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浪子正下山途中,遇一寺庙,寺门半掩,门上一匾:国安寺。
浪子想自己是去科考,不如进这寺里拜一拜佛祖菩萨,也好保佑保佑。
湛阳虽不信佛,但也有庙宇,一碰到难事,不信佛的也求佛帮忙,这种东西,讲的是心诚则灵。
进了门,只见院里凄凉异常但是干净整洁,一树的落叶都堆扫到了一块儿,想来是有人的。
院不大,中间一个正殿,两边各自一个偏房。两偏房门前都种有一棵树,就比浪子高两个头。
整个寺庙对仗工整,一尘不染,但可惜没有香火,清净寂灭,寂的让人心里发慌。
浪子径直朝正殿走去,殿内一个和尚盘腿坐在一旁,两手交叉缩进衣袖李,一身黑衣,嘴里念着不知是什么经。
浪子本想悄悄进去,自己诚心跪在地上拜一拜,但他抬头一看,这殿里供奉的可不像是佛祖。
佛祖头上没有头发这浪子知道,可这供着的像分明是戴着冠的,还一脸英气,哪里像佛祖的慈眉善目。
“施主所求何事?”
浪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后头的黑衣和尚说话了。
浪子回头看那和尚,还是闭着眼的,想来是偷瞄看自己进来。
“师傅,我是湛阳人,赶考路过此地,想进来拜拜。可这寺里供的怎么不是佛祖?”浪子心虚向这位和尚请教着,其实心里只觉得这和尚妆腔弄势,明明看到了自己还闭着眼。
和尚睁开了眼,手里捻着佛珠,瞪大了眼睛抬头看浪子。“不错,确实不是佛祖。这寺里供的是安邦将军江淮,施主若是没有顾忌,那拜佛祖拜得,拜将军也是拜得的。”
浪子听了这话,再一次抬头看了眼江将军的像。江淮将军的事迹他是知道的,湛阳长大的他从小耳闻,本就对江将军崇拜不已,刚过了石桥更是对将军敬佩有加,刚好下山又进了江将军的庙,浪子作揖,深深叩头,这东西就讲究心诚则灵。
起身,转身向黑衣和尚,四目相对。
“施主可是石桥过来的?”
“是。”
“哈哈,这石桥已经十来年没人走过了,施主好福气啊。”
“什么好福气?”浪子一脸困惑,不就是走了个石桥吗?“因要赶考,不得已才走的石桥。”
“哈哈哈,我看施主头角峥嵘,他日必定科举获隽,飞黄腾达。还请施主日后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尚看着浪子,一泓清水,只看的是专注真挚。
浪子被看的一身鸡皮疙瘩。
浪子心里想骂娘,进来拜个佛都能碰到骗子,想想包里那些钱,都是师父和老李凑来的,绝不能给他一个铜子儿。
“老师傅,我是个懒人,你这话说大了,我没那本事,也懒。但前头的话我且信你三分,我也没带多少钱,都是赶考要用的,香火钱你且先记着,你待我金榜提名了,我回来给你重修庙宇,让你日日香火鼎盛。”浪子打趣道,一双眼睛放射出点点童真汩汩的看着和尚,心里想道,我就是没钱你能拿我怎么办。
黑衣和尚笑道,“施主此言差矣,老道在这山上这座庙里,不为钱财,只是静心养禅。你我二人在这山里遇见即是缘份,何来俗世之忧。”
“再者说香火鼎盛,靠的是功德人心,断不能人为。”老和尚说完,又闭眼盘腿打坐“施主请回吧,该赶考了。”
“师傅,多有得罪还望包涵,小生先告退了。”浪子虔诚的再拜了拜,走出殿门。
浪子这次属实是摸不着头脑,出了殿门用力揣了揣包里的钱,分毫不差的。
浪子站在大殿门口基石上,向下望去,只见院门向内写着一副对联:观山山自在,听雨雨自来。
浪子头一次看见对联朝内摆的,想来是老和尚糊涂摆错了,真是有趣。
从寺庙下山的路好走多了,到了辽县,先找风柳堂,再去京师参考。浪子打着算盘,只是就怕中途出个什么意外,赶不上就完了。
老李啊老李,你可千万保佑我赶上,不然可就白来了。浪子心里默念,江将军您也保佑保佑我,念着,鬼使神差的朝后山拜了两下,一副滑稽痴相。
山脚下又是一座寺庙,倒是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念经声不绝于耳。都说一心不事二佛,浪子想自己已经拜过江将军,这庙便没进去。
过了庙是清一色的街道,浪子不知在过什么节,大概是要中秋了吧,街上旌旗飘扬,旖旎风光。
浪子一路走过去,没见着有叫柳风堂的饭馆。街上拉了几个人问,没有知道的。
老李啊,你这不是坑我吗?
浪子心里一阵无奈,望着琳琅满目的街道,他感到了迷茫。
湛阳离这里只隔着两座山而已,一天一夜也就到了,但现在却觉得恍如隔着上千里。
四下望去,没一个熟人面孔。
这下好了,包里的钱是要去京师用的,这才刚下山。
浪子心烦,时过晌午,突觉肚中饥饿,才想起自己一天啥也没吃。
路边一大爷正在卖烤红薯,浪子走过去一打量,金玉喷香。
“来个烤红薯?”大爷爽朗的冲浪子喊道。
浪子点点头,大爷给他选了个个头最大的,往秤上一放,包了纸递给浪子。
“小伙子。”大爷贱兮兮的嘿嘿笑着朝浪子比划,浪子理也没理,径直坐在大爷后面的石阶上,捧起金灿灿的烤红薯,口刚舌柔,似猛虎食之,顷刻而尽。
“大爷,再来一个!”
“好咧!”
大爷笑呵呵的又捧来一个烤红薯,个头稍微小些。
浪子朝老头微微一笑,接过红薯,又开始大快朵颐,片刻食尽。
“老头,再来一个!”
卖红薯的老头奇了怪了,两个顶大的红薯还没能填饱他的肚皮?
又去拿了两个大块的红薯递给浪子,“小哥嘿,你这是多久没吃饭了呀?我这烤红薯最顶饱的,你一口气吃了两个了还没饱,我可头一回见有人能把红薯吃成这样。”
“老头,主要是你这红薯色香味俱全,这是人间美味啊。”浪子吞下了一大块红薯,戏谑的说道。
“哈哈,公子您折煞我了。我不过是个街头叫卖的,烤红薯只是个糊口生意,哪能说的上美味呢?能填饱公子的肚子已经是万幸了。”老头打着哈哈,“公子不是本地人吧,带着这么多行囊是要去哪啊?”
浪子吃完了最后一个烤红薯,把皮往地上一吐,伸着腰懒懒的躺倒在石阶上。
“老头,你眼光不错,我确实不是本地人,来这儿是要进京赶考的,山里有个老和尚说我是文曲星下凡,必定金榜题名。”浪子两手搭着脑袋,惬意的舒展着双腿,望着街上往来行人。
“哈哈,我看公子英姿不凡,他日一定是状元公的。”老头奉承道,心想山里怎么会有和尚,怕是这位‘状元公’糊弄自己,心里连叫倒霉,碰上了个穷书生,担心这位‘状元公’不给钱。
浪子嘴角微微一笑,目不斜视,只是翘着腿,“老头,你这话我喜欢。麻烦打听一下这里有哪家客栈叫风柳堂的,我赶去投宿。”
“公子,这风柳堂我还真知道,早年间改了名的。”卖红薯的老头嘻嘻笑着。
“现在叫什么?”
“公子,四个烤红薯钱还没付。”老头奸媚的陪着笑脸。
浪子有些恼怒,敢情唠了这么久还向文曲星要钱,这老头怎么想的。
“老头,钱在这,那风柳堂你说说吧。”浪子从包里取出铜钱,高高拿着在手里,看着奸笑的烤红薯老头。
老头伸手去接了钱,转眼变成了一脸正经模样,胡子铳的老高,“这风柳堂啊掌柜的姓万,不知怎么的前两年改名了,现在叫万安楼,就在前街,公子您慢慢找。”
浪子朝老头指的方向走去,摸了摸鼓起的肚皮,这烤红薯确实是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