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听到孙观肋下带伤,急忙带孙观去医馆,请医者治疗。医馆在镇中路边一处矮房中,没有名号,只是在屋外挂一布帘,大书一个医字。进的医馆,里面光线暗淡。进门不远有一书案,书案后两步远的墙上挂着几十束草药,对面靠墙的地上有两张床榻。在床榻旁挂着幔帐,可能用于检查患者时挡隔外人视线。
医者正坐在矮几后,手上拿着一把草药,自言自语。李安急忙喊道:“医者,请为我兄弟诊治.”孙观听到李安情急之下,称之为兄弟,恨不得现在就为主公抛头颅洒热血。实际上是李安着急给自己的第一个手下治病,好命的收了一个三流武将,怕耽误治病死了。情急之下喊出了21世纪常用的词语“兄弟”。根本没有别的想法,可孙观听到主公称他为兄弟,却是心情激动莫名。主公没把他当奴才看,情急之下喊出了兄弟,这可不是装模作样,收买人心。而是实心实意,未加思索喊出来的。怎不让孙观对李安死心塌地的卖命,古人就将究士为知己者死,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个世家子弟,自己的主公,视自己为兄弟,能不让孙观生出以死报恩的想法。
帮医者把孙观的破衣脱下,身上有十几处伤痕,只余左肋处没有结痂。左肋处的箭伤发出阵阵的恶臭,已经化脓腐烂。医者小心的检查了一遍伤处,摁了摁烂肉周围红肿处。问了一些孙观的感受,受伤的时间,曾经做过什么治疗。孙观哪有钱治疗,就是找了一把草灰按上止血,撕了一条布包扎上。
检查完毕,医者在墙上的草药中挑拣了几样,告诉李安这几样是煎服,那几样是捣碎外敷的。李安仔细看了看手中的草药,根本不能有效的治疗箭伤。没有去腐生肌的不说,里面还混杂着无用的药材,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急道:“你这是开的什么药,这能治病吗。”医者一听,“什么,我的药不能治病,我可是学医几十年,我的药不能治病。你这黄口小儿,胡言乱语,竟然说我的药不能治病。那你说我的药怎么不能治病法,你要说不出来,你就要给我赔礼道歉。不然我就拉你去见官。”
李安指点手中的药材,说道:“三七应该三到七年采挖,故名三七。你看这株明显是两年生,药效极低,根本不应该入药。再看这当归,采挖时间也不对,应该在秋季采挖,现在新挖回来的药效不好,去换陈药吧。还有这五加皮,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我的兄弟根本没伤到筋骨,这味药就可有可无,甚至可能和别的药产生冲突,起到相反的作用....”李安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也就是书上看来的知识,情急之下把从当初女同学那听来的西医知识也讲了一大堆,来增加说服力。直到看见医者呆立无语的样子,才反应过来,说了不该说的话了。
目瞪口呆的医者看着嗤嗤而谈的李安,半天无语。这.这是真的。怎么从未听过。说不信吧,人家讲的头头是道.条条是理,根本就是在自己所懂的基础上,再有所发展。不通之处,不是没讲明白,是自己愚笨,知道的太浅薄,理解不了。眼前这位公子,真是智慧通天。小小年纪竟然在医学上,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上古人类的祖先神农氏尝百草,治病救人,被人尊为五帝之一。现在人们所掌握的药草种类,还没有眼前之人懂的十分之一多。而且他所说的细菌致病,什么循环系统,什么神经系统,微观分析等等更是闻所未闻。这是开创人类医学史上的先河,这套理论传播开来,将对治病救人起到多大的作用啊。这位医者可没想到这套理论,在发展就是基因学了。再往下发展即将打破生命的禁区,使得人比传说中的神仙还厉害,可以创造生命。
医者呆立半天,猛的双膝跪倒,高喊:“求公子收我为徒,我乾泰愿奉公子为师,终生侍奉公子。”古人最讲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果拜入谁的门下,得到技术传承,终生不会反叛。
李安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辅佐。医者(以下称为医生,读的累,写的更累)也是自己急需的人才,如何不收。当下笑着说道:“快快请起,你既然愿意从我学医,那我就不客气了。医学之道,博大精深,这门学问可以说永无止境,我也是比别人早走了一小步罢了。而且我汉人中藏龙卧虎,对医学有独到之处的也大有人在。我们不要骄傲,更不能固步自封,要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不断的提高,不断地创新,使得医学不断发展。早日使所有人都远离病痛。”医生乾泰和家臣孙观听得李安如此说法,更是对李安深深的仰慕,老师(主公)如此品性,真圣人也。如此学问还不忘学习,还谦虚的想与别人探讨。如此勤奋的目的还是为了全天下人,如此德操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如此有德之人正是我们效忠的对象啊。李安继忠心值满百的家臣后又添了一个忠心值满百的学生。
接下来,李安就教导乾泰给孙观处理伤口。先把李濮毒害黄巾用过的曼陀罗找出来煎了一碗药汁,给孙观服下。半个小时后药效上来了,孙观反映迟钝,痛感减轻了。(以后时间按24小时来写。按时辰来写的话,看书还得换算。那就是我的罪过了。)这期间先准备外敷的药材,制好备用。让孙观嘴里咬住一条汗巾,找一把锋利的小刀,在火上炎烤消毒。没有止血钳,也没有条件接血管,就在火上始终烧着一根铁条,如果大的血管破裂,好用烧红的铁条把血管烫死。伤口消毒就用烈酒擦一擦,没办法聊胜于无吧。一切准备就绪,让乾泰挽起衣袖,洗净双手直到肘臂,开始手术。乾泰推辞不敢,可是李安更不敢啊。李安也就是会点理论知识,纸上谈兵忽悠人行。要说动手,那就要露馅了。“有我在这,你都不敢动刀,那以后你怎么独立治病救人。”李安假意的气道。乾泰这才战战兢兢的按照李濮说的,一步一步小心的处理伤口。不一会,伤口就处理好了。敷上早就处理好的外用药,用干净的麻布包扎好。乾泰是吓得一身汗,李安也紧张的不行。好在没出现意外情况,一切顺利。扶着孙观到那边草席上躺下,惊吓万分的师徒二人才长出一口气。乾泰以为师傅是为自己担心,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休息一晚,再换药检查不提。李安看孙观伤势很重,决定休息两天再去北地渔阳郡,正好让乾泰安顿琐事。
当时中原瘟疫横行,黄巾之乱的直接起因就是瘟疫。张角借治疗瘟疫施恩于民,以符水治病,以鬼神愚民借机起事。李安打算让全国百姓可以自救,对抗瘟疫。当时的瘟疫就是伤寒,李安记得现成的药方。再把所需药材的产地.形状和用法附在药方后,使之传播开来,就能活人无数。
李安把自己的想法和乾泰一说,乾泰又是行礼,又是叩头。称老师此举功德无量。自己一定要跟随在老师左右,协助老师成此功德。李安却是没有时间作此善事,就把此事全权交给乾泰去办。
李安告诉乾泰,亲力亲为一年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让他通告官府,就说自己潜心研究得到的治疗方法,还有隔离.消毒.污染物焚烧深埋等防疫措施,让官府在各地繁华处,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告示,晓谕民众。再到各地的豪强处,以行善事的方式,请其雇佣口齿伶俐的闲人,深入村屯山野,讲解抗瘟方法。瘟疫的传染性不分贵贱高低,所以达官贵人和豪强劣绅也害怕瘟疫爆发流行,知道瘟疫厉害的都应该从者如流。乾泰听到次番话,又是拍案叫绝。这不过是现代一点常识性的东西,又被李安卖弄了一番。
乾泰立刻操办此事,他当然没有敢说是自己研究的药方。直说是自己的老师赵郡李安所创,老师医学精深,熬心沥血三载,才创此药方和防疫方法。
如此一来,采用李安的策略,治疗伤寒的方法迅速传播开来。受益者无计其数,家家感谢,人人称颂。以后的几个月时间,李安的名望迅速升高,可以说天下人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谁,但绝对知道李安是个活人无数的大人物,是个大好人。老百姓就是这样,谁对他好就信服谁。何况对李安满是敬仰的乾泰,对外宣说时,是把他的师傅形容的堪比圣人。再经过口口相传,李安的形象更加完美。这点到是始料不及的,但是这样一来,也给日后李安争夺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