭,若是那些暴民逃了进去,恐怕不好追捕。
  白吉也顾不上现在日头正盛,赶忙派出几队骑兵往西去追捕。
  至于武小宇救火的请求,白吉的目的只要一个,就是将那些暴民全都抓住。
  这不仅是为了怀里的田契,毕竟五六千两银子,守着卢沟桥这一交通要道,不说别的,每月那些商人的孝敬都有这个数了。
  若是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无能的印象,这般好的肥缺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到别人手里了。
  白吉拒绝了武小宇的请求,当下也不修整了,留了五百人在此处策应,其余的人全都分散出去四处搜寻。
  这片区域东边是北定河,其余三面全都是山,除了去山里,白吉相信一定还有矿工悄悄回家了,而他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矿工全都抓回来。
  很快,西边的骑兵就来报:发现了昨晚派出去的三名军士的尸体。
  白吉亲自带人赶了过去,只见三人光着身子,被砍的浑身没一块好肉,独脸上没有任何伤痕,身上的铠甲武器全都不见了,马匹也不在附近。
  白吉走过去仔细看了一阵,眉头紧皱,三人脖子上都有一道伤口深可见骨,位置都一模一样。
  问道:“可问过附近的人家,昨晚可曾看到过暴民到底多少人?”
  一旁的军士道:“如今附近的煤矿都停了工,这边许多人都到别的地方去打短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这附近二三里只有几个老人住着,昨晚也未听到什么声响。”
  白吉闻言眉头皱的更狠了,道:“从大峪山到门头沟十几里路,我就不信没有一人看到过什么,给我挨家挨户去搜查。有在矿区里做过工的全都抓回来。”
  一众军士得了命令纷纷摩拳擦掌,这等搜查的机会可不多见,从中搜些钱财出自己吞掉是十分正常的事。
  大夏的军队可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趁机拿钱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白吉自然知道让军士搜查会有什么后果,但如果抓不到人,那么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至于会不会有御史弹劾自己,那也是以后的事了,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索性一众军士都知道是在京冀地区,没敢太过放肆,搜查时只拿了些钱财,并没有什么辱人妻女的事发生。
  随着搜查,很快白吉就在一处山脚下找到了三匹军马。
  抬头看着眼前的山脉,白吉叹了口气,这般大山连在一起,自己这三千人全都撒出去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希望还有些暴民没有跑进山里。
  今日整个门头沟地区全都混乱不堪,披甲的军士踹开一座又一座房门,一面追问昨晚的事情一面到处搜查。
  第二日晚上,白吉听了几个都司的汇报只觉一阵烦躁,附近的人汇报的情况混乱不已,互相冲突。
  有说没听到的,有说亲眼看见几十个人的,还有说看到几百人、几千人的。
  甚至还有人说看到几百名甲士的,白吉只觉一阵可笑,这里可是京冀,附近的驻军自己都知道,没听说昨晚有人派军了。
  至于是有人私下藏的铠甲那就更不可能了,铠甲可不是刀剑,朝廷管制十分严厉,自己守着卢沟桥,到现在也没见有一副甲流入京城,更何况还不仅仅是铠甲,而是几百甲士,那就更不可能了。
  只是搜查了一圈,除了找到了几十个在矿上工作的矿工,最近休矿,还都不在矿区里。
  至于那些暴动的暴民,却一个也没找到。
  白吉只觉一阵头大,死活也想不通到底为何寻不到一个暴民,总不能全都跑到山上去了吧。
  只能让人先将那些矿工都关押起来,一面遣人去搜山,一面汇报说抓到了几十个暴动过的矿工,其余的暴民大多葬身火海,只有很少一些逃到山里,自己正在抓紧搜捕。
  收到白吉奏折的绪祯帝本想直接将这些人全部处死,只是害怕留下一个“嗜血”的名声。就准备将这些“暴民”全都送到刑部去审理,至于审理结果,当然全是死刑。
  高云辉这两日忙着安抚各方势力,特别是义勇王的人,得知白吉并没有将一众暴民全都杀掉,有些捉摸不定白吉的意思。
  白家是现任领侍卫大臣兼兵部尚书的郑南山郑侯爷的派系,和自己虽算不上亲近,但都是绪祯帝的亲信,应当知道自己的底线,不会拿此事来为难自己。
  一面让自己儿子高文丛再带着厚礼去白府拜访,一面则是亲自寻到了郑南山。
  (今天睡过头了,少了一千字,明天补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