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心生,种种珐生
珐生,种种心生
归根都是一心幻现,能缘的心随珐而生,随珐而滅,无自性
所缘的珐是前尘缘影,是心中落谢的前尘,如梦,如幻
能、所都是自心所幻现的虚影,只因无明妄动,妄执,而妄见
如捏眼见空中有花,空中本无花,若不执松手,便恢复清明
当下一念覺,如梦醒,覺了空中花本来无生,更谈不上滅了
所以本来就空寂,本来就无生,安住当下,如如不动,不取相,全然本心,便是无脩而脩。
三个女人互不相让争风吃醋,故事说了一个又一个,洪晓飞默默无语喝着茶。
“小马二十五六,当民警几年了。
这天晚上他去市医院找人,正巧撞见一个戴口罩的男人送来一个伤员,他不禁暗笑,现在的人还真有意思,这个造型也太有个性了点吧。可没多久,小马就接到通知,说一辆摩托在小东门附近给撞了,等交警赶到时,肇事者已对现场做过处理,跑了。虽然当时现场没有人直接看见撞车的过程,但有人看见一个戴口罩的男人把伤者抱上了车,往市医院开去。所以现在交警基本锁定“口罩男”为肇事嫌疑犯。
小马接了通知心里一惊,懊恼得直拍脑袋。照通知的描述,自己刚才看到的那个口罩男很可能就是交警锁定的嫌疑犯,而自己竟然就这么和嫌疑犯擦肩而过了!现在再去追,肯定已经来不及了。不过,小马心里一咯噔,回忆起来,这口罩男还真眼熟啊。思来想去,他忽然觉得这口罩男的体态特征像极了一个人——自己父亲的至交杨伯伯。有一次杨伯伯感冒了,戴着口罩和自己打照面,那样子就和刚才的口罩男一模一样!
可要把杨伯伯同肇事者划上等号,小马实在有些难以接受。杨伯伯是教育局局长,为官清正,一直是小马心中的楷模。
但感情归感情,一番挣扎过后,小马还是去了教育局。不过他却没有径直去找杨伯伯,而是溜到了停车场。他想,杨伯伯要真是肇事者,他的车上就必定会留下些痕迹。所幸,让他松了口气的是,围着杨伯伯的车转了好几圈之后,他连个修补的痕迹也没发现。
这时候,交警队根据现场勘查做的鉴定报告出来了:肇事车辆应该是一款新上市的车型,全市也就十多辆。
小马一听乐坏了,心想这回你可跑不掉了!果然,经过比对排查,交警队没多久就锁定一个叫金三的嫌疑人。而且,据人反映,事发那晚,金三曾驾车经过小东门地段。大家找到金三的车一检查,后视镜果然刚换过。铁证面前,金三无从抵赖,当场就招了。可等大伙儿再问救人的事儿,金三居然直摇头,说:“我跑都来不及,哪儿还有心思救人啊?”
案子查到这里,小马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撞上的那个口罩男另有其人啊,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好人。一定得找到他!
如今媒体多发达,这好人好事立刻也在市民中间不胫而走。有人说,口罩男的行为点亮了整座城市;也有人说,口罩男的蒙面之举很聪明,既帮了人,也保全了自己,值得推广。
事情影响一大,市领导也作出批示:对口罩男的义举务必给予表彰。小马把车祸的案子破了,又是当时医院的目击者,所以寻找口罩男的任务自然落在了他头上。不过现在小马一点也不急,心想:口罩男之所以戴口罩,不就是怕别人赖上自己是肇事者吗?现在肇事者都给揪出来了,风风光光的好名声,有谁不愿要呢?再加上电视台“寻找好人”的栏目每天滚动播出,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坐等口罩男自己现身了。
可谁知又过了好几天,口罩男还是没动静。这下,小马急得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这天晚上,他琢磨来琢磨去,忽然一拍脑袋—自己当时虽然排除了杨伯伯是肇事人的可能,但不能排除他做好事的可能啊!于是,他当晚就去了杨伯伯的家。
可等小马说明了来意,杨伯伯却皱着眉头,摇摇头说:“唉,小马,不好意思啊。伯伯年纪大了,连那晚上自己去干啥都想不起来了,怎么可能去救人呢?”小马正要追问,这时,杨伯伯的老伴打来电话,让他下楼搬大米。
小马忙跟着下去帮忙,下楼时他无意中发现,杨伯伯跑下楼梯的姿势果然跟口罩男出奇地像。他猛一拍脑门,半开玩笑试探道:“杨伯伯啊,我看那救人的口罩男怕就是您吧?”谁知杨伯伯听了这话,把米袋子往地上一放,严肃地说:“你小子怎么还是冒冒失失的?没有证据,别乱说话啊。”
杨伯伯的反应挺反常,小马决定先绕开他,从结果入手,把证据找实了,到时候杨伯伯不认也得认!于是他连夜赶去了市医院,把每个科室问了个遍,想看看那里有没有杨伯伯留下的就诊或者探病记录。如果能查到相关记录,那么就有希望把口罩男和杨伯伯挂上钩。可惜的是,小马依然一无所获。可他这么一暗访,医生护士对他的动机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很快,有小道消息传出,好人就是教育局杨局长。
这天,小马刚进办公室,一个同事就上前跟他调侃:“你小子不地道。”看小马一头雾水,同事又说:“别装了,我跟你对个答案,那口罩男是教育局的杨局长对不?”小马一惊:“你从哪打听到的?”
“还用得着打听?”说着,同事拿出托人从杨局长车座椅上提取的一丝沾血迹的纤维,让小马连同伤者的血样一块送到鉴定科,结果当天就出来了,两份血样吻合,杨伯伯救人之举成了定局。
看见了鉴定报告,杨伯伯长叹了一口气,终于承认自己就是口罩男。可小马心里还有一个疑惑,他不禁追问道:“杨伯伯,我闹不明白啊,坏人没抓住的时候,您怕被赖上不站出来,我能理解;坏人抓住了,您觉得做个好事不留名,不主动站出来,我也算是能理解;可我都找到您家里去了,您还躲着不肯站出来,这到底是为个啥?”
只见杨伯伯呷了口茶,拍拍小马的肩,说道:“你不知道,最近局里快要考评了。”
小马愣了会,没想通,问:“杨伯伯,选举和做好事儿还能有冲突?”
杨伯伯自嘲般地笑了笑,说:“我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怕好端端多出个事来添乱啊。”
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小马更蒙了:“杨伯伯,您做的是不折不扣的好事儿啊!怎么会添乱呢?”
只听杨伯伯叹了口气,道:“小马,现在好多事儿啊,确实是先包装、再炒作,一炒就火。大伙儿被忽悠多了,也就爱长心眼了。现在是没事则已,一有个什么事儿吧,总会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各种各样的评论。你做个啥,都会有人冒出来说你是作秀。我做件好事救个人,那是做人的本分。可我也怕人言可畏呀。我这个年纪,不求嘉奖表扬,只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安稳稳做点事情,不要惹来无事生非的麻烦。”
杨伯伯这话说得特别沉重,小马听了心里更沉。从杨伯伯家出了门,小马听见自己前头,有一胖一瘦俩老头聊闲天,说的就是他们的老邻居杨伯伯。
只听胖的那个低声说:“不正常呗!他早不救人、晚不救人,偏赶在考评这个节骨眼救人,目的肯定不单纯啊!”
“就是,”瘦老头接过话茬,“他这是有意炒作,为自己业绩加分呗!以前还觉着他正派,现在才知道全是装出来的,人心不古啊!”
这时,小马看看手里的调查报告,觉得确实别提多沉了。”
“部门不大,只有十个人。十个人有两个圈子,魏主任一个圈子四个人,韩副主任一个圈子四个人。剩下已经五十开外的老王老李两人,不在任何一个圈子里,他们俩是上班来,下班走,只求做好本职工作,不主动掺和圈子里的事。
单位里有人便把两个圈子戏称为“魏圈”“韩圈”,魏主任和韩副主任是绝对不会承认甚至坚决反对这个称呼的,步调一致地争辩,就是有些同事之间关系好一点而已,什么圈不圈的,根本没有的事!事实上暗地里两个人是互不相让,翻着白眼骂着祖宗。因为人数一样多,当部门里出现投票表决之类事情的时候,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奈何不了谁
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圈子外的老王老李就成了香饽饽,不言而喻,谁争取到了他们,人数多了,谁就占了上风,也就意味着谁胜利了。
魏主任觉得如果自己和韩副主任平分秋色,那就是个笑话,必须要占得上风,压制不住副主任就是失败。因此,在工作中,经常给韩副主任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然而,让魏主任郁闷的是,处于被动状态的韩副主任,却似乎有人在暗中助攻一般,常常不知不觉地就化解了他的招数。
一次两次也许是偶然,次数多了不免让魏主任觉得蹊跷,莫非自己圈子里,有人向韩副主任通风报信,传递消息,说了不该说的话,充当着“卧底”的角色?
为消除自己的疑虑,证实自己的判断,魏主任决定试探一下,如果没有则万事大吉,如果有就一定要清除掉。
周末,魏主任订好了饭店,他要通过小恩小惠来联络圈子里几个人的感情,同时拉拢老王老李。这件事他交给手下的小周具体操办,特地嘱咐小周,就圈子里四个人加上老王老李,六个人聚一下,都要通知到。
小周是个机灵的年轻人,魏主任一说,就明白了他请吃饭的目的,笼络也好,联合也好,功夫需要下在平时,不能需要的时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不管不顾,特别是老王老李两人。于是,按照他的指示,打电话逐一通知。
下午五点多钟,小周就去了饭店。他按照六个人的份量点好了菜,再泡一壶茶水,准备就绪之后,边喝茶边等着。
魏主任先到,他看到小周,问:“都通知到了吗?菜也都安排好了吧?”
“按您说的,都通知了,菜也都点好了。”小周给魏主任倒了一杯茶。
两人喝着茶,说着话,魏主任的心情很好,他很满意小周。说话的功夫,圈子里的人陆续地到了,还有老王老李两个人没来,继续等。
不一会儿,门口停了两辆车,小周心想,不会老王老李他俩都开车来的吧?只见从车上下来的不是两个人,而是六个人!都认识。小周有点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老王老李把韩副主任他们一起带来了?
魏主任也看到了,没让小周通知韩副主任他们的呀!他们怎么来了?哦,可能他们晚上也在这里吃饭吧,撞上了。便用奇怪而又复杂的眼神盯着小周,表达的意思是:你通知他们来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小周被魏主任盯得十分不自然,心想魏主任肯定误解了是他通知的,连忙摇了摇头,意思是:我没有通知他们。于是,他趁着魏主任和韩副主任打招呼,把老王老李叫到一边:“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他们......?”
“哪里啊,你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正在一起打牌呢,听说魏主任请客,大家都要来,那就来呗。”老王老李大大咧咧地说着,丝毫也没有注意到写在小周脸上的尴尬。
小周在老王老李面前不敢造次,听闻此话,站在原地愣了一下,忽然想到只点了六个人的菜,却来了十个人,于是急忙去找服务员加菜。
“魏主任,我知道,你是大主任,你请客,怎么能不叫上我们呢?他们都在我家里打牌,就一起来了。你看看,有人管饭,就不用我管的了,还是主任想得周全啊,哈哈。”韩副主任打着哈哈,调侃着。
“韩主任,你看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我安排小周通知,怎么可能不把大家都叫来呢,电话要一个一个地打,通知有先后嘛,是吧?”果然是来吃饭的,到了这个时候,魏主任也不能赶人家走了,与其斤斤计较,不如就坡下驴,索性改为请部门全体人员,“小周,小周呢?叫服务员上菜,人齐了。”
小周看也不敢看魏主任,躲躲闪闪地走了过来:“已经安排服务员上菜了。”
各人按次序坐下,边等着服务员上菜,边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听着叽叽喳喳的吵闹声,魏主任的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他姓韩的利用周末时间几个人打牌,打的也是感情牌,说说笑笑,玩玩乐乐,最后,还是自己“请”他们吃饭,还被调侃了一番,里子也输了,面子也输了,这都什么事啊?!
魏主任越想越不是滋味,阴沉着脸不说话,低着头只顾吃菜,感觉到有个差不多了,便找个借口先走了。
见魏主任提前走了,小周心想完了,捅篓子了。他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把单买了,买单的时候想着就看魏主任给不给报销了,如果不给,就自己掏钱吧,谁让出了这么个纰漏呢!
这一回特别窝囊,魏主任咽不下这口气,他要弄清楚韩副主任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小周擅自打了电话。直接问小周,估计没有问出来的把握,还是先问问老王老李比较合适,他们俩是圈子外的人,说的话应该是可信的。
魏主任思量再三,决定先找老王。他在通讯录里翻到老王名字的时候,盯着“王大个”三个字,默默念了几遍。这三个字还有些来历,代表的是谁只有他知道,当初存储的时候,和通讯录里已有的一个老同学重名了,为了区别,就把老王的名字设为王大个,因为老王个子比较高。
后来每当看到通讯录里“王大个”三个字,或者接到“王大个”打来的电话,魏主任想起来的是老王和同学两个人。久而久之,老同学就像是“王大个”的影子。
影子?风筝?魏主任忽然闪出一个不祥的念头,难道电视剧中的情节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他闭着眼睛,迅速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念头,任由它如谜团一般在脑中弥漫,这个谜团越来越大,然后又渐渐浓缩,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一直认为圈子外的老王老李在部门里起的是调和作用,倘若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有人偏偏利用老王老李来通风报信,岂不是说他们的背后还有影子,也就是一直萦绕在心头,一直怀疑的“卧底”?他是谁呢?
带着满脑子的问题,魏主任拨通了老王的电话,让老王来他办公室一趟。
“老王啊,有个事我想了解一下,上周末我请大家吃饭,你和老李在韩副主任家打牌,你们是不是经常在一起小范围活动?你们的业余生活很丰富啊。”魏主任给老王递了一根烟,开门见山地套着近乎。
“那天是在打牌,但也不是经常打,都是韩主任叫的,总不好拒绝吧。”老王不卑不亢地说着。
“在一起玩玩也正常,丰富业余生活,大家和睦相处,好嘛。你是老同志了,我很尊重你,我们都希望部门里面风清气正,还得仰仗你和老李发挥作用,你们有着丰富的经验。”魏主任先是恭维了一下他,然后又旁敲侧击,“比如说,那天,你把韩副主任他们几个人一起都叫上,就很好嘛,体现了我们部门的团结。”
部门里的人际关系,老王看得非常清楚,但是他不想掺和,只求内心平静,尽量做到不挑拨、不生事,有时候还打些马虎眼,帮着圆一圆,不让矛盾扩大。于是,他抽了一口烟,慢条斯理地说:“我和老李都老了,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我们也希望部门里团结,希望大家都好。至于你说的经验嘛,就那么回事,见得多了,做得多了,悟得多了,也就看透了。”
把老王送走后,魏主任又听了一遍提前做了准备的对话录音。他已经挑明了是老王把韩副主任几个人一起叫上的,可老王听后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这个老王,是在假装糊涂呢,还是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魏主任的脑子里又多了一个问号。
老王没有说出有价值的信息,魏主任想着还有老李,老李比老王实在些,有什么说什么,从老李那儿应该能得到有用的信息,这一点,魏主任有信心。
于是,他把老李叫到办公室,采用了和老王不同的方法,和老李拉起了家常。
“老李啊,最近家里都还好吧?孩子的事已经安排妥当了,你现在应该没什么压力,能够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羡慕你啊。”魏主任看似轻描淡写地关心着老李的家庭和生活,仿佛就是纯粹意义的聊天,实则是知道老李的性格,欲速则不达,必须循循善诱,先打出感情牌,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来。
老李双手一拱:“谢谢主任的帮忙,谢谢!家里都还好。我这个人不想太多的事,无欲无求一身轻,心情也好,能吃能睡,呵呵。”
“这就好嘛。我一直在说,你和老王是部门里的宝贝,在很多场合下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你看,现在部门里的年轻人比较多,经验和能力都需要积累,你要把经验传给他们,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可别把一身的本领带回家啊,那就可惜了嘛。”魏主任紧接着又把老李捧了捧,不过这也是他的心里话。
老李谦虚地笑了笑:“主任你说笑了,我哪里有什么本领,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罢了。现在的年轻人想得多,我记得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还是很单纯的,在家里听家长的,在单位听领导和师傅的,自己没有太多的想法。”
“你说得也是,时代在进步嘛。不过,好的传统还是必须要继承和发扬的,比如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等等最基本的东西,不仅不能丢,还要传承,更要创新,否则工作是干不好的嘛。”有了感情牌和奉承话的铺垫,魏主任不想把话题扯得太远,否则白费了功夫,达不到目的,便及时地把话题收了回来,“在你眼里,你觉得我们部门的风气怎么样?”
老李没有马上回答,风气,摆在那里,用不着他来评价的,可是偏偏又要他说,那就说些好听的吧:“总体上来说还好吧,比如你请大家吃饭,就很好嘛。对了,我听说那次是小周买单的,给报销了没有?可不能让小周掏钱哦,年轻人收入低,还要买房子娶老婆的,开销也大,不容易。”
魏主任一听,老李果然入套了,便立即接过话头:“不会的,不会的,怎么可能让小周掏钱呢!饭店是我订的,我只是让他打电话通知到你们每个人,他应该也通知到你了吧?然后再早点去张罗一下,点点菜什么的嘛,没让他买单。”他特地着重强调了通知到每个人。
老李想了想,说:“那天我没接到小周的电话,是老王接到了电话。我们在打牌,老王接通电话的时候大家都停了下来。我记得当时电话的声音比较大,我就在旁边,听到了,其他人也听到了。大概是考虑到大家都听到了吧,老王就随口说了一句,打完牌一起去吧。韩主任好像是说他知道,老王还愣了一下,没说话。我觉得老王叫大家一起去做得对,换作我,也会那么说。”
魏主任认真地听完,特别是听到韩主任说他知道,内心掀起了波澜,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不枉自己费这么多的心机。于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似乎有些不满意:“哦,是这样啊。这家伙,回头再好好教训他,让他通知到每个人,偏偏没有通知你,这是对你的不尊重嘛。”
老李摆了摆手:“算了吧,年轻人,毛糙,我们都知道就行了,大家不是都去了嘛,没耽误事就好。”
魏主任如释重负一般:“好在大家都去了,否则有人会觉得我请一个不请一个的,就不好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终于弄清楚了,完全对上了,魏主任见目的达到,又和老李敷衍了几句,便把他送出门。
05.恍然大悟
回到办公室,魏主任开始生闷气了。事情明朗了,韩副主任说他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自己只告诉了小周,让小周去通知,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小周告诉了韩副主任。以此断定,平时给韩副主任通风报信的是小周,“卧底”就是小周!
魏主任气得想拍桌子,想骂娘!这个白眼狼,枉费自己对他那么好,很多重要的事都交给他去办,把他当作心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背着自己,和韩副主任串通在一起,当起了“卧底”,看来是自己瞎了眼,被他的表象迷惑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这事弄得,让魏主任下不了台,无异于当着众人的面扇了他的耳光,火辣辣的,无地自容。一向觉得自己很有几把刷子的魏主任,哪能吃得了这个哑巴亏?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周这人,不能要!一定要把他弄走,不能留在身边!
而小周对于魏主任暗中调查的事浑然不知,对于魏主任把他确定为卧底也浑然不知,他还和以前一样,保持着魏主任和韩副主任之间的距离,该远的远,该近的近,没有任何变化。
没过多久,魏主任就找了个借口要把小周弄走。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小周彻底地懵了,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反复和魏主任解释,根本就没有做背叛的事,可是任由他说破嘴皮,甚至指天发誓,声泪俱下,也无济于事。没办法,只好收拾东西到另一个部门去了。
魏主任为自己的英明果断沾沾自喜了一段时间,然而小周留下的岗位空缺,亟需有人来填补。
经过一段时间的物色,有了眉目之后,魏主任才找韩副主任商量。
“我知道,我同意。”韩副主任没有其他的话,他心里很清楚,这不是商量,而是告知,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说同意。
魏主任在心里“哼”了一声,不同意行吗?!说是商量,不过是给个面子,做个样子罢了!!
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又问:“你刚才说什么?你知道?”
“我知道,不,我不知道,你做的事情没跟我说,我怎么会知道?”韩副主任怼了他一句。
魏主任愣住了,他又说了“我知道”,其实他不知道!魏主任只觉得头脑嗡嗡地响,脑子里面一片混沌。
等神智恢复过来,魏主任把前前后后捋了一遍,倒吸了一口凉气,终于发现不对了!上次小周通知吃饭的事,只是听老王老李说,韩副主任说他知道......其实,其实他不知道,小周根本就没有告诉他!根本就没有谁通风报信,根本就没有什么“卧底”!
“我知道”三个字是韩副主任的口头禅!怎么就把这么关键的信息忽略了呢?!
魏主任恍然大悟,可一切都晚了。
正是:朗朗世上本无事,平庸凡人自扰之。不若把酒问花香,苦闷烦忧皆远掷。”
“风的出现,让我彻底破了防!他太像我那个爱而不得的初恋,我此生的白月光!无论是相貌还是言语。
于是千篇一律狗血剧情就上演了。风和其它男人不一样,不善言辞,表达,总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不知道是故意如此,还是性格使然。
最开始,喜欢文字的我,总是发一些带有女性柔美的东西给风,希望成为他眼中的知性女人。不知道为何他对于这些要么不回应,要么就回复一个好字作为已阅读过。
后来才知道,他不是不喜欢文字性的东西,而是他根本看不懂,原因很简单,他只读过两年书!说真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很介意的。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在和她聊天的时候根本没有一点障碍,当然这和他平时爱学习新东西有关,所以我对于这个也就坦然接受了,毕竟又不是相亲,只要聊的来,管那么多干嘛呢?
随着长时间的深入聊天,才知道他是一个二婚男,严格来说已经他已经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因为她和她的二婚妻子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只是介于孩子尚小,目前仍居住一起。
也许很多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从一开始我就把风当作了某人的影子。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感觉风的美好!他勤快,爱做饭,性格使然!无论我在他面前如何刁钻古怪,他都能一笑而过!这和我的老公有着天差地别之远!老公懒惰,自私,多疑,而且做事情没担当,喜欢推卸责任。凡事爱和喜欢争高下,当然也包括我。试问嫁给一个这样的男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忘了给你们交代了,我是一个有夫之妇!
如果只是出于老公以上的缺点,我倒是也可以忍受,只是他还有最让人恐怖的陋习——家暴。所以和他生活在一起,我感觉自己活的很压抑,因为我不知道他的脾气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时候会动手?整天活在一种无边无际的黑暗里,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这其中的滋味的。
也许会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婚姻不要也罢,离了算了,可有些婚不是说离就离的。一拍两散,也要看看对方愿不愿意拍?
好在后来孩子大了,老公的家暴次数近几年也没有发生,可有些事也不是说过去就能过去的,家暴这事就成了我和老公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就这样过着表面上是夫妻,实际上是邻居的生活。
有些感情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回头,于是风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个可以撒娇卖萌,可以倒倒自己婚姻生活中的那些垃圾的人。所以我对风的依赖也就越来越重,甚至有了誓死离婚嫁给他的念头。
感情有时候就像手中沙,握的越紧流失越快!从一开始在风面前的大度从容,到任性自私。甚至要求风每天都要和自己聊天,不管风忙闲,不然就失魂落魄,夜夜不能眠!
我最喜欢的是风的坦诚,比如他坦诚自己给不了我想要的任何幸福!更给不了自己物资上的一切,因为他有房贷车贷要还!甚至他常常戏谑自己是一个穷鬼!只是后来才想明白
可女人一旦动了感情,就如同陷进沼泽一般,难以自拔!有时候一叶就能障目,哪还有能力去分辩是人是鬼?
凡事都要有一个结局,只是有的结局差强人意,有的结局皆大欢喜,况且感情这种奢侈品,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拥有的!有的时候也许就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已!
就在我想飞蛾扑火般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时候,我刷到了一个短视频,一个关于520的短视频!视频的发布者是风的妻子,视频的内容是风和他的妻子儿子在一起享受美食,视频的文案对于我来说特别炫目,“夫妻本是同一双筷子,没有合不合适,只有彼此相依才能吃到美食!哪怕有的时候筷子上有污垢,活者筷子长短不一,但只要用心的去夹菜,依然不影响使用!”
于其同时风的老婆还晒出了风送给他的520礼物——一只金光闪闪的金镯子。
比起文案,伤到我的是那只镯子,因为体恤风压力大,我从来都没有要求过风给自己买礼物,当然他也没有主动提出过,哪怕自己内心深处也有很多期待!
现在看来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可笑,自己成了别人寂寞时候的消遣品,自己还恬不知耻的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遇到了自己生命中你个对的人。
网恋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及时止损,拉黑删除之后自己独自舔伤!只是,伤好之后,自己该何去何从?是开始新的生活,还是继续和那根有残缺的筷子继续配合?这恐怕又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洪晓飞敲敲桌子,给三人一人倒了一杯水,说:
“姑奶奶们,能开吃了吗?”
三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