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群雄志 / 第11章:凉州之乱 4

第11章:凉州之乱 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董卓取得大胜后,顿时就像老八吃了小汉堡似的,非常开心。
  董卓的上司张温见董卓大胜,同样很开心,就派遣三万人追击被击溃的西凉叛军,围困金城郡榆中县。
  此时,眼光卓越的董卓建议派兵接应追击的部队,好守住粮道。
  本来就不爽董卓对自己态度傲慢的张温,不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并且派他去攻打零羌族。
  当时,孙坚也注意到了粮道问题,但他出身低下,父亲孙钟就是一个卖瓜的,人微言轻,上司张温果断无视了他的意见。
  张温的官本来就是靠出钱买的,哪来的战略眼光。
  结果,边章和韩遂果然断了追击部队的粮道,汉军慌张撤回。
  而另一边的董卓进攻零羌人,结果在望垣县被包围,形势十分危急。
  此时董卓耍了个小聪明,他下令让士兵修筑河堤,对外宣称粮食短缺捕鱼充饥。实际上,他却悄悄的让士兵从河堤下溜过河岸,顺利突过包围。
  张温当初派出六路人马讨伐羌人,其中五路人马战败,损失惨重,唯独董卓没有任何损失,成功班师回朝。
  汉灵帝大喜,加上董卓贿赂宦官,为他在皇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董卓在战后被朝廷升为前将军,封斄(tái)乡侯,食邑千户。
  但大忠臣董卓并没有挽救凉州,此时凉州其实已经彻底失控,有的官员甚至建议汉灵帝直接放弃凉州。
  但放弃疆土这种事情,无论是宦官集团还是外戚和士大夫集团都是不可能同意的,谁敢提谁就是众矢之的。
  尤其是掌权的宦官集团,他们不仅不敢提放弃凉州,而且还迫切的希望收复凉州。
  否则宦官集团在朝中的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外戚集团和士大夫集团就有可能趁机发动政变,诛杀宦官。
  公元187年,韩遂发动兵变杀掉了叛军首领边章,吞并了他的部队,并劝说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加入叛军。
  新上任的凉州刺史耿鄙得知叛军内讧,于是集结六郡之兵,大约三万多人,向陇西郡出发。
  但是耿鄙手下的从事程球是个巨贪,总是克扣军饷,军队因此发生叛乱,趁势杀死耿鄙和程球。
  叛乱部队首领王国及其部下马腾加入韩遂的叛军,正规军的又一次倒戈让朝廷颜面扫地,朝廷不得不将负责此事的张温革职。
  公元188年,西凉叛军推选王国为首领,王国带领叛军进攻陈仓。
  陈仓是西都长安的门户,一旦丢失叛军将直逼函谷关。
  面对巨大的威胁,汉灵帝不得不重新启用皇甫嵩。
  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各率两万大军迎战。
  皇甫嵩和董卓抵达陈仓后,为了争夺话语权,两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董卓主张立即袭击叛军,但是皇甫嵩认为陈仓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主张静观其变。
  等待叛军疲倦后,再进行袭击,一口气等了八十多天。
  八十天,西凉叛军果然人困马乏,不得不撤军。
  皇甫嵩得知叛军撤军的消息后,下令全军出击。
  但董卓又抬杠不同意,理由是穷寇莫追。。
  皇甫嵩笑了笑,西凉军撤退无序,并非什么穷寇。
  于是留下杠精董卓,自己带兵斩首万余,取得了汉军对西凉叛军的最大胜利。
  看来皇甫嵩还是要比董卓军事能力强,立下的战功更多,但同时也使其成为朝廷的头号防范对象,一打完仗兵权就被宦官以各种理由收回,无法与手下建立紧密的联系,导致最后无法在接下来的群雄逐鹿中割据一方。
  皇甫嵩虽然重伤叛军,但汉朝国库空虚,以无力再组织远征,朝廷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凉州这个地方。
  陈仓之战,本部兵力受损的王国被韩遂和马腾联手干掉。
  然后,两人胁迫原信都令阎忠,也就是劝皇甫嵩发动政变的那个谋士,把他推举为凉州叛军的新头领。
  但考虑到前两任的下场,自己又毫无根基,阎忠忧心忡忡,生怕哪天被突然干掉,不久就郁郁而终。
  韩遂,马腾和宋建三人一起和其他小叛军瓜分了凉州,成为了当地的土皇帝。
  凉州之乱是东汉王朝分裂的开端,凉州也因此成为东汉末年的第一个割据的地区,时间长达三十余年,最后被曹操收回。
  这场战争因为羌人不满地主豪强的奴役而爆发,又因为宦官集团的腐败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完全失控。。
  叛军方面,数量众多的汉人逐渐替代羌人成为叛军主力,到了最后首领全都变成了汉人,叛乱也从反抗压迫变成割据一方。
  朝廷方面,外戚和士大夫集团开始联手利用凉州之乱进行反扑。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