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走在基地的水泥硬化路面前往礼堂路上,冯博身姿挺拔,意气风发。
骄阳似火,微风轻拂,本是一个飞行的好日子。
基地礼堂主席台正上方,挂着一条红幅——1010特情总结暨表彰大会。
因为特情事故发生在10月10日,因此被命名为1010特情事故。
全体所有飞行学员、飞行教官、地勤、各部门军政主官及人员在台下就坐。
西北的天进入十月份,温度已经降到了十几度,因此所有人都穿着冬季常服,戴着印有八一徽章的军帽,在台下安静有序,静静等待。
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八点整,基地党委一行协同一名大校步入了礼堂内,在主席台就坐,这名大校赫然是曾经的调查组负责人周副院长。
基地党委会成员一共有五个人,基地司令员江忠民、政委、副司令员、参谋长、场站站长。
今天的大会有政委主持。
“大会现在开始。”基地政委站起来,发出洪亮的声音,下达指示,“全体都有,起立,奏国歌及军队进行曲。”
礼堂内的扩音器中,国歌和华夏军队进行曲先后奏响,熟悉的旋律响彻在每个人的耳中。
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凝聚的音符,也是现在及以后无数人为之拼搏的音符。
神圣、庄严、不容侵犯。
国歌和军队进行曲先后走完,所有人依政委口令,就坐。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飞行学院周副院长前来参加今天的大会。”政委拿着话筒说道。
“啪啪啪!”
台下响起整齐划一的掌声,如潮水般热烈。
“下面,请周副院长宣读1010特情事故调查报告及发表讲话。”政委说完,掌声再一次响起。
周副院长双手虚按,止住大家的掌声,打开主席台上放着的文件夹,带着沉重的语气说道:“1010特情事故调查报告,10月10日,沙城基地飞行学院冯博驾驶编号31初教六教练机执行单飞任务……经查事故原因为螺丝质量问题,学院装备采购处采购员……”
调查报告宣读完毕,随后又扬了扬另外一份稿子,说道:“这是参谋给我写的稿子,里面有许多大话空话,这基本上是每个领导讲话的套路。但是,今天我就不用这份稿子了,大话空话大家也听得够多了,我就随便说几句。”
台下的众人面容上露出善意的笑容,但没有人真的笑出声。
周副院长接着说:“1010特情事故是一场本不该出现的事故,一场人为的事故。幸好的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其性质极其恶劣,在这里我要表扬我们的学员冯博同志,机智勇敢冷静……”
周副院长除开宣读调查报告,真正的讲话只进行了五六分钟左右,这也导致了接下来各个领导的讲话时间都被压缩在五六分钟左右,不像以往的大会领导讲话动辄几十分钟一两个小时。
论职务,今天的所有人都没有周副院长高;论军衔,只有司令员也是大校。
所以大家都很默契地更改了自己讲话的内容,压缩了自己的讲话时间,绝不能超过周副院长的讲话时间。
因此大会进行的异常的快,半小时左右,大会议程已经过半。
“接下来,宣读报请空军航空大学党委批准的嘉奖令。”政委主持着大会走向另一个重要的议程,“经空军航空大学党委研究决定,特授予冯博同志二等功嘉奖。请冯博同志登台,请周副院长颁奖。
嘉奖!
这是每个军人梦寐以求的荣誉。
荣誉来自于嘉奖,权利来自于职务。
这都是军人的追求。
二等功嘉奖!
当冯博听到是二等功时,明显愣了一下,这超出了他的预期。在他的预测中最多也就是给个三等功,没想到会直接提升一个等级,给了二等功。
之所以是二等功而不是三等功,是因为这次特情经过调查揪出了藏在军队内的一大批蛀虫,同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算是他间接的功劳。1010特情的螺丝整个一个批次多种不同型号全部有质量问题,且全部配给了学院的各个训练基地。
冯博愣归愣,动作却不慢,马上站起来,迈步走向主席台。
这一刻,是属于他的荣耀时刻。
此时,万众瞩目。
此刻,光芒万丈。
台上台下全体人员送上热烈的掌声,同时一曲军乐响起。
一名中尉面容庄重,手托红布遮盖的金属托盘,踩着标准的对列礼仪步伐,一步一步走到主席台前站定。
托盘上是一条特制花纹红色绶带,一朵大红花,一本红色军功证书。
红色!
先烈用鲜血浇灌的红色!
周副院长绕到主席台前,面容严肃,立于冯博面前。
冯博抬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周副院长亲手从红布托盘内将红色绶带和大红花拿起,为冯博戴上,紧接着拿起红色的荣誉证书递给冯博。
等冯博接过后,退后一步,向冯博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同时,在场的全体人员,跟随周副院长,抬起右手,一起向冯博敬礼。
这个军礼,冯博不用回礼,坦然接受。
这是他的荣耀时刻。
这一刻,他最大。
这次的嘉奖,只颁发军功证书,没有颁发军功章。军功章要等到年底时,总政制作完成后,统一颁发。
颁奖仪式结束,紧接着,基地司令员发表讲话,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同志们,1010特情事故调查结束,我们基地也将回归到正常的飞行训练。从明天起,基地正式复飞……“
……
礼堂大门口,冯博站在最中间,身披红色绶带,胸前一朵大红花,手上拿着一本红色军功证书置于胸前。
两边和身后是一大群学员,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把冯博围着。
今天难得基地把手机发还给了学员,此时正聚在一起拍照留念。
“来,各位同学,看我的手机镜头,露出你们最好的笑容。“负责拍摄的是陆宏兵,他身前立着拍摄用的支架。
“好,保持这样的笑容十秒钟。”陆宏兵按下手机的拍摄键,迅速跑回为他预留的位置,露出灿烂的笑容。
“咔!”
手机的拍摄声音响起,一张大合照完成。
陆宏兵赶紧马上又跑到手机前,查看拍摄效果。
“陆宏兵,效果怎样?”一位同学开口问道。
“OK。”陆宏兵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说道,“刘文涛,你过来帮我拍一个我和冯博的合影,沾沾他的吸气。”
“你先帮我拍,等下我再帮你拍。”刘文涛说道,“来,各位同学,先散开,让我和冯博合个影。”
随后,冯博就被各个同学随意摆布,和每个同学都合影留念。
一阵折腾,冯博感觉比飞行还累。
一直到午饭时间,大家才散去,前往飞行员餐厅就餐。
冯博有心像打个电话回家,却打不了。基地是保密基地,且保密等级还挺高,他们还是学员,所有的手机信号屏蔽,所以手机在手上也就能拍个照,别无他用。
表彰大会结束了,基地也重归于平静之中。
从第二天起,基地所有学员复飞,每天基地上空都响彻初教六的轰鸣声。
冯博也复飞了,经过检查和心里测试,医生认为符合飞行条件,爽快地签了字。
在复飞的当天,冯博就驾驶着初教六飞了一个半小时。
当然,飞机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一架31号机,而是换了一架编号为32的初教六。
说实话,冯博还是挺怀念31机的,毕竟陪了自己几天时间,还是有点感情的。
可惜的是,31号机返厂维修,被认为维修成本过高,直接就按报废处理了,正式退出了现役。
因此,冯博只好换了一架初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