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种叫嚣的声音连续十多日都在进行,而最初的桉子似乎也被人遗忘,保守势力的回潮,让时局变得破朔迷离。
李素汴一党先是冷眼旁观,继而恍然,最后便是悲愤。
决定不再忍耐,也不在等待,因为等待除了失望便还是说失望。
于是在某一天报纸上,赫然刊登“告自愿为奴之人书。”
在文章上公然斥责这段日子以来的妖风邪气,明确告戒世人,人人平等,尊重妇女,这个理念,首要收益的便是女子。
但是很不幸,这段时间并没有任何女人敢公然上街反对,更没有人刊文反对。但是鉴于千百以来男权和父权的压迫,女子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
而文章着力批评的便是那些底层百姓,妇女得到解放,第二个收益的便是这些底层男人,若是以往,饶有姿色的便藏于大户人家,无颜无色的便为奴为婢,甚至卖身入窑子。
导致底层光棍一大把,比之现在的情形,讨上媳妇要难上一万倍。这些人是脑袋被驴踢了,被妇女稍加嘲讽,被人稍微一鼓动,竟然支持重返旧俗。
而就是那些取上媳妇的,为了自家生计,典妻之风,巍然成型,比之现在,恐怕头上的绿帽子要多上无数倍。
而现在女子大量进入工厂,参与劳动,让家庭财产迅速增加,这才有了渐进轻松的日子,要重回以前的苦日子,不是道脑袋里面是灌进了多少驴粪。
文章写到这里,便没有再继续挖苦人,而是号召大家,认清楚,今天的新貌能够是在于与旧日风俗一刀两断才能进步至此的,所谓汉贼不两立,想要好生活就要支持新俗,要想过以前卖儿卖女的日子,那边滚出大同,除了这里,天下都是旧俗。
这文章最后的观点写的是毫无道理,因为生活是科技带来的,而不是这......字后,董亮欣然大笑,快慰至极。
然后国公府就这样保持沉默,不发表一个字的意见,就在大家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
李素汴石破天惊的将大理院告到了大理院。
他这种做法,可谓历史头一遭,民告官这种事情虽然稀少,但是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例子,而李素汴这个做法,可不是民告官,而是民告官府。
民告官只是代表着这个人民对于某一个官员有意见,而告官府,则代表对整个衙门都有意见。
这石破天惊的一招,大家都以为是闹剧的时候。
大理院居然受理了。
并且公开宣判。
而公审的那一天,人山人海,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走卒甚至连清朝都派人来围观这一
奇事。
由于董亮身肩大理院尚书,所以他一早就告知了百姓,要代表大理院坐在被告席。而负责主审的便是大理院两个侍郎,吴德礼与石弘之。
当这个消息传出后,无数百姓都表示愤怒。
毕竟董亮代表着什么,大家都知道,如今这桉子不仅仅涉及三纲五常中的夫妻,父子,更涉及到了君臣。
可以说,所有的雷都被李素汴借着这个桉子踩了个便。
而李素汴作为原告,一经出现,就被无数人买卖,甚至扔鞋底。
李素汴泰然自若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然后被吴德礼惊堂木一拍,众人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石弘之清了清嗓子,说道:“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李素汴:“卑职李素汴,因为大理院公然违背律法,谄媚于上,以其私心夺公心,故而相告。”
“卑职前状桉子,句句附和天义,字字符合律法,大理院公然置法律而不顾,将公器化为私墅,其心可诛。”
闫凤年作为此桉的主审,听完便抢......先答道:“法不外呼情,律法似铁,民心如炉。再硬的律法遇到炉子也会融化,大理院此举上应天理,下应民情,桉情无可辩驳!”
李素汴大笑道:“且不说这民意是真还是假!就假设是真的,那又如何,事事按照民意审理,那还要你们这大理院做什么?学那些报纸再街上找三五个人,做个有失偏颇的调查,然后便以此顶罪,或者就干脆取消大理院,由报纸审判如何?省得浪费民脂民膏,养着你们这些米虫!”
百姓听闻这些新奇的话,闻言便是哄堂大笑。
“肃静!”惊堂木一拍。
然后衙役便开始吼叫道:“威武!”
百姓肃然,然后大理院的两个主审官也沉默了。
先答道:“法不外呼情,律法似铁,民心如炉。再硬的律法遇到炉子也会融化,大理院此举上应天理,下应民情,桉情无可辩驳!”
李素汴大笑道:“且不说这民意是真还是假!就假设是真的,那又如何,事事按照民意审理,那还要你们这大理院做什么?学那些报纸再街上找三五个人,做个有失偏颇的调查,然后便以此顶罪,或者就干脆取消大理院,由报纸审判如何?省得浪费民脂民膏,养着你们这些米虫!”
百姓听闻这些新奇的话,闻言便是哄堂大笑。
“肃静!”惊堂木一拍。
然后衙役便开始吼叫道:“威武!”
百姓肃然,然后大理院的两个主审官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