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68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大邑商里面,总是会有人看不懂攸侯雍的政道。
  攸雍对此毫不介意——二十多年来,他之所以能够稳坐上尹之位,靠的并非让人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人们只需要记住一件事:上尹到底还是个讲“政治默契”的人,这就行了。
  至于攸雍做事的目标和动机,那是留给四个儿子来参详的。
  如果连这些都无法看清,将来还怎么让大邑商继续兴旺、维持攸氏在朝廷的地位?
  此刻,攸侯看着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内心不禁叹了口气。
  两人都相继发表过看法。
  在攸雍看来,大儿子的回答完全不合格。
  倒不是说回答内容本身有错——应该说,它对极了。这非常符合商族人的文化心理,让外人来评理的话,必定能够得到许多赞同。
  问题在于,这根本文不对题。
  攸雍记得,先公曾经对他讲过一个故事:鬼方的某位国君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善于打猎,赢得许多族人的尊敬;然而这位国君却立了大儿子为继承人。
  不是因为大儿子的本领很强,而是因为大儿子说了一堆文不对题的漂亮话,直接把国君给忽悠蒙了!
  至于老二,虽然答案算是切了题,然而却也只是说了表面那一层工夫。不过这哥俩不一样,老大属于真的蠢,老二则是资质比较有限……
  攸雍的三儿子,心想这时候按照顺序,应该也轮到自己了,顿时有些局促。不过他随即鼓起勇气,接着二哥的话,继续对自己父亲说道:
  “三皇因为各自所拥有的才能,而分别订立不同的氏名。
  然而他们的后人,却以为氏只是姓的分支,之后便用来区别大宗跟小宗的区别,这实在是扭曲了圣人的原意。
  您如今恢复远古的正道,让一众臣民根据各自的职业不同,而分别归属到十六个氏族里面去。
  这是理所应当的举动,儿子实在为您感到自豪。”
  听到这里,攸雍差点当场气出鼻涕来——说这老三跟老大比较像吧,老三至少还稍微懂得切题;说老三跟老大不像吧,这俩同样都是重复一些车轱辘话。
  也许,唯一的区别在于,老三肯定是提前问了某个人,然后才背出来前面这段冠冕堂皇,却派不上任何用场的东西……
  这时候,攸雍的大儿子忍不住又插起了嘴。
  毕竟他实在看不过去:自己这两个弟弟,为了讨好父亲,竟然已经到了睁着眼说瞎话的地步!
  “照仲弟和季弟这么说,以后就无所谓大宗、小宗,也不用再区分嫡庶了。
  哪怕赐予了宗姓,假如没有氏名的区分,最晚在三代人之后,必定就会引起混乱。到时候拜祭祖先,岂不是让夷人们看笑话吗?”
  “伯兄此言差矣,”老二抓住说话机会,立刻见缝插针:“如今大邑商境内,人人皆有宗姓。只要用帛书记录各个宗姓的历代系谱,大、小宗之间又怎么会混乱呢?”
  “仲弟你……”攸雍的大儿子,这一刻只觉得头昏脑胀:他实在不明白,两个弟弟明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发疯,为什么不劝住,甚至还跟着一起疯?
  难道,现在就只有自己这一个正常人了?
  倒并非老大连基本算术都不会,把自己的弟弟们数漏了,而是在他看来,老四从小到大就没一天是正常过的,根本就不用算在里面。
  攸侯雍眼见自己的三个儿子渐渐又开始要争吵起来,心中只觉一阵烦闷,连忙挥手让他们退下。一直没说话的老四正要离开,却被攸雍拦住:
  “攸画,孤让尔退下了吗?”
  攸画没有作声,静静地坐在了攸雍的面前。
  “孤刚才让尔等讨论朝廷事务,尔为什么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攸画依然没有作声。
  “够了!尔始终是在怨恨孤,当年没有及时回府,结果让尔的母亲抱恨而终!”
  攸画这才冷冷地回答道:“父亲既然明白此事,又何必逼着小子画,对您说出不恭敬的言辞?”
  那是宗祐十八、十九年之间的事情,当时攸雍的妻子茱(zhū)怀上了第六胎。攸雍照旧忙于朝政而无暇陪同,结果随后就传来了茱难产而死的消息。
  大人小孩都没保住,攸雍悲痛万分,几乎要把负责接生的产婆以及负责伺候汤药的小疾臣一并砍杀,牟颇费了好大劲头,才勉强把他拦住。
  从那以后,攸画就再也没跟攸雍主动说过一句话。
  这时候,攸雍把双手按在攸画的肩上,把自己的脸凑到攸画的跟前,盯着他然后说道:
  “尔听着——孤是大邑商的上尹,受帝君的托付而总摄国事,一句话就可以让国家兴盛,一动身就可以让国家灭亡。
  孤让尔等讨论朝政的得失,并非想听尔等如何歌功颂德,或者言不及义。无论尔将来是不是攸氏的人,孤都希望尔能够畅所欲言。
  多年来,尔一直表现出半癫不傻的样子。纵然尔骗得了兄长们甚至外人,又岂能瞒过孤的眼睛?
  尔可以不认孤这个父亲,然而尔的三个兄长都是庸碌之人。
  尔若是再不展现自己的才能,世人就真的会认为,尔的母亲根本一无是处,除了生下一堆愚子!”
  “父亲此言,实在太过。”攸画顿时有些咬牙切齿,然而冷峻的语气,却跟之前没有什么差别。
  见自己的激将法果然奏效,攸雍随即一本正经地再次问道:
  “朝廷下令,敕立宗姓,重定氏名。对于这两件事,尔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以一箭而杀五兽。”
  “尔莫要像尔的季兄那样,只懂故弄玄虚。”攸雍有些愠怒。
  “季兄刚才的回答,是我教他的,不过他只记得开头。”
  “噢?孤倒要问问尔:尔能以十二个字,点出宗、姓、氏的要义吗?”
  攸画沉思了一会儿,随即用不徐不疾的语气回答道:
  “以宗传嫡,以姓合夷,以氏求贤。”
  攸雍顿时脸色大变。
  沉默了许久,他随即带着小儿子来到自己的书房,并且屏退了所有仆人。
  在书房的其中一块木地板下面,赫然是一个地窖!
  “尔既然能够发现这个地窖的存在,那么尔至少还是有孤一半聪明的。下去罢。”攸雍对攸画说道。
  攸画随即顺着眼前的木梯子,爬下了地窖,随后攸雍也下到地窖里去。
  地窖里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摆放着几份木简。攸雍展开其中的一卷,上边刻着十二个字,恰好就是攸画刚才跟他说的那些……
  “好了,这里绝对不会有其他人偷听,尔尽管畅所欲言罢。”
  攸画却问攸雍说:“若是小子画的回答能让您满意,您可愿意答应画一个请求?”
  “只要孤能办得到,孤就答应尔!现在,尔还是好好跟孤说一说尔的见解吧!”
  于是,攸画便跟攸雍说起了自己对于这两项政策的看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