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财阀 / 二百四十二章失魂落魄

二百四十二章失魂落魄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热门推荐:
  “不...不可能吧。”
  李承乾瞬间惊呆了。
  他爹他妈有这么无聊吗?
  “绝对不可能。”
  震惊过后,就是直接了断的否认。
  李承乾绝对不承认那是他爹他妈做的事,这不可能。
  苏阳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面无表情的道:“哦,你竟然觉得不可能,那你想一下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论才学,你不能质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都是正统世家子出身,读书破万卷书的那种。
  论个人实力,整个大唐整个长安,有几个能比?
  论无聊程度,更不用说了。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能举例说谁,但是他从其他地方证明这不是他爹他妈做的。
  
  “我爹每天日理万机,处理无数政务,怎么可能有时间做这些。”
  “我娘以身作则,亲自耕织,还要处理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之后还要负责皇家产业,怎么可能有时间做这些无聊的事。”
  “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高高在上,怎么可能有时间关心我们。”
  李承乾不服气,就是不服气,他爹他妈绝对不是那种人。
  面对信誓旦旦,意念坚定的李承乾,苏阳无聊的打个哈欠。
  “你不觉得你在这里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很无聊吗?”
  “你要是不相信,可以直接去问陛下和皇后,何必在这里和我讨论这些。”
  苏阳不想搭理他。
  李承乾张了张嘴,无奈之下,只能把苏阳放出去。
  回到东宫,于志宁已经等在这里。
  “于师,你觉得我父母有没有可能因为无聊,写我的小故事玩?”
  李承乾看着严肃的于志宁,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人在中年,仕途通畅,人生路美好的于志宁被这话问的不知所措。
  他看着李承乾真诚的眼神,内心顿时纠结起来,我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李承乾的问题他知道,也了解,他猜测,大概率做这事的,还真就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
  毕竟,除了他们两个,没人能这么肆无忌惮的拿太子开涮。
  那可是太子。
  于志宁沉默,不回答,就那样看着李承乾。
  面对自己这个素来以刚直果断,勇于谏言为主的老师,李承乾还是有点了解的。
  如今自己的老师都沉默了,那只能证明一件事,这事真不好搞。
  实锤了,完蛋了,芭比Q了。
  “老师,我今天有点累,能不能休息一天。”
  李承乾这一刻身心俱疲,无比劳累,啥都不想说,啥都不想聊,啥都不想干。
  于志宁张张嘴,虽然刚直,但他不是完全没有眼力见,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说的好。
  而且他也确实觉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做的过分,哪里有拿自己儿子开涮的。
  另一边,苏阳也在自己走着。
  走在长安的街头,看着面色红润的百姓,苏阳开始从最小的地方对比长安和定襄的差距。
  长安城明显是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的。
  苏阳眯着眼观察百姓的行走和动作。
  昂首挺胸,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而且每一次行走迈步间都带着风气。
  脸上的自信和笑容,都代表着他们并不缺乏精神寄托。
  “不愧是长安城,天子脚下,享受了天下间最大福利的地方。”
  那些百姓强壮的体魄,普遍略高于其他地方的身高和体重,都代表着最基础的民力。
  苏阳开始绕着长安城进行转圈,看着长安城内各个街道上的特殊之处,数着酒楼茶楼和商铺的数量,看着平康坊内各个楼里面的客人。
  大白天的,平康坊都在歌舞升平,这代表着游荡在其中的人群众多,代表着繁荣昌盛。
  一条街上酒楼众多,茶馆众多,吃饭喝茶聊天的人多,代表着百姓们有余钱进行消费。
  走在长安街头,苏阳还发现了有人开设识字班。
  “有意思,有人已经开始赚这个钱了吗?”
  看着小小门牌,听着里面传来的朗读之声,苏阳内心中涌现出一股奇怪的感觉。
  这可真是厉害非常。
  “百姓愿意花钱学习上进,这是连定襄都没有做到的,不愧是天子脚下,这学习劲头,真值得人学习。”
  这是比之前看到过的国力更加疯狂的地方。
  百姓愿意花钱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站在门外,听着里面那认真学习的读书声,听声音分辨着他们的年龄,里面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继续走下去,苏阳开始更加留意。
  他想看看长安城内,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地方。
  接下来,他在茶馆、酒楼,好几个地方都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其中负责教导的人有各式各样的,他们的教导方式也都是各式各样的。
  有照本宣科的教导,有趣味性教导。
  其中最让苏阳惊讶的是一位文人,他自己写了各种故事,然后拿着书说,底下人拿着书听,跟着读,跟着说。
  百姓们就想自己读这本书,学的非常快。
  他并没有教导百姓怎么写,先教他们怎么说,怎么学。
  等能读完一本故事后,再次开始进行各种抄,抄着抄着就会了。
  这个方式,让苏阳整个都不好了,你用的好牛逼。
  然后听周边的人说,他这里的确是办的最火的,最好的。
  可他这个方法确不被主流接受。
  因为这样出来的人,看特别快,写的字特别难看,而且只能认识一些常用字。
  像主流的教导是先把各种字都要认识的。
  认识完各式各样的字,然后再读诗书礼易春秋,学习天地大道。
  而不是读一些乱七八糟的小故事书。
  那些小故事书等你有了充足的认识,有自己的观点后再学,这样才是正确的路。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叁观,你拿故事书来启蒙,尤其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启蒙,你之后的叁观塑造就只能赌运气了。
  而赌运气,往往是主流接受不了的。
  用哪位趣味老师的话说,开什么玩笑,我教导这些百姓,首先就是读写而已,会读,会写,至于读的什么书,写的什么东西,塑造的什么叁观,关我什么事。chaptererror();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