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于选片师这一职业,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是干什么的,它属于那种接触过也不记得,记得也不了解,了解后也没甚印象的冷门职业。
以上所述,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做的是个小众职业,凸显出职业另类,没有什么入殓师,盗墓者,鉴黄师那么nb,但是也是平常大家接触不多的行当,这样大家才会有兴趣来看嘛。我们选片师所做的其实就是“卖片”,当然此“片”不是鉴黄师看的“**”,而是照片——影楼的照片。
中国人现存的最老的一张照片距今已有171年左右的历史,是著名卖国贼爱新觉罗·耆英的照片。“耆英”典出《邵氏闻见录》卷十:“乃集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即对高年硕德者之称,可这家伙与什么德高望重是一点不沾边,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是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此后一系列条约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直至咸丰赐令自尽。
国人对照相的态度和国人“开放”的程度是惊人的一致,由害怕恐惧到后来接受认可,直至现在“柔光双摄拍人更美”。再看电影里十三姨给黄飞鸿拍照时场景,大家都是捧腹而笑,对于“拍照摄魂”说,更是“呵呵”以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之本能,全国各地的影楼如雨后春笋一般,就这样,催生出了这个职业——选片师。
顾名思义,所谓选片师就是给顾客挑选照片的老师。当然有的读者就会质疑,怎么我所去过的影楼没有选片师,一个是规模问题,一个是这个行业兴起的时间问题。一般小点影楼不会需要选片师,因为可能老板,摄影师,选片师都是有一人或者几人组成,小的团队,直接在选择照片就避开职业选片师的介绍环节,但是不管如何照片总要选择,给你意见帮你选片的就是做了选片师工作的人。随着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大家对照片要求是水涨船高,有针对的挖掘高品质客户的需求,中高档影楼慢慢引进了选片师这一专职。
我这么一解释,大家大概就豁然开朗了。对于我这个职业,其实挺招黑,所以我也是自称“卖片的”,何为“卖片”,照过艺术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般对于需要8张照片的相册,摄影师会给你照上100左右的底片,多出来的,解释给你听说是:为了以后好选择照片,多拍出来,什么相册效果需要,什么做出联动效果更漂亮等等云云。其实就是给我们选片师提供素材而已,我们会在你花出了套册钱,服装钱,化妆钱,首饰钱等之后,再次给你推销多出来的底片购买,相册需求,相框选择,既行话所谓“二消讲解”,理解成“二次销售”或“二次消费”都行。选片师就是销售人员,而且选片师是整个影楼的核心,是效益收割部门,数据显示,高中档影楼现在二消的收益大概占据影楼全部收益的百分之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