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418章:收复九州,普天同庆!

第418章:收复九州,普天同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夫君,好了!”
  
  寝宫中,赵灵儿带着其他几女,为朱瞻圭穿着繁杂的礼服。
  
  当最后的冕冠戴在头上,赵灵儿往后退了几步,上下打量了一下丈夫,眼中露出骄傲和幸福。
  
  “嗯!”
  
  放下伸开的双手,朱瞻圭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同样盛装的妻妾,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拉住赵灵儿,对的几女道:
  
  “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离不开贤良淑德默默相助的妻子。”
  
  “我今天能有如此成就,少不了你们几个的默默相助。”
  
  “今天的这荣耀,有我的一半,也有你们的一半。”
  
  赵灵儿胡善祥几女听到此言,眼前微微一红。
  
  只有她们知道丈夫有多么不容易。
  
  自打全面战争开始,她们的丈夫就没有睡个一个好觉。
  
  每天都忙到深夜。
  
  有时候刚躺下,外面只要有人呼唤,就立刻起来又去忙碌。
  
  甚至有一次三天三夜没睡觉,一直在跟大臣们商量事情,讨论前方战事。
  
  国家大事几女也不敢插嘴,只能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一切,照顾好老的小的,准备好营养的食物,为丈夫补充体力,让丈夫少操点心。
  
  “哈哈,这大喜的日子,哭什么都别哭了。”
  
  朱瞻圭伸手一一给身边的家人擦掉眼角的泪水,随后对着几女点了点头,几女整理了一下心情,跟在朱瞻圭身后大步的走出了寝宫。
  
  门外数百名宦官宫女侍卫静静的等待。
  
  当朱瞻圭一脚踏出门,所有人拜倒在地三呼万岁。
  
  朱瞻圭微微颔首,在两个太监的搀扶下,登上了自己的龙撵。
  
  后面的赵灵儿几女,也在贴身侍女的搀扶下,登上了自己的座驾。
  
  “起驾!”
  
  随着小太监一声呼喊,抬撵的小太监抬起朱瞻圭,伴随着宫廷礼乐,往太和殿而去。
  
  而在太和殿之前,无数官员勋贵正在静静的等待。
  
  整个大殿前彩旗招展,各处角落都摆放着美丽的花朵。
  
  “呼!终于结束了!”
  
  队列之前,于谦看着人头涌动的太和殿广场,忍不住轻呼了一口气,发出了一声感叹。
  
  旁边的张辅,闻言哈哈一笑。
  
  “是啊,终于结束了,我这身老骨头也可以休息休息了。”
  
  “休息?”
  
  于谦看了他一眼,“我看你还是再等等吧,这刚结束,后面还有一大堆事情,没个一年半载,别想着休息。”
  
  张辅脸上的笑容一僵,苦笑的摇了摇头。
  
  旁边几位大佬级的人物,看着交谈的二人也是满脸笑意,不过在这笑容之中,却夹杂着一丝羡慕。
  
  眼前这两人,功劳大过天了。
  
  张辅身为此次作战总参谋,各个战役的计划,都是他亲自制定的。
  
  可以说大明能取得如此胜利,这十层功劳对方至少要拿两层。
  
  如此大的功劳,可以说是古今罕见。
  
  很多人都在猜测,皇上要怎么封赏张辅。
  
  毕竟对方已经是英国公了,这几乎已经到头了,老朱家又不想给活着的人封王,所有人都在暗暗猜测,对方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赏赐。
  
  至于旁边的于谦,他们倒是已经肯定了。
  
  太子太傅,加武英殿大学士,封护国公。
  
  眼前这于谦才多大呀?
  
  跟着皇上才混了几年,这直接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跃成为国公。
  
  这些成就,有些人几代人忙碌都达不到吧。
  
  对于周围那羡慕的目光,两人也没在意。
  
  至于朱瞻圭封赏他们什么,他们其实根本就不在乎。
  
  他们二人已经得到想要的了。
  
  那就是名传千古的名声。
  
  甚至毫不夸张的来说。
  
  在武将这个阶段,张辅已经达到可以封神的地步。
  
  古代那些武将确实厉害,可又有哪个能指挥军队占领整个世界。
  
  张辅现在可以毫不谦虚的拍着胸脯大喊,上下五千年,能达到这一步的武将,只有我张辅一人。
  
  说实话能得到这种成就,别说封王什么的了,就是现在死了,张辅心中也没什么遗憾了。
  
  至于于谦,那就更没什么想法了。
  
  他对钱财官职爵位什么的并不怎么在意,他心中怀揣的是天下百姓。
  
  如今天下百姓安康,富足美满,他心中那点小抱负早已经满足了。
  
  至于担任兵部尚书,带领军队打遍全世界,这个成就完全就是顺手来的。
  
  不过其实他心中挺感激朱瞻圭。
  
  如果当初没有朱瞻圭的提拔和培养,恐怕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倔强的小书生。
  
  当然了,还有他的堂妹。
  
  没有堂妹当年的搭桥牵线,他也不可能认识朱瞻圭。
  
  好家伙,这家伙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年他来到京师,并非是他堂妹向朱瞻圭推荐他。
  
  而是朱瞻圭,因为他才要了他的堂妹。
  
  不过想想也是。
  
  朱瞻圭没说过这事,于清瑶也没在意过,于谦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咳咳,你们两个让让,给我这个老头子留点位…”
  
  就在二人闭目养神静静等待的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两人回头看去,就见头发已经全白的夏原吉,在儿子的搀扶下,笑呵呵的看着二人。
  
  “您怎么来了?不是让您在家好好养身体吗?您要是再病倒了,陛下就该怪我们了。”
  
  一看是这老头,于谦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帮忙搀扶。
  
  “呵呵,大喜日子我哪能在家里坐得住,再说这也有我的功劳,我要是不参加,死都不瞑目。”
  
  夏原吉笑呵呵的让自己的儿子回到站班,跟走过来也要扶他的张辅点头打了声招呼,在二人的搀扶下,来到了队伍最前面。
  
  这一场世界之战,要说最累的人,那莫过这位户部尚书了。
  
  几百万军队的装备补给,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为了不耽误前面军队作战,这老头愣是拖着年迈的身躯,没日没夜的工作。
  
  前几天当前线的好消息传来,这个老头哈哈大笑了几声直接昏了过去。
  
  如果不是太医们拼命抢救,估计这老头这两天就要发丧了。
  
  “唉,终于结束了,这回陛下就拦不住老夫休息了。”
  
  看着庄严的太和殿,夏原吉忍不住得意的笑了一声。
  
  “呵呵呵……”
  
  旁边的于谦等老臣都笑了出来。
  
  这老头伺候了四代皇帝,后面的两代他都闹过退休。
  
  结果后面的两个皇帝都不同意,一直把他留在任上。
  
  而且从老爷子开始,都对这个老头都格外的宠爱。
  
  这些年整个户部的官员换了好几茬,这个老头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屁股连动都不动。
  
  为此还有人说了句调侃,铁打的夏原吉,流水的户部郎。
  
  “是啊,终于结束了,您老人家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扶着他的于谦笑着附和,随即想起了一个消息,忍不住关心道:
  
  “我听说你老人家打算帖木儿地区看看,那里可是苦寒之地,您这身体恐怕适应不了啊。”
  
  “是啊老夏,那个地方可艰苦了,你这身体我怕你去了回不来啊。”
  
  张辅也是连连相劝。
  
  “你们不用说了,我意已决。”
  
  “皇上是在那里没的,我陪了他一辈子,听说皇上走之前还念叨我,我不去看看,我这心放不下。”
  
  老爷子,朱胖胖,朱瞻圭,三代皇帝中,夏原吉要说在心中最感激的人是谁,那莫过于老爷子了。
  
  因为是对方把自己提拔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如果没有老爷子当年的提拔,恐怕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当初他听说,老爷子在走的头一天晚上还念叨他,他心里难过了很久,埋怨自己没有陪在皇帝身边。
  
  所以如今退休了,他打算去老爷子驾崩的地方,好好的看看,跟不知道有没有离开的老爷子说说话。
  
  这件事他跟朱瞻圭说过。
  
  朱瞻圭也劝了几次,最后见实在劝不了了,只能暗自决定,派人好好照顾着,不能让这位大明的肱骨之臣,死在远离家乡的地方。
  
  “唉!”
  
  听到夏原吉提到了老爷子,张辅也微叹一声,拍了拍夏原吉的肩膀。
  
  “咱们两个一起吧,到时候也有个伴。”
  
  夏原吉点了点头,三人继续看着大殿的方向静静的等待。
  
  不单单是在太和殿之前。
  
  紫禁城之外也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的百姓,一个个盛装打扮,手举着各种小彩旗和小的大明旗帜,在士兵们维持秩序中,静静的等待着。
  
  各县城,各村庄,所有村民今天也没有劳作,同样坐在大喇叭下面静静的等待。
  
  而在不远处,还有一些青年摆放的爆竹,等待着待会儿好消息的到来,好点燃爆竹。
  
  在世界各地的,各个方面军,除了分配在各地值守的军队之外,纷纷集结在了一起,静静的看向了点将台,耳朵竖着老高,等待着广场各地放的大喇叭传出声音。
  
  时间缓缓流逝,当时间到达吉时。
  
  安静的喇叭中,突然响起了庄严的宫廷礼乐。
  
  “立正!”
  
  执勤官一声高喊,盘膝坐在地上,静静等待着士兵们,哗啦一下集体起身,面向军旗方向庄严肃立。
  
  “皇上驾到,太上皇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后娘娘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喇叭中传出,向所有士兵宣告着来人的身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他们看不到皇上,但所有士兵还是整齐的三呼万岁。
  
  太和殿之前。
  
  官员们看着坐在龙撵上,缓缓而行的朱瞻圭,纷纷拜倒在地,口呼万岁。
  
  在朱瞻圭的身后,还有一脸微笑的朱胖胖,以及赵灵儿和朱瞻圭的老娘张氏。
  
  至于其他皇子和其他嫔妃,则是没资格从中间御到上行走,而是在到达门口之时,就下了车轿,从两边而过。
  
  在一声声万岁欢呼中,朱瞻圭表情平静的下了龙撵。
  
  冲着众官员们微微点了点头,走到老爹朱胖胖身边,搀扶着老爹,往大殿前方的御台而去。
  
  赵灵儿同样扶着一脸慈容的张氏,跟在了两人的身后,往上而行。
  
  四人来到准备的御台前,朱瞻圭来到一排话筒边,微微抬手。
  
  “诸君平身!”
  
  朱瞻圭没有说诸位爱卿,是因为他的话面对的不单单是众位大臣,还有士兵以及天下百姓。
  
  “谢陛下!”
  
  所有人跪拜谢恩,慢慢的站了起来。
  
  随着众人站定,张辅和于谦大步向前,各自从怀中捧出了一张夹着红纸的奏本,高高举起。
  
  “臣,张辅于谦有本要奏!”
  
  朱瞻圭看向二人微微点头。
  
  “准奏!”
  
  两人互望一眼,打开手中的奏章,整齐念道。
  
  “臣叩请圣安!”
  
  “继永兴三年起,我大明为收回上古九州,百万大军,齐出家门为国争战。”
  
  “历时两年半,经历无数血战,无数儿郎战死疆场,于三日前正式结束收复战争!”
  
  “即那日起,上古九州再次归入我炎黄之家。”
  
  “我等终不负皇上所愿,天下所愿,先民所愿,完成陛下朝廷天下百姓所交付的任务。”
  
  “臣二人代表四大方面军,正是向陛下,向朝廷,向天下百姓,交命!”
  
  “恭贺陛下收回九州,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为天下贺!”
  
  早就等待的臣子们,再次的拜倒在地,口中高声恭贺。
  
  神情平静的朱瞻圭,听完了二人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
  
  虽然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但每次听到这方面的汇报,他都忍不住心中一阵狂喜。
  
  来到这个世界30多年了,他也已经是奔四的人了。
  
  不但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大明的命运,还让大明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国家。
  
  朱瞻圭相信。
  
  有自己打下的完美基础,后世子孙只要不出现败家子,会带着这个星球继续前行。
  
  说不准几百年后,大明会直接跨入星际时代,成为横跨宇宙的文明之一。
  
  当然了,这也只是他往好的方面想。
  
  也有可能会没有了外部压力,后世子孙们集体摆烂,直接躺平摆烂。
  
  不过朱瞻圭也没办法。
  
  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世子孙会做到哪一步,会发展成什么样,他是真的管不了了。
  
  他已经做了该做的事,完成了该完成的任务。
  
  后世子孙是死是活,全靠他们自己努力了。
  
  ps:后面大概还有3~4章内容,虽然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写,但那完全是水了。
  
  也有兄弟建议,让我写个发现异世界空间,然后跟其他世界继续打。
  
  这个我是没考虑过,毕竟咱这是历史,不是玄幻仙侠,咱们要尊重这个分类,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不但提升不了成绩,还会让人觉得恶心。
  
  新书我也考虑了,这几天定了一个简单的初纲。
  
  我自己先写着,存一下稿子,预计6月1号左右发。
  
  大半个月,怎么说也能存个三四十张稿子,回头有事上架了都能爆更。
  
  好了,就这么多事,接下来几天我会尽量连天更新,把这本书完本,然后我们回头再新书再见。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