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里镇上有间叫做“留步”的小酒坊,规模不大,来这的人大都是镇上,或者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酒馆的掌柜是一对年轻夫妇。
在三里镇有句俗语叫做:大难之后必是大福。而酒馆的这位老板娘,现在的生活状态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十几年前这位老板娘生产时遇到难产,幸好得一奇人所救,这才保住了老板娘和孩子的性命,一家人当这位奇人是救命恩人,一直都无以报答。
自从那次难产被那位奇人救回来之后,这些年再也没有得过什么大病,身体一直健健康康的。而且这些年来小酒坊的生意越来越好,在这个不大的镇子上算是有些名气。
今天老板娘坐在柜台上,拿着今天的账本,喜滋滋的盘算着今天的账目,看来今天的收入应该不少。
小酒坊的老板正坐在旁边调试着新鲜的酒酿,得到父亲真传的年轻老板,也有那么一手好手艺。
调试酒酿的孟强忽然之间好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抬起头对着柜台上算账的老板娘说道:“小云,我说咱们家的小景今年十六岁了吧。”
老板娘的思绪还沉浸在账本里,头也不抬的答道:“是啊,今年十六岁了,怎么了?”
老板得到了回答,也不管老板娘的心思在哪了,继续说道:“你还记得十几年前,给你看病的那位先生说吗?”
老板娘听到老板提起这件事情才暂时放下那本账本,想了想说道:“记得啊,那位先生可是救了我和小景的命,而且咱爹还请人家在咱这住了些日子。要不是人家那天在,说不定你见不到我们娘俩了。”
孟强笑着说道:“是啊,咱爹当时也是好心,招待那位先生住下了,正好你这赶上了,最后顺顺利利的生下了小景。哎,小云你说这是不是命中注定的?”孟强自己越说越是兴奋:“说不定咱们小景是什么星下凡,命里自有人保护,咱们小景可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老板娘没有理会孟强说的那些玄乎的东西,只是放下手中的账本轻叹了一声,说道:“我可不盼着小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只要小景平平安安的长大,不要遭太多的罪就行。”说完又拿起账本看了起来。老板娘一边算账一边问孟强道:“你今天怎么想起这些事来了。”
孟强放下手中的酒坛,然后把老板娘手里的账本拿过来放到桌子上,神情有些严肃的说道:“小云其实我是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商量。”
老板娘诧异的看着孟强,不知道今天自己的丈夫抽了什么疯,不解的问道:“什么事情你这么严肃。”
“你知道那位先生走的时候给了咱爹一块玉佩,还说要是咱爹去京城的话一定要去见见他。这些年来咱爹可是一直惦记这件事,一直想要去一次京城在谢谢人家,不过这几年爹的身体一直不好,没法走远路,一直到去年爹去世了,爹走的时候一直觉得遗憾,没有能去在见见那位小老弟。”孟强道。
听到这老板娘明白了孟强想说什么,十分诧异的说道:“你不会想让小景去京城吧,可是他才十六岁,还没出过远门,一下子让他去这么远的地方行吗?”
“小云十六岁已经不小了,在咱们小镇上,在过几年小景就应该成家立业了。在说我想让小景去,不光是要提咱爹圆了这个心愿,我还想让小景出去见见世面,咱们小景从小就聪明有闯劲。总不能让咱们小景在这小镇子待一辈子把,要是那位先生还记得咱们,能让小景到书院读书就更好了。”孟强说道。
“可是…”老板娘有些担心的说道。
“我知道你舍不得让小景去这么远的地方,对他不放心。如果小景不出去见见世面,学些手艺的话,长大了只能接我的班,你也知道咱们小景从小落下的毛病,他就算接了我的班,能长远吗?到时候咱们都老了,没了。小景怎么办?”孟强劝慰道。
老板娘显然被孟强说的有些动摇,说道:“那好吧,等小景下学回家,你问问他是怎么想的,要是他也想去,那我就同意你说的,让小景去京城。”
气喘吁吁的孟景跑进酒馆,顺了顺气,瞧见柜台后面的自己的娘,说道:“娘,我回来了。”
正在柜台后面给客人打酒的老板娘,听到孟景喊她,也没回头的答道:“放学了,今天怎么放学这么晚?”
“哦,下午先生有事,给我们放了半天假,今天上午就多说了些,所以回来晚了。”孟景随口答道,这种事情做多了,回答起来自然也轻松多了。
“哦,这样啊。”王云也没什么疑问,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娘,做好饭了吗?”孟景揉了揉快饿扁的肚子,问道。
“早就做好了,在厨房的锅里给你放着呢,你自己去吃吧。”老板娘宠溺的回道。
“娘,你吃过了吗?”孟景还不忘问一下。
“我和你爹都吃过了,就差你没吃饭了,快去吃吧。”
“知道了娘。”孟景跑进厨房一阵折腾,过了一会端着饭菜走了出来,在酒馆里随便找了个位置,放下碗筷开始安抚肚子对他的抗议。
看着孟景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老板娘轻声的责备道:“小景你慢点吃,又没人给你抢。”
“知道了娘。”嘴里已经塞满食物的孟景,含糊不清的答道。
孟景吃饱了饭,将碗筷收拾了一下,问道:“娘,我爹呢?”
“你爹在院子里装车呢。”老板娘答道。
“那我去帮我爹装车。”说完孟景往后院跑去。
孟景来到院子里,院子里停着自家的马车,马车上放着几坛自家酿的酒,孟强这时候正从酒窖里抱着一坛酒往外走,孟强将这坛酒轻轻的放到马车上,看到孟景来了说道:“小景放学了。”
“恩。”
“爹,您这这是去给人送酒吗?”孟景问道。
“是啊,给刘家庄的刘员外送酒。”
“就是上次咱们一块去的那位刘员外家吧,爹让我和你一块去把。”孟景道。
“下午你不上学吗?”孟强疑惑道。
“下午先生有事,我们放半天假。”孟景道。
“那正好,下午你自己去吧,把酒完完整整的送到刘员外家,知道吗。”孟强思索了一下说道。
“我自己去?”孟景惊讶道。
“怎么你自己去不行吗?你现在可不是小孩子了,这点事你自己去就行了,我就不跟着了。”孟强道。
“放心吧爹,这点小事我自己能搞定。”孟强这样一说,孟景立刻一挺胸脯保证道。
孟强笑了笑,拿起麻绳把马车上的酒固定好,又多缠绕了好几圈,最后用稻草把酒坛之间的缝隙塞满,使劲晃了晃,觉得酒坛怎么晃都不会打破,这才放心下来。转过头对孟景说道:“好了,小景你去把,路上注意点,捡着好路走,千万别把酒弄撒了。”
“知道了爹,我走了。”说完解开马的缰绳向外走去。
“小景,送完了就早点回家。我和你娘有事要给你说。”孟强不放心的嘱咐道。
来到门外的孟景坐在马车上,回应道:“知道了爹。”
待孟景走了,孟强也回到酒馆里。
老板娘见只有孟强回来了,问道:“小景呢,不是去找你了吗?”
“前几天刘员外不是来订了一些酒吗,今天我打算给人家送去,正好小景下午没事,我让他去了。”孟强说道。
“你怎么让他一个人去了。”听到让孟景自己一个人去送酒,老板娘担心的责怪道。
“咱小景已经不小了,这些事他应该能处理的了了,再说了刘家庄离咱家不远,他以前也去过,,没事的你不用太担心,咱们小景以后是要去京城的,这点路算什么。”孟强道。
说到了去京城,老板娘更是担忧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孟景赶着马车顺顺利利的来到了刘家庄,刘家庄上的刘员外祖上做过几任小官,祖上告老还乡后,回到自己的村子,靠着在任上积攒的家产,置办了田地和宅子,在这周围也是数得着的富庶人家,刘员外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孟景家订购一些酒,刘员外对于孟景家的小酒馆来说是大主顾,所以每次都是孟强亲自把酒送到刘家庄来,孟景也跟随着孟强来过一次。
孟景把车赶到刘府的后门,正巧刘府上得管家刘元,正在指挥家丁往府里搬东西。刘元是刘府上得大管家,大事小事都是他在忙活,每次孟强来送酒,都是让刘元看过,才能搬进刘府里面的酒窖,这样一来二去,刘元和孟强成了熟人,每次来送酒都会和孟强闲扯几句。
孟景把马车停在旁边,自己跳下马车,走到刘元身后说道:“刘叔,酒给您送来了。”
刘元听到有人喊他,回过头来看到是孟景,便说道:“小景怎么你自己来送酒了?”抬头往不远处的马车上看了看说道:“你爹没来吗?”
“刘叔,我爹还有些事情走不开,所以让我自己来了。”孟景答道。接着说道:“刘叔您先来看看酒吧,要是没问题你先把车卸了,我还要赶着回家呢。”
刘元哈哈一笑,道:“好好,先看看这次的酒。”
两人来到马车旁边,刘元解开麻绳,提起一小坛子酒打开盖子,拿到鼻子边嗅了嗅忍不住夸赞道:“真是好酒,这酒一闻就知道是你爹酿出来的,咱们这方圆百里没人有你爹这手艺。”端起酒坛喝了几口酒坛里的酒,抿了抿嘴唇说道:“不错不错。”看着旁边的小景,刘元把酒坛递了过来说道:“来小景你也喝一口。”
“刘叔你调侃我了,你知道我不能喝酒的。”孟景苦笑道。
刘元哈哈一笑说道:“你看你刘叔忘了这茬了,行了这酒我尝过了都是好酒,我这就叫几个人过来把这些酒卸下来。”说完往远处招了招手,过来两个家丁。刘元吩咐他们把这些酒搬进酒窖。又和孟景闲聊起来。
“小景,你家的酒馆是祖上传下来的,这手艺也是你们家独有的,你可是酒馆的少东家,以后要把酒馆从你爹手里继承过来,你还是不能沾酒怎么办,到时候这手艺可就失传了,你刘叔再去哪找这么好的酒喝啊。”刘元道。
“我能怎么样,我也很是绝望啊。”孟景无奈的摊摊手道。
在孟景很小的时候,孟景的爷爷老孟头还活着的时候,疼爱自己孙子的老孟头,天天抱着孟景,给自己怀里的孟景,说着自家酒馆酿的酒是多么受欢迎,总是不厌其烦的给孟景讲着祖上是多么的英明,把这手艺传给了后人,孟景每次看到爷爷喝完一口酒那爽快的样子,自己也总忍不住想要喝几杯,但是那时候孟景还小,孟景的爷爷可是不敢让自己的小孙子喝酒。
有一天孟景趁着大人都没注意,一口气喝了好几碗酒,这下子可是闯祸了,孟景喝了这些酒之后,开始还没觉得怎么样,过了几个时辰,酒劲翻了上来,孟景一直迷迷糊糊的站都站不稳,这时候孟景的爹娘和爷爷才感觉出不对经,把孟景放在床上,孟景倒头就睡,这一睡就是三天过去了。这下子可把家里人急坏了。
孟景这一下睡过去,不管怎么叫都是不醒,把镇上的大夫都找了,最后镇上的大夫也是无能为力,只是告诉孟景的家人,孟景生命体征很平稳。但是一直叫不醒,直到第三天孟景自己睁开眼睛,这才算让家人的心落了地。
从那以后孟景的母亲就禁止孟景在碰酒,别说是喝酒,哪怕只是酿酒的房子都不让孟景在进去。就这样知道过了好几年,孟景也渐渐长大了,这些事情也让家里人淡忘了,孟景才开始接触酒,也不知道怎么的,这时候的孟景只要喝酒,哪怕就是喝一小口,过一会呕吐的感觉上来,都能让孟景吐到胆汁出来,而且这一天都昏昏欲睡的,在到后来尝试后几次,每次都是吐到胆汁出来,从那以后孟景就在也不敢喝酒了,毕竟能把胆汁吐出来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后来左领右舍的还有经常来酒馆喝酒的人都知道,虽然孟景家世世代代酿酒,但是现在的少东家一点酒都不能喝。
“小景,酒都搬完了。”
听到刘元喊他,孟景才回过神来,看着空空如也的马车说道:“那刘叔我先回家了,下次我在来给您送酒。”说完跳上马车,赶着马车走了。
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孟景站起来正要收拾饭桌,孟强说道:“小景,你等会在收拾,我和你娘有些事情喝你商量。”
孟景有些诧异的放下手中的碗筷,说道:“爹,你今天怎么这么严肃啊,有什么事情你说一声就行了,怎么还和我商量?”
“小景,这件事情我和你娘还是要听听你自己的打算,你自己拿主意。”
“那爹你说吧,我听着呢。”
“小景你今年十六岁了,已经长大了,在咱们小镇像你这么大的孩子,过几年就要娶媳妇成家立业了。”
听到这孟景差点跳起来,满脸惊恐的说道:“爹,您说什么呢,您不会是想给我娶媳妇吧,我这还是个孩子呢。”
“你想什么呢,还娶媳妇。我的意思是你现在不小了,总不能一辈子在咱们这小镇上待着吧,你应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大地方去走走。”孟强笑道。
“啊,那爹您想让我去哪啊?”孟景不解的问道。
“小景你还记不记得,你爷爷以前总和你提起的先生?”
“我记得啊,爷爷说那是我和我娘的救命恩人,爷爷以前还总是想去京城好好谢谢人家,只是一直没能去的了。”说道这孟景明白过来自己的爹想说什么了,于是问道:“爹你是想让我去京城找那位先生?”
十几年前孟景的母亲难产,幸好得一奇人所救,这才保住了孟景母亲和自己的性命,一家人当这位奇人是救命恩人,一直都无以报答,算是孟景爷爷生前最大的遗憾。
“不只是让你去找那位先生,一是让你找到那位先生,当面谢谢人家,算是替你爷爷了心愿,让你爷爷去世了别留下什么遗憾。二是因为那位先生说过他在启星书院教书,我听来买酒的客人说,启星书院那可是咱们明帝国最好的书院,谁不想考上启星,在那读书都是种荣耀。要是小景你去了,能考上那最好不过了,要是没考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就回家来。”孟强道。
孟景的母亲在一边开口说道:“小景要是你不愿意去,我和你爹也不会非要你去的,毕竟你还小,再说了京城那么远,你到了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娘真的很担心你到了京城不适应。”
孟景思考了好一会,这才开口说道:“爹您说的对,我应该去京城,我小时候爷爷那么疼我,现在我长大了,去为爷爷了了心愿这是我应该做的,至于启星书院,我会去试试的,爹你放心我不会给你丢脸的,我一定能考上。”
听到孟景这样说,孟强自己是非常欣喜,道:“小景你能这么想我太高兴了,在咱们这小镇虽然你也读书,但是你们那个私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动不动先生就有事不去了,我看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去京城试试。”
孟景安慰自己的母亲,道:“娘你不用太担心,我这么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就像爹说的,大不了我在回家来吗,娘我一定做出个样子给您和爹看的。”
孟景的母亲摸着孟景的头,说道:“娘不用你做出什么大事来,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就行,娘就心满意足了。”不过看到孟景这么坚定也没有在说什么,只是叮嘱孟景要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