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孙策 / 第135章 权恶武事好文事

第135章 权恶武事好文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时的孙策突然现身在舒县的府衙之内,作为老父亲的孙坚满脸宠溺地看着眼前逐渐长成的好大儿,短短一年的时间,他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而且又听闻他的好大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搞了一个小发明,把蹶张弩改成了单人使用的轻弩。看书喇
  有子如此,父复何求啊。
  孙坚坐在上位看着坐在下边的孙策颇为高兴地问道:“儿啊,这一年以来你在九江的政绩可谓是风生水起,为父甚是欣慰啊!对了,公瑾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阿父,儿此番前来并非和您说这些事情的,如今中原诸侯并起,前些日子吕布率军突袭兖州,但却把我们从乌桓购买的马匹给劫了,并且还杀了我们的人,这个仇…必须得报!”孙策很是严肃地对面前的孙坚说道。
  听到这件事情,孙坚顿时拍案而起,脸上的怒火顿时显露出来,他指着门外对孙策说道:“吾儿可教,我孙氏子弟就该如此!吕布这个三姓家奴,当真是贼心不死!儿啊,你要做什么,为父全力支持,你想要兵还是想要将?还是要军械粮草?若是不够,我就找你舅父去要!”
  其实有这样的一个老父亲,是个儿子都会感觉到幸福,但孙策如今的实力已经足够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至于还要找他舅父借兵借将,那倒不至于。
  “阿父,去找我舅父这件事就免了吧,他丹阳也缺兵少将,再找他借岂不是要把他丹阳的所有物资都搬空?”孙策笑了笑打趣道。
  “这场仗,儿不需要任何外援,如今我九江郡下一万三千大军已出动八千,只希望阿父能抽调三千兵力补充九江担起防务之责,以备荆州外患。如今刘表开始向外界造势,并且又调襄阳主力陈兵汝南,儿要是没猜错的话,他们恐怕要率军攻打汝南,如此以来,江淮和兖徐一线必会......什么让阿父都用铜锁给他锁上了。
  打开房门后,只见孙权坐在案前孜孜不倦地读着兵书,甚至对孙坚和孙策二人来了都置若不闻。看模样,只要把孙权放进书房里,他就不会整天玩闹,这下孙策终于找到了事情的根源到底在哪儿了。
  “阿父啊,您是不是让权学武了?”孙策这时看向一旁的孙坚开口问道。
  孙坚听到这话忽然一愣,然后点了点头。只见孙策一巴掌直接拍在脑门上,他拉着孙坚走出书房,这下终于破案了。孙权天天作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问题,而是孙权本来就不想学武,孙坚非要让他学武,结果就产生逆反心理,天天作妖闹事惹得全府上下不得安宁。
  找到根源的孙策叹了一口气道:“阿父啊,权这个竖子学武不精,您若是让他研习兵法韬略或许还好,但您让他学武上阵杀敌,那他不折腾您才怪。”
  “啊?此话怎讲?”孙坚一直认为他们孙家以武着称,全家上下都要学武来让自己身强体健,可偏偏这个孙权就是个另类,不好武事好文学,他四个儿子,就这么一个不喜欢武事的。
  孙策这几个兄弟里,孙翊虽然还小,但他却有好斗的性格,是众兄弟里最像孙策的弟弟,孙朗乖巧懂事,但也喜武事。可孙权非但不喜欢武事,而且还让最乖巧的弟弟孙朗也不要习武,说习武伤身,倒不如跟他学兵法韬略,待长成之时,学得一身兵法统帅三军岂不美哉?
  “阿父,我们四个兄弟里就数权读书最刻苦认真,您想想,我们家要是出了一个犹如张良一般的谋士,那日后逐鹿中原,权这个竖子可以为您出谋划策,岂不是更好?”
  说到这里,孙坚看了看孙策,又看了看身后依旧研习兵法的孙权,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嗯……说得有道理。”
  有了孙策的提醒,......孙坚也只好不强迫孙权学武了,并且让他出来吃饭,从今往后,让朱治担任孙权的老师,教他兵法韬略。在屋内读书的孙权听到孙坚这番话顿时冲了出来,那张皱巴巴的小脸一下子就快活了下来,因为在大哥的调解下,阿父终于不强迫自己学武了!
  幸甚至哉啊!!!
  “谢大兄!!!阿父啊,您就看好吧,儿学成后,定然会成为您的左膀右臂!”孙权嘿嘿一笑,逗得孙策和孙坚捧腹大笑,孩童终究是孩童,可惜他们再也回不去童年了。
  孙坚也只好不强迫孙权学武了,并且让他出来吃饭,从今往后,让朱治担任孙权的老师,教他兵法韬略。在屋内读书的孙权听到孙坚这番话顿时冲了出来,那张皱巴巴的小脸一下子就快活了下来,因为在大哥的调解下,阿父终于不强迫自己学武了!
  幸甚至哉啊!!!
  “谢大兄!!!阿父啊,您就看好吧,儿学成后,定然会成为您的左膀右臂!”孙权嘿嘿一笑,逗得孙策和孙坚捧腹大笑,孩童终究是孩童,可惜他们再也回不去童年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