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武锻大明 / 第234章:养虎为患

第234章:养虎为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武锻大明第234章:养虎为患
  朝鲜公主李幼龄,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嫁到大明,成为了大明皇帝朱允炆的皇妃。
  虽然是朝鲜公主。
  但是,李幼龄这些年为人处世相当低调。
  她也因此深得朱允炆的宠爱。
  她对这些皇子们,也都是视如己出。
  “太子!”
  李幼龄道:“本宫虽然来自朝鲜,但是现在却也是大明的皇妃......”说着,她叹息一声说道:“如果能够让朝鲜长治久安,本宫自然是欣慰的,不过......”
  “本宫其实也清楚,如今大明已经统治了整个世界!”
  “再留下一个朝鲜,已是不太可能。”
  “天下一统,这是大势所趋!”
  李幼龄作为大明皇妃,这些年大明不断扩张,现在整个世界都已经属于大明王朝,她当然知道,朝鲜早迟都得成为大明的州府。
  这的确是大势所趋。
  没办法,这也是自然法则。
  “本宫那侄儿,不识时务,想要以卵击石,保全朝鲜!”李幼龄说着,又是一声叹息,道:“这是自取灭亡之道也。”
  “母妃!”
  朱文奎打断道:“儿臣已派出钦差使臣前往朝鲜,希望李思高能够悬崖勒马......”说着,他也是叹息一声道:“儿臣也不希望再爆发战争,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天下一统,这是有助于整个人类。”
  “非是我大明贪图朝鲜这一隅之地。”
  “如果保留朝鲜王国!”朱文奎道:“那些被征服的国家,或许就会有侥幸心理,觉得我大明没有一碗水端平。”
  “比如在欧亚非战争中,就有不少小国提出归顺我大明,但是却希望保留他们的王国,如朝鲜一样,成为大明的附属邦国。”
  这倒不少朱文奎瞎说,此前大明数......或许您出面,可以免去这场战争!”
  “我?”李幼龄故意一愣。
  “是的,母妃!”朱文奎道:“儿臣已经派出使臣前往朝鲜,若是此时母妃也潜人回返朝鲜,劝说李思高接受朝廷的旨意,岂不就能免去这场战争?”
  今天散朝之后,朱文奎待在书房,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虽然出兵朝鲜,可以为他积攒一定的威望。
  但是——
  如果可以的话,他是真的不愿意这个世界,再爆发战争。
  因为无论是明军,亦或者是朝鲜人,他们将来都会是大明的人。
  而且,如果他能兵不血刃解决朝鲜问题,这份功劳其实也不比用战争解决朝鲜问题低。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才想到了让李幼龄出面斡旋。
  或许李思高听了李幼龄的规劝,他就接受朝廷的旨意。
  “谢谢!
  李幼龄闻言有些感激,她是真的很感动。
  朱文奎的确是一位仁善的皇储。
  面对小小的朝鲜,大明随时可以将其覆灭,但是在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朱文奎还想着和平解决。
  “本宫试试!”
  李幼龄满意的答应了下来。
  如果李思高真的愿意听她这个姑姑的话,为朝鲜免去一场战祸,李幼龄自然是愿意做的。
  得到了李幼龄的应允,朱文奎也是长舒一口气。
  能用嘴解决问题,尽量不要动手。
  .....
  左都御史府。
  陈远安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老爷!”
  “何事如此忧虑!”
  一名年轻的女子,给他倒了一杯茶,关切问道。
  “夫人!”
  “为夫没事!”
  陈远安随口说道。
  陈夫人叹息一声,道:“老爷可是为了出使朝鲜而忧虑?”
  作为陈远安的妻子,如果这点事情,她都看不出来......,她这些年也算是白活了。
  朝鲜陈兵边境,拒绝了多位大明的使臣。
  在她看来,既然朝鲜已经摆明了态度,那还何须多此一举,正所谓谈不拢,那就直接兵戎相见。
  但是——
  太子却要搞什么先礼后兵。
  人家朝鲜都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这个时候派使臣去,万一朝鲜人不买账,直接斩杀使臣,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无妨!”
  陈远安笑着道:“论国力,论兵力,论人口,无论论什么,朝鲜都不是我大明的对手......”说着,陈远安朗声笑道:“而且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朝鲜国焉能威胁到为夫?”
  这或许也是最后的希望。
  希望朝鲜人讲究这个道理。
  还有,陈远安此时的担心,除了自己的安危之外,其实他更想如何能够不虚此行,如果真的能够凭借他这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朝鲜君臣罢兵归降,那他就是大功一件。
  但是——
  如何才能做到呢?
  ......
  半个月后。
  辽东,九连城。
  “见过钦差大人!”
  九连卫总兵肖远德拱拱手道:“大人此行,怕是徒劳哦!”
  九连城西朝鲜湾北侧,鸭绿江岸的大明边城,这里也是大明进入朝鲜的主要通道之一。
  因为地处边塞,大明王朝在此设置了一个卫所,肖远德就是这个卫所的总兵官。
  以前的话,这九连卫其实比较太平,因为朝鲜是大明的属国,他们是不敢轻易横渡鸭绿江。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就在鸭绿江南岸的义州城,朝鲜此刻就布置了三万重兵,就是为了防止大明渡江。
  在此之前,大明先后派出三位使臣要求入朝。
  但是都被拦在了鸭绿江。
  此刻左都御史陈远安又来了,在肖远德看来,这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朝鲜人肯定不会放他过去的。
  “肖总兵,此言何意?”
  陈远安笑着问道。
  肖远德道:“陈大人,最近这几个月,朝廷先后派来的三位使臣,没有一人渡过鸭绿江,大人焉能过去?”
  “本将倒是觉得!”肖远德道:“我大明王朝兵强马壮,只需一声号令,我大军即可杀入朝鲜,生擒李思高,看他还得瑟不?”
  “哈哈哈!”
  陈远安闻言笑道:“肖总兵说笑了,太子殿下为人仁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愿发动战争,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
  “嗨!”
  肖远德道:“就是因为殿下太仁慈了,才让那李思高如此气焰。”
  “肖总兵慎言!”
  陈远安提醒道:“太子殿下,也是未来的天子。”
  “嘶!”
  闻言,肖远德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私下议论皇储,这就是大不敬的罪过,于是笑着道:“多谢陈大人提醒,肖某只是一介武夫,还请大人勿怪。”
  陈远安与肖远德并无什么过节,他刚才的话虽然有些大不敬,但是他也不愿意抓住这个小辫子。
  “肖总兵!”
  陈远安澹澹的道:“你给我说说,现在朝鲜人是什么动向。”
  陈远安不想去纠结那些没用的。
  现在他是钦差,他的任务是见到朝鲜国王李思高,此前的几位使臣被拒绝入境,这事儿他当然也是知道的。
  此番他来到九连城,没用立即横渡鸭绿江,而是选择暂时在九连城停留,其实就是想先了解了解朝鲜人,然后在琢磨过境的事情。
  肖远德道:“最近几个月,朝鲜人调兵频繁,鸭绿江沿线,朝鲜人部署了近十万人,同时在几处海港,也部署了数万海军,国内还有数万机动部队,随时可以增援各处。”
  “二十余万人?”
  陈远安闻......言一惊,问道:“朝鲜哪来这么多的兵马?”
  这确实超出了陈远安的认知,可要知道当初日本国,一共也不过是十万兵马。
  朝鲜算起来,应该不如日本才对。
  但是经过肖远德刚才的话说,此番朝鲜部署对抗大明的军队,得有二十余万人。
  这就有些棘手了。
  要知道,大明王朝结束了欧亚非战争之后,全国的兵力虽然有近两百万人。
  但是现在疆域如此辽阔,这不到两百万的兵力,如今也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特别是西亚、欧洲、非洲,这三个地区因为战争才结束一年多,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朝廷的大部分兵马,也都部署在西亚、欧洲和非洲。
  剩下还有美洲,在美洲部署了也有二十余万人。
  把这些地方算下来,留在中原的兵马,其实也就四五十万人,但是这四五十万人,也不能全部拉到朝鲜战场。
  虽然现在这个世界都是大明朝的,但是需要兵马驻守的地方还有很多,即使现在与朝鲜开战,大明能够拉出来上战场的兵力,也最多就是二十万人。
  二十万对二十万,人数上并不占优。
  呵呵——
  陈远安突然明白了,明白了这朝鲜人为何敢于硬刚大明,或许是他们也知道了大明的底细。
  看上去大明王朝统治着全世界,可是除了中原之外,其他地区大明王朝都需要重兵把守,因为他们都是大明新占领的地区。
  如果大明王朝倾尽所有来攻朝鲜,或许世界其他新得之地,会出现真空状态,到时候各地群起而反,大明将会疲于应付。
  毕竟,那些新得之地,现在对于大明,只是敢怒不敢言,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大明王朝的统治。
  当然,这是说朝鲜现在真的有这二十万兵马的情况下。
  肖远德笑着道:“这些年朝鲜一直依附于我......大明王朝,再加上扶桑人被征服,朝鲜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境地,周围没有可以威胁他们的敌人,我大明除外。”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因为周边没有了威胁,所以这些年,朝鲜一直在忙于生产,暗中发育,此前有官员”暗中调查过,现在整个朝鲜,拥有人口六百余万人。”
  “嘶!”
  陈远安闻言,顿感后背发凉。
  心说这是大明自己在养虎为患啊。
  这些年大明忙着东征西讨,却忘记了身边还有个小老弟,一直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想着这个世界都已经被大明王朝征服,还会担心一个小小的朝鲜国吗?
  殊不知,大明没有提防朝鲜。
  但是朝鲜却一直在提防着大明。
  他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是他们不断的增加人口,这可很容易发展壮大起来。
  要知道,大明攻灭日本国到现在,已经三十年过去了。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朝鲜的人口早就翻了好几倍。
  还有,这些年朝鲜一直对大明十分谦恭,所以大明王朝在各方面都在帮助朝鲜发展。
  比如铁路建设,工业建设。
  这个世界,除大明外,最先修通全国铁路的国家,就是朝鲜国。
  至于经济方面,因为有大明这个大哥罩着,他们的经济也发展得非常快。
  虽然在武器上,大明并未对朝鲜提供援助,但是大明发展了几十年,谁能保证有些技术,就不会落入到朝鲜人的手里。
  或许,从一开始,朝鲜人就在算计大明。
  想到这些事情,陈远安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此行,怕是真的徒劳无功。
  ......
  ......
  大明王朝,再加上扶桑人被征服,朝鲜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境地,周围没有可以威胁他们的敌人,我大明除外。”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因为周边没有了威胁,所以这些年,朝鲜一直在忙于生产,暗中发育,此前有官员”暗中调查过,现在整个朝鲜,拥有人口六百余万人。”
  “嘶!”
  陈远安闻言,顿感后背发凉。
  心说这是大明自己在养虎为患啊。
  这些年大明忙着东征西讨,却忘记了身边还有个小老弟,一直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想着这个世界都已经被大明王朝征服,还会担心一个小小的朝鲜国吗?
  殊不知,大明没有提防朝鲜。
  但是朝鲜却一直在提防着大明。
  他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是他们不断的增加人口,这可很容易发展壮大起来。
  要知道,大明攻灭日本国到现在,已经三十年过去了。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朝鲜的人口早就翻了好几倍。
  还有,这些年朝鲜一直对大明十分谦恭,所以大明王朝在各方面都在帮助朝鲜发展。
  比如铁路建设,工业建设。
  这个世界,除大明外,最先修通全国铁路的国家,就是朝鲜国。
  至于经济方面,因为有大明这个大哥罩着,他们的经济也发展得非常快。
  虽然在武器上,大明并未对朝鲜提供援助,但是大明发展了几十年,谁能保证有些技术,就不会落入到朝鲜人的手里。
  或许,从一开始,朝鲜人就在算计大明。
  想到这些事情,陈远安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此行,怕是真的徒劳无功。
  ......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