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午夜时分,四下安静,京城朝阳门外的民居区中里,一伙十几个人鬼鬼祟祟地蒙着脸,其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有些哆嗦的说:大……大哥,咱们真要这样吗?
旁边一个小胖子也蒙着脸,用手中的棒子敲了一下他的头,喝骂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婆婆妈妈,快行动起来。
说完用右手中的棒子使劲敲左手中的铜锣,咣咣咣……的铜锣声在午夜响起,周围一片犬吠声,只见身边那十几个人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流寇来了,吃人魔王进城了,大伙快跑啊……
刚开始周围居民被睡梦中吵醒,还在懵逼中,暗骂那个神经病半夜折腾,又是铜锣又是鬼叫的,仔细一听喊的内容,顿时吓的一身冷汗,铜锣声,喊叫声还有狗叫声,闹的午夜的民居区中混乱一片。
周围居民有的听到喊叫跑出房屋,有的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看到别人跑出自己也跑出,刚才还是寂静的午夜,没过一会就乱糟糟的,人们没头苍蝇一样的乱跑。
小胖子丢掉铜锣,低声呼喝:快上,干完手工
一众蒙面人从黑暗角落中冲出,拿着菜油倒在周围居民收拢的木柴上、房屋上、各种简易棚户上,到完油后顺手把器皿丢掉,回到小胖子身边。小胖子又拿出一大把火折子分给众蒙面人,他们四散开来,没过一会火光冲天。
周围的居民很多都是光着脚,有的还是只穿着裤子就出来了,他们见到有人放火,气冲冲的朝着这边冲来。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顿时吓的浑身哆嗦道:顾大哥咱们快跑吧,
那顾大哥气的踹了他一脚:不要暴露身份
说完后他大手一挥,众人四散奔逃,全程令行禁止如军队一般,居民们站在原地也不知道追那个才好。
顾汉青边跑边四下观望,他找到一个角落脱掉夜行衣丢在地上,从容淡定走出胡同,向城中一家民居四合院中走去。路上见到东直门方向和西直门方向都是火光冲天,他满意的点点头,七拐八绕的回到了约定的四合院。
文明门附近,靠近太庙的皇城墙脚下,一家四合院中五十多人正在屋中闲聊,这家四合院属于郭家名下。顾汉青身穿便装进入屋内,众人连忙起身各种称呼乱七八糟:顾大哥、头儿、大人、少爷,顾汉青走到中间主位坐下,示意众人坐下,朝边上坐着的一个少年询问:青衣,大伙都到了吗?
只见那叫青衣的少年起身回道:回大哥,众兄弟都到齐了,没人落下。
顾汉青满意的点点头,含笑对众人说:大伙儿近来训练没松懈啊,身手挺利索的。说完还哈哈大笑,众人陪笑
顾汉青又与众人谈笑一会,就与旁边的中年男人林三哥交代一番,让他带着众人回到城外的军营中好好训练,便打发走众人。
原来自打发郭威回青州后,顾汉青把郭威制造的垃圾玩意,通过贿赂太监送到崇祯皇帝桌上,他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说是自己制造,只说是番邦商人赠送。崇祯皇帝召见了他一次,顾汉青又是胡说滥吹,声称这是绝世仅有的讨贼利器,崇祯只是乐呵呵的赞赏他,之后便没了下文。几天后顾汉青深感这郭威不靠谱,只能另选他法。
他召来自己的亲信五十多人,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亲兵或军中将官,祖祖辈辈都是老相识,他们之间各种联姻都攀着亲戚关系,许多还是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非常可信,就算是被抓到也不会把他供出来,因为他们知道顾汉青肯定会搭救他们。
月高风黑夜,一番布置兵分三路,深夜在京师中四处放火,引起骚乱。完事后他又找到郭家管事老陈,让他出面以捐款的方式安抚那些家宅被毁的京城居民,还好没人烧伤,只是损毁些房产财物。
翌日中午,乾清宫内崇祯皇帝坐在大殿中处理公务,王承恩站在一边侍候,只见那崇祯皇帝龙袍破旧而干净,身上打着补丁,面容消瘦,修长的脸颊上满是忧愁,一边在桌上写写画画,一边对王承恩说道:昨天晚上的骚乱查清楚没?应天府王庭梅干什么吃的?
王承恩连忙从一堆奏折中抽出一张,看了看双手递给崇祯皇帝说道:顺天府署奏折上说是乱民闹事,已被抓到关押起来了。
崇祯皇帝没有接奏折,他怒不可遏地想扔掉手中的笔,想了想又没扔,怒道:哪有这么多乱民?朕每天勤于政事只是想治理好社稷江山,只给那些小民加一点点税银就有这么多人闹?
天灾连年谁不是省吃俭用,怎么小民们一点都不为国家考虑?
想起这些又是一阵头痛,他放下笔双手揉着头,王承恩连忙劝导:陛下保重龙体,蠢民们不懂江山社稷,这个国家还需要陛下操劳,万万不可气坏了龙体啊。说完走到崇祯皇帝身后替他按摩捶肩,崇祯越想越气,大臣们也是废物,尤其是这几天投降闯贼的各地官员越来越多,想到这里他又要骂下去,忽然感到胸口一闷,一口气喘不上来咳嗽起来,王承恩又是捶背又是劝导。
半天缓过来后,皇帝靠在龙椅上闭着眼睛对王承恩道:你来看看有什么重要的奏折说给我听听。
王承恩闻言连忙弯腰看了起来,过会他小心翼翼地道:保定府的李阁老发来奏折,建议朝廷南迁,他说贼军势大,不可力敌。
躺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胸口猛烈起伏,坐起身体喝骂道:这李建泰真是无能至极,朕派他督师山西,这蠢材畏敌如虎竟然跑到保定府不走了,这鼠辈把圣贤书读到哪去了?
过了会他又道:不准,朕亲守国门才能让将士们奋勇杀敌,朕走了怎么对得起前线军将。
王承恩连忙应是:陛下高瞻远瞩岂是这鼠辈能理解的。
说完他又拿了一张奏折,看了看奏折又回头看
皇帝又闭着眼靠在龙椅上,迅速把奏折压在下面,重新拿起一张看起来,刚看了开头脸上一喜心中暗道:终于找到一个好消息,看完奏折立马笑道:恭喜陛下,山东总兵官刘泽清大破闯贼张世杰十万兵马,斩首万余。
“快拿来给朕看看”崇祯皇帝闻言立马坐起来喜笑颜开
王承恩双手递上奏折,崇祯仔细看起来,过了会皇帝皱眉道:“刘泽清不是在大同剿匪吗?怎么跑去东昌府了?”
王承恩有些尴尬道:可能……应该是追击流寇而去。
原来这王承恩担心崇祯皇帝身体,前天故意把刘泽清大败的消息压下了,这会皇帝问起来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
崇祯那知道这个,他只是对刘泽清不放心,继续问道:山东巡抚有没奏折呈上?
王承恩粗略翻看一遍并没有发现山东巡抚的弹劾,崇祯皇帝顿时放下心来,看来不是杀良冒功,应该是真的,心里一高兴多日的郁闷一扫而空,顿时脸上有了笑容。
王承恩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马上袖口滑出一道奏折说道:陛下,中军都督府钟大人奏请抽调神机营协助防守皇城,近来怕有流寇奸细混入城中作乱,需加强戒备。
崇祯皇帝正高兴着随口一问:神机营谁人缇辖?
王承恩笑道:回陛下,神机营提督大臣是兵部尚书冯元飙,提督内臣是杜之秩。
崇祯点点头,思索了一会刚要说什么,忽然想起昨天晚上的骚乱,便对王承恩吩咐:让神机营下四军轮值防卫皇城吧。
王承恩连忙应下继续拿起奏折替崇祯看起来……
京师永定门外,到处都是破旧的窝棚,里面躺着无数流民,他们衣衫褴褛精神萎靡,一副生无所恋的样子,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恶臭味,让人不敢靠近。
靠近内城的边上也有五十几个窝棚,里面的人非富即贵,衣着华丽正在给流民们施着粥,五十几个窝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边上顺天府署的衙役正在维持秩序。
一间窝棚中顾汉青黑着脸正在烧火煮粥,此黑着脸非彼黑着脸,他是真不会烧火,前世都是煤气灶和用电,哪里见过灶台长什么样。
外面一妇人带着一个丫鬟和几个老妈子在忙活,那妇人二十左右,圆圆的鹅蛋脸,柳眉轻竖,两颊晕红,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一边施粥一边与流民交谈,不时银铃般的笑声传出,她看着锅里的粥不多了对着里面喊到:相公,粥可烧好了?声音清脆悦耳,她见相公没有回答,就让旁边的丫鬟宝儿进去看看。那宝儿进去一看,刚才还旺盛的火苗被少爷烧没了,她拉起少爷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嘟嘟囔囔地自己坐下烧火。
顾汉青走出窝棚来到妻子身边,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心疼不已:灵儿,你休息一会吧,让徐妈妈来做。
那灵儿回头看到相公脸上花猫一样,顿时笑的直不起腰来,她边笑边掏出手绢帮相公擦拭干净对他说道:我没事,其实你不用过来的,军营中那么多事,你去忙吧。
顾汉青握着妻子的小手,他不在乎周围人的目光,满脸写满了爱怜,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孩,青春活泼,善解人意,处处替他着想,比起后世只爱金钱的女生,简直好的不似人间凡人。
这里的流民都是山东、山西过来的流民,遭遇天灾人祸无法生存,他们七八万聚集在京师外城,皇帝下令户部开仓施粥,可户部也是存粮不多,皇帝又号召群臣与富商巨贾开设施粥铺,顾汉青家本不用来施粥,他一个五品官俸禄又不多,来了反而遭人非议,但他妻子钟灵儿非要前来,他也没办法,反正不缺这个小钱。
他自然是明白妻子为何坚持来施粥,他们俩成亲快2年了,还没有孩子,平常人家这时候都会考虑纳妾了。心地善良的钟灵儿几次让他纳宝儿为妾室,顾汉青没有答应。她平时都是烧香拜佛,求助各路神仙,有机会就做好事,遇到这么个机会还不抓住了。
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啊,如果钟灵儿有自己的见识就会知道,没有孩子对他们俩来说是好事,马上就要逃亡了,如果有就孩子才是麻烦事,他本身对后代也不看重,如果有了孩子怎么去见识外面的花花世界?可惜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此,人们深陷于自己的认知体系下,做着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倾尽所有的付出,到头来发现都是徒劳无功。
顾汉青看着这七八万流民,人山人海的,流寇打过来他们怎么办?他又不是皇帝操这个心干嘛,如果自己穿越成皇帝非疯了不可,烂摊子太大了,内有连年天灾、匪灾、兵灾、瘟疫,外还有清兵虎视眈眈,想着都头疼。
顾汉青一直都很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带着家人亲属,躲过以后的战乱,跑去国外或手握重兵,一定要让清廷感到忌惮,跟他和平相处。
以前的他一心只想着环游世界,自从喜欢上钟灵儿后他也改变了初衷,为此他也顾不得那多了,什么手段也能用的出来,,,,
正胡思乱想着一声呼喊传来:顾大哥,事成了。
顾汉青抬头望去,顾青衣气喘吁吁地跑到他身边说到:大哥,宫里传来消息,事成了。
这顾青衣是顾汉青没出五福的堂弟,他们的爷爷辈是亲兄弟,如今正是顾汉青的亲兵,为人机灵就是有点胆小,火铳玩的贼六,百步外百发百中。