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建文皇帝 / 第6章:内阁雏形

第6章:内阁雏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明京师,皇宫上书房内。
  建文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按照时间来算,此刻朝廷大军已到了北边。
  朱棣得知李景隆作为主帅,肯定会以北平为诱饵,他自己率领主力出城寻求战机。
  朱棣绝对不会想到,建文在背后阴了一把,悄悄将徐辉祖送到李景隆军中,接替李景隆指挥大军。
  朱棣离开北平,使得北平城兵力空虚,挡住李景隆的进攻不成问题。
  但要挡住徐辉祖这样的名将,无疑螳臂挡车,自寻死路。
  至于朱棣,北平沦陷,他就等于是被拔了牙的老虎,还不是任由别人蹂躏。
  宁王朱权那边,建文派铁铉、盛庸一同前往,接手大宁军务,顺带给宁王朱权挪个窝。
  至于朱权会不会反抗,这点建文一点也不担心,他让铁铉学朱棣,诓骗朱权离开封地。
  至于朵颜三卫,这个就更好办了,一群贪婪的蒙古雇佣兵,给他们足够利益。
  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名义上的主子宁王,宣誓对大明皇帝的忠诚。
  朱棣能拿下朵颜三卫,还不是因为他们是一群见钱眼开的主,在朱棣强大的金钱攻势下缴械投降。
  能用钱摆平的事,那不叫事!
  建文现在要做的事,便是静等北伐的结果。
  “魏国公是否已到南军大营,接替李景隆挂帅?”
  建文紧盯地图,头也不回问道。
  “按时间来算,魏国公此刻应该与燕逆交手。”
  贴身太监答道。
  “齐泰来了没有?”
  建文转身问道。
  “正在门外候着!”
  贴身太监答道。
  “宣他进来!”
  贴身太监领命,转身走出上书房,把外面的齐泰叫了进来。
  “臣齐泰,参见陛下!”
  齐泰走进上书房,向建文叩拜。
  “免礼平身,赐座。”
  建文让齐泰起来,命人给他搬把椅子。
  “谢陛下!”
  齐泰谢恩落座。
  “爱卿觉得李景隆能否战胜燕庶人?此次北伐,是否能够顺利?”
  建文问道。
  “臣斗胆,李景隆此人能力不足,又无领兵征战的经验,要想平定燕逆,怕是不太容易。
  不过好在,朝廷这次出兵三十万,有着人数上的优势,再加上其麾下有平安、瞿能诸将相辅。
  想来要拿下北平,平定燕庶人叛乱,应该问题不大。”
  齐泰说话的底气有些不足。
  李景隆是个纨绔子弟,寡谋而娇,色历而馁,素不知兵法,齐泰很看不上他。
  也觉得派李景隆出马,是一种错误,但事已至此,再说些风凉话,又有什么用。
  要是现在临时换将,对于整个战局未必有利。
  眼下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希望李景隆不要太废物,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能赢朱棣。
  “问题不大,也就是说,还是会出现问题,那倒不如把李景隆换了,派个合适的人做主帅。”
  建文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此时换将,将对整个局势不利。”
  齐泰急忙开口阻止,他那里知道,建文早就派人去将李景隆替换,现在说不定已经和燕军打起来了。
  建文相信,很快就会传来捷报,朱棣一家都会被打包送到南京来。
  就算不是活的,死的也没有关系,他才不会像朱允炆那样优柔寡断。
  “既然爱卿反对,那就不说这些了,朕这次叫你来,是有件事跟你说。
  朕打算设立内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朕的左右。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辅佐朕处理政务,成为朕的顾问。
  这是朕草拟的内阁名单,你看看!”
  建文将桌上准备好的名单,递给齐泰。
  齐泰急忙起身接过,打开一看,他齐泰的名字也在上面,共有六人。
  这六人分别是齐泰、黄维、胡俨、练子宁、杨寓(杨士奇)、解缙。
  齐泰有些不解,为何内阁大学士里没有黄子澄和方孝儒,这二人可都是当代大儒。
  尤其是方孝儒,更是读书人的榜样。
  齐泰觉得,这两个人应该入选才对。
  “陛下!臣斗胆进言,黄子澄、方孝儒……”
  齐泰起身,拱手向建文推荐黄子澄和方孝儒入阁。
  “行了,朕明白爱卿的意思,朕之所以不让他们二人入阁,自有朕的道理。”
  建文摆手,打断了齐泰的话。
  所谓内阁,不过是皇帝的私人顾问,除了跟皇帝亲近外,权利并不大。
  不让黄子澄、方孝儒入阁的原因,无外乎是这两人太坑。
  尤其是黄子澄最坑,削藩建议上从来没有半点正确性可言。
  给出的建议,基本上都是错误,这样的人要是入阁,听从他的建议,只会落得个亡国下场。
  朱允炆就是太听黄子澄的话,才最终导致丢了江山,建文可不想步朱允炆的后尘。
  方孝儒是读书人的榜样,这两人最多也就做做文章,参与机密政事,还是不要让他们两参与的好。
  看在他们忠心耿耿的份上,虽然他们二人不能入阁,建文也会授予他们大学士的称号,他们依旧是是自己的心腹。
  “以前我们削藩的手段太过激进,才导致朕的四叔起兵谋反,为了防止下一个叛乱出现,朕决定改变削藩的策略。”
  建文继续说道。
  “陛下打算怎么办?”
  齐泰急忙问道。
  “以后削藩,只削去藩王的护卫,不削去他们的爵位,依旧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这样一来,不就不会引起各地藩王的反感,他们也就不会反叛朝廷,不管怎么说,藩王也是朕的叔叔,兄弟。”
  建文决定,以后削藩就采用柔和的手段,将他们的兵权全收了,圈养起来。
  “陛下!周王等几位王爷,都是被削去爵位,贬为庶人,其家眷等一律软禁。
  如今,陛下要改变策略,诸王未必会感念陛下恩德,反而觉得是因为燕庶人起兵,才逼迫陛下退让。
  这样反而会激起更多藩王反叛之心,臣觉得既然削藩,就要一削到底,永绝后患!”
  齐泰不赞成建文的做法,之前那么狠,现在却要装什么好人,这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建文没有听齐泰的反对,依旧决定削藩采用柔和的手段,给藩王们活路。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