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君临天下才能和心上人HE / 第11章 森然苍玉

第11章 森然苍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位明城主长相十分英挺,一头乱糟糟的金发下,有星眸皎洁,灿然若溢流光。
  
  谢兰亭瞥他一眼,饶有兴致道:“明城主,若是给你借粮的每个人,你都要喊一声爹,只怕你明家宗祠里的牌位已经挤不下了。”
  
  “怎么会”,明折柳拱了拱手,“我就您这一个爹。”
  
  他可能是觉得这话有歧义,想了想,又道:“除了生我的那个,您是第一个。”
  
  “……”
  
  谢兰亭失笑,穿行过离泱的大街小巷。
  
  离泱是江东洲首府,典型温润如玉的江南水乡。游船画舫过,纤柳摇日晴,檐下风如坠露,细细拨弄着烟雨蒙蒙的琴弦。
  
  满街都飘荡着吴侬软语,脆生生,甜丝丝,人们就这温柔飘渺的湖光,饮下一杯青竹叶,在大好韶光中合衣睡去,一醉就是一整个春天。
  
  明折柳跟在她身后落后两步的位置,亦步亦趋,终于忍不住问:“将军准备赞助我黎州多少粮草?”
  
  他一上来,先给她戴了一顶高帽:“久闻瑶京谢氏富可敌国,将军若不弃,在下愿任差遣,只求帮我黎州百姓活过这个冬天。”
  
  “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谢兰亭淡淡道,“你只需守好黎州城,确保固若金汤。”
  
  “那自然是我分内之事”,明折柳却没有表现出太多惊喜,而是深思道,“我此前去多方借粮都遭严辞拒绝,敢问将军,你为何会愿意援助我?”
  
  “因为你很重要”,谢兰亭从容一笑。
  
  明折柳神色霎时纠结起来:“承蒙将军青眼,倒也不是不行,但在下这小身板十分孱弱……”
  
  “你想到哪里去了”,谢兰亭快被他气笑了,“我是说,你身为黎州城主的这个身份很重要,可以为我所用。”
  
  这位明城主,根据她上一世的认知,是个严重被低估的英杰。
  
  他出身寒微,本是姜国浮舟明氏的家奴,却手不释卷,才气高绝。
  
  后来考中状元便脱了奴籍,在鲜衣怒马游街之日,一名百姓拼死拦住车马,当街陈诉冤情,他遂将状元帽一掷,拉着百姓上马,飞驰扬鞭,直往皇宫鸣冤而去。
  
  结果可想而知,当时的姜国主大怒,将他褫夺衣冠下狱,打得半死不活。
  
  后来终于逃得性命,几经周折,被黎州城主收为义子,并在其死后掌管了黎州城。
  
  明折柳是一个真真切切将百姓放在心上的好城主,一生与民同乐同忧,深受信服。
  
  他错过了最好的修行开蒙时期,本修为微弱,却在日后的崤黎之战中,凭借一城百姓念力加持,发挥出了不逊于半步至尊境的力量,保全了城池。
  
  并在死后,化身千万光影梁上燕,飞入黎州百姓家,只要飞燕在一日,就无人可伤黎州百姓一人。
  
  这种爱民如子的人,若放在上古时代,绝对是有机会成为人皇的。
  
  明折柳轻轻一叹:“天底下也只有将军会如此认为了。我黎州是南方湿热地,本该土地肥沃,稻谷丰登,却因处于绥、骆边境,连年交战,城中孩童尚未学会拿筷子,就先学会了拿刀剑,城中青壮亦多有伤残畸零。将军可能想象不到,这些被国家放弃的普通百姓走上战场是什么样子,十室九空,哪里还能分出什么劳力耕种稻田……”
  
  说到最后,这位铮铮铁骨,在死牢里历经严刑拷打、都巍峨不屈的义士,眸中隐然有泪。
  
  谢兰亭默然,拍了拍他的肩:“我予你粮草三月,兵刀五千,并一支千人小队,如此可行否?”
  
  明折柳大惊,脱口道:“这……将军既给粮又给人,好像有些太贵重了……多谢将军!”
  
  他长长一揖,态度万分恭敬。
  
  谢兰亭又道:“有此一千人,你便可以尝试你构想出来的灵稻种植法,若事可成,再向全境推广。”
  
  “将军也知道?”明折柳有些惊讶,“我曾将此法上书桓太傅,他给我封了一堆鼓舞人心、但毫无作用的封号,便让我自己想办法。”
  
  谢兰亭引他进门,淡淡一颔首:“我相信你能成。”
  
  上一世,明折柳的灵稻种植法,曾让黎州从边塞绝地,一跃为天下粮仓。
  
  后来的姜国主孤月影,就是以黎州为根据地,起兵复国,一统天下。
  
  桓听输就输在对黎州等南方重镇太过于疏忽,为了北伐,他的执政政策始终向北方地区倾斜。
  
  明折柳因她的信任十分感动,堂堂一城之主,似乎当场就要哭出来:“呜,谢将军……”
  
  谢兰亭递给他一块手帕,让他擦擦脸:“你放心,黎州城我保了。”
  
  明折柳愈发泪光闪闪,吸着鼻子,无比坚决地说道:“从此我就跟着你混了。我回去就在城中给你树长生牌,用扩音阵法将你的事迹走街串巷来回播放,每日循环。”
  
  “……”
  
  谢兰亭哭笑不得,挥手让他自去。
  
  “等一下”,她又道,“你在绥国扎根已久,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处理桓听?”
  
  明折柳迟疑:“如果我答得不合将军心意,你会把粮草收回去吗?”
  
  谢兰亭眉心跳了跳:“但说无妨。”
  
  “我建议你用他,而且要用得恰到好处”,明折柳坦然道,“将军留他一命,就是为了安抚绥地人心,若绥地世家官员见他被束之高阁,难免心中多想。”
  
  “至于究竟该如何用,相信将军早就有了成算。”
  
  他微笑不语,指了指离泱城的天穹深处,神庙的方向。
  
  “在下告辞。”
  
  谢兰亭注视他背影良久,也是眸中闪过一丝笑意,从桌案上抽出一张白纸,写下对桓听的任命。
  
  红莲祭。
  
  这场大祭在绥国历史悠久,家家户户扎纸雕、游花车、点天灯、筑祭台,旨在纪念天、地、人三道。
  
  其中,人道祭祀最为兴盛,香火遍布绥国三十九位先帝,以及各路往圣先贤,文臣武将,千秋浩气在,烈彩如生前。
  
  本次红莲祭尤为特殊,将成为一次禅让大典。
  
  由小皇帝领百官列于高台前,身着白衣,改旗易帜,向谢兰亭献上天子印符,以示臣服。
  
  而谢兰亭也将带头祭祀绥国诸位先帝,主要是天帝陈阶青,以表达对绥国顺应天命、禅让于祈的嘉许。
  
  这些盛典仪礼、华仪祈禳之事,素来极容易被挑刺,她一个外人,怎么做都落不来好,索性一股脑推给了桓听。
  
  正好牵制他注意力,免得又出来搞事。
  
  这日,谢兰亭处理完政务,找到他的时候,桓听白衣若雪,正寂然坐在高高的宫墙之上,吹奏一支箫曲。
  
  从绥宫的高处,可以看见横碧江,一江隔断仙洲南北,从此再难统一。
  
  宫墙内,悲欢亘古;大江上,众生如潮。
  
  他仿佛在思念一段过往,又像是在悼及永远不会归来的人。
  
  江水滔滔,千古兴亡多少事,都在流离的箫音中苍凉逝去,音节陡转,高低起伏,仿佛那些浩渺如烟的人间七情,在涤荡又轮回,困顿不得归乡。
  
  一曲终了,谢兰亭问:“这首曲子叫什么?”
  
  “《无渡》”,桓听静静地抬眼,“「公无渡河」的那个无渡。”
  
  故事里那位白发老者,罔顾水深浪急,执意渡河,悲壮而死,明知不可而为之。
  
  他也将走向同一条倾覆崩塌的河流。
  
  谢兰亭凝立片刻,忽而冷笑,拔剑屈指轻弹,铮铮如鸣剑歌,刹那将风中遗留的所有悲音都击散:“什么《无渡》?我偏要千帆竞渡,纵瞰人间!”
  
  她心头生出一股气,还想说什么,一垂眸,忽而看见一只毛绒小熊端端正正地坐在桓听身边,认真聆听着箫声。
  
  ???
  
  谢兰亭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又看过去,发现墙头真的坐着一只棕色的玩具小布熊。
  
  小熊好可爱,有着卷卷的毛发,圆圆的鼻子,琉璃似的眼睛。它也正歪着头看她,软乎乎的,像一朵焦糖棉花糖。
  
  见她一直盯着,桓听修长的手指轻轻一动,悄然将小熊塞回了袖中:“谢将军来找我,是为何事?”
  
  谢兰亭盯着小熊看了一会,终于回忆起了它的来路。
  
  绥国天帝陈阶青,昔年在世之日,天地人神鬼皆臣服,就连忘川河这样的绝地都被打了下来。整个仙洲十四洲,更是无一人敢兴兵作乱。
  
  然而,这样一位称尊六合、横压八荒的帝王,最喜欢的却是毛绒小熊。
  
  据说昔年他征战时,银鞍白马,飒沓若星火,踏天光醉斩流霞万千,风华璨溢古今。
  
  等收剑入鞘,肩甲上却多了一只玩具小熊,正在毛绒绒地迎着太阳伸懒腰。
  
  关于小熊的来路,从来莫衷一是。
  
  有人说,这只小熊是桓听送给天帝的,还有人说是天帝的幼年玩伴,也有人说,这跟他的母亲相关。
  
  后来,绥国百姓每逢天帝祭典,几乎每家都会准备一只这样的小熊,聊作纪念。
  
  若说绥国上下谁最思念这位天帝,自然是桓听。因为别人只是沐浴君恩,深感厚谊,而他却是肝肠寸断,痛失挚友。
  
  “这只小熊”,谢兰亭抱起手臂,道,“应该不是仿制品,而是故事中的「银鞍白马小毛熊」本熊吧。”
  
  毛绒小熊听见有人在叫它,在桓听袖中打了个滚,探出一个脑袋,好奇地瞅着她。
  
  它曾长期被天帝带在身边,沾染了微弱的灵性,懵懵懂懂地感觉对面跟己方不是一路人,于是伸出了一条细细的小胳膊,试图挡在桓听身前。
  
  “见笑了”,桓听摇摇头,捏着小熊,准备将它收回来。
  
  然而毛绒小熊却很坚持,捏着拳头挥了挥,像是要展示它的力量。因为动作幅度有点大,不小心抖落了一片洁白柔软的棉絮。
  
  谢兰亭一下子笑了。
  
  她本想再为难一番桓听,可谁会跟一只忠诚的小熊卫士过不去呢。
  
  “太傅大人”,她抬起指尖,轻柔地捻了捻小熊软软嫩嫩的脑袋,“我来找你,是为了红莲祭之事。”
  
  桓听淡淡说:“好”。
  
  她一拂袖,在风里飘然而去,走时忽然回眸笑道:“如今我计谋揭晓,太傅一世高才,却被我戏于股掌之间,可有什么感想?”
  
  “人算不如天算”,桓听孑然立在阶前,一任春草葳蕤的空翠攀上他的白衣,“将军此谋虽妙,仍应谢天意成全。”
  
  谢兰亭颔首,对他未说出口的那半句话了然于心。
  
  虽求天意成全,但有些人,生来就要逆天而行,与天争斗一场,于绝境中向死而生。
  
  未来的这段日子,便是她与桓听之间,一场无声的博弈。
  
  若胜,她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和平彻底掌握整个绥境,若败,就要陷入和上辈子一样的危局,面对绥地重燃的战火焦头烂额。
  
  谢兰亭还有许多事要做。
  
  随着小皇帝的投降诏书下发,绥地一百廿八城,这些日子,也陆续遵旨归降,倒戈卸甲。
  
  然而,绥国政权的内部派系林立,风云变幻,远不是投降之后,就能一劳永逸的。
  
  各诸侯国之中,多多少少都有世家门阀干政的问题。世家既有兵又有权,更不乏顶尖高手坐镇,经常是各自为政,根本不买皇帝的帐。
  
  只有祈国例外——因为瑶京谢氏,本身就是最强盛的世家。
  
  而绥国,因为历史最久,世家最为强盛,和皇权的冲突也最为激烈。就算强如桓听,也只能是周旋于各世家之间,维持平衡。
  
  灭绥后,什么势力是桓听的死忠,什么势力能拉拢过来,什么人该杀,什么人可以继续托以重任,这些都得慢慢考察,聊以制衡。
  
  谢兰亭忙着安抚百姓,会见绥国各路官员,以及,挑灯战夜处理公文。
  
  重点是公文。
  
  上一世灭绥之后,她秉承着“绥人治绥”的原则,自桓听及以下一众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保留了原职,使得朝廷正常运转,平稳地渡过了两国之交,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然而这一世,她必须要将桓听架空。
  
  青霄营大军还在赶来的路上,所以问题来了……
  
  桓听是天下各诸侯国中,最勤劳,也最事必躬亲的领袖,他每天要处理的公文量之多,就算是一摞谢兰亭叠在一起,不眠不休的干活,也做不完。
  
  谢兰亭只能有选择地进行批阅。
  
  雕印古籍?这个应该给中书令。
  
  研发农具?找农事官。
  
  翠城三人因洗澡时高声唱歌被逮捕……不是,下面的官员为什么连这种东西都要汇报上来啊?
  
  年终官员考核,这个给……不行,这个不能交给别人。
  
  这一阵子,她忙得是天昏地暗,等某一日准备出去透透气,一开门,却发现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到处都长出了毛绒绒的小熊。
  
  小熊们专门为了祭祀赶制,只要稍微输入灵力,就会满地乱跑。
  
  爬上窗户,树梢,桌子,行人的肩,甚至连陆凉的小红缨戟上也坐了一只。
  
  那只小熊把长戟当成滑梯,从这端飞荡到那端,蹦蹦跳跳,玩得不亦乐乎。
  
  与一旁,满脸菜色的陆凉形成鲜明对比。
  
  “大将军”,陆凉经历了一番苦兮兮的启蒙教育,终于忍无可忍,“你自己受罪也就算了,为什么非要拉我一起?”
  
  谢兰亭从比人还高的文书后面抬起头:“那我跟你换换?”
  
  陆凉顿感一股凉气蹿上了天灵盖:“不用了,我很好!”
  
  他拿的是绥宫里的通俗认字教材,旁边,还坐着一个热情讲解的小皇帝。
  
  小皇帝昏迷后醒来,发现国家亡了,不仅丝毫不难过,反而宛如卸了一副重担,高兴得不得了,日日来这里看美人。
  
  此刻,他一本正经道:“小美人此言差矣。读书,乃是明智解心,增华气蕴,朕……我听说青霄营全都是又好看又有才华的美人,你现在大字不识一个,站在他们中间,真可谓鸡立鹤群,土豆混入牛肉,生姜掺在鸡腿中,格格不入啊。”
  
  陆凉没法违抗大将军,但整治他却很容易。
  
  当即就把人拎起来,倒扣在桌上道:“小美人你个头!你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一样被我打得凄凄惨惨国破家亡!”
  
  小皇帝吃痛,一阵嗷嗷乱叫。
  
  但他对美人有着异乎寻常的耐性,居然还能一边喊痛,一边好声好气地说:“你又不是天下第一,你难道不想知道更厉害的人的故事吗?”
  
  陆凉还真来了兴趣:“什么?”
  
  小皇帝默默松了口气,从启蒙读本里找出传奇卷:“自然是「仙洲十佳话」了。”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