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差点丢弃的故事 / 第三十四章 参学

第三十四章 参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和尚说,古代一个有钱人家养了很多鸟,一个朋友来拜访,见白鹤就问养鸟人是什么鸟。养鸟人骗他是尖嘴老鸦,再问鹈鹕,养鸟人说是尖嘴老鸦的儿子,又问白鹭,养鸟人骗他这是尖嘴老鸦的孙子。这人见状自我感慨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陈威将军当年叱咤风云,视死如归,震撼朝野,只可惜壮志难酬。说起将门后代沉寂数代,终归是磨了锐气,不堪回首。到大清康熙年,好不容易出现了有骨气的子孙,无奈胆气十足,技不如人,怎能光宗耀祖?陈家有两兄弟福生、寿庆,夜闯密林寺报仇不成,反被旻和法师两脚踢了出来。幸好佛门中人不计较,否则报了官他们便性命不保。
  陈家子孙经此挫折,对报仇之路也感到十分渺茫,再想打造祖上当年的的辉煌,似乎不太容易了。经此短暂的折腾,为家族安全考虑,陈家又一次迁徙,隐于大山之中。
  赵家则举家搬迁,离开江南,往北进入山东境内。从此再无人敢出头露面。
  陈赵两家这一沉寂,便又是数百年。这都是后话。
  不过,在明朝嘉靖十八年时,围绕当年的御赐国宝,东洋人仍然惦记着。那年,有一个高僧策彦周良从倭国谴使入明。此人是日本临济宗僧人,生于京都,出身显赫,是丹波(京都府)管领细川家族的家臣——井上宗信的三儿。他18岁在天龙寺受戒出家法姓周良。21岁时,继承师父塔头,称为妙智院三世。他带了数百人入明,打算待上三年,以文化交流为名,并收购汉文古籍和古董。他从宁波登岸,一路上从运河北上。
  策彦周良谴使团里有个僧人是北岩寺的,法号海明。此人幼年入寺修行,其祖师便是休陌法师。当年休陌回到日本,将所学倾尽全力教给徒弟,并嘱咐他们研读密布遗诗,一旦机会成熟,要回归大明灵光寺,找回御赐宝物,供奉在北岩寺。
  海明知道倭国与大明关系时好时坏,像休陌一样潜入大明,风险太大。所以这次随团出使,可以光明正大,到时候申请去灵光寺研修佛法。
  朝廷僧录司对去灵光寺的人比较关注,听说是倭国僧人,想起了当年潜伏寺中的普照,便不同意海明去研修。海明法师恳求策彦周良出面帮助。大师与大明朝不少的高僧有交往,托人向僧录司求情。僧录司考虑两国佛法交流需要,最后同意,限定修行一月。虽然时间短,但毕竟有了难得的机会。
  到了寺院,海明的倭国身份受到了灵光寺僧人的歧视。到是灵光寺现任住持泓文法师比较大度,以为佛法交流没有国界,不分彼此,坦然接受海明入寺禅修。
  经历数名皇帝,在加之灵光寺低调处事,灵光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回归正常平静。泓文接任住持,他算是空降干部,站位颇高,颇为重视佛教文化的振兴,对海外来人,也抱着相互切磋的想法。为了来大明,海明学习了汉语,能够进行一般沟通交流。入寺之后,与众僧一样,坐禅念经,查阅经书,撰写日记,并无异常情况。海明唯一的爱好,喜欢独自站在大殿前院,凝视灵塔群出神,不知在想什么。泓文对海明多了一份警觉。
  海明对密布法师研究了几百上千次,他始终不明白休陌要他们熟记法师留下的诗的意思,所以他站在院子里又一次默念,想从此境此寺找到灵感,可惜他依旧茫然一片。
  有时候,海明还去泓文法师这里求学佛法。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开元年间达到了高潮,开元五年就来了五百余人,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等人都是这一时期抵达唐朝的。有个叫荣西的禅师,曾来两次来到宋朝,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被称为“日本茶祖”,著有《吃茶养生记》。
  这一切从海明的口中得到证实。临走的一天,海明终于忍不住承认,自己是灵光法师普照“灵言宗派”的弟子。当年普照回去之后,创立自己的门派,奉南无释迦摩尼佛为本尊,讲究以“心佛”之心坐禅悟道,基于“禅修自如”的理念坚持“静坐冥想”,度化一切。所以说,灵光寺仍是灵言宗派祖庭。
  泓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倭国“灵言宗派”,与本寺持修并不一样,密布大师阐述禅修的根本是真积德行善,培养圆融纯洁的才智,而非想得到一切。修持本体是空寂的,也不可能用尘俗的方法,内心的执念得到它。
  泓文说,法师渡海前来,在本寺一月,禅修佛法,劳费精力,善哉,善哉。宋朝的庵守净禅师曾有一首诗偈“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或者说,云水本身就有着禅的本质——自由自在、单纯朴素、身心调柔、利物不争、随缘不执。佛法也是如此,对如云流去,无好坏净秽的分别,之所以具滋养容含之德,当顺应“满则溢之,亏则盈之”的自然平衡。
  海明询问大明建立前,灵光寺护圣得宝的事情。
  泓文说,本寺已经忘记了,无甚御宝,阿弥陀佛!
  海明汗颜,此时才明白,出家人四大皆空,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谁在乎什么御宝?那都是浮云,那都是身外之物。
  无奈之下,海明启程回了倭国。很长一段时间,海明十分消沉,常常跪在休陌大师的画像前静默。他搞不明白,休陌大师为何留下遗言,嘱咐后世一定要寻找御宝带回。灵光寺参学一个月,寺中僧人日日敬香念佛,并未出现浮躁不安份的现象,由此看来,他这一辈是无法完成任务,祖师的愿望是实现不了了。之后,海明不再提及这事。北岩寺再也沒有倭国僧人敢踏入灵光寺院。
  老和尚讲到这里,站起身来,走到供奉着佛祖的铜佛像跟前,深深地鞠躬,嘴里念叨着佛经
  说句实话,这故事确实很好,有味道,有新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都有,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何谓东风?结果啊!难道这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老和尚转过身子,又过来坐下,从木盒里拿出几块小碎片,点燃之后,放进香熏里,突然一种奇异的香味弥漫整个屋子,这种香闻之精鬼盅意,通窍提神,留魂驻魄,此生似乎第一次闻之。老和尚见我惊讶,便告诉我这是奇楠沉香,香之钻石,古代称之琼脂,是礼佛最高的礼仪。
  这么说来,老和尚还要讲下去,精彩在后面。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