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齐惠公在十年,公前608年至公前599年,当然,史是记载公前608年的,而他实际继时间应该是公前609年,因为第二年是正属于他的年,故当政十年。
这十年里,对于已经是一年古稀的老人来讲,是不易的,尤其是齐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国君。春秋江湖,目前本就由楚国、晋国这样的大佬们去争吧,咱齐国,已经乱了三十多年了,不能乱下去了,那就一个守成的国君吧。
史的记载,齐惠公的十年,貌似就只了一事:高度重视与鲁国的关系。山东大地,主要的就是这两个传统大国,鲁国和齐国,一直以来,两国恩恩怨怨不断,直到齐桓公时代,鲁国正与齐国好,而是姻亲之好。
现在的鲁国国君正是鲁文公,他的母亲就是齐国公主声姜,他的夫人也是齐国公主,史称出姜。
我们说过,齐国的公主一般都是挺有本事的,至少有很多是历史留的,这出姜的齐国公主本没有字,但因为卷入了一场鲁国政变中,并以悲剧告终,从而留下了一个字:出姜。
史也把出姜记为哀姜,但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哀姜了,所以有的史为了区分,把这哀姜作出姜。
这出姜很争气,很快便为鲁文公生下两个儿子,为恶、视,公子恶、公子视。由于是嫡子,而公子恶是嫡长子,所以将成为鲁国最有潜力成为国君的公子。所以说,来自齐国的公主出姜的一开始是很荣耀的。
齐惠公刚刚继承为齐国国君之,手头一大摊子事要处理,一开始倒也没顾到鲁国。这两个山东传统诸侯在公前609年都发生了同样的一事,齐国国君齐懿公和鲁国国君鲁文公都薨了。
这一天,齐惠公得到报告,说鲁国执政的上卿公子遂前来朝见。“鲁国人来么?难道是来恭贺自己的?还是来借粮食的?”齐惠公胡乱想着。
这里,我们得简单讲讲鲁国的那点事,详细情况当然在《鲁国篇》里讲,但讲齐惠公必要将鲁国的事给待一下,否则这些文字读起来会很累。
鲁国此时的国君是鲁文公,而执政的是正卿季孙行父。这季孙行父很厉害,我们上中学时历史课本上曾经有过春秋时鲁国始作初税亩,就是由季孙行父所推行的。
季孙行父严格意义上来讲应姬行父,那为何又季孙行父呢?那便涉到鲁国的“三桓”概念了。所谓三桓,就是想当年鲁桓公的三支小宗血亲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为鲁国国君,其余的三个儿子中,庆父一族形成了孟孙氏,叔牙一族形成了叔孙氏,季友一族形成了季叔氏,这三兄弟以他们的后代都按制度鲁庄公封官为卿,后来皆成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人们称为“三桓”。
三桓的势力在此时已经非大了,但相对于鲁国公室来讲,三桓是小宗,公室是正宗也大宗。公室见三桓势力大,便有意压三桓。
公室当时的代表人物,除了鲁文公外,便是另外一牛人公子姬遂。姬遂是铁了心要压三桓势力,三桓当然不能束手待毙,于是,鲁国政坛上便出现了两股势力互磕的局面。
由于季孙行父因为好色而惹了不少事,加上公子遂实有手有能耐,到后来,公子遂便逐渐掌握了鲁国朝政,将三桓的势力给压了下去。
说鲁文公。鲁文公还娶了另外一个女子敬赢,虽然是妾夫人,但得到鲁文公的极端宠爱,敬赢为鲁文公生下了公子俀。鲁文公非喜爱公子俀,并定大权在握的公子遂担公子俀的老师。
有史记载,这个敬赢与公子遂的关系非同一般,甚至认为两人是有一腿的。公前609年1月,鲁文公薨了,按理说,由出姜所生的嫡长子公子恶应该继承为鲁国国君了。但公子遂有另外的想法,他想立公子俀为国君,这样,一来由于国君是自己立的,自己的声望地加巩固;二来君弱臣,自己可以继续把控鲁国朝政。
但这样肯定会得罪齐国,而得罪齐国的下场是不好玩的。不行,得想办法把齐国人的问题解决了。于是,公前609年,公子遂便来朝见齐惠公。
“君侯,寡国国君薨了,大家想扶公子俀为国君,来向贵国通报啊。”公子遂开门见山。
齐惠公一听便很不爽,也直怼公子遂道:“这不合礼数吧?贵国嫡长子是公子恶啊,怎么可以废嫡立庶呢?”
“君侯啊,这本是寡国的内政,但为了尊重齐国,寡国派外臣前来通报。么立嫡立庶,这个年代还有谁在计较这套?立国君的首要条是要有利于国家啊。”公子遂意将眼睛眨了眨。
齐惠公顿时便会了意:自己不也是庶子么,还不是坐在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上?“但公子恶不但是嫡长子,还是咱齐国人的血脉,立公子俀,咱齐国是不会答应的。”齐惠公态度很坚决。
“君侯啊,您急。您想想,立公子恶,那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谁也没有功劳。但如君侯支寡国立公子俀,那齐国的功劳便很大了,从而寡君将会好生感激齐国,肯定有很多好处奉上啊,后两国关系也将好。”公子遂道。
齐惠公呯然心动:公子遂讲得有道理啊,公子恶虽有齐国血脉,但立他为君,自己没有点功劳,如立公子俀为鲁君,那他肯定得感恩。“着说。”齐惠公想听听公子遂会许诺给齐国么好处,自己刚当上齐国国君,总得为齐国人民谋些实质性利益来吧。
“如君侯支立公子俀为鲁国国君,那齐鲁将永续盟好,年年朝见。另外,鲁国愿意将济这片土地送给齐国!”公子遂给出了条。
朝见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说明鲁国视齐国为带头大哥,愿意跟齐国混,二是朝见的礼数非高,一般朝见一得车规模的礼物相随。这个诱惑挺大。
而大的则是不出一兵便可得济这块肥沃之地,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么?齐惠公大喜,当便与公子遂订立了盟约,支公子遂立鲁文公庶子公子俀为鲁国国君。
下来的事,便是公子遂到鲁国后,立杀死了公子恶、公子视,立公子俀为鲁国国君,这便是鲁宣公。
这是发生在鲁国的一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来自齐国的出姜成了最大的牺牲,那两个都有望成为鲁国国君的儿子杀,自己已经无法在鲁国立足,迫到齐国。
史记载了出姜离开鲁国时的凄惨号哭。出姜走到鲁国闹市中,向着天嚎啕而哭道:“天啊!苍天啊!奸臣当道啊,杀嫡立庶,天理何在?”凡听到的人,无不为此感染而悲泣,许多人心中都存了对公子遂的愤慨。但人家势大权大,又有么办法呢??
可怜的出姜,本不道自己的悲惨遭遇,除了公子遂为谋私心外,本应该成为自己坚后盾的娘家人,非但没有帮,反而在身上狠狠地踩了一脚!
历史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就是对出姜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但这就是政斗争,生与死,在政斗争中就是一转眼的事。出于鲁国人的同情,出姜也称为哀姜,在鲁国市的这一顿哭诉,称为“哀姜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