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战旗所指 / 第六章 四皇子

第六章 四皇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那天从书院回来后,这些天来孟景就一直待在客栈的房间里,拿着秦少勇送来的书苦读,打算利用入学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临阵磨磨枪。可是当孟景打开这些书的时候,自己才发现,这根本不是靠自己的满腔斗志和撂在地上狠话就能搞定的东西。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的孟景来说,这些都是天书,虽然林千羽和秦少勇偶尔会过来充当一次临时的老师,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后也只能是自己硬着头皮往下读。
  就在孟景还在苦读的时候,启星书院院长秦耀的书房中,来了一人。
  坐在书房中读书的秦耀,目光专注,不理外事。
  ‘当,当,当’,秦耀的学生赵远执敲门走了进来,赵远执施礼后,说道:“老师,宫里的吕公公来了,说皇上要召见您。”
  “请吕公公进来说话。”秦耀淡淡的说道。
  赵远执退出去后,不一会便和宫中的一位公公一起走了进来,这位吕公公虽然是宫里的大总管,皇上身边最为宠信的太监,但是也不敢再秦耀面前摆起什么架子,在这位院长面前,自己算不上什么。
  毕竟就算是皇上亲自来了,也会对这位院长大人以礼相待,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谁不以当过院长的学生为荣。
  “院长大人,皇上请您入宫,有事相商。”吕公公上前施礼道。
  “公公常伴皇上左右,可知皇上召我所谓何事?”秦耀淡淡的问道。
  “皇上要为四皇子选老师。”吕公公恭敬的回答道。
  “哦,那不知皇上想让书院的哪一位来教授四皇子。”秦耀道。
  “依老奴看,皇上可能是想让院长大人亲自教授四皇子。”吕公公犹豫了一下说道。
  明帝国的皇宫内,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明帝国的皇上李承天正在一处凉亭内垂钓,走进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鱼钩上已经没有鱼食了,上一块鱼食不知道已经被哪条鱼偷偷的咬去了。不过这位皇上显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依然面无表情的盯着水面。
  经过了这三十年沉淀,当年那意气风发的李承天,也早已变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在不负当年那样坚韧锐利,变的沉稳了起来。
  吕公公引领着秦耀来到凉亭外,吕公公走到皇上身边,禀告道:“皇上,院长大人来了。”
  这位皇上虽然眼睛一直看着水面,但是周围的事情都了然于心,听到禀报后,知道秦耀来了,李承天便说道:“宣。”
  说完之后,站起身来将鱼竿递给了身边的一位小太监。
  秦耀上前行礼,道:“参见皇上。”
  “老师快平身吧。”李承天说道。
  “谢皇上。”虽然皇上称呼自己一声老师,但是秦耀还是很遵守君臣之礼,
  “坐吧。”李承天道。
  君臣落座。
  “老师,今天朕找你来所谓何事,你应该知道了吧。”李承天问道。
  “吕公公已经告诉臣了。”秦耀回道。
  “恩,不知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李承天很是希望能够得到肯定的答复。
  “皇上让臣给四皇子当老师,那是臣的荣幸。”秦耀答道。
  “老师能这样想,朕很是高兴,四皇子今年十四岁了,这些年来一直是在宫中学习,是时候让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而老师你作为书院的院长,这些年的作为朕看在眼中,朕把四皇子交给你,朕放心。”见秦耀答应下来,李承天高兴的说道。
  “当年老四的哥哥老三,生了一场大病不幸夭折。这也让老四的母妃伤心过度,没过多久也一并离开了朕,这些年来,朕对于老四一直怀有愧疚,现在他也长大了,朕把他交给你,你要好好的照顾他。”
  “臣明白皇上一片苦心,定不负皇恩。”秦耀道。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太监来报:“皇上,林将军正在外面候旨。”
  “宣。”
  不一会小太监引着林司清来到凉亭,林司清上前行礼,道:“吾皇万岁。”
  “司清平身吧。”
  “谢皇上。”
  林司清看到秦耀在场,打招呼道:“大哥。”林司清称呼秦耀一声大哥,可见两人的关系很不一般。
  “司清。”秦耀回应道。
  “司清也坐吧。”李承天道。
  “谢皇上。”
  “司清这些年镇守边关受苦了。”李承天道。
  “皇上挂念了,镇守边关是臣的职责,谈不上受苦。”林司清豪言道。
  十几年前,林司清率大军坚守燕平城,让南楚国尝到了惨败的滋味,十几年不敢犯边境一步,林司清居功至伟。
  “有司清在可保我国南方安定,南楚国十年不敢犯我边境,全是仰仗司清。”李承天毫不吝啬的夸奖道。
  “皇上,臣不敢贪功,这些年南方能够安定,全是皇上圣明,臣只是皇上的马前卒而已。”林司清称颂道。
  皇上哈哈一笑,说道:“司清这次回来感觉京城怎么样,京城好还是边关好。”
  “皇上,这几年京城更加繁华了,当然是京城更好一些,但是对臣来说还是边关好,臣舍不得那些在边关的兄弟们,京城也不如边关自在,纵马狂奔还能时不时的教训一下南楚国的那些兔崽子们。”林司清实话实说道。
  听到林司清的话,李承天和秦耀都是哈哈大笑,李承天笑道:“司清还是那样豪爽,一点都不做作。司清啊,朕这次召你回京可是有大事要交给你做。”
  一听说是大事,林司清这才来了精神,林司清赶忙问道:“皇上,是什么大事,是不是要让臣去教训教训那帮家伙。”
  “这次让你回来,不是让你打仗的,是让你教学生的。”皇上道。
  “啊!皇上这我哪能做得来,练兵还行,教那些细皮嫩肉的学生,臣可把握不好啊。”一听说是让自己去教学生,林司清顿时脑袋就摇成了拨浪鼓,那哪是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些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再说了,朕已经把四皇子也放到书院去了,你必须给朕把他们教好,教不好朕拿你是问。”皇上道。
  自己就算在不愿意,但是皇上已经亲口下旨了,那自己只有接旨了。
  “臣遵旨,臣一定不辜负皇上的恩典。”林司清道。
  “好了你们两个先下去吧,朕有事处理。”李承天道。
  林司清、秦耀躬身行礼道:“臣告退。”
  两人走后,明帝国的这位皇上,小声的自言自语道:“皇儿,以后的路看你自己走了,父皇只能帮你到这了。”
  两人离开皇宫后,在路上林司清问道:“大哥,今天皇上急匆匆的把我咱俩召进宫来,就只是为了这点事情?”
  “司清,这可不是小事,你我肩膀上得责任重大。”秦耀笑道。
  “哦?大哥您在说清楚些。”林司清。
  “皇上这些皇子当中,大皇子早已成年,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势力也是这些皇子当中最大的,其他人想撼动他,难。只有二皇子能抗衡一下,虽然二皇子不如大皇子的势力大,但是有朝中的吕佑安这个宰相的全力支持,倒是可以制约大皇子。反观其他的皇子,要么夭折,要么就是尚在襁褓之中,对他们二人构不成威胁,现在只有四皇子渐渐长大,他们可是不会允许有什么样的意外出现,四皇子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危险,所以皇上才会将四皇子,放入书院之中,交由你我照料,有我们两个在,四皇子可确保平安,所以皇上才会叮嘱我们照顾好四皇子。”秦耀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大哥我还有一事不明,请大哥解惑。你说这个吕佑安为什么会对二皇子这么青睐,要说最后最有可能荣登大宝的可是大皇子,而他偏偏站在二皇子那一边?”林司清道问。
  “那是因为他明白,锦上添花远远不如雪中送炭,对于大皇子来说有了他是如虎添翼,但是对于他来说他是二皇子的救命稻草,若是二皇子能登基,那时候的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要什么还不是信手拈来。”秦耀道。
  “可他是叶庭的太子,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难道皇上对他一点防备都没有,就这么任由他做大?”林司清不解的问道。
  “司清,你可是千万不要小瞧咱们的皇上了,这可能是皇上留给四皇子的一个机会,让四皇子在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有一个求生存的机会,大皇子性情暴戾,刚愎自用,若是大皇子登上皇位,对于臣民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情,二皇子性格有些懦弱,遇事犹豫不决,皇上不会放心将天下交给他们的,四皇子我见过他几次,处事沉稳对人对事不骄不躁,颇有些皇上的影子在里面,也许皇上对于未来早有打算,你我就不用忧心了。”秦耀道。
  “啊,大哥你是说皇上要传位给......”经过秦耀这样一解释,林司清好像也明白了许多。
  秦耀不等林司清说完,便嘘声道:“此事不可说,司清你能明白就好。”
  林司清嘿嘿一笑道:“大哥咱不说这些了,这些年我可要谢谢您,我常年不在京城,千羽这些年都亏你照顾他。”
  “司清啊你和我还用这么客套,千羽是我看着长大的,和我的孩子一样,你不在我当然要照顾他,不过我这老头子有时也不能面面俱到,不过他和少勇从小一块长大倒是和亲兄弟一样,能相互照应,让我省了不少心。”秦耀笑着说道。
  “司清现在你也不领兵了,以后有的是闲时间,咱们哥俩可要好好喝几杯。”
  林司清哈哈大笑:“只要大哥有酒小弟我是随叫随到。”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