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 第三十八回 放牛归马使不得

第三十八回 放牛归马使不得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姬发伐纣建周封国的故事
  诗曰:
  偃武修文待商榷,放牛归马使不得!
  惟愿居安当思危,环球依旧烽烟恶。
  各位贤达:
  新冠病毒源头何处?大家心有灵犀。俄乌战争爆发持续,暗中谁是罪魁?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之魅,唯恐天下不乱;吠形吠声、逐香追臭之徒,甘做哈巴之狗……
  言归正传。
  话说牧野大战后,姬发进入商都朝[zhāo]歌(河南淇县),分商的畿[jī]内为邶[bèi](河南汤阴南)、鄘[yōng](河南新乡西南)、卫(周初在朝歌)三国,以邶封纣子禄父(即武庚),鄘、卫则由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理,合称三监(一说管叔监卫、蔡叔监鄘、霍叔监邶)。随后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诸侯,征服者有99国,臣服652国。
  姬发灭商后,还师西归,在新迁的都邑镐[hào]京(陕西西安西北)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周朝建立后,政治形势相当严峻。姬发以诸侯之君统治如此大的区域,担心诸侯叛乱。为巩固政权,决定按功行赏,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先后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shào]公奭[shì]等。为控制新征服区,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71个诸侯国。
  姬发的目的主要有三:
  一是安抚殷民。封纣子武庚于邶,并在其周边设置“三监”,进行监视。此举明告天下,灭纣是吊民伐罪,而无灭殷绝祀之意,用以安抚殷商遗贵。
  二是兴废继绝。把焦(炎帝后裔,封地有争议)、祝(帝尧后裔,山东长清)、蓟(帝尧后裔,北京市区北)、陈(帝舜后裔,河南淮阳)、杞(夏禹后裔,河南杞县)这些封国,封给有功德于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后裔,表示崇德报功之意,鼓舞民心。
  三是移民实边。齐(山东临淄)、鲁(山东曲阜)、燕(北京)三国,为周在东、北方新的领域,这些封国为移民实边攻策,而寓有开疆拓土、足食足兵的用意,同时在政策运用上,牵制了殷商后裔。
  各位贤达:
  由此可见,姬发在周朝初期不可能刀枪入库。
  但伪《尚书·周书·武成》却记载姬发灭商后,“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古《尚书》在西晋永嘉战乱中散失。东晋初年,朝廷重新征集,豫章内史梅赜[zé]就献了《尚书》。估计此《尚书》乃梅内史根据自己以前的阅读记忆撰成,因此与古《尚书》内容大为不同。后来,古《尚书》的一些篇目在其他文献中找到了,这才得知梅内史之《尚书》乃赝品,而真《武成》并无此言。
  不管怎样,实践警告我们,“修文”可以,“偃武”“放牛归马”使不得!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