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没有李仪之的那一箭,完颜宗望都会撤退,西路军进展不利,东路军孤军难支,士气日下。北宋援军即刻及至,有被围歼的危险。
李纲正在汴梁城的家中写战报和功劳簿。一连写了四个时辰,都没有出来。外面小厮丫鬟聚集门口。各自端着茶水、饮食、洗脸盆团团转。
老爷有吩咐,没有传唤,任何人不得进入书房。可不想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叫人,若是老爷饿倒了或是出了问题,谁也吃罪不起,小则一顿问难,重则失业。
有机灵的,去请少爷过来试试。李仪之知道李纲在踌躇,这战报如实写也不是,不如实写更不是。这功劳写给自己儿子?满朝文武不喷死你才怪。谁不知道你李家八子个个废柴,都没一个拿得出来。哦!一出门就给退了围城大军,你逗我呢?
“父亲”李仪之推门进来,将饮食茶水放在书桌前,没有上前,也不开口。
半晌,李纲才“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端起茶水一饮而尽。看看肃立桌子对面的李仪之,“你……”李纲不知道如何说了。“昨日那一箭真的是运气”?
“是!父亲”
“嗯!我知道了,你且下去好好准备,明日面圣,你与我同往”
李仪之深深一稽,退出了书房。寻思明天见了宋天子,若是能够得到一县之令亦或是地方军务总领对施展抱负应该是非常有益的。总之一定要离开汴梁这个地方才好,金兵马上就要卷土重来了。这一次就算是便宜老爹也得下岗了,还好在战前就会被罢黜,离开汴梁。
回到自己房间,李仪之找出一张北宋全境地图,在地图上搜寻一个合适的安身地方,明日便求官前往。北宋北境不用考虑,此处不久会全部被金兵侵占。东南方向是膏腴之地,倾轧争夺,勾心斗角,非是安身立命之处。
西南四川、云南、贵州才是考虑范围。这些地方偏远荒芜,经济落后,但是山川险峻,易守难攻,矿产丰富。
嗯!不如就在此处,李仪之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
天尚未亮,李纲父子已经准备停当,骑马往皇宫去了。
行到半路,见一人当道驻马而立,天蒙蒙亮,看不清此人是谁。“李纲兄真是运筹帷幄,战则必胜啊”。来人似乎是在此处专等,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原来是师道兄,过誉了,实是将士用命,三军齐心,还有师道兄的援军及时赶来方能建此功勋”。看来李纲和种师道私交甚好,以兄弟相称。
走的近了,李仪之才看清楚种师道,种家可谓是北宋庭柱,父亲祖父皆为名将,拱卫北宋边疆多年,功勋卓著!此刻种师道一身戎装,一脸刚毅,身上种杀伐气息隐隐外泄,与一身文官服的李纲形成强烈对比。
在北宋,向来重文轻武,武将向来没有什么实权,就连上朝,武官也大多以官服示人,唯恐被圣教文人骂是粗鄙野人。李仪之倒是挺佩服种师道的,居然是全身披挂来上朝。
“这位想必就是一箭射退金兵的少年英雄吧!”种师道看向李仪之
李仪之赶紧下马上前稽首道“见过种世伯”
“犬子能够立功,实乃运气,当不得英雄二字,只是圣上有命,不得不同往面圣罢了”李纲嘴上谦虚,内心则是高兴坏了。
“嗯,我看人一向很准,你这个儿子必有异数,将来前途不可估量啊,哈哈哈”。
“哪里哪里”。
一路上,李纲和种师道骑马并行,谈些军国之事,而李仪之跟在后面,没有去听两人谈话,而是在查询种师道的一些记录。
据记载,靖康元年,宋钦宗不用种师道之言,致使汴梁城破,种师道殉国。
诶……可惜了,李仪之叹息,这种老将军,想劝说他离开汴梁,实在是太难了,不如不语,成全老将军的名声。
等到了大庆殿前,早朝时辰还没有到。等待早朝的大臣们三三两两在殿前扎堆等候。
众文臣多鄙视武将,对于种师道、李纲这样的功勋忠臣更是又嫉又恨,多有非议,不愿与之搭话。其他武将多以文官服出现当场。也羞于和种师道言谈。倒是李纲,本是文官,却与种师道交好,是文官中的异类,被人不齿。
这边吴敏、唐恪、耿南仲、李邦彦、李棁正在商议在朝堂上如何应对昨天的胜利,没错,他们得想办法把这个胜利由大化小,由小化无。
在开展之前,这几人力主投降,割地求和。不想出了李纲这种文官中的异类,坚持抗战,居然还成功说服了宋徽宗。如今李纲成功击退了金兵,让这帮主降派如何立足朝堂?
时辰即到,司礼太监唤群臣进殿,李仪之是白身,非召不得入内,就在大殿外候着。
殿内山呼万岁,礼毕,众人起身,分文武列两旁。宝座上那位看了看文武百官,当看到武官这一列时,脸部抽了抽,但并无言语。
按惯例,监礼太监上前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啊啊啊……呜”赵佶实在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有些无精打采!
“臣李纲有本要奏”李纲拿着象牙笏板走出文官行列,上前稽首!
“李爱卿平身”赵佶提了提嗓子正襟危坐。
“臣感谢陛下信任委以汴京守御使之重任,幸不辱使命,金兵已退,今将兵符缴纳,一众有功之将士,臣已经草拟文书,还请圣上过目”,说罢李纲将功劳簿和战报文书高高举国头顶,内侍下来取了送到案前。
赵佶只是随意的翻了一番,眉头一皱,看着李纲,不知何意!“爱卿,朕听闻昨日在汴梁城墙上,有一少年英雄,神射退敌,这少年还是爱卿长子,果有其事”?
“启禀圣上,犬子实是胡乱射了,运气使然,多亏有种师道将军大军及时赶到,方使得完颜宗望仓皇撤兵,犬子是不敢居功”。
“嗯,爱卿不必谦虚,既然有功,自然该赏,这功劳簿上如何少了他的名字,莫非爱卿怕朕小气,不肯降恩?”赵佶似有不悦,起身发问!
“微臣不敢”李纲感觉画风不对,慌忙跪地拜倒!
“我看这整本的功劳簿,都可以不赏,为国捐躯乃军士天职,我大宋从来不缺捐躯之辈,唯独……爱卿长子,不可不赏啊”赵佶话里有话。李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