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平宋 / 八 初见 5

八 初见 5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汝阳郡王赵允让现如今可是有二十二个儿子的,在外开府的也有七八个了,但最让其看重的自然是第十三子,赵宗实。
  早年间,官家无后,便认赵宗实为子,送进宫内由张皇后抚养,那知没过几年官家后宫诞下皇子,于是赵宗实又被送出宫。那知没过几年这位皇子夭折,于是官家又无后。这种种反转,让赵允让看到了希望,于是越发的对赵宗实上心。而赵宗实也着实争气,处处模仿当今官家的作为,勤学,温和,仁厚,那是学的有模有样,长久下来,这贤名自然是越发的旺盛,已然在朝中大臣们的心中了。
  对于自家老爹的偏爱,王府内众多的小王爷自然是有人不满的,奈何都没啥本事,所以只能干瞧着,不过赵宗博绝对是个例外,毕竟论相貌才华,他绝对比赵宗实还要强上一些的。
  路朝峰伸手拿过一只碗,伸手掰下一块,看着那破碗笑道:“那就从它开始吧。”
  柳树巷,杨树下。
  水煮鱼,炒青菜,炒腊肉,三个简单的菜让赵宗玄和狄咏吃的是心满意足,而端着饭碗,里面还有大半碗米饭的任平,看着光溜溜的盘子很是无奈,这俩人吃饭都这么快?!
  用手指抠牙的赵宗玄很开心道:“许久没吃如此饱了。都说君子远庖厨,实则不然,就凭这手艺你小子足以去找个酒楼做大厨。”
  狄咏点头表示赞同:“的确不错,别具风味。兄弟可是用了秘制材料?”
  任平叹着气,心说这是啥世道啊,本来就穷,来俩蹭饭的不说,自己还没吃饱,真感慨着呢,却是看狄咏伸手拿出一小锭银子放在桌上,笑道:“不白吃,付钱的。”
  唰的一声,那银子就被任平死死的抓在手里,这家伙笑嘻嘻的说道:“都是朋友,客气啥。在下尚未及冠,二位以后唤我平哥儿就成。”
  赵宗玄很鄙视的看了任平一眼,道:“平哥儿,还不奉茶!你家就没点正儿八经的茶叶不,那柳叶喝着真是没啥味道。”
  又是三杯茶,不过这次却不是柳叶了,虽然算不上什么好茶,起码是正儿八经的茶叶了。
  “呸!”吐了口茶沫子,赵宗玄没好气儿道:“冠杰,你这一两银子花的可是够冤枉的。”
  狄咏笑笑,倒是毫不在乎,对于他而言,能喝就行,好茶坏茶的他可喝不出来。
  任平收拾完碗筷,却是拿出了他那木箱,刷刷刷的写了一行字,当着二人的面儿递了过去。
  赵宗玄一脸狐疑的伸手接过,轻声念道:“金鳞岂是池中物。这是何解?”
  狄咏倒是反应了过来,道:“怕是还有下句。”
  任平笑呵呵的点头,低声道:“这下句不能写,一遇风云便化龙。”
  赵宗玄和狄咏闻言却是浑身一震,这下句的确是不能写,不然那麻烦可是大了去了。二人都是有些文采的,这两句一琢磨便知道其中含义,狄咏好一些,倒是赵宗玄神色凝重。和狄咏不同,他来京城小十年了,虽然一直是各种挂职,但是这朝堂风云变幻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任平可是有着小心思的,既然那赵宗实能争,眼前这位也是宗室近亲,为什么不能争?!都想着要玩一把了,那自然是要玩大的了。不管成不成,这颗种子得埋下。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狄咏才开口道:“这可是......”
  “我可什么都没说。”任平打断了他的话,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活下去,至于其他的,只能是徐徐图之,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当今的官家可是还有十几年的寿命呢,操之过急那绝对是自寻死路。
  赵宗玄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任平却是笑呵呵的说道:“在下就是个穷书生,没你们想的有什么远大志向,只不过看这世道有些不顺眼,想搅动一下而已。”
  “平哥儿怕是想搅动这世间风云吧?!”
  “没那本事。”
  赵宗玄和狄咏那都是心思缜密之人,自然是知道这一切尽在不言中。任平看了看二人,又看向狄咏道:“刚才那句是送给赵公子的,而这句则是送给狄将军的。”
  狄咏倒是有些意外,道:“愿闻其详。”
  “飞鸟尽良弓藏。”
  狄咏一愣,随即却是大惊。
  赵宗玄也是如此,低声道:“狡兔死走狗烹。平哥儿,你是说......”
  今年四月初,侬智高举兵反叛,攻破邕州,建立“大南国”,年号“启历”,天下震惊。消息传到中枢后,朝廷已然决定派名将狄青南下镇压,此时正在集合兵力,筹措粮草,想必下月初就要出征,这已然不是什么秘密了。
  “侬智高无相,多则二年,短则一年,狄帅定当平乱。只是这之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赵公子说的下半句,我可没想说。世间万物都为因果,意为阴阳。”
  狄咏叹了口气,心情多少有些沮丧,正如任平所言,平叛后呢?!
  赵宗玄急忙劝道:“当今官家宽仁,应该不会。”
  对此任平撇撇嘴,不置可否,当今官家的确宽仁,不然也不会得仁宗这个评价如此高的庙号,只是在这个时代宽仁那是对自己残忍,对敌人放纵。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而言,仁宗皇帝是贤主,但,绝非明主。现如今的大宋朝需要的不是赵宗实那样的继承人,而是一个能够锐意进取,开疆拓土的英主。
  有些话自然是不用再深说,点到为止即可,赵宗玄和狄咏各怀心思的出了柳树巷,赵宗玄扭头看了一眼那棵大柳树,有种说不出的预感,或许,风云由此开始?!
  不管如何,任平觉得自己这次是下了猛料了,不管未来如何,希望能有些用处。现如今,他只想好好的活着,或许摆个字摊儿能混个温饱,但是他既然打定主意去参加这千年来最强的一次科考,自然是要好好准备一下的,既然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中了,还真是得亲眼见见这浪潮到底啥样!
  西华门外,启圣院街,晏府。
  能在这西华门外有宅邸之人放眼当朝也没几位,遥想二十年多前,官家御赐宅院,那个时候晏殊只是一个刚步入中枢的年轻官员,这些年沉沉浮浮,虽位极人臣,却已然步入暮年,当年的雄心壮志也消磨殆尽。庞籍下放,他也要离开了。昨日官家下旨,任命他为西京留守,他们这些老臣是该退位让贤了。
  盛夏时节,池塘中的荷花开的很是美丽,柳树随风轻摆,一幅生机盎然之色,只是坐在亭中的老人已然暮年,更是疾病缠身。
  真感慨着呢,一阵足音响起,不用回头晏殊也知道那是他的第七子,晏几道。在他的八子中,晏几道深得他的喜爱,此子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晏殊优良的文学天赋,七岁就能写文章,虽然今年只有十五岁,但去年参加科举考试,得了个进士身份回来。因为年幼,所以并无官职,于是晏几道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
  “见过父亲大人。”
  甭管晏几道在外如何,但在自己的父亲面前绝对是毕恭毕敬。
  晏殊点点头,淡淡的说道:“你都知道了?”
  晏几道来到父亲身侧,垂手而立,道:“父亲的意思是带我和六哥八弟去西京?”
  “几道,你现如今是年少得意,虽有进士身份,却少历练。”
  晏殊发话,晏几道哪敢多说什么,不过转念一想也无妨,自己在京中玩的着实有些腻烦了,不如去西京玩点新鲜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