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赵楷进入到大殿最里面,这还是他来到此世以来,第一次进入到延福殿,果然是豪奢异常,徽宗一朝,大半公帑俱用于此处和艮岳的建设,不负其名!身体却是在进入门口的那一刻,就已微躬,嘴中呼喝:“儿赵楷,见过爹爹,几日不见,甚是想念爹爹,就来宫中拜望,爹爹圣体安康否?”
连赵楷自己都觉得肉麻,可这确实是前任见到赵佶经常说的话,他也不好更改,怕露出什么破绽,那就玩完了!
“朕安,三哥儿快过来,正好朕两日不见你,有些挂念,来快让朕好好看看...”赵佶开口说道。旁边的梁师成见了赵楷,虽是心中恨极,却依旧是出声说道:“是呀,郓王殿下,官家这两天老是念叨殿下呢!”然后去扶起赵楷。
赵楷心想:这老太监果然是天生的演员,前番打了你干儿,刚才还在拐弯抹角地告刁状,现在又是这幅嘴脸,看我怎么收拾你!嘴上却道:“谢爹爹!”
然后以轻声但又可以让赵佶听到的声音对梁师成说道:“谢梁大官,怎敢劳烦梁大官扶小王?”赵佶听到,顿时脸色阴暗,冷冷地瞥了梁师成一眼。而梁师成脸上的表情却比哭还难看!
真的是蔫坏他妈喊蔫坏回家吃饭,蔫坏到家了!就这一番小小的话语,就让赵佶怀疑,梁师成是不是借着他的宠幸,欺压他的儿子了!要不然,一介阉人,怎的让三哥儿如此在乎、惧怕?还专门去问候他?感谢的话语比谢爹爹的话语还多?
梁师成看见赵佶的一瞥,吓得瘫软在地上!却也不好出言反驳,不然更是火上浇油,让赵佶以为是在离间天家父子情。心道赵楷这厮怎的如此之坏?随后听到赵佶出言道:“自己去殿外跪着,朕不让你起来,就一......笔画,虽然放到后世不值一提,但赵佶看到后却是眼前一亮!
“吾儿此种画法,真是让朕耳目一新,画中的花鸟宛如飞入此画纸一般,真是惟妙惟肖,太像了,就跟真的一样!吾儿快将此种画法与朕讲来,朕也好好练习一番...”
赵楷:就这?
然后父子二人就在这延福大殿中画了一个多时辰的画,赵佶时不时发出“妙啊!妙啊!”的惊叹!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刻,二人在殿中用过御膳,略作休憩,赵佶便又拉着赵楷用新学的技法,做起画来!
赵楷实在无聊,但为了固宠,他不得不强行装着!突然眼珠子一转,想起赵佶的另一个爱好,便开口说道:“爹爹,整日作画,莫要坏了眼睛,孩儿突然想起,爹爹不是喜爱蹴鞠嘛,孩儿陪爹爹前去蹴鞠如何?”
赵佶眼前一亮,正好他也感觉倦了,也想出去放松放松,但想到什么,又开口说道:“吾儿不是不善蹴鞠吗?怎的今次有如此想法?”原来他是想到赵楷前身是个文弱书生,亦不喜蹴鞠,才有此一问。
赵楷眼神流转:笑话,哥虽然是个程序员,也喜欢法律,但在大学时却也是足球社的骨干好吧!但嘴上却是出言说道:“爹爹有所不知,孩儿不是不喜蹴鞠,实乃身体文弱,但最近孩儿掌了皇城司,深知身体是为爹爹做事的本钱,遂下定决心每日随营中教头操练!”
“既然爹爹喜欢蹴鞠,那孩儿敢不让爹爹尽兴嘛,正好也检校一下孩儿操练的效果...”
“既如此,那你我父子便去宫中鞠城,活动一番...”赵佶兴致很高!
......
古代蹴鞠运动可谓是历史悠久,汉唐发展成出直接竞赛模式,到了宋代更是臻至高潮。宋代蹴鞠比赛一般是单球门,大多在宫廷宴会时进行。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衣服颜色不同的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球头与队员的帽子亦稍有区别。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两队中居于左的队伍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另一队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白粉。
而今日,当赵楷知道古代蹴鞠是这番情形后,便决定给赵佶带来一种全新的玩法,正是后世的足球玩法!赵楷只是略花点时间给赵佶讲解了后世足球的玩法,他便兴致盎然,忙催促赵楷给其他人讲解,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
之后,赵楷为了讨好赵佶,故意说他不擅长蹴鞠,想要跟赵佶一队,好让他带领自己大杀四方,让儿臣也沾沾父皇的威风云云,赵佶爽然地答应了。随后,赵楷故意瞅准时机,趁着对面空防,将球传给赵佶,让赵佶一脚抽射,正中球门!周而复始,当比分来到了10:2的时候,赵佶尽管非常喜欢这全新的玩法,也沉浸于大杀四方的豪迈之中,但终究是沉溺于酒色,掏空了身子,难以在继!
“三哥儿此玩法甚妙,在场中亦是表现甚佳,传于朕的几球,堪称神来之笔....”赵佶发表着他的得胜感言。
“爹爹谬赞了,爹爹龙精虎猛,场上大杀四方,孩儿只是凑巧相助,当不得爹爹如此夸赞...”赵楷自是违心而言。
不过赵楷也没忘了此番来的最终目的,看着赵佶今日被哄得十分高兴,便开言道:
“其实蹴鞠如此蹴法并不是孩儿所创,而是日前孩儿在皇城司军营中看见,......军士们在操练之余,竟是利用此法来打发时间。孩儿觉得此法既可以强身健体,亦可锻炼军士们之间的阵列配合,遂问起是何人所创,众军士们说是一位宗大官人所创。”
“孩儿好奇之下,便问起了宗大官人是为何人。一番了解才得知,这人不仅是先皇朝元祐六年的进士,更是沉毅知兵,由他创出此等蹴鞠之法便可见一斑,实乃文武全才...”话自是不可说透,等着他来问!
“朕竟不知,我朝中还有此等人才。不过,为何朕却没有什么印象呢?”赵佶果然发问!赵楷顺着杆子往上爬道:
“此人名为宗泽,得中进士后一直在地方任职,历任大名府馆陶县县尉,任满又先后在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担任县令。在爹爹的政和五年才升任登州通判,距今已三年有余。”
“经历倒是丰富,不过此等大才,仅居区区六品通判,着实是委屈了他!”赵佶惋惜出言。
赵楷自是继续忽悠:“父皇果然慧眼识英才,孩儿亦是觉得惋惜,可能此人秉性刚直,嫉恶如仇,许是得罪了什么人也说不定呢?”反正是编的,过分一点也无妨,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呢!
“这两日朕过问一下此事,看哪处州府有空缺,先让此人知州府一段时间试试,若果真有大才,凭着他又熟知军事的本事,倒也可让其去枢密院任上一任!”
这是直接给赵楷往心窝窝里捅啊!看来前面的铺垫,果然没有白费!宗汝霖啊宗汝霖,本殿下为了你,可真是煞费苦心啊!也不看看最终是为了谁?
正在这是,却见喜子跑了过来,对着赵佶拜倒道:“小人参加官家,官家真是宛若道祖真君下凡,在这蹴鞠场上亦是仙风道骨,小的们看了还以为官家马上要羽化成仙了呢...”这马屁拍的,赵佶很舒爽,......见他道:
“哈哈哈...行了行了,你这小东西倒也是讨巧,近几日那老东西惹朕生厌,你就暂时管着这延福殿吧,你现是何职?”
这是要升官了呀,小太监喜子赶紧道:“小的现为左班殿直”
“原来这么久了,你还是个无品的小太监啊,那着你为供奉官吧,以后好好侍候朕!”赵佶道。
“啊!小的谢官家恩德,小的一定好好替官家管着延福殿!”喜子乐疯了,这是一下子跳了三级,成了从八品内侍,一跃成为宦官中的中等管理人员呀,管的还是延福殿这等重要所在,怎能让他不乐?
宋代宦官名称复杂,历代君王对其更是改了又改,但总的来说,在宋徽宗赵佶时代,宦官由高到低分为:通侍大夫(内侍总管)、正侍大夫(延福宫使)、中侍大夫(景福殿使),中亮大夫(宣庆使),中卫大夫(宣政使),拱卫大夫(昭宣使),供奉官、左侍禁、右侍禁、左班殿直、右班殿直、黄门。
从右侍禁开始才是个有品有级的太监,但也就是个从九品而已。官阶最高者也就是个通侍大夫,才是个从五品。梁师成正是以此职兼任延福宫使居内侍省总管之位,由此可以看出,喜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不过开了一个好头!
却见赵佶又出言问道:“你如此跑来,所为何事?”
喜子立马展现出高端的职业素养,脸上喜色一收,正经道:“官家,皇后娘娘来了...”
原来是赵佶的皇后郑氏来了。郑氏名为婉莹,比赵佶大两岁,颇受赵佶宠幸。原先和赵楷的生母贵妃王氏一样,是已故向太后宫中的侍女。赵佶为端王时去向太后宫中拜望,见此二女生的极为貌美,便暗中勾搭。向太后得知后不以为怒,反而每逢赵佶来时便让二女陪侍,及至赵佶登基,便将二女赐给赵佶......为妃。
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而郑氏亦为赵佶诞下皇二子赵柽(cheng一声),在赵桓的生母惠恭皇后王氏崩逝以后,赵佶不顾其出身和大臣反对,将她立为皇后。赵楷的生母王氏亦是在诞下皇三子赵楷后被封为贵妃。
郑氏和王氏由于在向太后宫中情同姐妹,后来更是一同被赵佶宠幸,所以二人感情非比寻常。只不过郑氏诞下的皇二子赵柽早早夭折,所以才有了赵楷的专宠于前。而郑氏由于再没有儿女的情况下,对前任赵楷还是比较好的。
赵楷回忆着这些的时候,便见一风韵犹存的宫装美妇,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绰约而来...赵佶这厮,果真是我辈楷模!果真是又熟又透!却见赵佶和煦道:“爱妃,你怎么来了?”
那郑氏款款道:“臣妾闲来无事,听得官家和三哥儿在此蹴鞠,又想到亦是好久没见三哥儿了,遂来此处看看。”
赵楷赶紧上前拜见:“孩儿见过皇后娘娘,孩儿亦是挂着娘娘呢,还想着见过爹爹以后再去拜望娘娘,却没想到娘娘先来看孩儿,孩儿真是...孩儿真是...”赵楷作感激涕零模样。这货还装起来了?
“哎,自从我那妹妹去了以后,真是苦了三哥儿和八姐儿了...”郑氏说着说着便抹起眼泪来,梨花带雨。赵楷看着这说哭就哭的郑氏,也想到了八姐儿,想到了郑氏以前还提过要将八姐儿接过去照看,只不过被前任拒绝了,也不知怎么想的?这时听得赵佶说道:
“你呀,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这就伤起心来了?”又怜惜地为郑氏拭去眼泪。
赵楷也出言道:“娘娘莫要伤心,逝者已矣,孩儿母妃若是在天有灵,知道娘娘还在......为她伤心,怕是也要伤神。好在现在爹爹、娘娘、孩儿还有八姐儿都很好,孩儿以后更是要常常带着八姐儿来看望爹爹和娘娘,咱们一家人会越来越好的!”他专门以市井小民家的口吻对郑氏说话,也算是慰其所好吧。
郑氏听了,果然欢喜。她虽是出身小户,但在深宫中做了这么久的贵人,又是早年丧子,她已是许久未闻听得如此亲切的话语了,更是勾起了她少时的回忆,回忆起了家的温馨。只听她破涕为笑:“咯咯咯...三哥儿果然是孝顺,知道娘娘呐,爱听什么话。哪天得空儿,可要带着八姐儿去景福宫去看看娘娘...”
(宋代皇子称呼皇后嫡母为“娘、娘娘”)
赵楷想到8年后靖康之乱,郑氏被金人掳去,在金国5年。先入洗衣院,受尽凌辱,甚至被迫与年幼的帝姬赵瑚儿一起服侍金太宗完颜晟,最后凄惨地死在五国城。靖康耻时,皇室大部分妃嫔、帝姬被充入金国洗衣院,供金太宗、金熙宗淫乐,甚至都走不到金国,就被金人大将视为禁脔,供其淫乐,折磨致死!所以赵楷要尽快强大起来,竭尽所能去阻止这一切,毕竟女人和孩子是无辜的!
赵佶也道:“三哥儿有这份孝心,自是极好的!”
却听得这时,郑氏说道:“三哥儿也老大不小的了,是时候给他寻一门亲事了......”
......
为她伤心,怕是也要伤神。好在现在爹爹、娘娘、孩儿还有八姐儿都很好,孩儿以后更是要常常带着八姐儿来看望爹爹和娘娘,咱们一家人会越来越好的!”他专门以市井小民家的口吻对郑氏说话,也算是慰其所好吧。
郑氏听了,果然欢喜。她虽是出身小户,但在深宫中做了这么久的贵人,又是早年丧子,她已是许久未闻听得如此亲切的话语了,更是勾起了她少时的回忆,回忆起了家的温馨。只听她破涕为笑:“咯咯咯...三哥儿果然是孝顺,知道娘娘呐,爱听什么话。哪天得空儿,可要带着八姐儿去景福宫去看看娘娘...”
(宋代皇子称呼皇后嫡母为“娘、娘娘”)
赵楷想到8年后靖康之乱,郑氏被金人掳去,在金国5年。先入洗衣院,受尽凌辱,甚至被迫与年幼的帝姬赵瑚儿一起服侍金太宗完颜晟,最后凄惨地死在五国城。靖康耻时,皇室大部分妃嫔、帝姬被充入金国洗衣院,供金太宗、金熙宗淫乐,甚至都走不到金国,就被金人大将视为禁脔,供其淫乐,折磨致死!所以赵楷要尽快强大起来,竭尽所能去阻止这一切,毕竟女人和孩子是无辜的!
赵佶也道:“三哥儿有这份孝心,自是极好的!”
却听得这时,郑氏说道:“三哥儿也老大不小的了,是时候给他寻一门亲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