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唐种田称王 / 第304章:‘隋海帝’

第304章:‘隋海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在隋唐种田称王第304章:‘隋海帝’
  就在朱崖赵氏轮流拍完龙榻皇帝照,又去龙门石窟游览,并感慨那里除了之前凋刻的佛像之外,竟然全是人族先贤凋像时。
  长安的朝堂上则在做激烈的讨论,讨论该给杨广定什么谥号比较合适。
  此类讨论已经进行过多次了,却始终无法让多数人感到满意。
  褒义的,这不合适。
  虽然杨广出了那么多的农书,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他因多项政策导致国内民不聊生,这是不可推却的事实。
  贬义的,这也不合适。
  虽然杨广荒淫无道,但是他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以政策支持,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还拥有着商贩群体的尊崇。
  世家官员们跟商贩们不对付,但李渊作为统治者,他喜欢那些能带来大量税收的人啊!
  而且,弘农杨氏虽然放弃了皇权,但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世家,他们的意见还是需要照顾的。
  如今李渊作为皇帝,李建成作为太子,嫔妃里都是有杨氏女子的。
  况且因为世家们的交易,杨氏已经整体搬到了辽东,在那里无论是地盘面积,还是靠近威虎寨势力的安全局势,都是有着不错发展前景的。
  李渊看了眼杨氏仅留下来的几个官员,他知道因为杨暕和杨义臣的照顾,弘农杨氏在海外发展得也很不错。
  这么一来,让他内心总有些紧张的感觉,生怕若是发展不好,威虎寨会把杨氏放进来,再把李唐的江山给换个主人。
  在其有所思的时候,殿内大臣虞世南建议道:“不若谥号为‘海’吧。”
  ‘海’?
  民部户部尚书、宋国公萧瑀击掌而叹曰:“此字倒也合适。”
  他是萧皇后的弟弟,杨广的小舅子,出身后梁帝王之家,任隋朝大臣,此时又任李唐大臣,身份上还是......华夏历被民众认同,并且随着三日报的影响,大家都按照新的纪年方式,他再颁布新的年号,就有些不合适了。
  毕竟威虎寨的三日报可不会给面子,没有报纸日期配合变更,李渊就算是宣布改年号,也将会无意义。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可操作的空间,比如更改郡县制,以及定下货币!
  隋取消‘州’,他李唐自然不可能简单地把州给恢复了。
  所以,商议之下,就有了‘道’这个区域划分。
  朝堂上,威虎寨只是派了个代表,在这里只是带着记者团队,负责文桉记录。
  但此时就开口提醒道:“还请陛下尽早完善各地区的名称,因为我们威虎寨需要制作地图。
  一旦地图被确定下来,就会大量印刷,到时候就不可再更改了。”
  朝堂里的人也都理解,地图制作,还是很详细的彩色大地图。之后若是更改任何一个地方,就意味着之前制作的地图就不正确了……。
  然而仅是区域的划分问题,却引来了众多的争论。
  概因那些世家地盘都有所扩大,原来的郡县需要归属于各个‘道’,而一些世家又想重新划定郡县范围,以便让自家地盘事务的官方领导更为明晰。
  但是李渊不认可,既然登上了皇位,他就要为治理天下而做考虑了。
  税收,这是极其重要的。若是某个郡县中被一两个世家完全掌控,那还能收上来税吗?
  所以,这就需要统计、分割,让同属关系变得复杂化。
  ……
  一个朝代的更替,这是需要多方面发生变更的,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注定干不了什么大事,每天也就是各种的讨论。
  李渊也就是趁着长安外东西两城的安置问题,整了个西域关口城,这还是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彻底完成的。
  就在民众争论着‘从洪荒到商周’之书,争论......着杨广的‘隋海帝’谥号之时。
  李唐也面对着定下货币的困扰,因为威虎寨不愿帮忙铸造精美铜钱,而若是自己铸造的话,将会是极其亏本的!
  威虎寨的货币多精美,大家都知道,也因此就都爱使用。
  但也明白威虎寨之所以改为纸钞,是因为铸币太亏本了。
  但是若想印制纸币,这就涉及到信用与等值物,而李唐新立,手中又没有足够的黄金白银,这就很难获得百姓们的信任了,甚至那些世家估计都不会信任!
  而威虎寨的货币就不同了,如今威虎寨的局势安定,大量的商品是定值物,从金银岛源源不断获得的金银,那也是定值物。
  再加上几年间与各大世家进行的大宗贸易,使得各世家都储备了一些威虎寨货币,也就增加了此货币的信用度。
  李唐没有这样的基础,也不能粗制一些铜钱,因为有着威虎寨的金属货币在前,他们竞争不过。
  就在李唐对货币无奈的时候,三日报上却报道了威虎寨的新举措。
  威虎寨宣布会逐年减少海运过来的粮食量,目前仅会满足威虎寨管理的地区,以及长安地区,其他地方不仅粮食供应会减少,还会减少商品供应。
  给与的理由是需要大量供应金银岛,以便能顺利改变那里的农业结构,让那边以后不再种粮食作物,只种棉花!
  此消息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震惊,这是在震惊于威虎寨对金银岛的残忍。
  因为他们看出来威虎寨是要以大量粮食冲击金银岛农业,以后那边的粮食将会完全依靠威虎寨!
  不过因为辽东之事,那些世家倒也希望如此,因为征伐辽东,就需要大量的保暖衣物,而威虎寨以前就展示了棉衣。
  而且,减少粮食供应,这对李唐来说是个好事。
  因为威虎寨海运过来的稻米太多了,以及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也让各世家都不太愿意花大力气种地了。
  至于减少商品的供应,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那些获得生产工艺的世家,自然是高兴的,因为他们可以抢占威虎寨的市场。
  那些需要外购商品的世家就很苦恼了,之前威虎寨虽然在他们地盘上经商,但会收取他们的铸币,还会大量购买他们的原材料。
  若是其他世家的商队替代了那些商贩,他们还能像以前那么交易吗?那些商人还认可他们的铸币吗?
  况,也让各世家都不太愿意花大力气种地了。
  至于减少商品的供应,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那些获得生产工艺的世家,自然是高兴的,因为他们可以抢占威虎寨的市场。
  那些需要外购商品的世家就很苦恼了,之前威虎寨虽然在他们地盘上经商,但会收取他们的铸币,还会大量购买他们的原材料。
  若是其他世家的商队替代了那些商贩,他们还能像以前那么交易吗?那些商人还认可他们的铸币吗?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