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满朝奸佞,亦成千古一帝 / 第九章、朝堂争端欲废帝

第九章、朝堂争端欲废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臣今日一早便听闻陛下昨夜,不顾天家威仪,携后宫妃嫔、阉宦小人私自出宫,果有此事?”
  秦桧昂首挺胸,一身的“浩然正气”,厉声问曰。
  这哪里还有一点儿人臣之礼,实在放肆!
  纵算自己只是个“傀儡”,也好歹占着“皇帝”二字,大庭广众之下,恁敢如此?
  想那泥人儿尚有三分脾性,更何况自己这堂堂七尺大丈夫,当下如何忍得!
  然而,还不待自己发作,一旁的张让却是捏着兰花指,尖声喝道:“汝当真大胆,怎敢对陛下这般不敬!”
  “哼!”这边话音未落,便听得秦桧一声冷哼:
  “朝堂之上,岂容你这小人搬弄是非。”
  “想来陛下近来必是听信你这腌臜阉人的蛊惑,才这般不思进取,自甘堕落。”
  “着实可恨!来呀,殿前甲士何在,还不把这腌臜阉人给我拖出斩首,以儆效尤。”
  “你敢?!”沐梓筠不由得勃然大怒,豁然起身,厉声斥问,气势威严,中气十足!
  一瞬间,秦桧也是意识到自己做的有点儿过了,心中已然打起了退堂鼓。
  不过也只是片刻时间,因为珠帘后西太后慈禧兀的一声咳嗽,立时令其信心大增,再度有了叫嚣的资本。
  “陛下,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啊!”秦桧猛的上前一步,迎着沐梓筠的目光,大声说道:
  “亲小人,远贤臣,自古以来皆为取祸之道,陛下切勿妄自菲薄,自毁根基。”
  “臣,斗胆,肯请陛下速斩张让赵忠这等阉宦小人,罢妲己杨玉环这等惑主妖妃,发罪已诏以告天下!”
  “呵呵~”沐梓筠怒极反笑,若不清楚秦桧那小人的底细,多半会把他当成直言进谏的大忠臣了!
  还囗囗声声说什么“良药苦囗、忠言逆耳”,简直是侮辱了这些词句的意思。
  “你秦桧算个什么东西,充其量也就是慈禧身边的一条狗而已。”沐梓筠心中暗骂:
  “想那慈禧老妖婆也着实可恨,自己这边刚有动作,回头就要把自己身边所有不听命于她的隐患通通剪除。”
  “好歹人家杨玉环也是你亲自宣进宫的呀,一看不能为己所用就玩横的是吧?”
  “不过也好,刚巧帮自己一个大忙。狗急了还会跳墙,更何况是人。杨家虽说势小,但终究还是有些影响力的,等好,以后有你头疼的!”
  “当真是干啥啥不行,内斗第一名,也不知道向隔壁姓吕的好好学习学习。虽说都是专权跋扈、心恨手辣之人,不过人家好歹还干过一些正事儿不是。”
  沐梓筠这边,如何在心里默默问候两人的十八辈祖宗,这个暂且不论。
  单说秦桧这边,这般“慷慨直言”,他自己心里都有些犯嘀咕。然而事情却出乎意料,整个朝堂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众人那副表情,分明是在脸上写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反倒是龙椅上的皇帝,好似被人给气傻了一般,傻傻的站着,邪魅的笑着!
  见状,秦桧更加大胆,在慈禧身边侍立李莲英眼神的鼓励下,不觉又上前数步,大声道:
  “请陛下速断!”
  “放肆!”
  余音未落,便见武将一方站出一人,朗声斥道:
  “秦桧!汝意欲逼宫乎?”
  众视之,却见那人矮胖短小,身高不及七尺,圆脸、大眼、短须!
  不是别人,正是在京养病未往兖州上任的骠骑将军曹操曹阿瞒。
  “真没想到曹操能来啊!”看着在一旁闭目假寐的司马懿,沐梓筠脑海里下意识的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骠骑将军,吾为国直谏,你又何出此言?”
  “哼!汝身为臣下,却毫无人臣之礼,以下犯上,厉声迫主,还敢巧言令色,大言不惭,真不知死也!”
  “曹阿瞒,你……你……”秦桧一时气结,却是无力反驳。
  “司徒大人一心为国,心系社稷,一时冒犯天颜,亦是情有可原!”
  “然,陛下自继位以来,亲近小人,沉溺后宫,不理政事,合该自省。司徒大人之言,实乃为国为民,万望陛下三思!”
  开口之人乃为当朝大司空贾似道是也。此人一直在慈禧与吕后之间左右摇摆,徘徊不定,以前并未明确站队。却不料今日会主动站出来,力挺秦桧!
  贾似道,表字师宪,原时空中南宋晚期著名权相。
  同时,他也算是一个在原时空中颇受争议的人物。
  一方面有人认为,贾似道专权误国,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同时也有人为其鸣不平,他们认为:当时的南宋已经腐朽不堪,蒙古灭宋已是大势所趋,就算是换作岳飞,也不一定能挽大厦于将倾,更何况一个小小的贾似道呢?
  不过在沐梓筠的印象中,他贾似道就是权奸、是卖国贼、是一无是处的高官。就是他,将南宋王朝推进了灭亡的漩涡。
  不过在当下的这个时空中,他贾似道暂时好像还没做出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在朝野中的名声也还算不错。
  伴随着贾似道公然站队秦桧一方,整个大殿也慢慢热闹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大臣纷纷冒出来,开始谴责起了沐梓筠这个皇帝,甚至是提出了废立!
  其中大部分都是慈禧秦桧这一派系的,当然也不乏像贾似道这种见缝插针,亦或是那些尚未站队、着急立功表现进而好抱大腿的人。
  “陛下继位大统久矣,然不思锐意进取,反倒沉迷于声色犬马,实非兴邦之明君。微臣斗胆,肯请二位太后作主,为天下苍生计、为江山社稷计、为我天驰王朝计,当另立新君!”
  就在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批斗沐梓筠之时,文官末端却有一人,出列径直跪倒在地,康慨激昂道。
  众人定晴一看,竟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待郎张邦昌。
  好家伙,又来一个,也算是个大汉奸吧!
  这还组团了不成,当真是蛇鼠一窝,狼狈为奸啊。
  张邦昌,表字子能,原时空中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
  说来有趣,在原时空中,他还有幸做过一个月的“傀儡皇帝”,也因此被后世骂了几千年。
  此人是进士出身,在宋徽宗、宋钦宗两朝间,曾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金兵围困东京时,力主议和,后跟随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求和,力主议和。
  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历时一月。金国撤兵后,迎接元祐皇后入居延福宫,还政于宋高宗赵构,受封检校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
  建炎元年,迫于叛国罪名,终被赐死。
  在原始空中,此人同贾似道一样,也算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吧。
  有人说他是大汉奸,因为此人力主求和,还当了金国的伪皇帝;也有人说他是忠臣,他当皇帝只是被逼无奈,是为了保住汴京不被屠城,金军一退,他便立马还位于赵构,故而算不得汉奸!
  无论世人如何评价,受民间评书、影视小说的影响,在沐梓筠的印象里,他张邦昌就不是一个好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大坏蛋。
  要怪也只能怪第一世的自己,书读的少咯!
  闲话少续,却说张邦昌此言一出,不由得满朝哗然。就连一直在闲目养神的一帮老臣也纷纷站不住了,加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
  不过也有例外,就比如说沐梓筠这个当事人,听了这么多,反到是看开了,一脸淡定的坐在龙椅之上,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再比如太师玉莽和太傅司马懿,两人从自始至终,就连面部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好似两座矗立的雕像!
  还有就是吕后,自朝会开始之后,就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好似睡着了一般。
  至于慈禧嘛,到是几次三番想说点儿什么,但碍于吕后那边始终没有动作,最终又都憋了回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