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丧子,曹操求我当世子 / 16. 张仲景:曹铮是我老师

16. 张仲景:曹铮是我老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仲景领着徒弟们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而军帐的另一边,夏侯惇和曹丕相对而坐,两人之间的桌案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绿茶。
  夏侯惇抿了一口茶水,袅袅的蒸汽掩盖了他内心的焦虑。
  中午的时候,曹操突然造访,提起曹昂其实还活在世上。虽然这个消息夏侯惇已经从曹丕口中听过一次,但经过曹操亲口证实还是让他震撼异常。
  曹操特意提起曹铮下午会来军营送汤药,还希望夏侯惇利用职权解决一下曹铮的住宿问题,好让他能隔三差五地见见儿子。
  夏侯惇当然是全部应允。
  送走曹操之后,夏侯惇就立刻安排辛敞悄悄地在军营里找人,自己也来到军医营房等候曹铮。
  可没想到曹铮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在路边给士卒们散起药,把他接下来的计划都打乱了。
  张仲景也被惹毛了。
  夏侯惇很想立刻出去替侄子解围——如果不是另一个侄子曹丕就正好坐在他对面的话。
  夏侯惇又抿了一口茶,压下心里翻滚的焦虑。
  他不想在曹丕面前展露出太多对曹铮的关爱,因为这可能会让曹丕吃醋。
  所以他忍受着,假装成无事发生的样子。
  但夏侯惇不知道的是,曹丕已经通过辛敞的无心之举,完全摸清他对曹铮的态度啦。
  曹丕手里捧着一碗热茶,心里面微微的怅然。
  自从大哥出现以后,夏侯惇对待自己就不像往常那么亲切了。
  他想找曹铮,宁可让辛敞这个陌生人去找,也不愿意让他这个亲眼目击者去找。
  原因是什么,无非是担心自己在嫉妒之下起了杀心,去坑害他失踪了十一年的宝贝侄子。
  可是曹丕会去害曹铮吗?他不会。
  虽然他对别的兄弟是比较寡情,但曹铮在他的心里不一样啊,那毕竟是曾经把命都给过他的大哥。
  曹丕低头品了一口绿茶,苦涩,难喝至极。
  他放下茶碗,询问夏侯惇:
  “大伯,不如我们出去转转?”
  夏侯惇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他确实很想出去看看侄子,他坐在军帐中,心思却早已经不在这里。
  “走吧。”
  曹丕弹了弹铠甲上的灰尘,叹了口气。
  他原本还不确定外面那个步卒是不是大哥,现在通过夏侯惇的反应确定了,那就是大哥。
  曹铮出现的第三天,他的地位已经在直线下降了
  ……
  张仲景黑着脸,心急如焚地往人堆里走。
  湖岸边一片热闹景象,士卒们围成一大圈,井然有序地排队领药喝,喝到药的人脸上都绽放着餍足的红光。
  世道坏掉了啊!
  看到此情此景,张仲景心痛得五内俱焚。
  一个步卒,可能连基本的医理常识都不了解,熬了一锅不知道是什么的汤药,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抢着喝。
  他们不怕把脑子喝坏了吗?
  最可气的是,自己作为名满天下的医圣,在曹营里义务劳动了这么多天,都没有一刻像这个步卒一样这么受欢迎。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带着一股气,张仲景不客气地推开人群,挤到人群的最中心。
  士卒们看到张仲景来了,都很给面子地让到两边,虽然张老爷子没有官身,但他是德高望重的医圣,大家都要给几分面子的。
  只有韩齐傻呵呵地拎着桶站在树底下,看见张仲景挤过来还批评了一句:
  “张老爷,您想喝药要排队,不能插队,也不能倚老卖老哈。”
  “我插恁娘的队。”
  张仲景生气到家乡话都飙出来,他劈手夺过韩齐手里的药桶,不客气地舀了一碗端到面前,语重心长地教育:
  “这是什么东西?干净吗?”
  “有经过检疫吗?”
  “如果喝出问题怎么办?”
  韩齐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这是小柴胡汤啊,很多人喝了都没事的。”
  “啥?”
  张仲景就像被按了暂停键的动漫人物那样愣住。
  学徒们也很震惊,七嘴八舌地吵嚷起来。
  “小柴胡汤,怎么可能啊?”
  “我师傅是医圣,医圣都研究不出小柴胡汤。”
  “别吵。”
  张仲景竖起食指,示意徒弟们闭嘴。
  他缓慢地把头低进汤碗上空,用力地通过味道分辨其中的药材,还用手指沾了一点汤汁放到嘴里品尝。
  舌尖触碰到汤汁的那一瞬间,多种味蕾在张仲景的舌苔间炸开。
  作为名满天下的医圣,他一下子就分辨出这剂汤药里有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
  ……还有生姜和大枣。
  这完全是胡闹!
  张仲景紧紧地皱起眉头。
  生姜和大枣跟治疗晕眩完全背道而驰,怎么能在小柴胡汤里放这两味东西。
  张仲景又伸出手指沾了点汤汁放进嘴里,准备批评一番。
  然而这一次,仿佛有一颗流星划过太阳穴,张仲景一瞬间头脑清明,豁然开朗了起来。
  “哈哈,我明白了。”
  张仲景放下药碗,摩挲着下巴微笑,找到了连续数月都没能成功研究出小柴胡汤的关键。
  一直以来,他都只注重汤剂治疗眩晕的效果,却忽视了汤剂本身的寒性问题。
  柴胡和黄岑都是性寒的材料,虽然有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但汤剂中的寒性会让本就胃肠泛酸的士卒更加恶心,需要其他药材来中和寒性。
  大枣壮阳、生姜暖胃,二者都是性温的材料,虽然不能治疗眩晕,却能中和柴胡汤里的寒性,达到温寒平衡的效果。
  至于放多少剂量才既能调整平衡又不影响药效,就是更加精密的问题了。
  思索到这里,张仲景又忍不住伸出手指舔了舔药汤,越品越能够感受到发明者的巧思。
  这副汤剂里面同时出现了半夏和甘草,半夏能治疗晕眩头痛,但有毒,容易引发腹痛;而甘草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的功效。这样互为对冲,刚好就消除了毒性,保留了药效。
  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但若不是对各类药性有充分了解,断然不能调配出这么完美的组合。
  张仲景对这副汤剂的发明者的身份愈发好奇。
  “小子,这药汤不是你发明的吧。”
  张仲景仰头打量着韩齐五大三粗的粗坯样子,本能地就觉得他不像。
  韩齐咧嘴一笑:“当然不是我发明的。”
  老韩转头看向湖岸边的柳堤,指着柳堤下正在救治士兵的曹铮说道:
  “是我这个兄弟发明的。”
  张仲景点点头,虽然他这个位置只能勉强看清曹铮的侧影,不过他感觉得到曹铮掐人中的手法很专业,是有临床经验的医生。
  一阵惊讶涌入张仲景心中,这个步卒这么年轻,医术居然这么深厚。
  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一阵惭愧感,曹操倾力支持他研究小柴胡汤,他掌握的资源是这个步卒完全无法比拟的。
  但是他却输给了这个步卒。
  一念至此,张仲景把药碗还给韩齐,拂了拂衣袖走向曹铮。
  还在乱嚷嚷着的学徒们看见张仲景这个动作全都惊呆了,那碗汤是迷魂药吗?张仲景刚才沾了两口之后好像就不正常了。
  “师傅,堂堂医圣要主动拜会一个步卒吗?”
  “不应该是把这个步卒叫过来吗?”
  学徒们七嘴八舌地吵嚷。
  张仲景转过身,冷峻着面庞说道:
  “你们不要左一个步卒,右一个步卒地叫。”
  “你们口中的步卒,研究出了你们这辈子都研究不出来的小柴胡汤。”
  “啊?!”
  学徒们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皮都有些跳。
  张仲景眺望着曹铮,冷峻的脸庞缓和下来:“能凭一己之力研究出传说秘方,这个人,是我的一药之师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