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想象演化录 / 21+东方探险队 一

21+东方探险队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方探险队成员一共13人,赵猛、田鼠带队,但田和林嘱咐赵猛如果遇到无法处理的事情,就丢给田鼠。而让田鼠多思考,想到什么就把问题抛出来,大家才好一起解决。
  说道钱,其实田和林也是推算了一下,怎么算的呢?首先了解到租船价格,顺流而下是40文/里,逆流而上是60/里,此去按照5000里计算(估计),那么去就是200贯,回来就是300贯。住宿按照七间房,价格是60文的1间,其余50文,每日就是360文住宿费,伙食按照440文计算。那么一天的住宿伙食就是800文,两年是584贯。所以带3000两白银是肯定够用的。
  为什么带白银不带铁钱呢?第一,铁钱很重,不方便。第二,出了归州(秭归),就是铜钱区,铁钱人家不收的。所以出门在外一般带几十个铜板和白银。即使是白银,3000两也是很多的,也很重,所以一个人没法带着,而是让那十人用竹篓背着。他们每人都携带300两白银和200块硫磺皂,而田鼠和猴子也有个小背篓,里面各装着10两黄金和100文铜钱。赵猛倒是什么也没有,只是带着的钱袋里,装着20两银子和30个铜板。哦,还有一把上等的佩剑。铜板兑换铁钱官方是1比2,民间往往是1:3这样。这就跟汇率差不多,波动的。(所以1两白银是两贯铁钱。1贯=1000,而黄金比白银是1:10,这个比例是波动很大的。)
  (农历1053年6月9日,清晨)田和林给他们安排了三辆马车,但因为这次是带着货的,所以马车速度不是很快,来到连山集也是近黄昏了。所以只好在这里住下,明日再出发。(一共花销600钱,付银1两,找回1400文。)
  第二日,清晨。当一队人来到连山集码头时,这里已是早就热闹了起来。只见岸边停靠着四艘漕船(可以将桅杆降下来的船),而码头上的工人们也是忙着搬运。别看这漕船看着不大,也就十步长,三步宽,但里面的货可是搬了好一会。田鼠数了数,工人大约有20个。而赵猛则是见船旁边有个商人模样的老者,穿着长衫,正盯着工人们搬货。于是上前问道“老丈可是船主?”老者点点头,又打量了赵猛几眼,说“不知都头有何事?”因为赵猛脸上刺了字,加上他人高马大的,所以不是都头,也得称呼为都头,这就是尊重。只是没有穿禁军的制服,显然不是公干。赵猛也没有在意,现在的他虽然没有被封个官,但待遇却差不多是个都头。说道“老丈,是这样。我们要去渝州,所以想搭个便船去金渊县,再换客船下去。”老者爽快答应道“没问题,等下了这趟货,我们马上就走。”赵猛想了想问道“不知这船费多说啊?”老者又看了看他腰间别着的镶了金边的银制剑鞘,笑了笑说道“哎3,都头莫要说这些。你我二人也算有缘,交个朋友嘛。这船费自然就免了。”赵猛也是没有多想,以为自己带有什么传说中的王霸之气,而这个船主就慧眼识珠,所以也是爽快道“好,那就先谢过老丈了。”
  大约过了两小时,他们终于是出发了。连山到金渊县,水路一共37里,折合10海里,而空载的漕船一般会顺流而下,就是不挂帆。这样才能控制船速,否则到了金渊县你也会被风带着的。但这支船队却是都升起了桅杆,挂起了帆,很显然是对自己的操船实力很自信,所以两小时就到了金渊县。正好上了岸,打个尖儿(打尖儿一般是吃凉食或者睡午觉)。刚好这个码头上面就有一家客栈,正好问问路。
  来到这家招牌也没有的客栈,但即使有招牌,赵猛也不认识啊。赵猛叫到“小二,先上五斤牛肉,二斤白酒,13个馒头。再把你们掌柜的叫来。”小二答应了一声,马上去办了。不一会儿,掌柜的就来了,穿着短衫黄裳(黄色的裤子),前面挂在灰色的围裙,赵猛立马想到了田和林跟他说过的话“赵叔,如果这次你在外面看见那些做不下去,或者说是生意不好的客栈,就把他们买下来,或者说合股。”因为这话才说了没多久,所以赵猛一个字都没有忘。这不正好吗。掌柜的都来当厨子了,这生意能好?赵猛见掌柜的走进,越看越喜欢,搞得这个掌柜的是身上发毛啊,这是看上自己的身材啦?赵猛笑了笑说道“掌柜怎么称呼?”掌柜道“叫小的,吴三就是了。”赵猛说“吴掌柜,这样,我们想租一艘快船去渝州。不知道去哪里啊?”吴掌柜缓了缓,心道问个路,你笑个什么呀。说“这样,在旁边有个余记船行,他们那里有船下去。但是”顿了顿“但是,去渝州的话,好像一般都要从内江上岸,再走山路去渝州的。”赵猛没有出过川,所以不知道这些,又问“哦3,这是为何?不是走水路更快吗?”吴掌柜笑了笑,说“军头有所不知,这水路是好走些,但是却是绕着道的,而陆路虽然山路难走些,但却可以节约500里咧。”(如果按照船速5节每小时,每天走12小时,那么日行船60海里,也就是220里。也就是两天多。)赵猛不会算这些,但他始终认为,走水路要比走陆路来的快,为什么呢?因为人走路不可能走个七八个小时不歇间的,而船可以啊。并且又是顺流而下,怎么说也比陆路快。至少他是这样想的。那么他这样想对吗?我们到了内江再来评判。
  赵猛是个藏不住事情的人,所以他马上就说了出来“吴掌柜,这样的,你看你这家店生意不好,有没有想过转手啊1?”吴掌柜惊呼一声,“啊3?”顿了顿,像是在盘算什么,说道“不瞒军头,我这家店,本来生意还是可以的。但自从两年前,转角那家开门后,这生意是一天天就变差了。如今连厨子都请不起了。哎,,,”最后一个音似乎在表达这些年的悲痛,所以音短但意味长。赵猛似乎也感受到了那种无奈与悲愤,气愤道“莫不是那家仗势欺人。”吴掌柜急忙说“不不不,确实是他们家经营有方的,哎。”赵猛回过神,说道“这样,你看你的这家店卖不卖,卖的话多少钱?”吴掌柜听了这句话,也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定下心,仔细的计算着,似乎连马桶盖子都被他计算在内,老半天。田鼠吃着牛肉,都觉得有些饱了,这才听他说道“不瞒军头,我这里一共20间房,一口井,一个厨房。又是在这码头当口,所以地价也是较贵的。这样你看300贯如何?”赵猛蒙圈啊,因为他不知道该不该还价,因为看这吴掌柜挺可怜的,但似乎应该还个价的,他望向了田鼠。田鼠当惯了老大,所以深谙其道。第一条,当小弟望向你的时候,就必须得说两句,这是老大的义务。虽然赵猛不是他小弟,但有这个动作,那不是也是了。田鼠说道“这样,这里离晋熙不远,你派个人去趟晋熙县田府。我这里给你个信,府里的人自然会跟你谈的。你看如何啊?”吴掌柜,没想到这里的主事人居然是个半大的孩子。但他不在乎,因为他也是想卖的久了,有道是做一天亏一天的钱,老板也得喝西北风啊。连忙答应道“好的,好的。”因为晋熙并不算远,去一次最多来回四五天嘛,但要是成了,不就可以甩掉这个包袱了吗。。
  吃完饭(铁钱1300文,加100文钱),就在余记船行租了一条马船,因为这种船甲板很平,如果去掉三根桅杆,那么就有些像缩水的邮轮了。一般的马船有四层,底层可以放划桨,第二层一般是货物,第三层是房间,顶层就是甲板。说是租了一艘船,但其实只是租了七间房。只是在房间就比客栈的小很多了,可以说是跟火车卧铺差不多,也是上下铺的。因为本是货船,顺便载人,所以也便宜。但也收到很多限制,比如说这艘船的目的地就是简州,所以就得下船了。载货马船,顺流而下,时速大概是3.5节,也就是13里/小时。而从金渊县到简州一共166里水路,需要大约13小时。很显然晚上的饭还是要吃的,因为这晚餐可是正餐。而45里的怀安军(军相当于州,但属于军管区,一般驻扎禁军)。正是晚餐的首选之地。吃过晚饭(白银1两),大概5点,马船连夜赶路,一路而下,但是不是半夜就到了呢?不是,晚上行船,为了避免装船,是不允许使用帆的,也就是只能靠水流了,所以船速一般也就只有不到2节,就按7.5里/小时计算,那么我们这支队伍是几点到的简州呢?假设8点入夜(天黑),次日6点天亮,那么夜路只有75里,而昨夜饭后3小时,走了39里。所以121里剪去114里,剩下7里。那么他们早上6点半到了简州。如果是7点半入夜,那么他们就是7点到的。
  (农历1053年6月11日,清晨)经过一夜的颠簸,可是把这一群旱鸭子给搞惨了,晕船啊。为什么船走的急反而好些,慢反而晕船呢?田鼠第一次感觉到了翻江倒海是什么样的痛苦,特别是在这狭窄的房间里,所以他和猴子,天还没亮就跑甲板上来了,这才好了很多。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来了很多人,赵猛也在。当然还有两人没有上来,在下面看着。田鼠透过桅杆上的灯笼发出的微光,看清了此时赵猛苦瓜一样的脸。来到船头,迎着这黎明前的江风,张望着这朦朦胧胧的江岸,这样似乎也不怎么晕船了。船忽然向右转了个弯,远处似乎有火光(红色小点),随着马船继续漂流,这些火光也是逐渐亮了起来。这是一个镇子的样子,因为田鼠看见了很多官兵,在这里,他们正将马船上的马和货物卸下来。所以这码头上也是灯火通明。慢慢的,船儿离开了这个镇子,天也渐渐的亮了起来,两岸的轮廓也逐渐的清晰了。田鼠清晰的看到了一座大城矗立在江的右岸,而此时的马船也都占满了人,船也开始偏航,向着右边靠。逐渐的来到了一个大码头上,因为比之前的都要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