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莱茵AAF-55“飞龙”型战斗机设计原图见下图
灵感来源现实中USSRsu-47战斗机,su-47金雕战斗机原图
莱茵AAF-55“飞龙”战斗机设定:
战机几何参数:
机身全长:20.143米,机体全高(含尾翼高):5.08米
主机翼翼展:13.5636米,副机翼翼展:2.341米
主机翼翼面积:12.63,副机翼翼面积:5.97
尾翼翼展(总尾翼展):7.432米,尾翼翼面积:16.54
前缘襟翼总面积:4.76,襟副翼总面积:5.12
舵面(刹车板面积):5.09,导弹舱离地高度:1.233米
战机重量参数:
空机重:29600公斤,满油起飞重量:40321公斤
战斗起飞重量(百分之52载油):35776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5341公斤
机载燃油:8036公斤,外挂油箱载油:2685公斤
燃料比:.4
战机飞行性能参数:
最大平飞速度:4900公里每小时(4马赫超音速巡航)
最大升限:20000米,实用升限19000米,航程(满油满挂载):2000千米
作战半径:1000千米,一般作战半径:729千米,升力系数:4
滚转角速度:100度每秒,G限(过载):+9.0G
战机动力系统参数:
发动机:Rhm-F112-mtu-100,动力系统为装备两台Rhm-F112-mtu-100低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01千牛,加力推力516千牛,推重比超过10,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发动机喷口能在纵向偏转±20度
战机雷达系统参数:
雷达航电为中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综合通讯、导航和识别系统ICNIA和包括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全套电子战设备INEWS;具高分辨力的雷达AN/APG-77和光电传感器系统EOSS,两个激光陀螺仪的LN-100F惯性导航系统。
战机武器系统设计:
MG5“A1”(HK121EBW)机炮,口径:20毫米,备弹:480发,
射速6000发/分钟,安装位置:飞机右侧,进气道后上方
导弹配置:远程空空导弹,型号:AIM-PA-120C-89,AIM-ASN-81”凤凰“数量:6枚,位置:主弹仓,机身腹部,近程空空导弹,型号:AIM-PA-87数量:2枚,位置:两侧武器仓,机身侧面,进气道外侧
气动外形设计:
采用前掠翼布局,在前掠前对称布置一对小鸭翼,使机体前部看去略成菱形,采用下腹部式进气道,主机翼与尾翼均成一定角度向上翘起,机头略成一定角度下沉,机体呈流线型设计,机身背部微微向上隆起
历史背景设定(虽然是架空机,但态度要端正,也要造出点历史来)脱胎于战前泛北大西洋条约联盟组织的“先进有人作战飞行器预先研究”计划(即AAF计划),用于对抗新斯拉夫联盟领导的前进阵线装备的MIG-M-15C战斗机,由莱茵金属科技军事重装公司研发,在余烬入侵后,该项目被紧急叫停,莱茵金属科技军事重装公司将重心转移至对现有飞机的升级与现代化改造,但仍有部分技术人员对此计划进行研究,在人类南撤至澳洲后,因为空军力量几乎被完全摧毁,人类联合政府启动了“战机延寿与现代化改造”计划,由于在大撤退时代莱茵金属科技公司的技术文档转移工作做得较为出色,并没有像北方工业集团一样,丢失大量技术文件,所以AAF计划被选定为母计划,AAF计划的部分技术成果被转移至战前设计的最先进战斗机“飞龙”式战斗机,在经过了AAF-50,AAF-51,,AAF-52,,AAF-53,,AAF-54五架技术原型机的测试并修改了部分技术指标后,AAF-55"飞龙“完成技术定型,进入服役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