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战国资本家 / 第97章 调查 下

第97章 调查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五天后,临菑。
  这是一座千年都城,城外桑麻遍野,鱼车盐袋往来不绝,城内击毂摩肩,连衽成帷,看得让人眼花缭乱。
  “真不愧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城。”
  进到城里,高兆忍不住感叹。
  此前他和许多驿官聊过,都说临菑的人口可能有四五十万。
  要知道,天下中心之雒阳也才十五万人口,其中成周城十万,王城河南邑仅两万。
  临菑之繁华,一叶知秋。
  齐国之富庶,可见一斑。
  临菑鲁府的家主叫鲁懿,辈份上是鲁仲连表兄。一个儒雅老人,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平易近人。
  但一双总是闪着精光的三角眼,显示出他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生意人,他的行动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亲自出门迎接,对高兆是左一句贤侄右一句高公子的,热情至极,酒水瓜果甜点等也一应俱全。
  其实在后世,这是最基本的接人待物。
  人家千里迢迢来救人,而且鲁仲连看得上的年轻人,还收为义子,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嘛?
  但在这个年代,连这点都看不透做不到的大有人在,比如聊城鲁府。
  高兆受到极高礼遇,双方的交谈也就坦诚直白了许多。
  “原来如此,那些贼人的目标竟是贤侄您。
  唉,仲弟往返邯郸和临菑做粮食生意,行事光明磊落,为人和善,从不与人结怨。
  半个月前有人突然送来消息说绑了仲弟,索要万金,于两个月后交往岱山,具体地点会于小满再告知。
  当时我们是莫名其妙,以为是诓讹,甚至怀疑是有人恶作剧。
  但为谨慎起见,我们还是第一时间派人去追查那个传递消息的人的下落,发现他来自稷下帮。
  但他说是收了人十钱,只是传递消息的,连鲁公之名都未曾听闻过。
  我们将他绑去了司寇署,轮番拷问下仍是一样的措辞,估计没有说谎。”
  鲁懿言至于此,脸露惭愧。
  线索就此中断了。
  “稷下帮?”
  高兆有些意外。
  那就是跟天下闻名的稷下学宫有关了。
  这一路以来与人交谈,他知道临菑城分为三个区域,布局像个品字。
  最上面“口”字是大城,占据四分之三的面积,是平民百姓和商贾工匠们的居所,左下“口”字是小城,王公贵族和署衙属地,右下“口”字就叫临菑城,是老城区。
  稷下学宫位在小城西边,稷门之外,南毗稷山,是为“稷下学宫”。
  那里每天都有数百学子开坛讲学、辩经、争道,非常热闹。
  莫非义父去过稷下学宫?
  很有可能,他知道高兆急需人才。
  “稷下帮是盘踞在城外稷下学宫周边的一个老帮派,平常跟小商小贩索要点保护费,对外地士人收费指路,恶名不是很大。
  据说他们现在规模有数百人,但根据我们的调查,他们主要由西城外一些无地鄙人松散组成,核心人员可能就二三十个。
  要不是此事,我们甚至不知道稷下学宫周边还有这些人存在。”鲁懿详细说道。
  看来稷下帮是类似丐帮的存在。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临菑鲁府是有在努力的。高兆有些欣慰,问:“官府那边呢?”
  鲁懿却是直摇头。
  高兆纳闷了。
  鲁公之名,享誉天下,要是他愿意,在齐国任职公卿都不是难事,照理来说官府会重点关注,加紧督办。
  想了想,高兆认为应该是钱的原因。
  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这是名言,也是至理,更是人性。
  一个城邑越是繁华,要么是官府廉洁高效的成果,要么腐蚀到官府无能,只向钱看。
  现在的临菑显然是后者。
  但临菑鲁府常年生意,钱应该有的是,官脉也应该有。
  高兆凝望向鲁懿,需要他明确回答。
  “唉,问过了,他们听到是泰山贼寇所为后,都是苦哈哈地笑,有些甚至连钱都不收了。
  最后有一位老朋友劝我,让我们不要再跑衙署了,不然连以后的合作和生意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鲁懿是满脸的失望和无奈。
  对于他这个答案,高兆花了稍长时间才想通透。
  泰山耸绝天下,其中有岱山、蒙山、梁父山、沂山,此起彼伏,巍峨雄奇,贼人往里面一钻,官府毫无办法。
  一开始泰山贼寇可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后来越聚越多,自成一方势力,反被官府忌怕。
  尤其是泰山周边的城邑,县城千来人口,寨邑小几百人,贼寇不用多,两三百人乌拉地上来就能夷为平地。
  有些地方官员甚至暗曲款通,或为保一方平安,献上保护费,或为自私营利,鱼肉百姓,不一而足。
  总之,基层官府对泰山贼寇是管不了,不想管,不敢管。
  有钱都不好使。
  甚至有些贼寇上山是匪,入城是民,成帮结派下,基层官员更加不想管了,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临菑鲁府把那个送消息的贼人绑去官府,就是不想给自身引来麻烦。
  这也是鲁懿没有对稷下帮继续深入调查的原因。
  当然,当利益足够大,大到上面下定决心,一层压实一层,肯定是有效果的,但这种操作就不是临菑鲁府的级别和范畴了。
  所以他鲁懿表现得很痛苦,很无奈。
  高兆没有为难他,转而问:“稷下学宫那边呢?”
  义父从小搬到临菑求学,是稷下学宫的学生,他们应该有所表态和行动。
  鲁懿却仍是摇头。
  “他们也不管不顾??”
  见鲁懿点头,高兆是既震惊又气愤。
  稷下学宫自两百年前齐桓公始建,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享誉天下。
  它不仅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也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里面的先生个个受上大夫之禄,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不治而议论,只为国事,上达天听。
  “他们也害怕泰山贼寇?”
  望着鲁懿一脸无奈,高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齐国又不是墨东哥,什么时候沦落至此了?
  “唉,贤侄您自己去看下就知道了。”鲁懿欲言又止,最终只憋出这么一句话。
  高兆疑惑又纳闷。
  什么叫我亲自去看就会知道答案?他连忙问:“现今稷下学宫的祭酒是谁?”
  “荀卿。”
  高兆微微失神。
  旬子!!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