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里愿1年6月17日,我推着李芳来到了慧码研发团队办公区。
很多人跟李芳打招呼,说听说过她的英雄事迹,祝贺李芳苏醒出院了,张华他们也看到了李芳,帮我和李芳安排了一个双人办公桌椅,方便我照顾她。
李芳试用了一下慧码1.6版本,她感到1.6版本对于1.0版本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可以大大提高科研的速度和效率。
李芳提出,应该让慧码平台驳接现有的科学实验仪器,使慧码平台可以与科学仪器协同工作进行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
与李芳一起加入团队的还有多名机械工程师、工厂技术工程师他们提出,应该让慧码平台与工厂设备和机械设备相连接,或者提供标准化连接接口。
当天,飞船管理团队和联合作战司令部派出了多名军事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加入了以及军事科学工程师。
他们提出,应该让慧码平台提供与将来军用机器人、作战飞船、联合作战部队可能使用的标准接口,并提供星际网络调用标准接口,让使用者在飞船可联络通讯的星球上直接使用慧码平台。
慧码平台的研发目标变得越来越精细和完善,涉足了各科技领域,包括军事领域。
这些建议很快得到了团队研发负责人的肯定,决定将其加入慧码平台1.8版本的功能中。于是我们朝着慧码平台1.8版本的目标进军,庞大的研发团队,共同协同努力。
为了使1.8点版本早日发布,让飞船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师们尽早地使用它,慧码研发团队对目前团队内部人员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研发速度和研发效率。
张华通过电子邮件与太空舱管理团队联系,申请再增加3000人参与慧码平台研发,很快,太空舱管理团队回复了同意的邮件,几天后,3000人的新鲜力量加入的已经慧码研发团队中。
更庞大的研发团队和高效的组织方式大大提高了研发的进度。
里愿1年9月30日,所有1.8版本的研发目标已经达到,并通过了测试。当天,我们将慧码平台由1.6版本升到1.8版本,让飞船广大使用者积极试用,并提供反馈意见。
下午,我们和其它慧码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召开了讨论会,我们决定,一鼓作气,全团队休息2天后,开始1.9版本研发,1.9版本将实现2.0版本的所有功能。
里愿1年12月30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全新的慧码1.9版本研究发成功,并通过了严格的测试,我们将慧码平台升至1.9版本,一遍飞船上的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试用全新的慧码平台。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慧码平台收到了大量使用者的反馈意见,研发团队将反馈意见收集整理后,对1.9版本进行修改,终于在里愿2年1月30日发布了目前为止最完善和完美的2.0版本。
在完成对现有1.9版本升级为2.0版本的工作后。我们组织团队核心研发人员,编写慧码平台的技术手册,并将整个慧码研发全过程遇到的技术难点和涉及的所有算法汇总整理后,撰写了上万页的技术白皮书,将技术白皮书发给了33号太空仓管理团队和心愿号飞船管理团队的电子邮箱。
星愿号管理团队组织数名专家对慧码平台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评估,并审核了技术白皮书和技术手册。
星愿2年2月27日,星愿号管理团队决定将慧码平台推广使用,并宣布全新慧码2.0平台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