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青眼魔宗 / 第二十三章 对局

第二十三章 对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雨如注,烟柳如画。
  京城湖边一家客栈,屋檐下,两位长者正在对弈。
  左边那位面方耳阔,浓眉长眼的,是为当朝首辅魏煌,字如海,右边那位严眉冷目,面容精瘦的,是为当朝辅政大臣之一殷尹,字先师。
  只见殷先师神色稍稍放松起来,落棋的速度逐渐加快,似乎势在必得,而魏如海则一副气色沉稳,处变不惊之样。
  此时正厮杀至中局,二人所围地盘数目不相上下,可谓千钧一发剑拔弩张之际,魏如海执白棋卖了个破绽,殷先师看准时机,一路穷追猛打,看似将白棋困于绝境。魏如海嘴角一撇,不紧不慢地往黑子的左上方一扳,又紧接着在右下方一靠,殷先师本以为取得先手,却在落子的那一瞬间停滞了——此时的白棋早已不再受制于黑棋,果然,黑棋的形势急转直下,陷入被动。
  “着!”魏如海自信地轻声道,脸上慢慢划开了笑容,他注视着殷先师的脸,似乎在期待他下一秒的神情。
  殷先师单手扶额,冥思苦想一阵后,投子认输,连连抱拳道:“阁老的棋力真是日益见长啊!殷某甘拜下风!”
  “殷大人过奖了,魏某着实不敢当,说实话,魏某已连续数余月不曾碰过棋盘了。”
  殷先师眉头一皱,似乎在看一件稀世文物:“那我就不明白了,我这几日可是一直在研究棋谱,就为了能和您对弈的时候不落后,怎么几个月前我都还能战无不胜,现在反而不如您了?”
  “哈哈哈!”魏如海抚须大笑起来,“大概是魏某过于谨慎,不轻易落子,且不敢恋战,见好就收的缘故吧!”
  殷先师连连摇头:“看来还是我的棋力略输一筹啊!”
  “好啦好啦!一盘棋子而已,小二,再来一壶碧海心!”魏如海笑道。
  “来啦,客官——!”店小二将一条毛巾甩在肩上,提着酒壶豪迈上前,当他倒完酒离开时,却突然感到背后一阵凉意,店小二好奇回头去望,不禁虚汗直冒,匆匆拔步离开。
  原来殷先师身旁的角落里站着一名锦衣卫,他是殷一手提拔起来的,名叫赵雨仁。说起锦衣卫,全京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白天陪衬在各路达官显贵中间,风光无限,一旦到了夜晚,便接手各种密令,杀人如折草,冷酷无情,手上沾满了鲜血,因此,在京城,锦衣卫就是杀手的代名词,且他们是唯一不用为杀生背负罪名的人,因为他们的背后都勾连着一个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官宦集团间的明争暗斗是深不见底的。
  “阁老可否听说了那东洲淮海十八郡的盐税案?”
  “未曾,这几月我都关在房中校对先帝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些典著,闭门谢客,鲜少出府,也不曾上朝,几乎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哈哈哈哈!”
  “那案子可不一般,牵扯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官员,全都锒铛入狱了。不过说来也怪,这其中有一个叫高修的,他既不是官员,也不是有钱子弟,却听说是这起盐税案的幕后主使者,也已经入狱了,估计判的不轻,严重可能会。。。。。。”说着殷先师将手在脖子前比划了一下,“您说这人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好好考取功名得个进士什么的,非要去干这种勾当呢?唉——!”说完殷先师叹了口气。
  魏如海从头到尾都保持沉默,神情显得格外认真。
  “你说这人会不会是无辜的呢?”魏如海冷不丁问了一句,似有意又似无意。
  殷先师略显惊讶,说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国家一年的财库有三成来自盐税,而东洲淮海十八郡的盐税占了全国盐税的六成呢!这么大的案件我一定是全力彻查的,所有的证据都确凿,怎么可能会错?!”
  “哦,我只是随口说说,别当真别当真!殷大人的能力魏某还是信得过的,我不在朝的这几月辛苦殷大人了!喝酒喝酒!凉了都!”魏如海笑道。
  “我知道,阁老一心向佛,看什么都怀有慈悲之心,对于这种将死之人难免抱有同情,这些殷某都理解的。”
  “殷大人又拿魏某开玩笑了!”魏如海嗔怒道。
  “说真的,这是殷某人的心里话,如今朝政不比当年,皇帝年纪尚小,太后又时常身体抱恙,朝廷上各方势力风起云涌,人人自危,有几个人出门是不带锦衣卫的?像阁老这样清高廉洁的人几乎是没有了,说句自夸的话,即使像殷某这样淡泊名利之辈都害怕走在大街上会连命都没喽!虽贵为辅政大臣,其实也只是个噱头罢了!唉——!”
  “先帝生前兢兢业业,克勤克俭,谦良恭让,实乃真君子,要说和他最像的还是梁王了吧,只是梁王终究还是比不过区区一个蓬头稚子啊!”魏如海说完呷了一口闷酒。
  “您是指您的学生载璇吗?他见了您一定还得向您鞠躬尊称一句'老师'呢!”
  “当年是学生,现在他已成年,且有自己的封地了,即使见了面也应该是我向他鞠躬吧!”
  “这是什么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使他现在见了您也理应向您鞠躬才是。”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我本以为他才是帝位的继承人啊!先帝英明一世,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糊涂了!”魏如海擤了一下鼻子。
  “这。。。。阁老听说过一件事没?”
  “不妨说来。”
  “德观太后曾有一子名叫载言,于十几年前失踪,因思子心切,这个载冲便由她认养,坊间一直传闻先帝独与德观太后最好,他本欲立载言为太子,却不料太子失踪,为了让德观太后能顺利登上太后宝座,于是册立载冲为太子。”
  “你知道我一向不太喜欢这些传闻八卦,都是些无聊人编出来消遣的罢了,我可没时间搭理这种事儿。”魏如海显得有些懊恼。
  “无风不起浪啊阁老!”殷先师笑道。
  “等等,你刚刚说的那个载言是失踪了,而不是死了对吗?”
  “坊间是这么说的。”殷先师笃定道。
  这时,旁边的赵雨仁上前对殷先师耳语了几句,殷先师便起身道:“阁老,恕殷某有事先告辞,下次再约!”
  “殷大人请便!”
  说完殷先师便离开客栈,赵雨仁紧随其后。
  目送殷先师离开后,魏如海独自一人又回到了客栈,他自言自语道:“他究竟去哪儿了呢”,然后一改方才的和颜善目,面色一沉道:“思孝,刚才的一切你都听到了吧?去调查一下这个‘载言’吧,记住,要活的!”
  只见对面角落里的一个蒙面客站了起来,从殷先师进来客栈的那一刻到现在他一直都在那里,蒙面客果断地摘下面罩,露出一张清冷俊朗的面庞,微蹙的眉头更添了几分忧郁神色,他将头低至胸前轻声回答:“是,义父!”仿佛是经过训练的一种仪式一般,声音里透着疏离与敬意。
  此时的月儿已爬至树梢,雨停了,空气澄澈如水。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