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098 从军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却说那小福子,高高兴兴地领了上官婉儿的赏钱,高高兴兴地赶上楼船,高高兴兴地回禀了经过,就等着太子爷龙颜大悦一下。
  
      做为一个合格的下人,只要主子开心了,他就开心了——起码,他是这么跟李余说的。
  
      李余果然很开心:“你很会办事嘛,该赏!”
  
      该赏您倒是赏啊,在那里犹豫个什么劲呢?
  
      难道在积蓄力量?
  
      小福子等啊等啊,李余终于说话了:“姬无断年纪大了,还动不动跟我摆老资格,要不,把你给换上去?”
  
      小福子一听就慌了,急忙跪地求饶:“太子爷饶命啊!老祖宗……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姬总管很厉害的,我们都得认他为老祖宗,奴婢实在不敢想他的职位呀!”
  
      李余笑了,对着李孝逸说道:“看看,就是一个奴婢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咱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李孝逸翻了翻白眼:“这个小崽子,居然敢给姬无断下套,倒也有几分胆色。只是他终究还是见识少了些,当不了什么大用。太子您信不信,只要咱们回到东都,这小子就会消失。”
  
      野心这东西,每个人都有,只是贪图的东西不一样。
  
      有人喜欢钱,有人喜欢权,有人喜欢美色,更有人喜欢全都要。
  
      所以,一个小太监抓住机会想更进一步,想达到监生巅峰做个大内总管的愿望,不过分。但前提是,要量力而为。
  
      就现在小福子的能力,贸然挑战姬无断的权威,无异于找死。但,别人不一样。
  
      比如,李孝逸。
  
      他就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大,可以达到任何他愿意达到的目的。不管他在李余面前如何伏低做小,但那只是自保之道,只是对皇权、对天后的敬畏,跟李余的个人能力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能有什么能耐,也敢来指导耶耶打仗?
  
      还不是仗着投胎的技术好点,还能来几句酸不拉几的诗文,侥幸入了天后的眼,就在这里白白等着捞军功、混封赏?
  
      今天,我一定要让你看看,太公我是怎么打仗的,也免得你狂妄自大,小觑了天下英雄。
  
      心里带着一股气,做起事来就不一样。
  
      李孝逸一改前面的拖拖拉拉,硕大的将旗展开,上千艘战舰一字排开,阻塞了运河,遮天蔽日一般直往扬州而来。
  
      但数十万的人马,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到位的,等大队人马赶到淮阴的时候,两个月已经过去了。
  
      李余这个两辈子都是北方人的人,对“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本来还有点小期待,但很快就不期待了,只剩下一肚子的怒火,再然后就是麻木,无尽的麻木。
  
      每天坐在船上慢悠悠地顺着河漂,每天看到的风景几乎一样,每天看到的就那几张毫无表情的臭脸,每天吃的都是那似乎亘古不变成分不明的行军粮,都会变得麻木吧?
  
      要不,找人把柳眉月叫回来?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别看李孝逸好像处处配合,唯李余马首是瞻的样子,但这军中真正话事人还是他李孝逸。李余相信,只要自己出尔反尔,第二天就会有自己的段子被广为传颂。
  
      所以,精神享受就不用想了,但咱们能不能别再吃这猪食一样的行军粮了?
  
      李余可是亲眼见过,那胖厨子(好像厨子都不怎么瘦?)把一块黑黝黝臭烘烘的醋布放到熬的稀烂的粥里,再剁碎一堆菜叶,一搅拌,“美味”的行军粮就新鲜出炉了。
  
      有新兵蛋子嫌弃味道不佳,不想吃,被伍长一个大耳刮子给抽了回去:“爱吃不吃!当年耶耶跟突厥人打仗的时候,薅一把草混着雪就咽下去了,那来的热汤喝?”
  
      新兵蛋子不知道就着雪吃草只是极端条件下的个例,立刻就被伍长的勇猛给吓住了,只能忍着要yue的冲动,哭哭啼啼地强行咽下去。
  
      “咱们大唐差钱吗?”李余很不解。
  
      咱们大唐不是富裕的流油,怎么还克扣士卒们,哦不,可不仅仅是士卒吃那个猪食,就连那些司马、参军、大小校尉,居然也吃一样的食物。
  
      莫非是有人胆敢贪墨粮饷,故意让士兵们吃这种玩意儿?
  
      户部?
  
      兵部?
  
      抑或某个想发财想疯了的平章事?
  
      李孝逸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有手黑的,但也不敢这么黑,几十万人马呢,万一出点事那就是天大的案子。这呀,以前就是这么个定例。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如果吃得太饱,会干什么?”
  
      “睡啊,还能干什么?”
  
      据砖家说,人吃多了以后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消化,就会导致脑子短时间的供血不足,人就开始犯困。
  
      所以,李孝逸其实是个砖家,故意让官兵们吃个半饱,时刻保持清醒。
  
      李孝逸笑了,高深莫测:“圈养中的猛虎,一旦出了笼子,就会吃人,士卒也一样。”
  
      李孝逸自以为高妙的一句话,却被李余深深怀疑。
  
      猛虎出笼自然是要吃人的,可要是本来就只是圈养的土狗呢?
  
      本来就没有几分杀气,又被牢笼给消磨殆尽,还被饿得面黄肌瘦的。你指望那些瘦骨嶙峋的土狗,跟那些已经成了散养野狗的叛军对决,怎么看都不像有胜算的样子呀?
  
      …… ……
  
      如果说强盗为祸一方,杀人越货毫无人性,那么官军的危害就更大,简直就是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寸草不留。
  
      为了减少物资转运的麻烦,唐律规定,官军一路所需物资均有所路过的州府承担,从来年的赋税中扣除就是。其中,各州府怎么承担,各自分担多少,如何转运交接,都有一系列的规定。
  
      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想用死规定限制住活人,无异于让孙悟空看守蟠桃园,想不吃两口都难。
  
      倒不是说哪个家伙疯了,敢截留给大军的物资供应。放心,一粒米都不会少。但在转运的过程中,总要有些消耗吧,总要有些损失吧,所以一个成熟的官员,都会在向百姓征收之初把这些计算在内。
  
      要不然,万一对不上账,你难道让本老爷拿自己的脑袋给大军熬粥?
  
      这事,无关贪墨,也无关盘剥百姓。
  
      只不过,损耗定的是高是低是多是少,就在那些刺史、司马的一念之间了。心黑的,多个五七八成不是不行,稍微良善些的,两三成也是必须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从来说的就不只是那些提供大炮的人。
  
      而这一切,最终都会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
  
      那些承担劳役的农夫,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把自己辛辛苦苦产出的钱粮一件件地搬运到军队的血盆大口之中,还要感谢人家没有刁难自己,衷心地祝愿官兵们早日平叛。
  
      是的,比起扬州被祸害到不知到什么程度的百姓,干点活儿,付出家里一大半的钱粮,又算得了什么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