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在古代搞基建 / 江湖篇 五

江湖篇 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诸位好兴致啊,这是一起夜游呢,本官记得夜间有禁令,禁止出城门的,诸位是酉时后才出的城门吧”
  “我们有知州大人的特许手令,并未违反法令。”
  “哦?是吗,拿过来看看”
  身边的士卒接过,递给刘知府,刘知府接过,瞟了一眼,波澜不惊道:“这上面可没有本官的官印和手印,你们难道不知道,本朝律令,除紧急军情外,凡急务出城门,必知府及知州两人共莅字,乃能奏效之。”
  “本官怀疑,尔等聚集在此,意图谋反,给我拿下!”刘知府抬了手示意动手,瞬间大部分人被制住,萧映鸾现在一时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天高皇帝远,照这情形就算公主身份亮出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贸然将天网的人召出来,也很难解救f所有人,不但暴露了天网,也会给他们以后的行动埋下隐患。
  就在萧映鸾准备亮出自己的身份,用来和刘知府周旋时,李知州和一位年轻公子带着驻扎在西河的青峰营将士赶来。
  “刘知府,这你就错了,你好好看看那份手令上面的印章,那可不是我的,可是同知大人的,本朝律令,想必刘知府应当十分了解,就不用本官复述了吧。”
  “既然是误会一场,那本官就先行离开了。”刘知府意识到不对,想要尽快离开。
  “恐怕今天,得劳烦知府大人跟我走一趟了。”
  “李知州,你这是什么意思!”
  “知府大人到现在还在装糊涂吗,你分明早就和这帮土匪勾结在一起了,近年来发生的劫匪杀人案件,哪一桩没有你刘知府的手笔。”
  “李知州慎言,没有证据的话,你可不要乱说。”
  “你私自调动驻城官兵,光凭这一点就可以治你死罪!事到如今,你还不认罪吗”李知州痛心疾首道。
  刘知府一脸平静,反问道:“认罪?我做错什么了,凭什么要认,本官只是接到消息有人试图谋反,告知王参将前来平叛,本官也是担心百姓的安危才一同前来。”
  李知州轻叹:“刘大人,看来你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来人!将人带上来。”话落,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被押上来。
  “此人就是这群劫匪的头领,牛石,他都已经招认了,这些都是你们这些年来的密信,你还有什么可说。”
  “没什么可说的,你设下这一环扣一环的计谋,当真是好算计,先是大张旗鼓的动用江湖人去剿匪,让我和牛石联系露出马脚,然后顺腾摸瓜找到牛石的藏身之处,再引出我背后的人,但是目前来说胜负犹未可知。”
  “动手!”
  就在众人陷入厮杀的时候,刘知府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寡不敌众,准备偷偷溜走,李知州和萧映鸾同时注意到,同时射箭,不约而同的射在刘知府的左腿上,两人隔着众人对视了一下,相视一笑。
  随着刘知府的落网,事情已经结束,萧映鸾一行人随着叶行舟回到一叶山庄,众人坐在桌前讨论着这件事。
  萧映鸾带着疑问问道:“f所以少庄主,你们是早就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刘知府f所设的圈套吗?”
  “不知道啊,在下觉得可能是李知州为了怕走漏风声谁也没告诉,不过事情圆满解决了就好,好在大家伤亡也很小。”
  “回禀少庄主,门外有官府的人说李知州感谢大家,特意设宴邀请众位主事前往府邸一叙。”
  “知道了”
  “既如此,事情解决了,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说罢,萧映鸾就准备告辞。
  “王公子,李大人特意点名让您一定到场。”
  “啊,我吗”
  “既如此,王兄就别着急走了,一起去吧,你不是也想知道刘知府意图吗,去了就知道了。”
  当萧映鸾他们到的时候,人已经基本都到了,李知府正招呼着众人,看到萧映鸾他们赶忙招呼他们入座,然后,站着向众人举杯:“首先感谢诸位相助,本官才能将这群恶匪缉拿归案,其次我为向诸位隐瞒这次行动的计划赔罪,事急从权,望诸位谅解,这杯酒我先干为敬。”
  “李大人客气了,这是哪里的话,您都是为了百姓着想,为民除害,我们岂有怪罪您的道理,我们这些粗人除了一身力气可以帮点小忙,哪里比得上李大人足智多谋。”
  等到酒足饭饱,众人纷纷散去,只剩下萧映鸾他们和一叶山庄的人,叶行舟也告辞后,萧映鸾见人走的差不多了,直接问道:“李大人,您这次为何点名要我来呢。”
  李知州年轻的脸庞因为喝酒的缘故,染上一丝红晕,倒是有些少年气,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那日见王公子的箭法不凡,和下官一位故人很像,f所以想问下王公子师从何人。”
  萧映鸾蹙着眉头,没有回答,反问道:“不知你那位故人是?”
  “张成”
  “你认识张成?”萧映鸾惊讶道。
  “不瞒王公子,下官是张成的养子,李庭州。”
  “张成是我师父。”萧映鸾话音刚落,李庭州就向萧映鸾下跪行礼。
  “下官李庭州,参见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映鸾非常无奈,自己的身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拆穿了:“李大人,起来吧,你就光凭我是张成的徒弟就认出来了吗?”
  “其实倒也不是,父亲弟子有七人,除了殿下,下官只见过四位,主要是您当日用的弓箭,其材质只专供于皇室使用,而且师父曾经担任过殿下的师父,众人皆知,方才只是下官为了验证下自己的猜测。”
  “唉!你知道就算了,不许暴露本宫的身份”萧映鸾带了一点威胁道。
  “是”
  正在这时一名衙役跑过来:“大人,刘达要见您。”
  “如此,王公子本官就先去办案了”
  “李大人,在下可以听下吗。”萧映鸾望向李庭州。
  李庭州有些犹豫道:“这于理不合吧。”
  “或许了解刘知府有什么苦衷,知道这些苦衷,在下相信会为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有更好的解决途径。”
  (本文设定知州,知府平级,知府掌管政务,知州协管政务和军事)
  “如此,就请王公子跟本官来吧。”
  李知州身边的佐官和衙役都很惊讶李大人对这位王公子的态度这么好,虽然李大人平时待人是很温和,但是总感觉李大人对这位公子还有那么一丝恭敬的意味。
  “刘大人,你特意让人叫本官过来是有什么话想对本官说吗”
  “想不到老夫竟然栽到你一个毛头小子手中。”
  李庭州痛惜道:“刘大人,我不明白你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一直视你为先生,我一直记得你教我如何处理繁杂事务,你告诉我民生艰难,要爱民如子,可是从什么开始变的。”
  刘达大声笑着,带着一丝苦涩:“哈哈哈,我为什么变成今天这样,你以为我想这样吗,李庭州我也曾经像你一样,满怀着一腔热血去报效大燕,可是结果呢,到头来我不仅护不住自己的女儿,连给妻子治病的钱都没有。”。
  刘达带着枷锁倚在墙边,叙说道:“余年二十甲,余弃翰林,自请外苦寒之地,岁县令,取云桐弊冬,始蒙土饶,使其民无饿死者,入京后,寻遍古,治水害,修渠,引水入田,江州疫,青州义举之属,经营一事,岂非尽力者哉!公事竣,家不能久,吾于朝廷,朝廷亦何用吾事乎?”
  “及出,女为怀远府世子f所败,弃之京郊,得之绵?死,不批伔。夫畜池鱼而得外州罪,内子病甚,吾罪之,何以得此?小女之死,申之请外,携内子远京师,思内人之疾愈,寻医问药,药有至贵,无银钱买药于内,尔矢适过云城,则怪不得我矣。”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