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白话译三国 / 第三回 第一章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第三回 第一章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且说曹操当日对何进说:“因宦官引起的祸乱,从古到今一直存在。但是皇帝的做法让他们得到了权力和恩宠,所以才成了现在这样。若想治他们罪,杀掉元凶,只用一个狱卒就行,何必向外招兵?想杀光他们,事情肯定会暴露。我认为这件事肯定会失败。”
  何进愤怒着说:“孟德你难道有私心吗?”
  曹操退下后说:“让天下大乱的人肯定是何进。”
  何进暗地下命令,连夜派使者到各个镇去。
  却说前将军、斄(tái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当初打黄巾军的时候没有立功,朝廷打算将其治罪,后来因为贿赂十常侍就免了他的罪过。
  后来又结交朝廷显贵,就又升官了,统领西州大军二十万,对朝廷有不臣之心。
  正赶上何进召人进京,董卓很高兴,便清点军马,陆陆续续的出发了。
  让他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则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提兵往洛阳进发。
  董卓的女婿谋士李儒说:“现在我们虽然奉召进京,但是中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我们为什么不差人上表朝廷,名正言顺的进京呢,那么大事可图啊。”
  董卓大喜,于是就上表。
  大概意思是说:听说天下之所以叛乱屡禁不止,全都是因为宦官张让等人轻慢天道的原因。我听说将煮沸的热水扬起以停止其沸腾,不如抽掉下面的木材。挤破出浓的疮虽然痛苦,也比不上慢慢积累的毒疮。我斗胆敲钟鸣鼓进入洛阳,请允许我除掉张让等人。那就社稷有幸!天下有幸了!
  何进看到了这个奏表,把它拿给大臣们看。
  侍御史郑泰进谏说:“董卓就是个豺狼,把他引入京城,他一定会吃人的。”
  何进说:“你生性多疑,这样不足以谋大事。”
  卢植也进谏说:“我深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旦进入京城,一定会生出很多祸乱。不如别让他来了,以免生乱。”
  何进不听。
  郑泰、卢植都弃官而离开了,朝廷大臣离开的人有一大半。
  何进派人在渑池迎接董卓,董卓便驻扎在了这里。
  张让等人知道有外兵来了,共同商议说:“这一定是何进的阴谋。我们如果不先下手为强,就会被灭族的。”
  于是就埋伏好刀斧手五十人在长乐宫嘉德门里边。
  进宫给何太后说:“现在大将军召外兵到京师,这是想要杀我们啊,望娘娘垂怜我们,救救我们啊。”
  太后说:“你们可以先去大将军府谢罪。”
  张让说:“如果我们到将军府内,肯定会被大卸八块的啊。希望娘娘可以宣大将军入宫,用谕旨阻止他。如果还不行,我们只好在娘娘面前请死了。”
  太后于是就宣召何进进宫。
  何进得到诏书便打算进宫。主簿陈琳进谏说:“太后宣的这个诏书,一定是十常侍的阴谋。一定不能去,去了一定会有灾祸。”
  何进说:“太后诏我,能有什么祸事?”
  袁绍说:“现在我们计划的事情已经泄露,将军还想进宫吗?”
  曹操说:“我们必须先把十常侍骗出来,然后才能进宫。”
  何进笑着说:“你这是小孩儿的见解。我掌握天下的兵权,十常侍敢把我怎么样?”
  袁绍说:“将军一定要去的话,我们必须带着兵跟随着,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的弟弟袁术带领着。袁术全身披挂,带着兵陈列在青琐门外。
  袁绍与曹操带着剑护送何进到长乐宫门前。
  守门的太监说:“传太后懿旨,太后只宣大将军进宫,其他人不准进入。”
  说着就把袁绍、曹操等人都阻挡在了宫门外。
  何进则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了。
  到了嘉德殿门外,张让、段珪等人迎了上来,就把何进围住了。
  何进大惊。
  张让大声呵斥何进说:“董太后有什么罪,竟然被你们毒死了?国母新丧,你竟然推脱自己有病不能出门。你本来就是一介屠夫,是我们把你推荐给了皇帝,给你带来了荣华富贵,你却不思报恩,还打算害我们,说我们是污浊的坏人,是败类,那谁又是清净的好人呢!”
  何进又慌又急,想要寻找出路,但是宫门都关死了。
  埋伏好的刀斧手也全都出来了。
  接着何进就被砍成了两段。
  后人有诗感叹说: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张让等人已经把何进杀了。
  袁绍许久不见何进出来,于是就在宫门外大喊道:“请将军上车。”
  张让等人将何进首级从墙上扔了出来。
  宣读口谕说:“何进谋反,现在已经伏诛了。其他跟随的人,全都赦免无罪。”
  袁绍厉声大叫道:“阉官谋杀大将军了!诛杀恶党的人在哪里,快来啊!”
  何进部将吴匡便在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带兵引兵杀入皇宫,只要看见太监,不论大小,全都杀了。
  袁绍、曹操也杀入了内廷。
  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人被赶道翠花楼门前,被剁成了肉泥。
  宫中火焰冲天。
  张让、段珪、曹节、侯览把太后、太子和陈留王劫持到后宫,抄小路跑到了北宫。
  当时卢植弃官并没有离开,看见宫中突发事变,就披甲带刀,站立在楼下。
  很远就看见段珪威胁着何太后赶了过来。
  卢植大喊道:“段珪逆贼,你竟敢劫太后!”
  段珪回身便跑。
  太后从窗中跳出逃了出来,卢植赶来急救幸好无事。
  吴匡也杀入内庭,看到何苗也提剑出来。
  吴匡大喊道:“何苗谋害自己的兄长,我们一起杀了他!”
  众人都说:“一起杀了谋害兄长的贼人!”苗想跑时,四面已经被包围了,砍成了肉泥。
  袁绍又命令军士分头去杀十常侍的家属,不分大小,全部杀绝,有很多和此不相关的人被误杀。
  曹操一面在宫内救火,一面请何太后权摄大事,派遣士兵追袭张让等人,寻找皇帝。
  且说张让、段珪劫持皇帝和陈留王脱险而出,连夜奔走至北邙山。
  大约晚上九十点钟,后面有喊声传来,人马全都赶到了。
  最前面正是河南中部掾吏(yuànlì掾吏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闵贡,闵贡大喊道:“逆贼休走!”
  张让见事态紧急,于是跳进河里淹死了。
  皇帝和陈留王不知道虚实,不敢发出声音,趴在河边乱草之中。
  军马四散寻找,也没有找到皇帝。
  皇帝与陈留王一直躲到凌晨一两点钟。
  这时候下了露水,腹中又饥又渴,相互抱着哭了出来,但是又怕被人发觉,不敢发出一点声音。陈留王小声说:“这个地方不可久留,我们必须另寻活路。”
  于是二人用衣服作绳子,爬上岸边。
  岸上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也看不见道路。
  正无可奈何间,忽然出现成千上百的萤火虫,光芒照耀,却只在皇帝面前飞转。陈留说:“这真是天助我们兄弟啊!”
  于是就跟着萤火虫往前走,慢慢的就看见了道路。一直走到凌晨三四点钟,脚疼的实在走不动了。
  看到山冈边有一草堆,皇帝和陈留王便趴在了草堆的边上。
  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
  庄主这天晚上做梦,梦见有两个红日掉在了庄后,忽然惊醒,披上衣服出门察看,四下观望,就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赶过去一看,发现有二人趴在草堆里。
  庄主问他们说:“两位少年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
  皇帝不敢回应。陈留王指着皇帝说:“这正是当今的皇帝,遭到十常侍的叛乱,逃难到这里。我是皇帝的弟弟陈留王。”
  庄主大惊。
  再拜说道:“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因为看不惯十常侍卖官嫉贤,所以隐居在这里。”
  接着就把他们扶进了庄园里,跪着向他们进献酒肉食物。
  却说闵贡追上了段珪,把他抓住问他:“天子在哪里?”
  段珪说:“已经在半路上失散了,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闵贡于是杀了段珪,把他的头挂在了马脖子底下,分兵四散寻找皇帝,自己也骑着马,沿路追寻。
  偶然寻到了崔毅庄,崔毅见礼之后,问他是什么人,闵汞就把经过告诉了崔毅。
  崔毅便带着闵汞去见了皇帝。
  君臣抱头痛哭。
  闵贡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
  崔毅庄上只有瘦马一匹,便让皇帝一人乘坐。
  闵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
  就离开了庄园,走了还不到三里地。
  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数百人马,迎接着皇帝,君臣都哭了。
  接着派人把段珪的首级送往京师,另外换了好马给皇帝和陈留王骑坐,簇拥着皇帝回京城。
  原先洛阳有个小歌谣唱道:“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到现在果然应验了。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然看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支人马到来。
  百官大惊失色,皇帝也大惊。
  袁绍停下询问:“你们是什么人?”
  只见旌旗里,一个将领冲了出来,厉声问道:“天子在哪里?”
  皇帝害怕的不敢说话。
  陈留王勒马向前,
  叱道:“来的是什么人?”
  董卓说:“我是西凉刺史董卓。”
  陈留王说:“你是来保驾的?你还是来劫驾的?”
  董卓回答说:“特来保驾。”
  陈留王说:“既然你是来保驾的,天子这里,你怎么不下马行礼?”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在道路左边进行参拜。
  陈留王出言安抚董卓,自初至终,话说的都恰到好处。
  董卓暗暗惊奇,心里已经想好了要废皇帝另立新君的主意。
  这天回宫后,见道何太后,都抱头痛哭。
  清点了宫内的东西,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
  董卓把兵营安插在了城外,每天带着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都惶惶不安。
  董卓进出皇宫,肆无忌惮。
  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说:“董卓这个人一定不安好心,我们应该快点除掉他。”
  袁绍说:“朝廷刚刚安定,我们不该轻举妄动。”
  鲍信又见了王允,也说了这件事。
  王允说:“等后来我们再商量吧。”
  鲍信就带着自己的本部军兵投奔泰山去了。
  董卓招诱何进兄弟部下的士兵,全部掌握在了手里。
  私下对李儒说:“我想要废掉皇帝,立陈留王为新帝,你感觉这件事怎么样?”
  李儒说:“朝廷现在刚刚安定,我们应该趁现在就办这件事,迟了恐怕又变数啊。来日我们就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告诉他们废立的事情,如果有不服从者就杀掉,那么我们的权力掌握就指日可待了。”
  董卓很高兴。
  第二天,大排筵会,遍请公卿。
  公卿都害怕董卓,谁也不敢不去。
  董卓等百官都到了之后,然后慢慢的走到园门前然后下马,带着剑就走了进来。
  酒过几巡,董卓让酒宴歌舞都停掉。
  于是厉声说:“我现在有一句话要说,大家安静一下。”
  百官都侧耳倾听。
  董卓说:“天子是万民之主,没有威仪就对不起宗庙社稷。现在的皇帝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我看陈留王可以继承皇位。我想废掉皇帝,立陈留王为新君,诸位大臣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啊?”
  诸官听完后,都不敢出声说话。
  这时座位上又一人推翻了桌子站了起来,走到宴席中央,大叫道:“不行!不行!你是什么人,竟敢说这种大话?天子是先帝的嫡子,行为一直没有过失,哪里来的妄议废立之事?你想要谋逆篡位吗?”
  董卓看过去,竟是荆州刺史丁原。
  董卓大怒呵斥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于是便拔出了佩剑,想杀掉丁原。
  这时候李儒看到丁原背后站着一个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拿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李儒赶紧站出来说:“今天我们都喝了酒,不谈国事,改天去朝堂上再商议吧。”
  众人都劝说二人,丁原转身骑马走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