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五百零九章明昌十二年

第五百零九章明昌十二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明昌十二年的开春,大地万物逐渐复苏,九州大地开始变得温暖起来,却唯有河套地区的兴庆府依旧冰冷刺骨,好似正在盛冬。
  
      这个冬季的年,夏国并不好过,去年一年里丢失河西,损失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领土!
  
      折损二十多万主力军队,更让吐蕃和平归附金国,这一系列的噩耗,好似正在消磨着夏国最后一丝国力。
  
      从而年关翻过,夏国内部弥漫着一种王朝末日的景象。
  
      ……
  
      皇宫中,李纯佑的寝宫内一声叹息传出,令外面站岗的卫士、内侍不由地打了个冷颤,更加努力站岗,唯恐皇帝将怒火发泄在他们头上。
  
      寝宫外部寒风凛冽,寝宫内部则温暖如阳,甚至令年迈的高逸有些闷热的慌。
  
      高逸这已经是第五次来寝宫了,对李纯佑的悬浮不定,高逸只能做到臣子的职责,其他的再不敢多言半句。
  
      刚刚的叹息正是李纯佑发出,他直到如今,依旧为支援不支援河湟而难以决策。
  
      自从去年提出支援河湟以来,夏国内部因为李纯佑的惊疑不定,依旧没有任何动作。
  
      纵是多数臣子接连上书,请求调动河曲兵支援河湟谷地,可李纯佑依旧难以下定决心。
  
      所以支援河湟的方案自去年提出,至今还依旧没有半点准信。
  
      直到如今外部已经冰雪融化,眼看一场遍布夏国疆域的大战即将又一次来临,李纯佑也不得不放弃拖延,开始为河湟的事情做最后的决定。
  
      “唉!”又是一声叹息,李纯佑一副精神憔悴的样子,看着不为所动的高逸,言语间满是暗示道:
  
      “枢相,上个月积石州传来消息,去年冬季河湟谷地遭了雪灾,冻死牲畜无数,就连冬麦都损伤十之八九!
  
      百姓饿殍枕藉,争相逃亡!
  
      听积石知府说,现在河湟谷地流民遍地,为了一口吃的,难民们到处烧杀抢掠,极大的祸害了河湟谷地的地方治安。
  
      难民们都等着朝廷的救济粮了,可河湟谷地军粮都不够大军所需,更何况救济难民?
  
      倘若朝廷不支援河湟谷地,恐雪化之后,各地流民汇集一起,会酿成民变啊!
  
      河湟谷地现在是内忧外患,一来要防备西海方向的金军,二来要弹压内部即将发生的叛乱。
  
      一万河湟军捉襟见肘啊!顾了内,顾不了外,顾了外,顾不了内!
  
      现在河湟的求援信就在朕桉头摆着,枢相总管军兵府事,枢相说说现在该如何办吧?”
  
      “咳咳咳咳!”
  
      高逸极力压制着自己的咳嗽声,可到底犟不过本能反应,遮掩着嘴角压下喉咙间的瘙痒后,高逸这才有气无力地说道:
  
      “回禀陛下,河湟的事情是关乎朝廷存亡的大事,能快则不能慢,能多则不能少!
  
      现在河湟受了灾,只凭河湟一己之力,确实是有些为难了。
  
      对朝廷来说灾情要救,兵情也要救,况且灾情关联着兵情,若灾情失控,兵情也会跟着失控。
  
      当务之急是将灾情先压下去,然后再克服兵情问题。”
  
      高逸说完,李纯佑仔细斟酌了一会,发现高逸依旧谨慎不留把柄,看似说了一大堆,其实真正有用的什么都没说。
  
      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兵、粮问题,依旧绝口不提。
  
      高逸的不作为让李纯佑心中有些恼怒!
  
      身为臣子不替主分忧解难,反而尽想着置身事外,不想沾染半点因果!
  
      这让极度自负的李纯佑对高逸的感官变的极差。
  
      其实李纯佑也不想想高逸为何会变得如此,还不是因为他这个皇帝的原因。
  
      身为一国之君的李纯佑自己都不想承担任何责任,一心想着将下属推出去背锅,自己在幕后坐视成败。
  
      这让做臣子的高逸如何敢放心大胆的主动背锅。
  
      是李安全一家老幼死的不够惨,还是嵬名令公被李纯佑贬的不够冤!
  
      反而现在高逸是打定主意了,对河曲兵调动一事绝不沾染半分!
  
      否则若真因为河曲兵的调动,而导致兴庆府出了什么事,到时候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的还得是他。
  
      经过李安全与西军一事后,高逸已经对李纯佑看清楚了。
  
      他们的这个皇帝刚愎自用且又多疑善变,急功近利而又优柔寡断、极好名声而又缺乏担当精神、专横滥杀而又刻薄寡恩!
  
      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当你有用的时候,他恨不得把你高高捧起。
  
      当你出现错误或者与他心境不合时,当初他把你捧的有多高,现在就能把你摔的有多重!
  
      当初二十万西军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也全部为国捐躯,可谓是惨烈就义!
  
      这等事情皇帝不说下旨嘉奖吧,但也应该多少缅怀一下,毕竟都是为了他们李家而亡。
  
      可现实却是,李安全在收到西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不要说是缅怀悲伤了,甚至观其当时的言行,李纯佑恨不得杀光那些为国死难的将士家属!
  
      要不是这种事情确实骇人听闻,说不定李纯佑真能干出这种事。
  
      而且其屠戮李安全一家无辜之人的行径,更令朝臣宗室心寒。
  
      对自家人都能下这毒手,那其他外姓臣子就更不用说了。
  
      金国皇帝虽然在夏国内部被宣传为屠夫暴君,但其可从未杀戮过宗室亲人。
  
      不管其内心是否表里如一,但起码在表面上来看,金国皇帝是天下诸国中最善待宗室的皇帝了。
  
      而正是因为金国皇帝善待宗室,所以金国的宗室也同样拥戴皇帝,两者相辅相成,才造就了如今如日中天,气吞万里如虎的强大金国!
  
      对比金国皇帝的情况,自己皇帝对宗室的残暴行为,只会造成内部离心离德。
  
      就像如今一样,调不调动河曲兵,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可就是因为李纯佑的优柔寡断,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直拖延至今。
  
      现在更是害怕因为调动河曲兵,而导致兴庆府发生什么意外,进而导致李纯佑自身权威受损。
  
      所以李纯佑接二连三的暗示高逸,让高逸提出河曲兵的调动,然后他在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若以后不出意外还好,若真出现什么意外,高逸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李纯佑的心思,高逸看的一清二楚,所以高逸便装聋作哑,绝口不提河曲兵一事。
  
      反正这天下是你们李家的,当皇帝的自己都不在乎了,他一个外姓人家又何必操劳太多了。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