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 第二百九十七章紧急意外

第二百九十七章紧急意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阿芙罗拉没有想到,朱成竟然是这样的态度,宁可倒掉,也不廉价卖给罗刹国??
  
      实在是过分!
  
      可是……
  
      朱元璋和张明听到朱成所言,却都是双眼放光,二人都是绝顶聪明之辈。
  
      自然知道朱成所言的用意。
  
      是啊。
  
      产能过剩时,选择将东西扔掉,虽然会产生大量的亏损,但是对未来的市场却是有益的。
  
      在蓝星。
  
      有一个经典的案例——
  
      倒牛奶。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牛奶出现重大的供求不平衡,农场主们手中囤积大量的牛奶。
  
      他们最终选择倒掉,也不选择廉价出售,给穷苦的劳工喝。
  
      设想一下。
  
      一旦廉价的出售牛奶,那么在劳工和百姓心中,牛奶那就是廉价的东西。
  
      而且随着贱卖,市场上的牛奶需求,将会进一步降低。
  
      从而导致更多的牛奶囤积。
  
      对于资本家来说。
  
      就算是倒掉牛奶,也要维持价格,市场上价格的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朱成。
  
      让炼钢厂把成品钢材融化,再进行炼制,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浪费人力的行为。
  
      ——毕竟没有产出啊。
  
      平白无故让工人折腾。
  
      但是……
  
      对于目前的钢铁厂而言,也不需要产出,只需要别爆仓就行,持续的生产。
  
      让生产线运转,保持生产线活力。
  
      生产线这东西。
  
      开关消耗巨大,而且一旦停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可汽车类似。
  
      不是能长久放着的东西。
  
      只要运转就行。
  
      而且对于鞍山府的百姓来说,钢铁厂就是维持他们生计的唯一手段。
  
      百万曹工衣食所系。
  
      对吧。
  
      总要继续让炼钢厂继续运转下去,才能让百姓活着。
  
      至于发钱?
  
      那是不可能的!
  
      干什么都不能直接给百姓发钱,一旦百姓养成‘呆着就能拿钱’的观念。
  
      那么就不会有人工作。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
  
      就算是让百姓早晨挖坑,下午把坑填上,也绝对不能发钱,有劳有得的基本观念不能打破。
  
      在蓝星,有很多奇葩的公路。
  
      离开城市几公里。
  
      然后画个‘U’型在回到城市中,完完全全的垃圾路,甚至会误导司机,存在都不如不存在。
  
      那为何还有这种路?
  
      就是为了创造工作岗位!
  
      现在的把铁炼成铁。
  
      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百姓而言,听起来可能贼傻逼,平白无故的浪费功夫,不如直接发钱。
  
      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
  
      这种行为,则是不难理解。
  
      还是那句话——
  
      立场决定一切,是非对错、功过曲直;假若没有一个立场,将难以判断。
  
      “妙,妙啊!!”
  
      张明彻底想明白,顿时抚掌大叹。
  
      “就这样办,我这就安排,生产线全速运转,将铁炼成铁,只要稍微降低矿山的开采速度,让炼铁厂达成自助循环即可解决问题。”
  
      至于矿场的工人?
  
      来到钢铁厂上班啊!!
  
      而且只要大明朝这边把价格绷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展现出来。
  
      不怕没有人买。
  
      相反。
  
      越是降价,人们越是会选择观望。
  
      稍微糊弄一下岛国,还有鞑靼王庭;加上罗刹国这个大客户,矿山低负载运转。
  
      应该还是能维持的。
  
      矿山低负载;炼铁厂满功率运行,其中过半空转,也是完全没有问题。
  
      不就是亏钱吗?
  
      现在的大明,就算什么都没有,也特么有的是钱;宝钞的发行权在手中。
  
      加上最近疯狂的产业增多。
  
      大明朝的财富。
  
      俨然已经到达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区区辽东一个钢铁厂空转带来的亏损?
  
      随便从哪漏出点钱,也能轻松弥补啊。
  
      完全不是问题。
  
      “相反,如果是为短暂的利益,从而关闭钢铁厂,那么对整个辽东的冲击,那将是难以想象的。”
  
      朱元璋用手轻轻搓捻已经泛白的胡须,喃喃自语的说道。
  
      正常来说。
  
      以统治者的视角简单判断——钢铁厂亏损,那就直接先将钢铁厂关闭。
  
      但是呢。
  
      一旦关闭钢铁厂,好不容易拉动起来的辽东经济,将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辽东土地贫瘠,交通不顺,物产不丰富,而且天气也不慎美妙,俨然已经是共识。
  
      只有这种大工业集群的建立。
  
      让辽东地区的百姓,能解除‘靠天吃饭’的局面,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扭转辽东的贫瘠。
  
      除此之外,别无二法。
  
      关闭钢铁厂,看似是给朝廷节省开支,颇有断臂的魄力,但是长久看来。
  
      绝对不是好事。
  
      辽东经济下行,百姓再度不敢消费,市场低迷,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大明啊。
  
      远见卓识。
  
      “……”
  
      朱元璋在内心中给出自己对朱成的评价,这份远见与大局观,远超其余皇子。
  
      纵观历史,能有这般真知灼见的皇帝,也是为数不多啊。
  
      “哼。”
  
      朱元璋暗自轻哼一声。
  
      这多好啊。
  
      有这样能干的子孙后代,他老朱就可以摆烂咯,最近连朝事都有些懒得去。
  
      ——歌舞升平,国泰民安。
  
      治国都有些无聊呢。
  
      反倒是跟在朱成身边,能看到更多的乐子。
  
      就比如现在。
  
      阿芙罗拉的表情,可谓是非常精彩,本来觉得吃定大明,脸上洋洋得意。
  
      可是在朱成一番话后,瞬间绛紫色成猪肝状。
  
      美妙啊。
  
      看到邻国吃瘪,简直比自己大赚还要爽快。
  
      不过在几个呼吸后。
  
      阿芙罗拉便是调整好心神,表情重归宽裕,微微福了福身。
  
      “康王殿下的态度,我已经知晓,我会告知沙皇陛下,大明朝优质的钢材,我罗刹国很感兴趣。”
  
      “希望能够达成合作。”
  
      这一次,阿芙罗拉的态度礼貌许多,最起码没有那种占便宜的自鸣得意。
  
      “……”
  
      朱成笑着颔首。
  
      那当然可以。
  
      只要是交易,大明来者不拒;可若是想要占大明的便宜,那就没那么简单了。
  
      良好的合作,历来都是双赢。
  
      就算是朱成,‘大明赢两次’的合作也并没有太多次数,基本上都留利给别人。
  
      就像是朱成和‘老赵’的合作,朱成一直都有将大量的利润分给老赵。
  
      要是朱成一直赢两次,那慢慢的会没有人和朱成合作。
  
      依旧是短时的行径。
  
      就这样。
  
      阿芙罗拉在进一步参观钢铁厂,然后拿走几块样品,就离开鞍山府。
  
      由朱成派人送回鞑靼王庭。
  
      后续她肯定有方法回到罗刹国,那就不是朱成需要担心的事情了。
  
      而就在这看似平稳的日子里。
  
      一件意外事件。
  
      却是陡然发生。
  
      两封急信,不约而同的送到朱成和朱元璋的手中,一件事竟然紧急到同时,紧急联系朱元璋和朱成两个人。
  
      足以说明。
  
      这件事,绝对不是小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