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黄与龙国纠缠在一起,最开心的当然就是炎国了。而灵河以西的国家则是战战兢兢,他们很害怕炎国会趁机行进报仇。
然而炎国并没有西征的意思,炎国还在安静地发展。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原本灵河西岸的国家已经在加紧联系,组织联军,可是炎国没有丝毫动静,他们的戒备也就放下了。
炎国不是不想西征,而是积攒的实力还不够。新兵战力还不达标。再者若是征西,西边所有的国家都会联合起来,而东边尝到甜头的天昆不会放过背后捅刀子的机会。
龙国内乱牵制住了龙国,但对龙国整体实力而言,损失并不是很大,可以扛得住。依旧是其他人不敢惹的存在。对炎国最为有利的就是他们进攻炎国的桥头堡镇南关丢了。若是他们拿不下镇南关,他们想要进攻炎国的话就只能借道天昆,从东胜关进攻。所以龙国已经不对炎国构成威胁了。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陈郡和北归郡的难民和叛军已经基本解决。也消耗了大笔的钱粮,虽然消耗了大笔钱粮,但是还不至于令炎国朝廷感到难受。只是他们没有钱粮可以支撑起一场大战。所以,炎国还是按照计划休养生息。即使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现在不动手不代表将来也不动手。于是南宫宏招来了黄良、萧温等人,南宫宏开口道:“现在是建兴五年,再过一两年,也就是最多在建兴七年,我们就要对外用兵。上次的仇不能不报,今天找你们来就是制定一下战略计划,看看我们从哪里入手”。
“陛下,我们应该进攻灵河以西的小国,灭了这些小国没人在意,其他的国家不至于牵扯进来”黄良首先说道。萧温:“若是有战事,天昆必然插手,天昆在得到赔款后就尝到了甜头,上次我们并没有和天昆分出胜负,但天昆认为是他们赢了,所以他们认为我们不如他们,若是有机会,绝不会放过再咬一口的打算”。陈余:“打天昆,利用他们自大的心理将他们逼过南天河,我们占领天昆南方,天昆南方对天昆也是个麻烦,丢了,他们也不会拼命”。黄良在思考了很久之后说:“是我想岔了,灵河以西的国家虽小,但他们有报团取暖的可能,而且是很大的可能。不同于天昆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敢主动招惹我们”。
讨论了很久,很久。南宫宏开口:“那就准备向东胜关和龙王关囤积粮草,即日起,京营分出十万以小股部队向东胜关运动,在建兴七年完成,十五万向龙王关运动,也是建兴七年完成”。布置完一切,各自去准备了,萧温要准备占领天昆南部的官员,陈余准备粮草军械的计算,黄发则负责筹集钱粮,黄良统筹。各司其职。
经过两年的准备,炎国准备好了。建兴七年六月,南宫宏下令王后监国,黄良辅佐,太子听政。率五万水师,前往东胜关,加上沈勇十万,狄云十五万攻击三十万从东胜关东进突袭天昆。同时,南方郑仁率十五万大军出龙王关进攻天昆。两路共四十五万大军,号称六十万。
十天后大军兵临西月城下,西月城的将士看到乌泱泱的全是人吓懵了。当然有反应快的,“敌袭!敌袭!快关城门!”。同时守城将领派出飞骑向昆京求援,而西月城只有五万人马。打了三天,西月城的守军已经不足一万,而此时守城将军潘冲试图以斗将的方式鼓舞士气,同时也打压炎军士气,以图拖到援军到来。
潘冲刚一出城门就豪气冲天:“我乃西月城守将潘冲,贼军谁敢与我一战”。南宫宏:“这厮是闹哪样?哪有将军直接上阵冲锋的?”狄云看出了对方的意图:“陛下,他们肯定撑不住了,试图用打败我军将军的方式提振士气,好让城里的守军看到胜利的希望,拖到援军到来”。南宫宏:“有点意思,提振士气,斗将也是一种战术,此人倒是有几分急智”。狄云:“不错,陛下说的不错,此方法可称为‘斗将’”。南宫宏:“别拍马屁,我知道你功夫不错,上去会会他”。狄云早就想去了:“末将领命”。
狄云跨马抬刀大喝一声:“大炎虎威将军狄云来斩你!”很快两人就战到了一起。潘冲确实有几分本事,前三十个回合丝毫不落下分,从第三十一回合开始就体力不支了。狄云一刀将潘冲震落马下,一刀就要取了潘冲性命,却看到潘冲得意的眼神,狄云立即就放下了大刀。对着潘冲说:“我敬你是条汉子,你走吧”。潘冲只能失望的走了。
狄云回阵之后,沈勇问道:“狄将军,你怎么不杀了他?”狄云还没解释,南宫宏就开始说道:“潘冲在出城准备斗将的时候就抱了死志的。胜了,提振士气。败了,扩大仇恨,哀兵必胜啊。是个人才”。狄云立即附和:“陛下圣明,末将差点中了奸计,不过看到他最后得意的眼神,我就放过他了”。沈勇也反应过来了:“狄将军此举不仅大气,还成全了我军仁义之名,反倒有助于瓦解敌人士气”。
潘冲回去之后就知道守不住了,不过他还是努力地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坚持住。一个时辰后,城门被破,潘冲力战而死。南宫宏下令厚葬。南宫宏认为潘冲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作为将军,他没有任何过错。同时此举告诉天昆其他的将军,炎国可以厚待他们,即使激烈反抗的将军也不例外。南宫宏还给潘冲立了碑,碑上记载了潘冲乃斗将之创始人。斗将的战斗方式此后被多次应用,甚至有时候,两军对上,先斗将,再战斗。由于首次斗将狄云的仁义之名远播,所以斗将一般不取敌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