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红楼梦》一诗曰: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提出“虫洞”概念。并于1935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加以完善,因此,“虫洞”又被称作“爱因斯坦—罗森桥”。一般情况下,人们口中的“虫洞”是“时空虫洞”的简称,它被认为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捷径”,物体通过这条捷径可以在瞬间进行时空转移。但爱因斯坦本人并不认为“虫洞”是客观存在的,f所以,“虫洞”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都被认为只是个“数学伎俩。但不可否认“虫洞”是并非不是真实存在的。
话言开篇:在明朝嘉靖有一位颍王,但是只出生仅一个月就死了。本书中就是重写颍王的一生。颍王朱载墒,在穿越前叫朱载商,穿越到1555年的关中大地震的发生地陕西省华县。在嘉靖四十一年被封为颍王,改名字为朱载墒。公元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朱载墒卒。穿越一个甲子。
在中国古代的人是分六九等,f所以用的语言也是分等级的,中上等用的是文言文式的语言,表示跟下等人高贵,大多是士商用的,下等人用的是白话文式,是因为不认识懂文言文,白话文式比较通俗易懂,大多是工农用的。
现代人朱载商,十九岁,是北京市朝阳区虎坊人,父亲朱厚聪是一位《明史》研究教授。朱载商高考结束后,跟着朋友山西高官治市武乡县关中大地震纪念馆旅游。时值正午,朱载商来到纪念馆中央祭念碑前,这个纪念碑是明代嘉靖皇帝在关中大地震发生后两个月后立在这儿的。
朱载商念着纪念碑上的文字:“维嘉靖十五年岁次丙辰二月庚寅朔二十九日戊午,皇帝遣户部左侍郎邹守愚致祭于焦、龙之神……”正读到“惟兹突变异常,予深用惶恻,特遣大臣敬赍香帛,往诣祭告,伏冀明神赞天敷佑,旋斡化机,潜消劫难,锡福生民,地主其永赖焉。谨告。”突然天昏地暗,祭碑闪出一道光,旁边忽然间没人,之前还是人来人往,突然之间什么人也没有了,那道光把朱载商吸入祭碑。
朱载商报的高考志愿是东南大学文学系,从小受朱厚聪的熏陶对明朝的大致历史基本了解。朱载商在次醒来,一睁眼就懵了。天气很冷,冻得是浑身发抖,观察四周,发现自己躺在河边,往河里看,河里的水都结冰了,往路边看,只见都是小路没有大路,半天也不见一个人。朱载商站起来收拾收拾衣物,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随身携带的背包也不见了,身上的手机、钱包等一切随身物品都不见了。朱载商是一脸的疑惑,想找一个人问问,朱载商就沿着路一直颤颤巍巍地走,看到路边两旁的田地里都长满了草落上了雪。
朱载商走了大半个小时看到前面一个村子,朱载商大喜过望的走到村口想要讨碗水喝,可还没等问呢,就被人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来到了一间大房子,上面写着“华阴县衙”。进去里面,上面坐着一个人,他让人给朱载商一件衣服,一脸严肃的说:“本官乃华州华阴县知县郭行令,汝是何人?”朱载商说:“你们这是在拍戏吗?工作人员在哪儿啊?”郭行令一脸茫然道:“汝言是以为何,何为拍戏?何为工作人员?此乃我大明天下,汝无畏言。”朱载商还是一脸懵的不说话,郭行令看他不说话就让人打他,说:“汝不言,当以大刑。”
朱载商以为他们不敢真打也就没当回事儿,没想到他们还真就打了,而且还很疼,朱载商惨叫道:“你们这是滥用私刑,我要报警。”郭行令大笑道:“滥用私刑?我为大明官员,依《大明律》断案,有何为滥用私刑。”朱载商还是疑惑的自言自语道:“大明朝?难道我穿越了?”朱载商在少年时期看到电视上演的穿越剧,也曾幻想过穿越,现在实现了,也还是不太相信。郭行令看他还是不说就让人把他关进大牢,明天再审。朱载商问郭行令现在的时间。郭行令很自豪的说道:“今日乃大明嘉靖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未时二刻”,大明王朝是中国古代最骄傲自豪的朝代,没有之一。朱载商想到华县大地震发生在嘉靖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心里想着“如果这是真的,就看看今天晚上有没有地震。”
到了晚上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二点,地震果然来了。根据《明史》中记载:“(嘉靖)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万有奇。”这个时候,朱载商确信了自己是穿越了。朱载商之前经历过汶川、雅安和九寨沟地震的,知道怎么在地震中自救。等到了天亮,朱载商从废墟中爬了出来,看到四下都是断壁残垣,听到有人在废墟中呼救,连忙上去救人。这时候有几个人抓住朱载商,戴上镣铐。朱载商问:“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其中一个人说:“这是县丞的命令,说是要把你解送京师。”朱载商也是无可奈何的跟他们走了。
一天,他们走到山西武涉县是,经过一个小山丘。朱载商正走着,迎面而来九个人看着像是逃荒的,一个解差问是怎么了,领头的人说:“前面有一伙贼人正在抢劫。”朱载商心里想着:“现在这个时候还有人敢出来抢劫?”想着想着也就看到前面迎头跑过来几个拿着锄头、镰刀等农作物把他们围住了。朱载商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一个人说:“我们只是拿回本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句话让朱载商听的一头雾水。就当这尴尬的时候,又来了一伙官兵,两伙人打了起来,朱载商他们个趁乱跑了。又一天,朱载商来到河北宣府,正走到一个石桥的时候,迎面走来两个看着有十六七岁的女孩儿。就在这时,华阴县的余震来了,把桥震裂了,朱载商下意识的戴着镣铐抱住了她们,游上了岸。还没等说话,就听到有一位解差淹死了。朱载商把解差的尸体拉上来后,粗略收拾了一下也就离开了。
走了十五天才到了京师刑部大牢,也就是嘉靖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当时的刑部尚书是何鳌,字巨卿,号沅溪,浙江山阴县人,一个多月前,何鳌经严嵩授意把给事中杨继盛、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大名臣处决了。刑部的结构是刑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刑部左侍郎一人正品刑部右侍郎一人正品刑部司务一人从九品属刑部司务厅刑部各省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各一人、刑部各省清吏司员外郎各一人从五品、刑部各省清吏司主事各一人正六品、照磨一人正八品刑部照磨f所检校一人正九品刑部司狱六人从九品刑部司狱司等。
朱载商是陕西押送来京的,f所以被关押在刑部陕西清吏司大狱,四天后就是大年夜,f所以等了六天,即嘉靖十五年正月初二才被提审到刑部陕西清吏司大堂,先是由刑部陕西清吏司主事王如海审问。王如海问朱载商道:“汝自何处而来?犯何事至此?”朱载商学着文言文的语调说:“我亦不知何故到此,万望大人明查。”王如海又问道:“汝为何人?”朱载商道:“须得见司礼监,方的言之。”王如海再问,朱载商还是这个意思,也就把他关回去。又过了六天,即正月初八,朱载商被押到刑部大堂,王如海向朱载商介绍道:“堂上f所居者乃刑部尚书何鳌,立其旁右者为刑部左侍郎徐毅、左者为刑部右侍郎苏文朗,汝可尽言之。”朱载商正色道:“我前日言须得见司礼监,方可言之。”
何鳌道:“汝可知吾否?”朱载商道:“害杨公继盛者非汝乎?”何鳌变色道:“杨继盛诋毁圣誉已遭惨死,汝竟称彼为杨公,是为同罪。”朱载商道:“我之罪非尔刑部f所能定也。”何鳌不耐烦道:“汝若不言,当用大刑。”朱载商道:“请以见司礼监而言。”何鳌下令动刑,朱载商情急之下道:“我乃皇子朱载墒”堂上人等都大惊失色,何鳌吃惊道:“汝可有证据?”朱载商道:“并无证据。”何鳌松了口气,面露喜色道:“乱认皇亲,辱皇家颜面,依《大明律》当以凌迟。”
朱载商道:“我虽无证据,然却知嘉靖十七年八月,皇五子载墒生未过月余而薨。我便是此子。”何鳌震惊道:“汝既言皇五子生未过月余而薨,今又何以自称之?”朱载商大笑道:“昔日薨时,几人而知,恐惟我母江恭妃可知。”何鳌听到这里,也半信半疑的就把朱载商带了回去。
当天晚上,朱载商想着白天说的话,怎么也睡不着。忽然觉得有人在看着他,朱载商正在惊讶的时候,突然一把刀向他砍去,朱载商下意识的躲开,只看到一个背影跑了,朱载商惊异的分析,终于想到了:“历史上的朱载墒,死因有问题。”但是自己现在是打着朱载墒的名号,f所以害朱载墒的人肯定不管他是真是假,斩草除根!带着这个想法,朱载商再也不敢睡觉了。
等了个小时天亮了,王如海来探视,朱载商跟他说了有人要杀他的事。王如海听后大吃一惊,随后他说有事要去办,朱载商回应了一声,他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狱吏们也都来了,朱载商也就敢睡觉了。睡了五个小时左右就醒了,看到牢门外站了六七个人,朱载商去问他们,他们也不说。又过了一会儿,王如海回来了,说:“有一人欲面见阁下。”朱载商跟他去了,来到陕西清吏司刑部大堂,只见一个穿着黑斗篷的人站在面前说:“汝便是自称颍殇王之人?”朱载商厉声道:“正是。”
那人道:“汝可有证据?”朱载商眼不红心不跳的道:“并无证据,然我母江恭妃知此其中原委。”那人大笑几声也就走了。王如海去送那人,等王如海回来后,朱载商就问那人是谁,王如海说:“那人便是当今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朱载商想起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黄锦的形象:电视剧的黄锦,是正直但缺乏老成持重;这个黄锦,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还有今天黄锦的来到,让朱载商不得不怀疑王如海的身份。
又过了两天,即正月十一日,王如海依旧过来探视,朱载商问王如海道:“我之罪,可定以何罪?”王如海道:“暂未定罪。”朱载商道:“今到此已二十一日,吾心未安。”王如海道:“生死皆由天定。”又过了一天,牢狱中来了五个宦官,将朱载商带到皇宫司礼监处,朱载商又待了两天,即正月十四日下午点多,来了四个宦官,给朱载商带上眼罩,领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来到一个门口,进去之后只听一个沙哑女人的声音从屏风后面的纱帘里说:“上前来。”一个宫女摘去朱载商的眼罩领着朱载商来到纱帘前,疑惑的说道:“不知叫我来f所谓何事?”那宫女道:“此便是江肃妃。原江恭妃。”朱载商惊诧道:“草民朱载商拜见肃妃娘娘。”江肃妃命人褪去朱载商上衣,只见江肃妃观看后大惊道:“果然、果然”。这时江肃妃撩开纱帘,朱载商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江肃妃长得跟朱载商的母亲极为相似,只是面无血色,眼睛无神。江肃妃看到朱载商顷刻之间泪如雨下,朱载商看到江肃妃就像看到母亲,这时更加思念父母,也哭了出来。
江肃妃问道:“墒儿,十九年来,你是如何过得?”朱载商道:“当年母亲生下孩儿,未满月,便遭奸人f所害。亏得毕云救下孩儿,将孩儿带至五台山寿宁寺中,毕云不久便回京师,后闻言死于东厂,寿宁寺主持广清大师命其师弟广云大师将孩儿带至华州少华山隐居。嘉靖十四年十二月初一,广云大师圆寂,死前将孩儿身世告知孩儿,言:宫中有奸佞,毕云得知方将孩儿救出宫外,那广云大师教孩儿一身武艺,让孩儿复仇。孩儿葬了广云大师便下山了,游玩一河边,天气渐冷,见河中结冰,有欲入河中,忽破冰落入河水飘至一谷,身上衣物具毁于河中,身上伤疤无数,冰冷无比。
休养十日后寻路出谷,见一村落,上前借粮充饥,不想却为衙役带至县衙,其知县见孩儿无籍贯物品,孩儿又不便言,知县便将孩儿关押狱中,不想夜半地震,孩儿拼死逃出废墟,却有解差将孩儿押解京师刑部大牢。刑部尚书何鳌言孩儿身份不明,视与奸细论处,欲将孩儿定凌迟之刑,孩儿无奈言出身世,何鳌方得住手,入夜有一人影欲害孩儿,孩儿将此事告知刑部陕西清吏司主事王汝海,天明黄锦相见。而至于今,方得见母亲。”江肃妃听后深信不疑,道:“你出生左肩上有一半月形胎记,故以此观之,果然也。”朱载商想起母亲在出门前的谆谆教诲,如今却见不到她老人家了,不觉潸然泪下!
古代的规矩是宫闱之内不许有男人,f所以江肃妃让朱载商扮成宦官的样子。江肃妃不忍母子分离之苦,让朱载商在她的床前打地铺,朱载商道:“男女有别,未敢造次。”江肃妃道:“你我母子,怎比他人!”朱载商推搪不过也就同意了。江肃妃命令宫女不得散播这件事情。但是经过一夜,整个肃庆宫还都知道了朱载商是江肃妃的儿子的事情。朱载商醒来看见几个宫女在地铺旁边观看他,朱载商吓得惊起,又看到这些宫女手里拿着洗漱用具请他洗漱,朱载商受宠若惊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这时黄锦来传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孝之大者,莫过于忠君;孝之小者,莫过于老有f所依。今有朱载墒,言为朕子,东厂缉查,果属核实。即命朱载墒入西苑受封。钦此。”朱载商领了旨。看官看到此处有些疑惑“这朱载商说的是真是假?”大家都知道东厂的手段是有多高,想在大明朝骗过东厂,是不可能的。原来这些事情都是朱载商在穿越时空的时候注射到朱载商的脑中,f所以朱载商说的都是实话。
江肃妃这时候也从外面回来了,听到圣旨就让朱载商洗了澡,换身衣服,跟着黄锦到了西苑,只听西苑内有声音“帝圜丘兮垂,宝露之穰穰。何先后之一揆,兮信感通之不爽也。歌曰:”倬彼景云龙之翔兮,荧荧煌煌烂天章兮。天心宠嘉,圣孝备兮,圣德广运望如云兮,临照四方光八表兮,于万斯年旦复旦兮。”朱载商起初还不明白这是什么,问黄锦,黄锦道:“此为青词。”青词是明世宗朱厚熜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历史上的“青词宰相”有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严嵩、顾鼎臣等人。
黄锦将朱载商带到西苑的文德殿,过了六个小时,即正月十五日未时一刻,黄锦宣朱载商到修玄阁面见明世宗朱厚熜,朱载商的心里很激动。朱厚熜道:“汝即朕之五子载墒否?”朱载商不敢抬头说话,因为在中国古代抬头面君如同刺驾。此时房间里只有朱厚熜和朱载商两个人,黄锦在门外听着。朱厚熜又问道:“方今天下,当以何为先?”朱载商道:“当今天下,惟除倭患当先。”
朱厚熜又问道:“依何策除倭患?”朱载商道:“除倭患者当以富国强兵,富国者当先改国策,我大明自太祖皇帝以卫f所制以治边防,然实施已历二百余年,弊端已现。当此之时,应改卫f所制为募兵制。强兵者当用善战者为将,以将有f所靠兵有f所谓民有f所依。”朱厚熜冷笑不言,让朱载商回肃庆宫。。
这时候已经天黑了,回到肃庆宫用过晚饭,江肃妃让朱载商在偏殿睡觉。正月十六日辰时起床洗漱后吃早餐,这时候有一个宦官来请江肃妃游御花园,江肃妃收拾了一下也就去了,朱载商出来饭后在肃庆宫的书房中看书,宫女来报公主驾到,公主进殿,宫人都跪下接驾,那公主见朱载商不跪,怒嗔道:“汝为哪宫宫人,见本公主不跪?”朱载商自视其身,原来朱载商还穿着宦官的衣服,连忙跪了下去。这时江肃妃和一位妃嫔走进来,看到朱载商跪下连忙上去搀扶,那公主道:“肃妃娘娘为何如此待这宫人?”
江肃妃想要说出朱载商的身世,朱载商示意不要说出,但江肃妃却说:“无妨,张德妃乃为娘闺中密友,素嫃乃张德妃之女,性情德雅,非比他人。”于是就说出朱载商的身世,并跟朱载商介绍那公主叫朱素嫃是张德妃之女。朱素嫃听完之后,非常羡慕朱载商能到宫外玩。这时一个内侍过来传话,说让朱载商读书,在二十天后参加嘉靖十五年的科举考试。于是朱载商就在肃庆宫的偏殿日夜苦读,虽然在一个月前刚参加完高考,但还是想看看科举考试难不难。正是:巧使穿越本有缘,何惜苦读八股文。未知后事,且观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