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我为魏昭王 / 281.魏遫入洛邑

281.魏遫入洛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你说那四鼎不一定沉没在泗水中了?”
  “那又会在哪呢?”
  魏遫当然关心九鼎了。
  毕竟这九鼎不仅关乎天下,更重要的是每座鼎中,可是都藏有惊天宝藏的。
  “如今出土的五鼎乃是豫鼎、冀鼎、雍鼎、青鼎、扬鼎!”
  “至于其他梁鼎、荆鼎、徐鼎、兖鼎恐怕早已经丢失了!”
  “不过这一切,恐怕都得去一趟洛邑,才能知道真正内幕啊!”
  范雎说着。
  “范卿你之意,是剩下四鼎恐怕在周室运鼎到泗水之前就已经消失了?”
  魏遫便问。
  “是的!”
  “不过这也是臣猜测的!”
  “就像荆鼎中的秘密一样,为何随国人能发现铜绿山呢?”
  范雎回应。
  “莫非范卿觉得荆鼎早已经被随国所获,所以随国才能借用荆鼎发现到了那座巨大的铜绿山?”
  “可是随国早已经北楚国吞并,而后楚国又被灭,也从来没有听闻到其藏有荆州之事啊?”
  “看来寡人确实是要去一趟洛邑,才能查明此事了!”
  “至于还在淮泗挖掘的那民工暂时就让它们散了吧,也不要在耗费没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了!”
  “范雎,明日你陪寡人一趟启程,去一趟洛邑吧!”
  魏遫当然想彻底搞清楚其他四鼎情况了。
  洛邑王城。
  虽然经过周天子迁大梁,导致成周已经接近废弃,但是王城依然在魏遫的吩咐下,如当初般保存完好着。
  魏遫乘着鸾车,到达王城宫门外后,与范雎一道下了车,开始步入了这座已经拥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宫殿内。
  不一会,魏遫与范雎一起就步入到了王宫大殿之下。
  “想当年周公营建洛邑,修王城,从此周室开始主宰中原!”
  “没想到七百多年过去了,这座王宫依然在,但是周天子已然易主,天下也即将由周变为魏,也算是由姬姓大宗变为魏氏小宗了!”
  魏遫遥望着高台上的古老大殿,不禁说道。
  因为魏氏也是出自周室姬姓,同样是周文王之子毕公之后,不过只是其中小宗而已。
  “是啊!”
  “恐怕当年周公营建这王城时候,也没想到最后王城会变得,如今这般空虚落寞吧!”
  范雎看着已经有些杂草丛生的王城宫殿,不禁也感慨了。
  “走吧,我们先上去看看!”
  魏遫提醒着一旁范雎。
  随后俩人开始一前一后,踏上了王城大殿下那高高的台阶。
  魏遫每上一个台阶,似乎脚上的步伐都显得沉重了不少。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身体不适吗?”
  一旁范雎似乎发现了魏遫异样,便快步过来相扶。
  “寡人没事!”
  “可能真是年纪大了,有些心力交瘁了!”
  魏遫谢绝了范雎的好心。
  “陛下,您才刚过四十,怎么就心力交瘁了呢?”
  “您的先君可都是高寿之人啊,您可不能这般丧气啊!”
  范雎安慰魏遫。
  “到了、到了!”
  “终于到了!”
  魏遫长吁一口气,终于爬上了这大殿台阶,然后走到一扶栏处,暂时歇息了起来。
  “范卿,你看!”
  “那边那九座大鼎,要是你不知道真正九鼎大小之时,你还会相信它们是假的吗?”
  魏遫这时指着前方,摆于殿门前的九方大鼎对范雎说道。
  “当然不会了!”
  “如果我不知道真正九鼎秘密,那我范雎肯定也会像当年秦武王一样,也会把它们当作真的九鼎了!”
  “要是让当年秦武王知道,自己举的鼎居然是假鼎,估计那秦武王都得气的从棺椁中蹦出来呢?”
  范雎说着,不禁打趣了。
  “可不是吗?”
  “秦武王本以为自己是自豪的举着九鼎而亡的,结果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被假鼎所害,能不闹心吗?”
  魏遫也附和一句。
  “陛下,您说这假的九鼎中的荆、兖、梁、徐这四鼎,会不会是真的呢!”
  范雎走到了荆鼎前方,开始打量起来。
  “怎么可能呢?”
  “要是这假的九鼎中掺有真鼎,也应该与其它五鼎相差无几吧?”
  “而这九方鼎,大小皆不足真鼎一半,绝不可能有真鼎了!”
  “对了,寡人这次带来了‘随侯珠’以及‘和氏璧’,你不妨可以试试这些鼎的真假!”
  “来人,上‘和氏璧’和‘随侯珠’!”
  魏遫吩咐。
  ‘和氏璧’曾经由魏遫拿去向赵王换取了战马。
  但是自从邯郸逃离后,又在蓟都吃了败仗的赵王,此刻已然明白自己赵国已经彻底没落了。
  为了求存,赵王不得已向魏遫献上了‘和氏璧’和‘鸿钧剑’、“鱼肠剑”三件宝物,魏遫也是欣然笑纳了。
  由于‘和氏璧’、“随侯珠”事关九鼎的惊天秘密,所以这次来探查九鼎秘密的魏遫,当然要命人把这两件宝物带来了。
  于是范雎在几名护卫帮助下,开始把‘随侯珠’、‘和氏璧’置于鼎內,一一辨别这些大鼎的真假。
  “陛下,这九座鼎,果然没一个是真的,都是仿制的!”
  待经过几番确认后,范雎过来向魏遫报告了。
  “既然是假的九鼎,那就找些人来把这九鼎抬走,到时候也融了,多造些有用的兵甲吧!”
  魏遫知道现在可正是急需铜铁时候,这假九鼎虽然不及真鼎,但是融成兵戈还是有不少用处的。
  随后,魏遫与范雎开始步入这座曾经金碧辉煌的大殿中。
  这时,魏遫一眼就望见了,大殿最中间挂着一副周成王的画像,两边分别是当时辅政的周公以及召公的画像。
  “没想到周天子的座位果然坐着舒服、舒服啊!”
  魏遫马上走到了周天子的宝座前,然后坐了下来。
  “听说这龙椅可是当年周公耗尽大量民力,从西南遥远之地运来的!”
  “单就这龙椅,恐怕就是当今世上绝无仅有之物啊!”
  “如果陛下您不弃,何不把此物运回大梁,置于宫中呢?”
  范雎建议。
  “这龙椅太重了,要运回大梁,恐怕也得耗费不少人力和物力!”
  “还不如就把它留在这里吧!”
  魏遫觉得运回去不值得。
  “陛下,您看这里!”
  范雎突然抱着一副惊讶的表情,正目视着大殿内一根奇怪的柱子。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