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清风流云传 / 第六章:佛门斗法 二

第六章:佛门斗法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只见二人纷纷入场,空树一身白袍,腰杆笔直,手持乌黑铁棍,铁棍很长,迎风而立,威势惊人。而胖和尚站在对面,虽他身形高大,但举止懒散,这气势与空树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一根比空相所持铁棍粗大了很多的漆黑色铁棍,铁棍齐眉,胖和尚持棍在手,放与肩头,似是平常比武完全没把空树当一回事,然后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哈欠,空树面有怒色,他觉得这又高双大的胖和尚根本就是在无视他,在秘宗里无人敢对他如此轻蔑,他冷冷地看着胖和尚,秘宗弟子见状,
  竟有不少人大知起来,大声道:看来禅宗这是知道要输,放弃了,故意派出这么个玩意。
  禅宗弟子也是一脸无奈,不明白惠元大师是如何想的,竟派他上来。秘宗弟子的嘲讽与讥笑之声,胖和尚像是完全没听到,对着空树道:你看什么,对了,你叫空什么了,到底打是不打,不打赶紧把你的铁棍送给我,胖大师我就放你走了。说罢自顾自的大笑起来,
  众多秘宗弟子气的大叫起来,道:狂妄之徒,竟敢如此嚣张,狂妄,空树师兄打他,打他,把他的铁棍打折。
  胖和尚看向众多秘宗弟子,豪不在意的道:喊什么,比嗓门大么,有服你们和这空什么一起上,看胖大师我不打飞你们,哈哈哈。又大笑起来,狂妄之情溢于言表。秘宗弟子众人快要气疯了,愤怒,之声不绝于耳,
  空树脸色阴沉的道:你说完了没有。
  胖和尚笑道:说完了,你来吧。
  空树未在给胖和尚说话的机会,一棍砸下,竟有排山倒海之势胖和尚压来,他出手即是全力,他真的生气了。
  就在空树一棍砸下之际,胖和尚脸色一变,人影在原地瞬间消失,只听轰的一声,他之前所站之处,已被空相砸出一道深深的棍印,哪里还有胖和尚的影踪,不想这胖和尚身形高大,身法却如此之快,很多人都没看清,见如此强大的一棍之击竟被胖和尚轻轻易躲开,压抑的禅宗弟子中也有叫好声纷纷传来,
  空相面色不变,转身又是全力一棍,刚刚还在那里的胖和尚又在原地消失,众人大惊,可接下来的第三棍,第四棍,一直到空相连续砸出十二棍,胖和尚还是如此,棍棍逃命,也不和空相拼斗,台上秘宗众人愤怒声又起道:无耻,无耻,就知道跑,你还比什么武。禅宗弟子见胖和尚如此也是无语至极,胖和尚也不理他们,笑呵呵的看着声势已弱弱了一分的空树,
  空树站在那里道:你只知道跑,是比还是不比。
  胖和尚道:胖大师非是怕了你,只是想看看你那铁棍到底有多硬,你看你看,你那棍头已经被你砸你弯了。
  空树脸色一变,他方才的十余棍全力施展,确实是运力大了此,可正在他看向棍头之际,胖和尚身形忽然跃至空中,身法似比方才还要快了少许,众人大惊,只见他那根巨大的铁棍向着空树砸去,正是空树之前砸他的招式“泰山压顶”,
  空树心知上当,回过神来,大叫:无耻。举棍相迎,胖和尚的铁棍砸下。台上的秘宗众人更是跟着空树大声叫了起来,
  胖和尚却道:是你叫我不要跑的,让我出棍打你的。
  轰的一声,两棍相击,胖和尚被震的飞起,而空树则因失了先机,只能硬抗这一棍,可胖和尚抓住时机,怎会给空树喘息的机会,与空树同样的招式,亦是还了十二棍后,方立身站稳,只见空树所在之处,双足竟已深陷青石之下。
  站定后的胖和尚也是心惊,暗忖:这空树果真有两下子,若非我激怒于他,让他全力打出十二棍损失了玄气后,方才打成平手,真接拼棍的话还真的是难以拼斗过他。
  台上的禅宗弟子哭笑不得,秘宗弟子已经实在无法忍受了,在好脾气的人也快被胖和尚气炸了,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能把众人秘宗修行之人气至如此,也就胖和尚能干的出来。
  空树狠狠的盯着胖和尚,他身为佛门中人,从来未见过胖和尚这种无赖的打法,
  胖和尚道:你叫空什么了,你现在把铁棍扔过来向胖大师我认输还来的急。
  空树道:废话少说。他已气的不能在多说话,在说下去周身玄身必散,还需重新凝聚。
  胖和尚道:那就休怪胖大师我了,哈哈。
  空树自信若是二人对棍,他绝不会输,刚刚的对的十余棍,空树心中多少知道了些胖和尚的底细,对棍决胜负总比让胖和尚一味的以身法躲避要好,非否则以胖和尚那样的速度空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胖和尚巨大的身形又一次轻盈而起,大声道:泰山压顶,小心了。
  同之前一样,胖和尚那漆黑的世大铁棍又一次凌空砸下,空相不及多想,举棍便挡,可就在两棍相交,空树以为如之前一样接住了此棍之时,
  忽见胖和尚胖现坏笑,持棍的右手一转,他那漆黑的铁棍前端竟自行断开,本是一节的齐眉棍变成了两节,空相猝不及防,大叫一声不好,可为时已晚,断开的那一节铁棍重挨着空树横着的铁棍,继续砸下,砰的一声,胖和尚那前端断开的一节狠狠的砸在空树的身上,空树一声闷哼传出,一口鲜血强压回去,
  胖和尚见一棍得手,也不停留,疾速收棍退回原位,台上秘宗众人见到胖和尚手中那还耷拉一节,中有锁链相连的铁棍,竟一时被惊的目瞪口呆,胖和尚右手回转,那耷拉的一节又变回之前那要齐眉棍,他哈哈大笑。
  吕清风看了看胖和尚手中铁棍,也无奈的笑了一声,他终于知道了胖和尚的底气何来,也终于明白了空明与胖和尚那莫明的笑意为何。
  台上卑鄙无耻之声响起,胖和尚又对着众人道:我已经提前告诉他小心了。台上众上竟一时语塞,因为他确实说了,只是他先说的泰山压顶,后边这句根本没人在意,
  空树真的愤怒了,他强提玄气,起身飞起向胖和尚冲来,见空树向他冲来,胖和尚不敢大意,他也凌空飞起,只是他比空树飞的更高,一棍向空树砸去,这次空树心中已有了防备,没有横挡,而持棍一拔,胖和尚的铁棍向一旁滑去,
  胖和尚身形下蹲回身,一招横扫千军,向着空树另一侧一棍扫去,空树又是持棍拔开,身形向后一闪,没有硬挡,他防备胖和尚的铁棍在一次断开,
  胖和尚身形站起回身一棍,以棍作枪,空树也是一棍刺来,他算准了胖和的铁棍就算加上断开的那一节,依旧不及他的铁棍长,一定是他先刺到胖和尚,众人只见二人两棍同时刺出,棍若游龙,速度及快,
  果如空树所料,胖和尚棍至中途,右手一转,前端一节向前串出,可仍旧没有空树的铁棍长,
  就在空树以为必胜可以出口恶气之时,忽见胖和尚右手在转,漆黑铁棍后端又断开一节,铁棍又变长,空树大叫一声,不好。可是已来不及,胖和尚一棍刺中,空树一口鲜血喷出,可他的长棍也继续向胖和尚刺去,胖和尚见一棍已中,他手腕一抖,铁棍回收,右手向上一提,两节铁棍垂直竟夹住空树的铁棍,此时胖和尚左手拿信铁棍前端,同样向上一提,夹住了空树铁棍的另一端,双手用力一拧,空树铁棍脱手,竟被胖和尚夺去,说时迟,那时快,胖和尚一连四棍,泰山压顶,横扫千军,银蛇出洞,盘龙夺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二人纷纷向后方落去,站于地面,空树已经受伤,勉强支撑。
  台上,本想继续谩骂胖和尚无耻的人,也被那一连四棒惊的呆住了,他们自认无法使出那一棍,更无法接住那一棍,他们在这个世界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棍法,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三节铁棍,台上秘宗的众人收起了轻视,禅宗的众人眼中多分佩服。就连上首台的众位大师,除了惠空大师,其余众人均目有惊讶之色闪过,
  空树也脸色郑重,道:我输了,那是什么棍?
  胖和尚一改之前的形象,同样郑重的道:三节棍。
  空树道:好棍,好棍法。
  胖和尚道:对不起,我占了棍上的便宜,否则定不是空树师兄对手,两宗相争,事关重大,还望空树师兄见谅。禅宗之人从来没见过这般郑重的胖和尚,
  空树道:齐眉棍是棍,三节棍不也是棍?哪有什么便宜,败了便是败了。
  见空树竟有如此胸怀,胖和尚亦是心生敬重,将空树的铁棍双手奉还。
  空树接过铁棍,一礼后,转身离去。台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非为胜负,而是因为台上的二人,送给胜的人,同样也送给败的人。
  上首方惠远大师面色有些阴沉,惠元大师面容依旧不变,下首位的惠通大师看了看惠空大师,
  惠通大师轻声道:你这弟子倒是有些意思,他先故决激怒空树,耗损对方玄气,后又抓住时机与空树对拼,之后在对方大意之时,出棍击伤,最后在对方自认为了解之时又出其不意,如是如此也就罢了,他最后那一连四棍,就是你我恐怕也未必能够使出,三节棍,不想棍法还可如此,有些意思,惠空师弟,将你这弟子让于我罗汉堂如何,如此心智,如此武艺,在你济世堂,可惜了。
  惠空大师看了惠通大师一眼,道:作梦......
  下一场罗汉堂元一对秘宗妙空,大无相寺元一和尚,在江湖上素有妙手神僧之称,与玉虚宫白衣神剑张太玄,青云殿无影剑公孙云逸,三人齐名,足见武功之高其声名之盛,千手如来掌在其手中千变万化,江湖中难有对手,见他进入声中,禅宗弟子顿时欢呼起来,
  而当秘宗之人出场时,众人一楞,竟是第一声已经胜了的妙空,禅宗众人纷纷议论起来,妙空已参加一场如何能在下场比斗?见议论之声越来越大,
  慧能大师口念佛号,道:阿弥陀佛,空树能言三节棍是棍,妙空又为何不能在次下场,两宗比斗,凭的是真才实学,靠的是公平,功法是武功,谋略医道亦是武功,若一人能胜众人,岂不是能将佛法更加的发扬光大,何况历来并无规定一人不可多次比斗?
  众人不语,深以为是,只是他们,未曾想到妙空不光医术高绝,神针无敌,敢与元一对阵,那武功必是也十分高绝,此时的两人均是一身白色僧袍,更加难得的是,他们虽同为佛门中人,二人相貌之英俊,气势之不凡,绝不在江湖中公认的最为潇洒的几名少侠之下,
  二人相视一礼后,但见掌起,元一千手如来掌,一经放施展,场中立时掌影翻飞,气势暴涨,可当众人见到妙空所施掌法了,全部楞住,若说之前妙空施九转玄天针时他们还不知道九转玄天针到底是什么,可妙空现在施展的功夫,他们是听说过的,但也仅仅是听说过,竟是声名丝豪不亚于九转玄天针的金刚般若掌,甚至金刚般若掌比九转玄天针更加声名赫赫,
  因为金刚般若掌极难修练,纵观大无相寺中数万年的传承中,亦是极少有人修成,而且自禅宗与秘宗分裂后,此功法更是不知所踪,不想今日,竟由妙空放展而出,此掌极为刚猛,历来练成此掌者,加以时日,皆都名动江湖,风头无两。
  二人不多时竟对了百余掌,一刚一柔,看呆了所有的人,就连惠元大师与惠远大师也是纷纷点头,足见二人对于这两名弟子的看中。最后还是元一凭借他的绝技妙手如来,记险胜妙空半招,
  元一道:若非师兄神功初成,元一未必能胜。
  妙空道:师兄千手如来掌,炉火纯青,妙空佩服。他二人俱是万分客气,对对方亦是心生尊重。台上众人的看的也是格外出神,能亲眼看到这两项绝技,那是莫大的机缘,何况元一本就早已名动江湖,对于他能取胜,自然是能接受,而对于赢了一场又输了一场的妙空,众人更是惊讶,能有如此医术已是难得,武功又如此高超,初出江湖已阚阚可以和元一打成平手,若是假以时日,众人未在想下去。两场比半已过,两宗打平,胜负皆在最后一场。
  第三场禅法堂空慧对秘宗妙空,当妙空又一次站在比斗场上,众人看着他那一身不染的白衣身影,竟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吕清风对一旁的胖和尚道:不想此子竟是如此绝世之人,虽年纪尚清,但医术,武功,佛法皆通,且前两者已可算技压群雄,只怕这佛法也不会差,真可谓“三绝神僧”。
  胖和尚道:三绝神僧,这个名字好,三绝神僧,妙手神僧,不如你在给我取个如个,哈哈。
  吕清风看着又恢复了往日习性的胖和尚,无奈的笑了。
  众人见妙空已在场中等候多时,可禅法堂空慧却迟迟未见,不知为何,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有一弟子急匆匆的自远处奔来,
  至上首众人处道:不好了,空慧师兄因准备此次斗法,七日未睡,刚刚昏过去了。
  台上众人大惊道:什么?寺中单独修行禅法的弟子极少,往往不会修行寺中武功,所以他们往往和亦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空慧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罗汉堂长老惠通大师为人最是直爽,道:空慧即不能来,这如何是好?
  惠空大师道:匆忙之间,还有何人可与妙空比斗。
  惠通大师道:这最后一场斗法,事关重大,这妙空敢连续三次下场,比斗必是有所依仗。
  看台秘宗众人一人道:这次禅宗弟子中禅法第一的空慧居然不能下场,看他禅宗还有何人能与妙空师弟比试,看来我们这次赢定了。
  身边一人道:不错,就是为等妙空师弟三法皆通,若非如此我们秘宗又怎么会多等一个,这次这最后一场,看禅宗怎么办。
  忽见一秘过长老起身道:如若禅宗在无人应战,那么这第三场就算我秘宗胜了,这一次的比斗也是我秘宗胜了,还请禅宗依约让出大无相寺。
  惠通大师道:比试尚未结束,这位师兄如此说,未免言之过早了。
  众人闻此议论纷纷,一时间众多禅宗之中也不知如何是好,心中也在盘算禅法堂有还有哪位,可以出战,与秘宗妙空对决,但大多见过妙空前两场比试的人,都未找到心中人选,即使空慧胜负仍在两可之间换作旁人话.......正在这时,
  惠元大师开口道:惠能师弟,你是禅法堂长老,这最后一场关系重大,你意如何?
  惠能大师沉默未语,看向远处的吕清风,除了最早空慧在寺中说法时那一次,七日前他曾与吕清风又谈过佛理一次,思虑良久后,他似是下定了决心,转向惠元大师一礼,
  惠能大师道:贫僧心中已有一人选,掌门师兄请稍后。
  他身形一闪即逝,众人诧异间,惠能大师已至吕清风身前,没有人看清他是如何过去,在见时,惠能大师已经到了,吕清风也是一惊,
  惠能大师道:贫僧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少侠能否答应。
  吕清风道:大师请讲,只要晚辈能够作到,于情于礼,自当全力以付。
  惠能大师道:少侠可否代空慧,比这最后一场?
  吕清风一惊道:大师,晚辈如何能胜任,晚辈虽之前偶学佛门要典,但只是粗通其义,如何能.....
  惠能大师道:禅宗法门讲机缘,重顿悟,毕生学佛不能顿悟者大有人在,未曾学过,瞬间开悟者,亦是有之,贫僧见少侠言语间,佛缘深厚,慧根不浅,贫僧不会看错人的。
  吕清风道:大师,这,此事如此重大......
  惠能大师道:少侠无须多虚,佛门最讲机比,空慧即然在此时昏迷,必有因缘,贫僧更相信,我禅宗一脉定能发扬光大。见惠能大师如此说,吕清风亦不好在推辞,
  吕清风道:晚辈多谢大师抬爱,那晚辈尽力而为。见吕清风答应,惠能大师转身离去,就如同来的时候一样,没有人看清他的行踪,在见时又回到了之前的地方,应了佛门那句老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上首台上,
  惠能大师道:贫僧已经选好了。
  惠元大师道:即如此,就有劳惠能师弟了。他对惠能大师向来看重,若论观人,参佛,三百年来,这个师弟当称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右,
  惠能大师道:贫僧决定,这弟三场比试,就由吕清风代替空慧下场。
  众人皆莫名,大多寺中弟子都不知道吕清风这个人,更何况是秘宗弟子,众人皆议论纷纷,台上的寺中几位大师,也是感到十分震惊。
  吕清风行至上首台上,道:见过诸位大师。
  惠远大师目光一顿道:禅宗要派此人参与这弟三场半法?
  惠能大师道:不错。
  惠远大师道:他并非寺中之人,如佛能代表禅宗?见惠远大师如此说,吕清风上前一礼,
  吕清风道:晚辈即受禅法堂惠能大师点化,虽未入佛门,亦可为惠能大的半个弟子,何况佛门广大,在寺中修行禅宗法门之人是佛门中人,在世间修行禅宗法门的人又何偿不是佛门之人?若按惠远大师之说,佛门只在寺中,那又如何宏扬佛法,普度众生,若将来佛法传遍天下,一座大无相寺又如何放得下芸芸众生?晚辈以为,寺中佛法是佛法,世间佛法亦是佛法,寺中之人学法即是佛门中人,世间之人学法又何偿不是佛门之人。见吕清风竟如此说,
  惠远大师道:也罢,即然惠能师弟之前能让妙空二次下场,贫僧又何偿不能让施主下场。
  吕清风道:多谢大师,不过晚辈即是代人出场,已对秘宗不甚公平,若在与妙空神僧相斗,刚更是不公?
  惠远大师一楞道:那施言之意如何?
  吕清风道:不如晚辈与大师一论如何?
  台上众人一楞,台下众秘宗弟子纷纷痴笑起来,与惠远师伯比斗佛法,这人真是敢说,是不是明知自己会输,故意搏取声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惠远大师也笑了,
  惠远大师道:施主即如此说,你与贫僧欲比何法,又如何比法,你可知佛门众多经书要典?
  吕清风沉思片刻道:晚辈想先敢问惠远大师,身后为何物?惠远大师回头看去,
  惠远大师道:自是菩提树。
  吕清风道:那何为菩提树?惠远大师便知佛法比试开始了,他未想到吕清风会从这个问题开始,而不远处的惠能大师见吕清风如此说,似有一笑,又恢复了本来面容,
  惠远大师道:菩提树乃我佛门圣树,乃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之树。
  吕清风道:我观此树非菩提也。
  众人大惊,那分明是菩提树,不知吕清风所说不是菩提树,是何意?
  惠远大师惊异道:嗷?不是菩提树?
  吕清风道:我有一偈赠与大师,大师看可符秘宗心境,他想起了故乡流传的一个故事,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众人皆惊,连同上首坐的众位大师,不想吕清风不是佛门中人,开始后便言简意赅,直入主题,又能随口出偈,惠远大师也陷入沉思,片刻后起身双眼亮起道:施主好偈。
  吕清风道:我还有一偈,赠与大师,不知可否?有了刚才一偈,
  惠远大师道:施主请说。
  吕清风看向远方,轻声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原本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惠远大师神混身一震,呆在当场,愣愣的看着吕清风,
  禅宗众人也同样起身,同样的样光看着吕清风,而台下的两宗弟子及,参礼的数人也都在仔细回味刚刚的两偈。
  惠元大师同样起身,看着吕清风心道:这偈,这偈直了心性,分明有我禅宗无上奥义,他即使参禅亦初学未久,怎会?
  吕清风又看向愣在那里的惠远大师道:大师以为,成佛之路在何方?
  惠远大师略微回神道:自然是在前方,只有勤加修行,多读经典,明了奥义,依佛陀之法修行,自可成佛。
  吕清风道:大师可知,佛陀成佛后可在有人成为佛陀?
  惠远大师道:后世学佛,虽不缺惊才绝艳之人,但仍不及佛陀之万一,自然无人在成佛。
  吕清风拿一张纸,从中一折,放于桌上,左侧写下一个禅字,右侧写下一个秘字,从中撕开后,将写有秘字的半张交于惠远大师,写有禅字的半张交于惠元大师,
  吕清风道:佛法无边,佛门广大,若这张纸即是佛法,两位大师看到的为何?
  惠远大师本就是佛理通达的高僧,便道:秘宗法门。
  惠元大师道:禅宗法门。
  吕清风又将两片半张纸取回,又拼在一起道:两位大师请看,秘宗法门是佛法,禅宗法门又偿不是佛法?晚辈觉得禅宗也好,秘宗也罢,法门并无高下正统之分,众生信奉方有佛法,众生不信,何来佛法?所谓法门应该是不同人适合不同法,张老汉善农耕是为佛法,李老汉善打铁何偿不是佛法,农耕打铁皆为众生谋福,何来高下之分?个人悟性机缘不同,自然需选择不同法门,农耕是法,打铁何偿不是法,反之亦同,若强行让张老汉去打铁,李老汉去农更,岂非有违佛法本心?若当这张纸变成了世界,若当众生是这个两字,他未在说下去。
  惠远大师与惠元大师皆陷入深思。吕清风暗忖:若非这片世办的天地规则与地星不同,以两位大师的智慧又如何不能顿悟。不过有一得即有一失,万物存于平衡之间,宇宙规则即是如此,身在其中的人又有多少能力去改变。
  吕清风又道:晚辈却以为成佛之路在后方,惠远大师一心向前欲成佛陀,便犯了佛门执念。
  自佛陀之后无人成佛并非因为后世之人不够惊艳,而是因为,佛法分裂,天机不全,两宗皆是佛陀所传之法,何来正与不正之分?前路即无人成佛,大师何不回头看看,是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惠远大师陌然,过了良久,他慢慢转过头去,仿佛穿过了菩提树,穿过时间与空间,过往种种尽在眼前,突然间他似看到了什么,慢慢的表情祥和,双目闭起,在这种顿悟的意境里,也不知过了多久,惠远大师身后隐隐佛光尽现,台上众人大吃一惊,台下众人更是惊呼起来,
  但见觉惠远大师凌空自然而起,周身玄身瞬间暴涨,空间内玄气剧烈波去,竟与这一片空间慢慢开始融合,众人都望向天空,佛光更盛,所有人都看呆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空间中玄气慢慢稳定,惠远大师飘身而落,周身玄身尽隐,众人清晰的感觉到,他此刻的修为,竟与一旁早早便进入天玄境上品的惠元大师相当,进入了这片世界中的巅峰境界。
  惠元大师一笑道:恭喜惠远师弟,踏入天玄境上品。台下亦是传来秘密弟子整齐的呐喊声,恭喜师尊,踏入天玄境上品。众人亦是上前恭贺,
  吕清风道:恭喜大师踏入天玄上品境。
  惠远大师面色平和道:少侠客气了,贫僧在之前的境界已是多年一直未能突破,多谢少侠此番赠了贫僧一声机缘。
  吕清风道:前辈客气了。
  惠元大师道:惠远师弟刚刚晋升,不如同吕少侠一起,去老衲禅房一叙如何?
  惠远大师道:贫僧正有此意。
  两宗长老有人道:那此间比斗?
  惠远大师道:无须在比了。
  二人带着吕清风向禅院方向飞去,临行前,吕清前向惠空大师看过来,见惠空大师点点头,吕清风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众人仍在互相议论中,久久未能散去,妙空亦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似是也想到了什么。
  惠元大师的禅房内,三人进入后,惠元大师示意两人坐下,慢慢的沏起一壶茶,片刻后,
  惠元大师道:老衲有一事不明,还想请少侠解惑。
  惠远大师道:是啊,还请少侠解惑。显然,他们问的是同一个问题。
  吕清风道:两位大位是否想问,此偈此意,出自何处?
  惠元大师道:不错。
  吕清风道:两位大师慧眼如炬,其实这本是晚辈家乡中先贤所留无上智慧,晚辈只是借用至此,与两位大师说出,不希望两宗在相争而已。
  二位大师震惊道:少侠的家乡在?
  吕清风道:二位大师猜的不错,晚辈的家乡在另一片世界。
  惠元大师豁然道:怪不得,老衲之前从未听说,不想少侠的家乡竟有如此能人,不能当面请教,真是老衲生平遗憾。
  吕清风道:那位先贤亦叫惠能,与寺中大师同名,晚辈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惠远大师道:惠能师弟竟是这般机缘,师弟慧眼难怪选择了少侠,少侠若有话讲,不妨直言。
  吕清风道:佛,非佛,名为佛,法,非法,名为法,是名佛法,佛非人,佛非佛,佛法乃渡众生成佛之法,行禅宗法间者是众生,行秘宗法门亦是众生,如若两位大师能摒弃前嫌,两宗携手宏扬佛法,教化众生,必可现当年天下太平的盛况,到时江湖再无现今天这番厮杀,何偿不是无量功德。二位大师纷纷陷入沉思,
  惠元大师道:少侠心念苍生,菩萨心肠,老衲惭愧。
  惠远大师道:惠元师兄所言甚是,多谢少侠指点迷津。
  吕清风道:二位前辈过誉了,晚辈所说皆是故乡先贤所留书中典籍所载,非晚辈自已所悟,实在愧不敢当。
  惠元大师道:书就在那里,读懂的人不多,佛就在那里,悟到的人更少,先贤的智慧也在那里,后世之人皆可学,你即已学会,便成了你的智慧,你的智慧被后人学去,便成了后人的智慧,又何必执着书是先贤写的,还是你所写的呢。
  吕清风道:晚辈受教了,多谢两位大师。
  惠远大师道:少侠无须多礼,今日闻此高论,贫僧平生仅见,更是受益非浅,
  吕清风道:那多谢二位大师,晚辈就不打扰两位大师商谈了。
  看着吕清风转身退出,二位大师眼中均露出赞许之色........
  第二日,寺中所有人都震惊了,一个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传出,自今日起,大无相寺在无禅宗秘宗之分,惠远大师升大无相寺大长老兼任秘法堂长老,所有两宗弟子及以后在入山门的新进弟子,均可根据自身善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禅秘两宗合并,秘宗原有弟子亦是不在归隐,返回现有山门将所有典籍要义,物品等等整理完毕后,一同举宗搬迁至灵隐山,以后世间所有佛门弟子均可选择在这里修行。不几日,这件事震惊整惊整个江湖......
  此间事了后,吕清风见能有这般结局也很是欣慰,在拜别几位大师后,又同胖和尚去看了看李老汉与小灵儿,见吕清风又要远行,两人很是不舍,可相逢总是充满意外,离别才是人生常态,几人纵有万般不舍,路还得走下去,临别时,吕清风又留了些玄石给李老汉与小灵儿,又是他感觉这里也算是半个家,因为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给了他许多温暖,回到寺中后堂胖和尚的住所,二人同空明大醉一场后,次日清晨,吕清风趁着胖和尚与空明尚未醒来时,悄悄离去,他不喜欢离别,更不喜欢相送时的场景,所以他静静的走了......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