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百九十一章岂会不理
朱厚照随即迈起脚步,走到那大堆题本之前,微弯着腰打量了好一会。
这些摆于地面已摞成堆的题本,少说也有二百份左右。
稍顷,朱厚照已经手指着那题本堆,抬头望向弘治皇帝,问道:“爹爹,为何题本堆积成小山般?”
“年关将至,题本自然便多了。”弘治皇帝轻笑了声。
“那爹爹为何不批阅一二?”
“我岂会不批阅?”弘治皇帝摇了摇头,“无奈题本实在太多了,若不是大多已移至司礼监,那些题本堆积起来恐怕将是大山一座。”
朱厚照听得嘴角一扯,随即又瞥了一眼地上的那堆题本。
“萧敬,今日之题本应未送至吧?”弘治皇帝转而望向萧敬。
萧敬躬身应道:“回禀万岁爷,今日通政司仍未送题本前来。”
“若按前两日之题本量,那今日怎么也会有数十份吧?”弘治皇帝“嗯”了声。
“万岁爷所极是。”萧敬道。
在两人说话之时,朱厚照已经缓步回到御案的左侧。
站于先前的那张锦凳前方,他更是一脸同情地望着弘治皇帝:“爹爹,若加上地面的那一堆,岂不是二百多份题本?那你须批阅至何时?”
弘治皇帝见得脸上随即泛起一丝笑意,轻声道:“照儿,那可就要看你了。”
“看孩儿做甚?”朱厚照有些不解。
弘治皇帝双目注视着他,却笑而不语。
站在御案右侧的萧敬和陈宽虽然微低着头,却均暗暗一笑。
霎时之间,朱厚照已经恍然一悟:“哦,爹爹是让孩儿也一同览阅题本?”
“正是如此。”弘治皇帝笑着应道。
朱......意之下,朱厚照继续道:“爹爹须坐在旁边,替孩儿把关。若孩儿有疑问,亦能即时问询。”
“我岂会撒手不理,自要坐于此处陪你。”弘治皇帝笑着应了声好。
朱厚照故意轻叹了声:“那孩儿要赶快动手了。”
他万万没想到,来了暖阁竟然被他这父皇“拉壮丁”,批阅起如此多的题本。
对朱厚照来说,虽然批阅题本算不了什么,但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大多“泛泛而谈”甚至“空洞无物”的题本上,他总觉有些许的不值。
片刻之后,朱厚照一边坐下来,一边吩咐陈宽捧小摞题本摆到御案来。
弘治皇帝见得更是嘴角带笑,朝着萧敬招了招手:“萧敬,将朱笔、墨砚等物什挪至东宫面前。”
弘治皇帝自是要让朱厚照开始“朱批”之意。
萧敬躬身应诺,随即步至御案前,端起御案右边的朱笔、墨砚等物什,未几均放在御案的左侧,靠近朱厚照的右手边,方便其取放。
见得萧敬摆弄好,弘治皇帝再次出,此番是让他去沏茶。
萧敬缓步离去不过数息,朱厚照已经递来了一份题本:“爹爹,看孩儿批阅妥当否?”
弘治皇帝见得顿时一愕,这才多久?已批阅了一份?
少顷,他将题本接到手中缓缓览阅起来。
这是巡按浙江监察御史陈铨所奏的题本,里面提到南京工部的前尚书胡拱辰致仕已经二十年,如今已年过八旬。虽然身体还算凑合,但过活得甚是清苦,几乎与乞丐无异。
在最后,陈铨乞请弘治皇帝能按诏例,给予这已致仕的南京工部前尚书优待,以励臣子之气节。
看到此处,弘治皇帝不由得轻叹了声,这胡尚书致仕之后竟如此艰难?
及见题本最右端,朱厚照之批示......为“命有司月给米二石、岁拨夫役四名以用”,他轻吁了一口气:“甚善……”
他话音未落,朱厚照竟又将一份题本放到他面前的御案之上。
弘治皇帝嘴角一扯,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手中题本,将那份题本拿起。
却是礼部所奏请,依规例拟于正旦节当日,弘治皇帝应于奉天殿前赐百官宴。
朱厚照之批示却是“太仓虚空,实不宜赐宴,赐百官钱钞代之”。
弘治皇帝微点了点头,仿似对朱厚照之批示甚为满意一般。
没过多久,在萧敬端茶而回之时,朱厚照已批阅了数份题本。
弘治皇帝端起萧敬递来的盘螭杯,一边小口地抿着茶,一边时不时瞥一眼朱厚照。
又过了一小会,见到朱厚照脸上虽然平淡,却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朱笔,弘治皇帝不由得出问道:“照儿,何事?”
朱厚照抬头望着他:“爹爹,此份题本,孩儿不敢妄批……”
话音未落,他已经双手将那题本递给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哦”了一声,将盘螭杯放到御案上,这才接在手中。_&为“命有司月给米二石、岁拨夫役四名以用”,他轻吁了一口气:“甚善……”
他话音未落,朱厚照竟又将一份题本放到他面前的御案之上。
弘治皇帝嘴角一扯,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手中题本,将那份题本拿起。
却是礼部所奏请,依规例拟于正旦节当日,弘治皇帝应于奉天殿前赐百官宴。
朱厚照之批示却是“太仓虚空,实不宜赐宴,赐百官钱钞代之”。
弘治皇帝微点了点头,仿似对朱厚照之批示甚为满意一般。
没过多久,在萧敬端茶而回之时,朱厚照已批阅了数份题本。
弘治皇帝端起萧敬递来的盘螭杯,一边小口地抿着茶,一边时不时瞥一眼朱厚照。
又过了一小会,见到朱厚照脸上虽然平淡,却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朱笔,弘治皇帝不由得出问道:“照儿,何事?”
朱厚照抬头望着他:“爹爹,此份题本,孩儿不敢妄批……”
话音未落,他已经双手将那题本递给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哦”了一声,将盘螭杯放到御案上,这才接在手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