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时明月光 / 第十一章:兵器改良

第十一章:兵器改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昨日军卒抓人,大遥观察大遥一个问题,就是基本都是使用长枪,而长枪确实是非常好的武器,但是在榨巷或者近身战时优势不是特别明显,现在的刀的制式基本跟剑差不多,都是直刀,直刀有个好处,善于刺穿,但是不利于挥砍。大遥想着借鉴电视剧看到的各种刀具的样式。刀作为一种可近身战的武器刀最合适了。剑虽然也是很好的武器,但是大规模持剑有几个问题。
  第一是剑的制造工艺很难,因为有两条刃,自然工序就比刀要复杂了,汉代剑多是六面或者八面剑,也就是说其截面积是个八边形,而刀只有五个面或者四个面,用料多,费工时,成品率还低,打造时光开刃就比刀多一倍的时间还要提防别被另外一天刃伤到。剑的制造不易。
  还有就是剑的使用难度特别大,有一月棍成,一年刀熟,十年练剑,一辈子精进枪的说法。剑虽然有两条刃,但用法上就和刀完全不同了。首先剑不能用来格挡,格挡了就崩刃,而且剑质量也较轻,难以格挡,所以剑要以攻代守。这样剑就需要更多的身法配合,在战阵上并不利于配合作战。训练起来也格外费力。而刀就好多了,虽然只有一面刃。训练起来格外简单,也多有格挡战术。更加利于军阵配合。
  剑走轻灵,刀走勇猛。剑的刃口相对于刀刃更加容易受损。且维修,养护费劲。
  冶铁官又新出生熟炼钢之法,所以大遥决定让郡内军士大规模佩上刀成为可能。
  刀乃百兵之胆,刀锋势大力沉,善于劈斩,有敌无我,也是实战性能最强的短兵之一。这样军队戴贼,一群人吃着刀,气势汹汹,也能吓坡贼胆。
  而说起中国古代战刀,名气最大的要数唐刀,其次,环首刀等战刀也颇为有名。但是在中国悠久的冷兵器发展史中,产生了很多不同形制的冷兵器,而中国古代名刀,自然不止上面提到的那几个。
  有几种刀的样形在大遥考虑之中。
  第一种,是明朝的刀,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也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强大国力之下,明朝的兵器自然也是百花齐放,刀具开始大量投入到战场,让人们见识到了它的威力。
  雁翎刀,刀身挺直,刀尖处有弧度,有反刃,因形似雁翎而得名,其盛行于明朝时期,无论是官丞还是士兵都会佩戴。
  柳叶刀,因刀的形状类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其通常用于骑兵和步兵上,明朝大量装备此刀。
  雁翎刀和柳叶刀的形制颇为相似。雁翎刀与柳叶刀同属于腰刀的一种,刀身根部三分之二处开始向上弯曲的是雁翎刀,刀身根部开始弯曲的是柳叶刀。雁翎刀身弧度小,刀尖窄且略上翘,柳叶弧度大,刀尖部宽。
  雁翎刀和柳叶刀具有温和流畅的曲线,它们吸取了前朝环首刀、唐横刀的一些优点,刀身坚硬锋利且不易折断,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另外,相对于环首刀、唐刀等直刀,雁翎刀和柳叶刀性能更多样化,劈、砍、刺等功能都十分出色。
  还有一种就是牛尾刀。这刀从清朝晚期的时候开始盛行,主要是当时官差或者衙役身上佩戴,这种刀在将刀刃向上放置的时候看起来和牛的尾巴很像。但此刀有一个缺点,刀身比较窄、体积小而重量轻,对于铠甲那种坚硬的东西威力是比较小的。比雁翎刀也要薄上许多,刀尖部分的弧度呈现出一个尖角,显得更加尖锐一些。不过看上去威慑力十足。
  
  这些腰刀并不需要用百炼钢打造,只需要以生熟法做的刀身,再加上好钢打造的刃,就可以运用了。
  当然至于那种比较好,一时难以分出高下,大遥准备让工匠先做出三种刀型,再让都尉看看孰优孰劣。
  綦毋武很快把生熟法锻钢描述清楚,交给大遥,大遥接过后,一瞬间有了个私心。
  既然此法可以大批量制作好钢,那么生产出来的农具铁器必然质量好而价格低,到时可以作为豫章郡打开商路的契机,大遥扣下纸后,盯着綦毋武:“你说着生熟法锻钢,然后以钢为刃以韧铁为背,造出的铁器,成本能降低多少,速度又能提升多少?”
  綦毋武估摸了一下,回道:“下官不敢妄言,若工匠皆掌握熟悉后,成本至少可降低三分之二,速度提升一倍。”
  “好,我跟你商量个事,你走近过来。”
  綦毋武见长官一副神秘的样子,以为大遥有龙阳之好,不觉后背一凉,但是想到自己烟熏火扰,早已不是面白肤好少年,便笑道是自己多想,然后慢腾腾的走近。
  大遥对着綦毋武轻声说道自己想法。
  綦毋武听后大为吃惊:“大人,若是如此做会不会引来非议?”
  “有何非议,我们到时所产器物优良,价格低廉,自然慕名商人源源不断,有何不好。”
  “这,需不需要跟铁官商量一下,毕竟设定价格、制定生产样式,都是由他来定的。”
  大遥有点恼怒,说道:“你忘记我身居何位?我来一郡之长,此等小事都做不了主么?而且此事利国利民,有何不可。”
  綦毋武看后,只能说道:“那就依大人所言。”
  “此法我看了,还未完善,你趁机也可以修该调整,待技艺成熟后,再汇报给朝廷,你说呢。”
  綦毋武本来觉得大遥不通工匠之法,但是大遥两次随口点拨都让他茅塞顿开,而且这淬火之法刚刚试了,确实比单纯的用水好很多,现在大遥说他技艺还没完善,已经默认了,回道:“下官这就加以研究,以早日完善此法。”
  大遥点了点头:“需知百炼才能成好钢,熟能生巧,实践中出真知,去吧。”
  綦毋武刚想后退,大遥在后面喊住:“你将此三分图交给铁匠,让他们帮忙锻造出来,若你有空,也可以用你新技艺之法锻造出来。”
  綦毋武接过图,细细看了下,然后狐疑的问道:“大人,你这是刀么?为何不是直的呢。”
  “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你造出来后再说。”
  綦毋武只能边看着图思索边告退。
  其实大遥还想做一把反曲刀给册盾用来防身,样式定为尼泊尔的国刀,是后世公认的最符合力学原理的反曲刀!刀肚较宽,刀身向前弯曲,像一条狗的大腿,在刀身与刀柄的连接处有一个凹槽,实战中用来导流鲜血,以免玷污刀柄,刀身钢材若材料好的话,威力还是不不错的。只是大遥将此刀给册盾看时,册盾一点都不感兴趣,说着枪才是他最喜欢的武器,并不需要用其他武器,大遥只好作罢。
  曾星过来汇报,已经通过驿邮联系能记住的苦主乡里,和买主了,但是还有很多孩童记不得卖与何处,和从何处略卖而来。
  “这些孩子有多少,先尽量找到孩子父母吧,若实在找不到,就养于府内,安排人专门抚育。”
  “有三个孩子犯人记得不住处,孩子也还小,也说不出父母;买主有大一半不知道被何人所买,不知买主住处。”
  “哼,这些买主也是狡猾的很,怕这些略卖人被抓住后会供出他们,故意托人异地购买,到时人关在府内,无人知晓,对么。”
  “大人所言八九不离十。”
  “先把能做的做到吧。”
  “喏。”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